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難堪

拋棄掉了一切累贅之後,李家軍藉助於契丹好馬的幫忙,其前進的步伐,比此前更快了不止一倍。

身披氈衣的折從阮,望着同樣穿着氈衣,揹着背囊,肩扛長槍的李家軍將士們,暗暗點頭不已:平日裡有了準備,戰時纔可能機動靈活至極。

在折從阮看來,李中易的基本軍事素養,比之從小就浸淫于軍事的折家兒郎,其實並不是那麼的特別出衆。

可是,李中易一手創立的軍事訓練體系,後勤保障體系,以及作戰參議體系,外加精銳的哨探的體系,卻確保了李家軍從勝利走向勝利。

和党項人,以及契丹人打過無數次仗的折從阮,他心裡很明白,契丹人或是党項人,最大的優勢有兩條:其一是巨大的機動力優勢,其二是毋須依靠後方長途轉運的後勤優勢。

李家軍擁有了大量的契丹好馬之後,契丹人顯然已經失去了機動力方面的絕對優勢,這就必然導致一個結果:李家軍的行蹤很難讓契丹人及時捕捉到。

另外,據折從阮的近距離觀察,李家軍即使是在國境內的正常行軍,也必定會提前預備好七天左右的烙餅。

這就確保了,李家軍在短時間內不需要擔心行軍過程中吃飯難的弱點,可以更方便的與契丹人周旋。

除此之外,李家軍中層出不窮的新式“大殺器”,令折從阮不僅大開眼界,更暗暗心驚不已。

不到兩萬人的李家軍,其戰力已經如此的強悍,如果擴大到了十萬人,誰可敵?

時至今日,折從阮有理由相信,任何一支契丹人的精銳兵馬,都很難在陣地戰中,佔到李中易的便宜。

以往的諸多戰例,其實也證明了折從阮的判斷,中原政權的軍隊,之所以屢屢敗於契丹人,大多數的情況是因爲糧道或是水源被斷。

短暫停留於大陸澤這座小湖泊的時候,由於,哨探營臨時徵集的船隻,並不足以裝載所有兵馬,李中易斷然拍板,民壯們上船,戰兵們騎馬沿着北岸前進。

折從阮再一次從李中易的身上,發現了和常人顯著的不同之處,按照史書上的說法,李中易的這種行爲,其實充分體現了民爲貴的孟子思想。

面對折從阮的問題,李中易只是淡淡的說:“民壯並無絲毫的戰鬥力,與其讓他們在陸地上,面對不可測的契丹騎兵進攻,不如將他們擱到船上,免得給大軍添亂。”

原來如此,折從阮擡手拍了拍腦門子,好一個狡猾的李無咎,此舉可謂是既有面子,又得了裡子。

折從阮耳內聽着民壯們歡天喜地的謝恩聲,心裡想的卻是,上蒼一定要保佑他的外孫兒,平平安安。

左子光和楊烈並轡而行,他揮舞着手裡的馬鞭,笑嘻嘻的說:“老師不愧是收買人心的絕頂大家,你看看這些人,嘿嘿,正好是咱們家擴充兵馬的後備軍吶。”

楊烈一邊嘆息,一邊搖着頭,說:“你呀,你呀,老師就是偏心眼,不捨得狠狠的懲罰你,讓你繼續在這裡信口開河。”

左子光眉心一挑,臉上露出詭秘的笑容,湊到楊烈的耳旁,小聲嘀咕說:“老師他老人家若是收拾了我,誰來替咱們家去搶各種寶貝呀?”

楊烈聞言後,不禁苦笑了一聲,左子光在帶兵方面,確實少了天賦,充其量也就勝任一軍指揮使。

可是,論及耍陰謀詭計,玩鬼心眼子,下手之狠辣,楊烈自問,他趕不上左子光的半隻腳。

楊烈和左子光,這一正一邪,兩個徒弟結合起來,恰好構成了李中易性格截然不同的兩個面向。

慈不能掌兵,暴不能撫民,其實就是闡釋了外聖內王的邏輯:法、儒兩道交替運用,一直是歷代統治者的法寶。

李中易從不認爲他是所謂的偉大政治家,他不過是個有血有肉,既有些理想,又殘留着特權意識的成熟型政客而已。

小到一個團體,大到整個國家,都不能一根筋,必須根據不同的局勢,採取相應的對策。

理想主義,在以叢林法則爲基礎的世界裡,和空想、狂妄、瘋子,其實沒什麼兩樣!

楊烈會打仗,左子光會弄鬼,正好是一對絕配,他們都是李中易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民壯們紛紛登船之後,將原本就泥濘狹窄的道路,給讓了出來,騎馬前進的李家軍,變得更加的靈活機動。

實際上,被契丹人俘虜的這些民壯,大多都擅長騎馬。只不過,他們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指揮調度起來,難度頗大。讓他們騎馬,不僅無益,反而拖慢了整個大軍的進度。

這麼一來,李家軍乘馬在漳水的北岸疾馳而行,民壯們在縴夫的協助下,乘船溯河而上,齊頭並進,速度異常之迅速。

這麼大的隊伍,這麼大的動靜,不可能逃過沿途所有契丹哨探的耳目,李中易有理由相信,耶律休哥肯定會得到消息的,就看時間的早晚了。

大軍行經冀州、深州,一路抵達了北運河中部的滄州。滄州刺史田隆,和李筠是親家,李中易和李筠沒啥交情,所以,他沒打算和田隆應酬,只是利用原地休息的空檔,安排輜重營的人,進城補充一些鹽巴。

大軍過境,地動山搖,田隆接報後,當即命人緊閉四門,並召集官軍和民壯上城戒備。

隨後不久,李家軍輜重營副指揮使,李響領着手下人,趕到了滄州城下,通過吊索將李中易用過印的手札,遞進了城去。

李中易領兵北進之時,範質既擔心他指揮不動沿途的兵馬,從而耽誤了抗擊契丹人的正事,又怕李中易藉機壯大了實力,所以,詔書上只給了李中易節制河北諸州禁軍的兵權,沒留下讓李中易插手地方政務或駐地州郡兵的權力。

河北諸州的駐屯禁軍,無論是兵餉還是調度的權力,都牢牢的握在朝廷的手上,而且山頭林立,短期內,範質並不擔心他們會跟着李中易走。

與此相反,範質非常擔心能征善戰的李中易,獲得了地方政務權。須知,兵權一旦和地盤結合在了一起,那便是妥妥的藩鎮。

鑑於詭異的詔書並未授權李中易處理庶政之權,這就使得地方官們,誰都有資格不鳥的李中易的手札。

田隆是李均的親家,靠山十分之硬扎,所以,接了李中易的手札之後,他隨手就扔到了書案上,冷冷的說:“想吃鹽?成啊,大管家,你帶人擡五十斤上等的好鹽,送到李相公軍中,就說我田某人犒勞官軍的,不收錢。”

大管家面露難色的拱手說:“家主,這恐怕有些不妥吧?小人聽說,那李中易不是個好惹之人。”

田隆瞪着雙眼,怒道:“有何不妥,我吩咐的事,難道還需要汝個匹夫的同意麼?”

得了,大管家嚇得大氣不敢出,趕緊跑出去,領了鹽巴,從城樓上用吊筐,送到了李響的手上。

李響費了番工夫,這才搞明白,敢情田隆是有心刁難他們,故意給李中易一個難堪。

以前,李響到各地籌集物資的時候,地方官們雖然不很熱情,面子上卻過得去,所需要的物資打個七八折,還都能給。

沒想到,滄州的田橫竟然吃了熊心豹膽,欺負到了李中易的頭上,可把李響給氣壞了。

李響儘管很生氣,卻也不敢妄動,他迅速派人,把滄州城下的遭遇,稟報給李中易。

李中易聞訊後,當即笑出了聲,扭頭吩咐宋雲祥:“擬一份調動滄州禁軍的軍令,命他們一個時辰內,整頓好兵馬,隨我北擊匈奴。”

宋雲祥一邊落筆如飛,一邊頻頻搖頭,嘆息道:“見過愚蠢的,卻沒有見過此等奇葩啊。”

奇葩,也是從李中易嘴裡曝出的新詞之一,宋雲祥瞭解到其中的內涵之後,迅速的將其掛在嘴邊。

宋雲祥草擬完公文,交給李中易用印的時候,李中易發現,宋雲祥很會辦事,擡頭用的是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的頭銜,而捨棄了政事堂相公的身份。

符太后和範質,一致擔心李中易既有強軍在手,又撈到了實際控制的地盤,這是人所皆知的事實。

宋雲祥故意只突出了李中易是北進大軍統帥的身份,將來即使官司打到東京城內,李中易也佔着大道理。

“士光你不愧是刀筆吏出身,這句話寫得很好,好極了。”李中易微微一笑,輕聲念道,“軍法無情,切毋自誤。”

宋雲祥手書的軍令,有意識的拋開了滄州刺史田隆,而直接下達給了駐滄州的禁軍兵馬都總管趙橫。

以河北道行軍大總管的身份,李中易有資格,名正言順的使喚趙橫。如果趙橫不聽軍令,李中易哪怕就地斬了趙橫的腦袋,朝廷也無話可說。

十萬火急的軍令,被李響通過吊籃遞進滄州城之後,田隆立即傻了眼。

田隆萬萬沒有料到,李中易絲毫都沒有顧及,他是李筠親家的特殊身份,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候,竟然要把趙橫所屬的禁軍調離滄州城。

第1452章 低頭第832章 樸萬羊登場第922章 吃大戶第1391章 威信第235章 心裡有鬼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949章 契丹國危矣第93章 一招鮮第443章 江山第146章 突破點第172章 出兵第743章 紙老虎第300章 逆鱗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1314章 統一的順序第1359章 誕生第1513章 大智慧第1218章 如孤親臨第321章 別苗頭第980章 一切都好第1482章 狹路相逢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1194章 道行深第555章 逼反第1436章 勳戚第三章 鬥宦第571章 對症下藥第1361章 知情不報第144章 難題第35章 倒黴催的第463章 白熱第1149章 龍子第1073章 休哥出現第915章 抄堡第716章 屠第453章 故技重施第196章 天譴(四更,求保底的月票)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1226章 聲西擊東第1386章 頭名第1414章 破洪州第537章 動手之始第467章 降和擒第1471章 蜀國的反應第892章 妙手第298章 搶劫第1319章 冕服第1474章 伐蜀第152章 翻天覆地(求月票)第903章 挖根第1162章 衝擊第772章 崩潰第1256章 軍令如山倒第186章 氣死你第68章 萬勝第29章 同事第八章 絕境第395章 你來我往第1003章 清君側第332章 對比第718章 自相殘殺第265章 孿生兄妹第1509章 襲山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422章 勢孤第1100章 高擡貴手第923章 搶劫成果第1308章 宮變第251章 倖存者第1308章 宮變第434章 密詔第621章 賣命第1067章 棄暗投明第三章 鬥宦第1130章 挑撥第742章 搜刮第1202章 開花彈第1128章 立功第705章 威第二十三章 心腹第1283章 狡詐的休哥第1209章 出擊晉陽第789章 順藤摸瓜第1353章 袁天罡第1444章 出岔子了第1179章 無恥沒底線第89章 大圈套第365章 倒黴催的第1492章 逆賊起事第50章 小成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1411章 水淹偏逢大暴雨第707章 戰第95章 傻一回(哭求推薦票)第59章 贍養令第1005章 啓程西進第517章 山陵將崩第409章 暗線第981章 認命第908章 太傅
第1452章 低頭第832章 樸萬羊登場第922章 吃大戶第1391章 威信第235章 心裡有鬼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949章 契丹國危矣第93章 一招鮮第443章 江山第146章 突破點第172章 出兵第743章 紙老虎第300章 逆鱗第379章 謠言四起第1314章 統一的順序第1359章 誕生第1513章 大智慧第1218章 如孤親臨第321章 別苗頭第980章 一切都好第1482章 狹路相逢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1194章 道行深第555章 逼反第1436章 勳戚第三章 鬥宦第571章 對症下藥第1361章 知情不報第144章 難題第35章 倒黴催的第463章 白熱第1149章 龍子第1073章 休哥出現第915章 抄堡第716章 屠第453章 故技重施第196章 天譴(四更,求保底的月票)第1455章 伐蜀之議第1226章 聲西擊東第1386章 頭名第1414章 破洪州第537章 動手之始第467章 降和擒第1471章 蜀國的反應第892章 妙手第298章 搶劫第1319章 冕服第1474章 伐蜀第152章 翻天覆地(求月票)第903章 挖根第1162章 衝擊第772章 崩潰第1256章 軍令如山倒第186章 氣死你第68章 萬勝第29章 同事第八章 絕境第395章 你來我往第1003章 清君側第332章 對比第718章 自相殘殺第265章 孿生兄妹第1509章 襲山第1485章 去興元府第422章 勢孤第1100章 高擡貴手第923章 搶劫成果第1308章 宮變第251章 倖存者第1308章 宮變第434章 密詔第621章 賣命第1067章 棄暗投明第三章 鬥宦第1130章 挑撥第742章 搜刮第1202章 開花彈第1128章 立功第705章 威第二十三章 心腹第1283章 狡詐的休哥第1209章 出擊晉陽第789章 順藤摸瓜第1353章 袁天罡第1444章 出岔子了第1179章 無恥沒底線第89章 大圈套第365章 倒黴催的第1492章 逆賊起事第50章 小成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1411章 水淹偏逢大暴雨第707章 戰第95章 傻一回(哭求推薦票)第59章 贍養令第1005章 啓程西進第517章 山陵將崩第409章 暗線第981章 認命第908章 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