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挖根

西北府州,折家,老太公內書房裡。

折老太公仰面靠在胡椅上,蹙着稀疏的白眉,臉色很難看。

肅手立於折老太公面前的折德扆,明知道折家的老祖宗心裡不痛快,卻依然硬着頭皮,小聲說:“自從党項人臣服於李無咎之後,雖然沒了戰事,可是,連接西域的商路,竟然慢慢的中斷了,咱們家能收的過路商稅,越來越少,這是其一。其二是,咱們府州的水田就那麼多,雖然這些年不打仗了,然而,丁男越來越多,田卻不夠分的,田賦以是越來越少。”

“哦,照你這麼說,是靈州的郭懷搶走了咱們家的商稅嘍?”折老太公扭頭瞪着折德扆,沒好氣的反問,“咱們府州太平了,反而歲入少了,這都是旁人的問題,你這個當家人就可以完全撇清了?”

折德扆聽出折老太公語音不善,慌忙作揖,解釋說:“咱們家的商稅,其實比開封都輕得多,僅僅是五稅一而已,城門稅也減到了每人50文銅錢,可是,商人們偏偏就不來了。兒子私下裡派人找商人打聽過,朔方那邊的商稅居然是十稅一,特殊的時期,竟然低至二十稅一。大人,這個世界上的奸商,都是無利不起早的雜穢,明明咱們府州離中原更近,卻偏偏要走靈州那邊。”

折從阮實在是聽不下去了,怒瞪着折德扆,厲聲發問:“那麼田賦呢?”

折德扆低垂頭,苦澀的一笑,說:“咱們家的田賦是十稅三,靈州那邊卻是十稅一,足足少了三倍。不僅如此,靈州那邊更新頒佈了授田令,男丁授三十畝地,女子授二十畝。”

“大人,再不想轍,恐怕就不妙了。除了咱們家的農奴之外,哪怕家有幾畝薄田的賤農,也都人心浮動,有好些賤農拖家帶口的想去靈州。”折德扆輕喘了口氣,接着嘆道,“如果不是兒子手快,命人封鎖了邊境,只怕是賤農們都要跑光了。”

折從阮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訓斥折德扆:“既然李中易敢減稅,咱們家又爲何減不得?”

折德扆瞄了瞄折從阮的臉色,小心翼翼的說:“咱們家這些年擴軍到了兩萬五千人,足足比此前多了一萬人,這麼多官兵人吃馬嚼的,收入又日益減少,日子也就越來越艱難了。”

站在西北豪門軍閥的角度上,折從阮非常理解兒子的難處,藩鎮的根本,全在槍桿子的實力多寡。

怎麼說呢,隨着李中易那小子的勢力越來越膨脹,西北折家若想跟着李中易分一杯重重的羹,擴軍備戰勢在必行。

擴軍,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錢和糧。關於這一點,只要是有腦子的世家藩鎮,都明白其中的奧妙。

一羣烏合之衆的戰鬥力,遠不如一支規模雖小卻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這是早有公論的見識。

歷史上,農民起義之初,大多數領頭者的文化素質非常低,見識也很短,比如陳勝和吳廣。

等到國家被沒文化沒見識的農民起義領袖攪亂了,就輪到見多識廣素質高的野心家們登場了,比如說,項羽、劉季。

項羽,出自楚國名門項氏,其祖父項燕是楚國的名將,他可是受過良好教育,非常有見識的大貴族子弟。

至於,劉邦的確沒啥文化,卻見多識廣,擅謀人心,心狠手毒,懂得追隨者們需要什麼。

用現代語言來評價項羽和劉邦,其實也就是一句話而已:大流氓劉邦心狠手辣,做事沒有底線,卻比項羽這個大貴族更接地氣。

這個所謂的地氣,一言以蔽之,唯利益二字!

換句話說,無論領頭者的私德多少糟糕,只要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懂得把到手的利益分配給追隨者,基本上都會取得或大或小的成功。

作爲西北的名門世家,府州折家既有和李中易利益一致的地方,又有必須提防的一面,這也是長達近百年的鬥爭過程中,所掌握的政治經驗和智慧。

歷朝歷代的君主,在打江山的時候,自然是盟友越多越好。然而,到了坐江山分果實的時候,削藩也就成了必然。

折從阮非常看好李中易將來的前途,但這並不意味着,他會輕易的放棄掉府州這塊王土之外的私有領地。

在府州地界上,折家名爲周臣,其實傻子都知道,老折家纔是真正的統治者。作爲折家的最高掌權者的折老太公,更是出口成憲,一言可決屬民的生死。

至於,朝廷的詔命以及典章制度,在府州的一畝三分地上,其效力其實和一堆廢紙,完全沒啥兩樣。

通俗的說,折老太公就是府州的天,折家便是府州那高高在上的雲彩。

折德扆擴軍備戰,那時經過家族會議,獲得通過的既定方針,折從阮自然不會說啥,畢竟那符合折家的根本利益。

問題是,由於包括靈州、夏州等李中易的轄境內,大肆頒佈分田令,免除城門稅,免除人頭稅,極大的影響了府州的錢糧收入,這就有麻煩了。

“大郎,要不咱們家暫且裁減五千兵馬?”

折從阮擅長權謀,卻不通經濟和經營之道,折德扆傳承了折老太公的衣鉢,也是個不懂耕種和經商的典型武將。

“唉,大人,如果不趁現在擴充軍力,將來等李無咎挺進中原之時,咱們家可就分不到啥好東西了呀。”折德扆秉承武將世家的見識,有兵纔有一切的原則,已經深入骨髓,再難改變。

折從阮眯起一雙老眼,不禁聯想到了李中易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有槍便是草頭王。

道理是清晰的,邏輯是正確的,折從阮早就明白這些,只是不如李中易的總結這麼言簡意賅罷了。

“那怎麼辦?難道說,讓郭懷不分田,不減稅賦?”折從阮說着自己就笑了,“郭懷哪來那麼大的膽子,敢私下裡胡整?”

折德扆能夠接掌折家的基業,除了是嫡長子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見識、謀略和武勇,都遠勝於折從阮的其餘諸子。

現在的問題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折家人都不懂耕種和經商的門道,樂子也就鬧大了。

就在折家父子瞅眉不展之時,門房上突然來人通傳,“稟老太公,麟州楊家的大郎楊崇貴突然到了府門前,說是想求見老太公您。”

折從阮驚疑不定的望了眼折德扆,折德扆也沒料到,楊家會突然派人過來,而且居然是突然上門,並未事先派人送拜貼過來。

這個時代的名門望族,彼此之間的登門拜訪,都有一定的禮儀規矩。比如說,楊崇貴應該先使人送上來拜貼,約好時間之後,再登折家之門,拜訪折老太公,這才符合折、楊兩家的高貴身份,否則便是極爲失禮的不恭舉止。

就算是在現代,除了關係極其緊密,熟不拘禮的鐵桿朋友之外,一般朋友或是親戚登門拜訪,至少也要提前打個電話預約一下吧?

府州折家和麟州楊家,由於抱團取暖的需要,近幾十年來,一直都是緊密的政治和軍事盟友。

只是,由於李中易的橫空出世,輕而易舉的就推翻了党項一族在西北的霸權,並且征服了整個党項一族。

党項人掌握的定難軍,徹底落入李中易的手中之後,府州和麟州近幾十年以來,一直面臨的南部軍事壓力,幾乎在眨眼間便消失了,只需要集中精力對抗東邊晉陽的劉漢政權。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府州雖然距離劉漢的邊境,比麟州更近一些,但是,府州的地界內多山,且多草灘湖泊,晉陽劉漢的兵馬若想西進攻府州,需要克服的地理上的不利條件,遠比一馬平川的麟州,困難得多。

再加上,府州北面緊鄰河套之頂的勝州,也已經落入到了李中易的手上,契丹人若想渡黃河南進,首先就要考慮靈州軍的反擊。

這麼一來,府州以前三面環敵的戰略軍事壓力,陡然間少了兩面,只需要防備東邊的晉陽劉漢政權即可。

麟州楊家的處境,卻比府州折家惡劣了許多,楊家北面、西面和南面的軍事壓力固然消失了,可是,東邊的晉陽劉漢若想進攻夏、靈諸州,卻必須經過楊家的地盤。

單單是晉陽劉家,麟州楊家恐怕還沒放在眼裡,問題是,契丹人駐在西京道的兵馬,屢屢配合晉陽兵西進,給楊家造成了極大的軍事壓力。

折從阮一直有個心病,以前,折、楊兩家是親密盟友之時,約好了娃娃親,等折賽花及竿後,便嫁給楊崇貴。

誰曾想,計劃沒有變化快,肆虐西北長達數十年之久,一直危及折家生死存亡的党項族拓拔家,幾乎在一夜之間,被李中易徹底擊垮。

驅走了党項拓拔家這頭惡狼之後,折家人只高興了半天,便意識到了一個更加嚴重的新情況:比党項拓拔家更兇狠數倍的李家靈州軍,從三面環繞着老折家。

雖然,党項人、契丹人以及晉陽劉漢圍攻府州折家,被狡詐的李中易所利用,但不管怎麼說,李中易都對摺家有拯危定難之功。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雖然是老生常談,卻也是至理名言!

身爲折家嫡孫女的折賽花,十分委屈的成了李中易的平妻,便是折家基於當時的政治軍事基本形勢,作出的名爲聯姻,實爲軍事結盟的決斷。

只是,讓折賽花嫁給李中易,固然有利於折家的根本利益。然而,和楊家毀婚的惡劣行徑,令折老太公難免一直有愧於心。

從那以後,折楊兩家的盟友關係,比此前淡了不知道多少倍。

“楊家大郎此次前來,恐怕是東邊有變吧?”折從阮敏感的意識到,契丹人或許有了大動作了。

折德扆見父親一直望着他,便搖了搖頭,說:“咱們家的斥喉一直死死的盯着東邊的動靜,沒聽說過契丹人有南侵之意呀?”

折從阮覺得,既然想不通楊崇貴此行的來意,索性不去想他,便命人去尋折御勳。

折御勳和楊崇貴同輩,又是折家的嫡長孫,身份旗鼓相當,由他去大門口迎接楊崇貴進府,再合適也不過了。

折從阮活了這麼大一把年紀,他自然很清楚,自從李中易成了折家的孫女婿之後,折、楊兩家的親密關係,早就是名存實亡,大大的不如從前了。

如果楊崇貴頂在折從阮的面前,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折老太公因爲當初的毀婚另嫁,滿是愧疚之情,還真不好意思開口回絕。

折老太公起身走了,藉口也是現成的,人老了,身子骨大不如從前了,到城外的別院休養去了。

折從阮可以走,折德扆是折家的當家家主,他卻是走不脫的,只得硬着頭皮回了折家的主院,等着楊崇貴過來拜見。

不大的工夫,折御勳陪着楊崇貴來到了上房門外,一直站在臺階上的折德扆,滿面堆笑的步下臺階,一邊迎上去,一邊熱情的招呼楊崇貴,“虎娃,好久沒見了,可想死我了。”

爲了聯絡折、楊兩家下一代的感情,楊崇貴十歲以前,以準孫婿的身份,曾在折家住過大半年的時間,虎娃便是楊崇貴的乳名。

“晚輩拜見折家叔父。”

誰曾想,楊崇貴根本沒領折德扆有意套近乎的人情,**的一聲折家叔父,楞是把兩家的交情,拉遠了十萬八千里之遙。

折德扆哪裡不明白呢,對於折家毀婚的行徑,楊崇貴的心裡豈能不怨?

儘管楊崇貴心裡帶着氣,說的也是氣話,可是,心裡始終有愧的折德扆,卻只當沒聽出來一般,溫和的笑道:“虎娃和狗楞子乃是打小的交情,就不必如此生分了,還是喚吾一聲德叔父吧?”

折家叔父,和德叔父之間的區別,哪怕是傻子也明白其中的親疏遠近。

以折德扆的身份,又是長輩,此話已經算是變相的道歉了。

可是,楊崇貴依然面不改色的說:“多謝折家叔父的厚愛,晚輩何德何能,安敢壞了尊卑大道?”

得了,看樣子是把楊家徹底的得罪光了,折德扆暗暗嘆息一聲。論及他的本心,其實很不情願與楊家毀婚,委屈唯一的掌上明珠去給李中易作勞什子平妻,奈何拗不過老父親的決斷,也只得捏着鼻子認了。

要知道,再大的所謂平妻,見了正室嫡妻,都必須敬茶行禮。

第590章 天下大勢第1086章 狂勝第610章 決戰第202章 破開京第434章 密詔第1136章 變起第933章 誰敢不從?第1367章 賤商第359章 喝醉了第431章 山陵果真崩了?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1050章 取天下第579章 血債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277章 雙狐會第1197章 明主(求月票)第451章 辣椒水第709章 決戰開始第1063章 隔壁老李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202章 破開京第561章 試1金石第931章 抽查第268章 求援第599章 奸細第1138章 見血第259章 奏摺第1135章 格局第1404章 大周后第817章 巧會第233章 彼此算計第1195章 惡閹第511章 魏王府來客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467章 生辰第1298章 懲辦漢奸第1346章 開科第1403章 訓小舅子第1384章 封宮第791章 征服者駕到第1487章 旦夕破關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1291章 你奸我狡第1426章 密諭第673章 醜女小紅第604章 合圍第763章 又一個麗奸第1476章 得手第711章 酣戰第1346章 開科第889章 投靠第1394章 取潤州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285章 毒膿第123章 昝公倒黴(三更到,月票呢?)第1386章 頭名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355章 從容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708章 屠第444章 陛見第54章 陽謀第134章 糧食的海洋第97章 謀反第581章 耶律瓶第813章 露餡第502章 馬前卒(萬字更新,求月票)第1039章 帝師第253章 心思第1374章 進軍杭州第1063章 隔壁老李第844章 真國士第495章 多事之秋第1375章 克杭州第928章 漢奸最可惡第685章 營州決戰第993章 小霸王第1519章 站錯隊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793章 漢化第156章 趙雪娘第91章 翹家的女人第1068章 降書第485章 投靠第687章 局變第1143章 天助我也第452章 逆向打草谷第746章 威壓第1310章 新局面第842章 緩急第38章 老太公有請第1275章 開戰第361章 牛肉第449章 鋤奸第176章 山雨欲來第448章 登陸第885章 叫勁(萬字更新,求月票)第630章 取幽州
第590章 天下大勢第1086章 狂勝第610章 決戰第202章 破開京第434章 密詔第1136章 變起第933章 誰敢不從?第1367章 賤商第359章 喝醉了第431章 山陵果真崩了?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1050章 取天下第579章 血債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277章 雙狐會第1197章 明主(求月票)第451章 辣椒水第709章 決戰開始第1063章 隔壁老李第544章 兵權到手第202章 破開京第561章 試1金石第931章 抽查第268章 求援第599章 奸細第1138章 見血第259章 奏摺第1135章 格局第1404章 大周后第817章 巧會第233章 彼此算計第1195章 惡閹第511章 魏王府來客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467章 生辰第1298章 懲辦漢奸第1346章 開科第1403章 訓小舅子第1384章 封宮第791章 征服者駕到第1487章 旦夕破關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1291章 你奸我狡第1426章 密諭第673章 醜女小紅第604章 合圍第763章 又一個麗奸第1476章 得手第711章 酣戰第1346章 開科第889章 投靠第1394章 取潤州還沒回家,冒死用公網發通知!第285章 毒膿第123章 昝公倒黴(三更到,月票呢?)第1386章 頭名第1369章 行軍途中第690章 猛虎撲擊第355章 從容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708章 屠第444章 陛見第54章 陽謀第134章 糧食的海洋第97章 謀反第581章 耶律瓶第813章 露餡第502章 馬前卒(萬字更新,求月票)第1039章 帝師第253章 心思第1374章 進軍杭州第1063章 隔壁老李第844章 真國士第495章 多事之秋第1375章 克杭州第928章 漢奸最可惡第685章 營州決戰第993章 小霸王第1519章 站錯隊第961章 何爲門閥?第793章 漢化第156章 趙雪娘第91章 翹家的女人第1068章 降書第485章 投靠第687章 局變第1143章 天助我也第452章 逆向打草谷第746章 威壓第1310章 新局面第842章 緩急第38章 老太公有請第1275章 開戰第361章 牛肉第449章 鋤奸第176章 山雨欲來第448章 登陸第885章 叫勁(萬字更新,求月票)第630章 取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