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3章 剿匪

平定了江南的吳越國和唐國後,整個大周的戰爭機器,都在爲即將到來的北伐或是西征做着充分的準備。

按照總參議司的作戰計劃,統一全國的順序應爲先西征,後北伐晉陽。

畢竟,晉陽的劉漢勢力背靠着帶甲幾十萬的契丹人。如果強漢朝出兵進攻晉陽,只要耶律休哥不是笨蛋,一定會派軍增援晉陽。

通俗的說,攘外必先安內!

西征蜀國,一則拿下蜀地的魚米之鄉,二則拿下火硝的產地。只要平滅了蜀國,將十分有利於糧食的自給自足,以及火炮的持續性使用,可謂是一舉數得之事。

一個月後就是薛太后的生辰,儘管李中易沒有大肆的聲張,可是宮裡的妃嬪們豈能心中無數?

李中易的女人們,都在挖空心思的準備生辰禮物,消息很快就從宮裡傳到了她們的孃家,又從孃家傳到了整個京城的官場。

當今薛太后,不僅是今上的生母,更和今上共過生死攸關的患難,母子之間的感情可謂是極深。

李中易本人的生活,不算特別的儉樸,但也絕對和奢侈無關。更重要的是,李中易不缺錢。

且不說李記糧行壟斷了全國的糧食生意,單單是李記錢莊,就讓宮裡的內藏庫賺的鉢滿盆滿。

平日裡,朝廷裡的文武百官們,即使想拍李中易的馬屁,也找不到合適的藉口和門路。

如今,正好趕上薛太后的生辰,大家豈能不削尖了腦袋置辦禮物?

自從壟斷了全國的糧食生意之後,各地不斷傳來私運糧食,導致爆發武力衝突的大小事件。

李中易心裡自然有數,他壟斷糧食生意的政策,狠狠的動了各地大財主們的奶酪,遭到暴力反彈,實在是太正常也不過了。

鹽鐵專營之後,不管是哪個朝代,販賣私鹽的活動,一直是屢禁不止。

如今,糧食生意被朝廷壟斷之後,等於是讓全國的大小糧商們,都沒有了活路。

“資本,逃避動亂和紛爭,它的本性是膽怯的。這是真的,但還不是全部真理。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爲了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如果動亂和紛爭能帶來利潤,它就會鼓勵動亂和紛爭。走私和販賣奴隸就是證明。”

說句心裡話,如果還是以前的皇權不下縣,李中易再怎麼強悍,也不敢壟斷糧食的生意。

可是,轉職亭正和村正,正在全國範圍內全面鋪開。鄉紳們賴以對抗朝廷的實力來源,最主要的就是利用他們統治鄉間的實權,煽動無知的文盲農民起來造反。

當鄉間的統治權和兵權,逐漸被亭正和村正們掌握之後,所謂的可以呼風喚雨的大鄉紳們,也就變成了砧板上的魚肉。

李中易採取的壟斷糧食生意的政策,其實就是吹響了農村土地革命的號角,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大鄉紳們,要麼乖乖的順從政策,並將所擁有的田畝限制在五百畝以內。要麼,他們就主動跳出來,和朝廷狠狠的掰手腕,然後被朝廷的禁軍消滅。

沒錯,這其實是李中易耍的陽謀,政策都擺在了明面上,不服來戰嘛!

上個月,各地共有幾百件暴力販糧的事件發生,無一例外,都被派駐於各地的廂軍,順手給剿滅了。

糧食的生意,利潤最高的部分,其實是在縣城或是州城裡。而縣城和州城,又是朝廷駐軍控制最嚴密的地區。只要駐軍控制了糧食的走私線路,就等於是掐住了鄉紳們的命脈。

俗話說的好,長痛不如短痛。當鄉紳們蓄積的造反能量,被嚴重削弱之後,他們就只有乖乖的順從朝廷的政策,而不敢造次。

“稟巡檢使,殘餘的賊人都逃進了深山裡。”

王從軍點了點頭,拿手指着左側的村子,淡淡的吩咐說:“讓附近村子裡的人,都跟着我們走,不從者,以附賊論處。”

“喏。”部下去執行命令了,王從軍一直揹着手,就這麼靜靜的站着。

王從軍原是朝廷禁軍第三軍甲營丙都的都頭,奉命轉職後,他搖身一變,成了申州羅山縣的巡檢使。

按照朝廷的軍事編制,州城設兵馬總管,縣城設巡檢使。巡檢使,掌握着全縣的兵權,不僅縣城裡的駐軍,而且還包括全縣境內各亭、村的鄉軍,都歸其節制。

爲了剿滅此地的匪患,王從軍抽調了縣城內的一百名廂軍官兵,又調動了全縣一半的鄉軍,組成了超過七百人的聲勢浩大的剿匪隊伍。

以王從軍的剿匪經驗,靠近匪窩的村落,即使不都是匪,至少也和山上的土匪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所以,王從軍才下令,將靠近匪窩山邊的村落,整個的搬遷出去。

山上的土匪,其實是本地大鄉紳張大官人私下裡組織的販賣私鹽及糧食的隊伍,他們已經被打殘了。

如今,張大官人已經成了刀下之鬼,而且張家的千畝良田,已經成了皇上的自留地。

按照朝廷的政策,靠近匪窩的村民們將被遷移到張大官人原來的地盤上,暫時成爲皇上的佃農,直到山上的殘匪被徹底剿滅爲止。

故土難離,所以,當得知搬遷的消息之後,村民們開始哭鬧不休。

王從軍卻絲毫也不爲所動,嚴令村民們必須搬走,否則,一律以通匪論處。

土匪們逃進了山裡,可是,山裡無法種糧食,就必然會出山來搶糧。

靠近山邊的村落,如果不強制性的搬遷,他們的糧食肯定會成爲土匪們的盤中餐。

按照王從軍的理解,不想搬家的村民,除了難離故土的思想問題之外,多半和山林裡的土匪,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所以,村民們必須搬遷,這是剿匪手冊裡定下的規矩。

然而,胳膊怎麼扭得過大腿呢,在武力威脅之下,村民們牽着牛趕着狗,揹着大包小包的東西,被迫踏上了搬遷之路。

等村民們被驅趕着上了路之後,王從軍命令徵召來的鄉軍們原地休息,從縣城裡帶出來的廂軍官兵,則騎着馬監視整個山區附近的道路。

西北的党項人臣服之後,中原的朝廷並不缺馬,就以王從軍的部下來說,他帶出縣城的一百名廂軍,共有一百三十匹馬。

而逃上山的土匪,充其量不過兩百五十人而已,以一百名騎兵對付兩百多名土匪,又是在地區,王從軍無論怎麼計算,都不可能輸。

事實也正如王從軍所料,山上的土匪們知道抵禦不住騎兵們的突擊,索性爲了保命,而不敢下山。

山上的土匪不肯出山,這早就在王從軍的意料之中,換位思考一下,他如果是土匪頭目,也必然不敢在此時下山。

之所以沒有進山剿匪,主要是王從軍對徵召來的鄉軍士兵,信心不足。

怎麼說呢,經過各亭正和村正的訓練,這些鄉軍已經基本具備了平原作戰的能力。

然而,進山剿匪,對於只擅長聽命衝殺的鄉軍士兵,難度不是一般的高。

更主要的是,王從軍手頭掌握的弓手嚴重不足,浩浩蕩蕩的七百人馬之中,會射箭的人不超過二十個。

在山林之中,鄉軍士兵們手裡的長槍,基本上沒啥用途。土匪們只要有幾個弓手,就足以和進山的部隊打一場看不見人影的襲擾戰,並把部隊逐步拖瘦拖垮。

剿匪手冊裡說的很清楚,寧可不進山,也不能給部隊造成太大的傷亡。

儘管,朝廷養一名鄉軍士兵很便宜。但是,鄉軍士兵一旦陣亡,就必須享受官軍的撫卹待遇。

所以,王從軍有些傷不起的感覺。他經過仔細的斟酌,決定採取剿匪手冊裡的手段,把匪窩附近的村民,全都遷移出去。

這麼一來,失去了補給來源的土匪們,必然會被拖垮拖瘦。

至於搬遷村民的安置問題,在王從軍看來,這完全不是個問題。

自從來了申州之後,被王從軍砍下腦袋的大鄉紳,就足有十人之多。抄家得來的萬頃糧田,按照三十稅一的政策,佃給搬遷的農戶們耕種。

等土匪窩附近的七個村子,都被搬遷一空之後,王從軍一聲令下,剿匪大軍勝利班師回城。

王從軍玩的是陽謀。畢竟,距離土匪窩最近的村子,也超過了三十里地,而且是在平原地區。

最重要的是,朝廷官軍馬多。三十里地的平原,只要土匪被官軍發現了,那就再也無法逃進大山裡去了。

臨離開的時候,王從軍果斷的下令放火燒村,並填埋水井。絕對不能給土匪們,留下可資利用的資源,尤其是糧食。

剿匪手冊上說的很清楚,剿匪的行動,重中之重,就在於切斷土匪的糧食、鹽和物資供應。

第1222章 家國千秋第89章 大圈套第767章 殺戮第352章 羣姝會第1220章 審計署?第1076章 動員第538章 交鋒第738章 掃地出門第1296章 破幽州第989章 好運氣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267章 戰雲起第451章 辣椒水第262章 樞密副使第1362章 出賣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183章 眼皮子不能淺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1102章 戲精亮相第459章 忠義第52章 鐵腕第1371章 大舉出動第1152章 頂職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114章 反手一耳光(3更,求月票)第十章 智鬥老狐第1380章 考覈第1465章 選伴讀第608章 擒賊先擒王第1347章 開考了第720章 宰羊第274章 平妻第895章 銅炮第358章 午飯第1055章 啥叫先進?第1298章 懲辦漢奸第1524章 擒仙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652章 8341第1276章 鏖戰正酣第1004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1467章 生辰第482章 不好了第1003章 清君側第1408章 亂麻第1314章 統一的順序第910章 燕燕第538章 交鋒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980章 一切都好第579章 血債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893章 箭已在弦第610章 決戰第385章 陷阱第1500章 火炮之威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528章 暗戰之明第1103章 軍威鼎盛第915章 抄堡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44章 煉丹(哭求推薦票)第419章 狠鬥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346章 靠右第759章 犯忌第1510章 連環套第706章 襲第897章 起疑第1143章 天助我也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585章 錯綜複雜第314章 楊信來投第332章 對比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765章 開戰第225章 何去何從?第534章 內鬥第706章 襲第725章 警訊第434章 密詔第357章 硬話軟說第832章 樸萬羊登場第1181章 既定國策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81章 夜襲漢城第1242章 談判第871章 何爲軍法!第297章 追殺第742章 搜刮第1056章 出牌第518章 動手了第876章 密詔第187章 安釘子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1273章 劇變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414章 凶兆第1519章 站錯隊
第1222章 家國千秋第89章 大圈套第767章 殺戮第352章 羣姝會第1220章 審計署?第1076章 動員第538章 交鋒第738章 掃地出門第1296章 破幽州第989章 好運氣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267章 戰雲起第451章 辣椒水第262章 樞密副使第1362章 出賣第二十六章 驅敵升官第183章 眼皮子不能淺第1429章 禍從口出第1102章 戲精亮相第459章 忠義第52章 鐵腕第1371章 大舉出動第1152章 頂職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114章 反手一耳光(3更,求月票)第十章 智鬥老狐第1380章 考覈第1465章 選伴讀第608章 擒賊先擒王第1347章 開考了第720章 宰羊第274章 平妻第895章 銅炮第358章 午飯第1055章 啥叫先進?第1298章 懲辦漢奸第1524章 擒仙第124章 走投無路第1344章 秋闈省試第652章 8341第1276章 鏖戰正酣第1004章 就怕流氓有文化第1467章 生辰第482章 不好了第1003章 清君側第1408章 亂麻第1314章 統一的順序第910章 燕燕第538章 交鋒第1268章 妥協的藝術第980章 一切都好第579章 血債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893章 箭已在弦第610章 決戰第385章 陷阱第1500章 火炮之威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528章 暗戰之明第1103章 軍威鼎盛第915章 抄堡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44章 煉丹(哭求推薦票)第419章 狠鬥第927章 家國天下第346章 靠右第759章 犯忌第1510章 連環套第706章 襲第897章 起疑第1143章 天助我也第625章 目標大名府第585章 錯綜複雜第314章 楊信來投第332章 對比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765章 開戰第225章 何去何從?第534章 內鬥第706章 襲第725章 警訊第434章 密詔第357章 硬話軟說第832章 樸萬羊登場第1181章 既定國策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81章 夜襲漢城第1242章 談判第871章 何爲軍法!第297章 追殺第742章 搜刮第1056章 出牌第518章 動手了第876章 密詔第187章 安釘子第166章 止步!繳刀!(四更求月票)第1273章 劇變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414章 凶兆第1519章 站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