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拖人下水

李瓊的左眼皮一直跳個不停,他總有一種預感,要出大事了!

只是,李瓊一時又想不清楚,哪裡會出大事呢?

李中易雖然御駕親征離開了開封,可是,他把警政寺卿李延清、九門提督李雲瀟、緹騎司提督左子光這三個心腹之臣,留在了開封。

按照道理來說,有此三人坐鎮於開封,可保開封萬無一失。但是,左眼皮子跳個沒完,令李瓊依然揪着心了。

上次,李中易的庶長子李繼易,因爲和其母鬧彆扭,居然躲在宮女房裡死活不肯露面,製造了好大一場恐慌。

按照道理來說,庶長子李繼易越是胡作非爲,李瓊應該高興纔是。然而,李瓊清楚的知道,李中易並非一般的君上,其選擇儲君的邏輯,也必定會與衆不同。

孩子們都還小,而且李七娘尚未生子,李中易又正值春秋壯年。說白了,滑陽郡王府距離爭儲的那一天,還早得很!

李瓊心裡明白的很,他年事已高,恐怕已經等不到立儲的那一天了。

在值房內吃罷早餐後,李瓊按照往常的習慣,在公事廳門前的小院子裡溜彎消食。

忽然,堂後官來報,說是孔昆孔參相派了孔七過來,想請見李瓊。

李瓊眯起兩眼望向湛藍的天空,過了半晌,才說:“叫他進來吧。”

“小的孔七,叩見李相公。”孔七在院子裡見了李瓊,畢恭畢敬的下拜行禮。

李瓊擺了擺手,說:“罷了。說吧,有何事?”

孔七再次行禮,小聲說:“小人有要事相告,還請李相公屏退左右。”

李瓊盯着看了眼孔七,隨即擺手將左右的隨從,都趕開了。

“稟李相公,我家參相命小人來稟於您知曉,不知您何時有空,有要事相商?”孔七一番話,令李瓊不禁大皺眉頭。

以孔昆的身份和地位,居然只派了一名僕人來見李瓊,按照規矩而言,這其實是極其失禮的行徑。

然而,李瓊卻很瞭解孔昆的脾氣。孔昆雖然肩扛振興儒教的抱負,屢屢在教育方面,忤逆李中易之意。但是,孔昆卻是個極其精明的政客,他既主張了自己的抱負,又沒把李中易惹急了,其中的遲度拿捏,可謂是恰到好處。

“半個時辰之後,請你家主人過來一晤。”李瓊不想和孔七多說廢話,直接約定了見面的時間。

等孔七走後,李瓊招手喚來心腹堂後官李文柄,吩咐道:“你去查一下,孔七還見了哪些人?都說了些什麼話?”

“喏。”李文柄拱手行禮之後,轉身快步離去。

李瓊接着在院子裡溜彎,一邊散步,一邊踢腿扭腰,據李中易所言,這是爲了促進血液循環,大大的有益於延年益壽。

沒辦法,兒子李虎太老實了,孫子李安國還沒成長起來,李瓊只能儘量向老天爺爭取多活幾年。

等李瓊回到公事廳裡,剛坐下不久,孔昆就來了。

“李相公,要出大事了!”

剛一見面,孔昆便語出驚人,李瓊不由心頭猛的一驚。

孔昆絕對不是那種故弄懸虛之輩,他既然說要出大事了,那肯定就是大事了!

“哦,出什麼大事?”李瓊雖然揪着心,面上卻絲毫未顯焦慮之色。

“京城的士林之中,有人提議包圍新太學。”孔昆嘆了口氣,這事和他其實也脫不開干係。

李瓊眯起兩眼,冷靜的思索了一番,這才慢騰騰的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區區讀書人罷了,能鬧得出多大的風浪?”

武將出身的李瓊,只在乎刀把子是否不穩,卻不擔心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書生,能鬧出啥花樣來。

“我的老相公啊,若是兩邊的讀書人,在新太學的門前撕打起來,鬧出了人命,那就絕非小事了。”孔昆已經顧不得官體了,跌腳嘆息不已。

“噫。”李瓊豁然開朗,這些日子他的左眼皮子一直跳個沒完,敢情真要鬧出大事了啊!

自從李中易上臺之後,朝廷的教育格局,就持續不段的出現了各種新變化。

和讀書人息息相關的就有好幾樁,新太學的建立,算術學堂組建,科舉分爲兩種,等等。

讀書人,讀的就是經史子集,玩的就是陰謀詭計。

李中易搞出的新花樣,讀書人中的明眼人一看即知:這是在爲徹底的改革科舉制度打基礎做準備吧?

李瓊終究是武將出身,對於槍桿子有着莫名其妙的信任感,卻疏忽了讀書人們如果狠起來,那也是會玩命的。

經過孔昆的提醒,李瓊隨即意識到了,讀書人這是要聚衆鬧事,反對李中易一手主導的新政吶!

如果是有人拿刀子要造反,李瓊絲毫也不需要擔心,兵權盡歸於李氏之手,何怕之有?

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手無寸鐵的讀書人要鬧翻天了,如果不小心傷了或是弄死了讀書人,不管是誰下令鎮壓的,恐怕都會遺臭萬年。

李瓊越想越後怕,他家是典型的外戚之家,孫女兒李七娘又是頗有聖寵的皇妃,遲早會誕下皇子。

若是李瓊不小心把讀書人都得罪死了,將來,滑陽郡王府的外孫,想要繼承皇位的難度,只怕是難上加難了啊!

“孔相公,老夫是個粗鄙的武夫,大字不識得幾個,還請你不吝賜教。”李瓊雖然是個武將,卻不是沒見過世面的笨蛋,他很自然的就想把他自己從旋渦裡摘出去。

孔昆既然約見了李瓊,自然是想要拉李瓊一起下水,共同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豈容李瓊溜之大吉?

“李相公,在下也是聽門生說了這麼一句嘴,也不知道能不能當真。本着疑事從有的原則,特來相告,還請李相公拿主意定奪。”孔昆也是官場老手了,話說的漂亮之極,骨子裡卻是將責任推卸給李瓊。

“哈哈,事關重大,老夫安敢隨便胡言亂語?孔相公,你既然來了,不如請劉相公和折相公集體商議,如何?”李瓊是首相,他的責任無論如何都是躲不過去的。

事到臨頭,不如索性將內閣的諸位相公,都一起拖下水吧?

第210章 團聚第446章 毒手連連第976章 都是戲精第1289章 血戰第1402章 奔襲第410章 密謀第998章 人生如棋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812章 破綻第1417章 入洪州第1406章 巡營第174章 鬥智鬥勇第874章 集賢相第121章 皇商(求月票的支持)第533章 即位第330章 局面險惡第355章 從容第1183章 誰都輸不起第609章 戰雲密佈第1138章 見血第83章 窺探第942章 血泉第341章 靠山第996章 新氣象第1276章 鏖戰正酣第264章 漢第1124章 暴風雪的前夜第1211章 財帛動人心第107章 論戰(三更已畢,求月票)第1280章 東印度公司的雛形第1225章 你狡我詐第408章 起浪第206章 殘酷的巷戰第1238章 狠狠的敲打第471章 佈局第437章 北進第234章 柴房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320章 回門第1414章 破洪州第125章 下揚州(求月票)第1261章 戰略選擇第1469章 看看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897章 起疑第1090章 這一拜第55章 擒拿第1530章 炯異之處第903章 挖根第1388章 彈壓第242章 繳械第1047章 依附第290章 一代女傑第169章 長子和樑王第365章 倒黴催的第614章 詐降第852章 趙家人第414章 凶兆第231章 使壞第761章 殺威第1098章 老狐狸登場第342章 莽軍漢第672章 洞內有人第903章 挖根第820章 賞不賞?第999章 醜話第182章 便宜佔大了第1524章 擒仙第62章 趙匡胤在此(求三江票)第1440章 軍器監出事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668章 盤查第1107章 新型東廠第986章 銅臭第273章 告急第1475章 偷襲戰第137章 神臂弓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581章 耶律瓶第31章 燒烤第1152章 頂職第462章 死戰到底第428章 山陵崩?第243章 結黨第1350章 暴風雪第1378章 召見錢俶第641章 軍心第725章 警訊第1188章 鐵腕之主第800章 死裡逃生第60章 優劣第1231章 轟破第571章 對症下藥第1384章 封宮第1078章 攻山第1147章 有別第1334章 與民爭利第1500章 火炮之威第1281章 北擊幽州
第210章 團聚第446章 毒手連連第976章 都是戲精第1289章 血戰第1402章 奔襲第410章 密謀第998章 人生如棋第十三章 狠辣(求推薦票)第812章 破綻第1417章 入洪州第1406章 巡營第174章 鬥智鬥勇第874章 集賢相第121章 皇商(求月票的支持)第533章 即位第330章 局面險惡第355章 從容第1183章 誰都輸不起第609章 戰雲密佈第1138章 見血第83章 窺探第942章 血泉第341章 靠山第996章 新氣象第1276章 鏖戰正酣第264章 漢第1124章 暴風雪的前夜第1211章 財帛動人心第107章 論戰(三更已畢,求月票)第1280章 東印度公司的雛形第1225章 你狡我詐第408章 起浪第206章 殘酷的巷戰第1238章 狠狠的敲打第471章 佈局第437章 北進第234章 柴房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320章 回門第1414章 破洪州第125章 下揚州(求月票)第1261章 戰略選擇第1469章 看看第1014章 非奸即盜第897章 起疑第1090章 這一拜第55章 擒拿第1530章 炯異之處第903章 挖根第1388章 彈壓第242章 繳械第1047章 依附第290章 一代女傑第169章 長子和樑王第365章 倒黴催的第614章 詐降第852章 趙家人第414章 凶兆第231章 使壞第761章 殺威第1098章 老狐狸登場第342章 莽軍漢第672章 洞內有人第903章 挖根第820章 賞不賞?第999章 醜話第182章 便宜佔大了第1524章 擒仙第62章 趙匡胤在此(求三江票)第1440章 軍器監出事第1313章 歡喜和憂愁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668章 盤查第1107章 新型東廠第986章 銅臭第273章 告急第1475章 偷襲戰第137章 神臂弓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581章 耶律瓶第31章 燒烤第1152章 頂職第462章 死戰到底第428章 山陵崩?第243章 結黨第1350章 暴風雪第1378章 召見錢俶第641章 軍心第725章 警訊第1188章 鐵腕之主第800章 死裡逃生第60章 優劣第1231章 轟破第571章 對症下藥第1384章 封宮第1078章 攻山第1147章 有別第1334章 與民爭利第1500章 火炮之威第1281章 北擊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