第1337章 主考官

大閱兵之後不久,萬衆矚目的秋闈隨即拉開了帷幕,秋闈的重頭戲便是開封府等三京的主考官人選。

如今的強漢朝,延續了大周的三京制度,即北京大名府,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

這三京採取的是直轄體制,其長官的地位,遠遠高於其餘的諸府。並且,主持這三京州試的主考官,照例由朝廷直接任命。

在大周的時候,這三京的主考官人選,都由政事堂的相公們,集體商議並決定。

只是,李中易非常重視教育考試和選拔人才,所以,就把此事發交內閣、政事堂、六部九卿,以及翰林學士院集體公議。

然而,文臣們最重視的便是科舉取士的選拔之權,都想自己作考官或由自己的門生充當考官。

這麼一來,李中易擴大商議範圍的後果是,這三京的主考官人選,全部難產了。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看似異常團結的文臣集團,在此緊要關頭,卻以矛盾重重的狀態,呈現於李中易的面前。

李中易對於州試的主考官,其實抱着沒所謂的態度,這也和本朝執行大周的科舉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按照大周的制度,讀書人通過了縣試之後,就是當期秀才,通過了州試之後,就是當期舉人。

然而,和明清時期的秀才和舉人享有極大特權不同,本朝的舉人如果無法中進士做官,下次還需要參加縣試,並再次通過了州試,纔有資格參加禮部主持的省試。

也就是說,所謂的舉人,只要沒中進士,就不過是個虛頭巴腦的,對讀書人的尊稱罷了,並無實質性的特權。

舉行了這麼多年的科舉考試製度,李中易即使想要改革,也不會在縣試和州試上面做文章,而肯定是在殿試之際。

邏輯其實很清楚,現在就作出重大改革的話,符合李中易的條件人才,其實依然遠遠不足。

更重要的是,全天下的讀書人,讀了十幾年的四書五經,也鑽研了多年的詩詞歌賦。李中易如果突然宣佈不考四書五經和詩詞歌賦了,就等於是斷了廣大讀書人的上進之路和未來的希望,肯定會出大事的。

內閣中,李瓊和折從阮都是武臣出身,原本就對科舉之事沒啥興趣,他們倆不約而同的緘口不言。

真正鬧矛盾的閣臣,其實是劉金山和孔昆。劉金山的主張,一言以蔽之,不能獨重進士科。

孔昆是聖人的苗裔,又是知名的大儒,他自然以維護儒學的統治地位爲己任,不遺餘力的打壓明經、明算、明法、明數等雜科在科舉中的地位。

李中易得知了劉金山和孔昆的立場之後,不由暗自嘆息不已,俗話說的好,屁股決定腦袋,此言果非虛妄!

劉金山出身於小吏,他自然清楚,在小吏之中,其實有很多精通治國理政的人才。

然而,歷朝歷代,只要走上了正軌之後,都會剝奪小吏參加科舉的權利。其結果是,官昏於其上,看不到希望的小吏貪於其下,把官場搞得烏煙瘴氣,每況愈下。

孔昆是著名的大儒,他平生的所學,都集中於四書五經和詩詞歌賦之上,朝廷突然不考這些了,豈不是要了他的老命?

李中易看得很清楚,劉、孔之爭,涉及到了獨尊儒術的基本國策之爭,不可能靠爭吵,吵出任何有意義的好結果。

時間一天天的拖了過去,眼看着距離秋闈的時間,僅僅剩下兩個月了,實在拖不下去了,孔昆和劉金山只得恭請李中易聖裁。

李中易和文臣集團的關係原本就不近,他的夾袋裡,也拿不出合適人選。

“咳,既然你們倆都想讓朕說話,那就乾脆抽籤決定吧。”李中易不想摻合尊儒,還是弱儒的爭吵,索性提出了一個看似荒謬,卻極其公平、公正和公開的意見。

劉金山和孔昆當場傻了眼,朝廷掄才大典的主考官,居然要靠抽籤來決定,這消息若是傳了出去,豈不是要被全天下讀書人的唾沫淹死麼?

直到現在,劉金山和孔昆方纔意識到,李中易根本就不能算作是讀書人。

別的且不去說它了,單單是李中易主政之後,便停了經筵日講的制度。原因其實很簡單,他雖然讀過一段時間的四書五經,經史等學術上的造詣,卻是出了名的差勁。

唉,臣鬧於下,主昏於上,這是折從阮最直觀的感受!

李瓊卻覺得,抽籤的制度,又何嘗不是解套的良方呢?反正,李中易是貨真價實的馬上天子!

李中易出了損招之後,劉金山和孔昆都知道,不能再爭吵下去了,否則,真搞出抽籤的把戲來,他們還怎麼做人?

見劉金山和孔昆都不吵架了,李中易不由微微一笑,小樣的,接着吵啊,繼續往大里吵啊,怎麼不吵架了呢?

最終,在李中易的主持之下,採取了別出心裁的做法,即,李中易、劉金山和孔昆,各指定一人充當三京的主考官,總算是解決了巨大的爭議。

確定了主考官之後,緊接着就是整個朝廷最大的大事,李中易正式登基稱帝的大典。

以李中易的本性,隨便選個黃道吉日,召集羣臣觀禮,然後大吃大喝並大賞賜一番,也就完事了。

然而,新君登基,實在是儒門弟子們,特別看重的政權轉移的重頭戲。內閣的四位相公,原本是四種不同的路數,如今卻都贊同大肆的操辦一番。

“內藏庫已經快空了,統一戰爭即將全面展開,我實在是沒錢了。”

李中易擔心內閣的相公們盯上他的私庫,便主動出擊,提前打了預防針。

還真讓李中易猜對了,內閣的相公們都把主意,打到了鉢滿盆滿的內藏庫上。只是,李中易搶先發了話,倒讓大家不好意思當面逼迫太甚。

“朕一向崇尚節儉,登基之典,沒必要搞得太過於奢華。”李中易說的是真心話,國家剛剛易鼎不久,各個方面都需要用錢,確實需要省着點花錢。

“皇上乃天下之主,登基之禮如若過簡,恐怕會令化外之國恥笑。”孔昆接着說,“朝廷如今雖然財政不寬裕,拿幾百萬貫出來的餘地,還是有的吧?”

李中易暗暗好笑,內閣的四位相公,都不是理財高手,對於朝廷的花銷也並不是特別的清楚。

類似花大錢的事情,涉及到開源節流以及拆東補西,只有問三司使黃景勝,纔可能知道準確的數字。

PS:求賞保底的月票,賜予司空加油碼字的動力。

第126章 護法居士(三更,求月票)第1418章 沒胃口第587章 絞肉機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514章 符王爺第550章 有鬼上門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二十四章 暗算第660章 有內奸第76章 兌現承諾第44章 煉丹(哭求推薦票)第1271章 起火第1043章 逼宮?第507章 旅途第781章 內藏玄機第1352章 千年妖狐第1186章 治安論第1335章 大閱兵第631章 難堪第1160章 躍馬中原第194章 開戰(12月最後一天,月票趕緊砸)第1262章 謀算第1317章 偶遇第1252章 伐北第219章 魚死?網破?第1090章 這一拜第1137章 起波瀾第266章 新任監軍第1018章 殺威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541章 有刺客!第36章 麻將第60章 優劣第751章 登陸江華島第972章 走着瞧第46章 陷害(拜求推薦票)第1527章 誤殺第996章 新氣象第380章 議儲第845章 大戲開幕第916章 抄家進行時第310章 尷尬第955章 既生李,何生吾?第948章 臣虜第1200章 何爲殺氣?第428章 山陵崩?第1482章 狹路相逢第512章 符家表弟第986章 銅臭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305章 決戰第174章 鬥智鬥勇第1465章 選伴讀第1088章 韓通死了第1041章 中毒第1227章 大名城下第946章 步騎對抗第486章 攀扯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227章 押諸蕃部落使第1517章 西逃第619章 喜氣洋洋第1117章 內閣驚變第771章 反攻第780章 狼子第1151章 清貴和無能第1163章 誘捕第842章 緩急第475章 撈一票第398章 交織第285章 毒膿第257章 製造內訌第1096章 戲,演砸了第1075章 天時第260章 權臣的下場第1365章 挖坑第1504章 出京第1231章 轟破第1336章 閱兵進行式第1445章 母子夜談第五章 轉機第366章 難辦第1212章 吾之千里駒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286章 西夏太祖第239章 反算計第189章 本帥很忙(求雙倍月票)第70章 啞謎第1284章 迎戰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第32章 “損友”成都侯第594章 序幕第895章 銅炮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1389章 權衡第1246章 非分的要求第929章 漢與賊第1058章 開炮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
第126章 護法居士(三更,求月票)第1418章 沒胃口第587章 絞肉機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514章 符王爺第550章 有鬼上門第87章 金絲楠(求推薦票)第二十四章 暗算第660章 有內奸第76章 兌現承諾第44章 煉丹(哭求推薦票)第1271章 起火第1043章 逼宮?第507章 旅途第781章 內藏玄機第1352章 千年妖狐第1186章 治安論第1335章 大閱兵第631章 難堪第1160章 躍馬中原第194章 開戰(12月最後一天,月票趕緊砸)第1262章 謀算第1317章 偶遇第1252章 伐北第219章 魚死?網破?第1090章 這一拜第1137章 起波瀾第266章 新任監軍第1018章 殺威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541章 有刺客!第36章 麻將第60章 優劣第751章 登陸江華島第972章 走着瞧第46章 陷害(拜求推薦票)第1527章 誤殺第996章 新氣象第380章 議儲第845章 大戲開幕第916章 抄家進行時第310章 尷尬第955章 既生李,何生吾?第948章 臣虜第1200章 何爲殺氣?第428章 山陵崩?第1482章 狹路相逢第512章 符家表弟第986章 銅臭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305章 決戰第174章 鬥智鬥勇第1465章 選伴讀第1088章 韓通死了第1041章 中毒第1227章 大名城下第946章 步騎對抗第486章 攀扯第45章 活見鬼(跪求推薦票)第1089章 大魚來投第227章 押諸蕃部落使第1517章 西逃第619章 喜氣洋洋第1117章 內閣驚變第771章 反攻第780章 狼子第1151章 清貴和無能第1163章 誘捕第842章 緩急第475章 撈一票第398章 交織第285章 毒膿第257章 製造內訌第1096章 戲,演砸了第1075章 天時第260章 權臣的下場第1365章 挖坑第1504章 出京第1231章 轟破第1336章 閱兵進行式第1445章 母子夜談第五章 轉機第366章 難辦第1212章 吾之千里駒第860章 這筆帳不是這麼算的!第286章 西夏太祖第239章 反算計第189章 本帥很忙(求雙倍月票)第70章 啞謎第1284章 迎戰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第32章 “損友”成都侯第594章 序幕第895章 銅炮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1389章 權衡第1246章 非分的要求第929章 漢與賊第1058章 開炮第968章 要住鸞儀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