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密詔

由於攜帶的詔書過多,一份接着一份,面南背北的張永德,念得口乾舌燥。頒詔儀式卻又沒辦法中途停止,他只得頻頻舔一舔發乾的嘴脣,卻是越舔越口渴。

站在張永德下方的李中易,微微眯起眼睛,等着張永德端出朝廷的殺手鐗來!

就在剛纔,李中易聽得很清楚,朝廷對他的恩賞詔書之中,隻字未提及高麗國將來的善後處理事宜。

李中易混跡於大周官場的時日已經不短了,他當然很清楚,朝廷既然起了大大的猜忌之心,必然會留下後手。

就目前而言,李中易所掌握的實力之中,基本分爲三大塊,靈州的騎軍和良馬,高麗國的糧食和衣料等物,羽林四衛的精銳步軍。

李中易這個當朝相公,當初跨海二徵高麗的時候,掛的是海東處置大使的頭銜。

按照本朝的慣例,處置大使的實權極重,上馬管軍,下馬撫民。在李中易看來,以範質的精明,絕無可能讓詔書之中出現無人主持海東善後處理局面的漏洞。

顯然,張永德擔心太過刺激李中易,採取欲抑先揚的策略,故意把釜底抽薪的,也是此行最重要的一份詔書,留在了後邊宣讀。

張永德是什麼人?那可是作過殿前都點檢的名帥,打仗打的是錢糧,打的是軍心士氣的道理,他張抱一豈能不知?

世界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朝廷既然明着賞了次相的高位,那麼,把李家軍的後勤基地給端走,也就成了必然。

如今的李中易,兵、錢、糧、馬俱全,可謂是羽翼豐滿。客觀的說,他早已不是當年那個需要提心吊膽的揣摩柴榮心事,任由皇帝擺佈的小官僚。

朝廷大肆封官授爵,目的是什麼,李中易自然是一清二楚。不過,由於建軍體制具有劃時代的先進性,絕非一般的軍閥軍隊可比,他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李家軍會不跟着他走的問題。

圖窮總會匕現,李中易一臉平靜的等待着張永德揭開謎底,至於身後諸將們的想法,他沒有興趣多想。

等到張永德的手頭只剩下最後一份尚未宣讀的詔書之時,李中易微微的翹起嘴角,該來的終於來了,他倒要看看,符太后和範質的葫蘆裡,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劉賀揚面上顯得很高興,那不過是常居於開封,在官場上練就的一身應酬本事罷了。自從,被破格晉升爲郡公之後,劉賀揚的心裡便涼嗖嗖一片,而且越來越冷。

在李家軍中,劉賀揚的軍功不及楊烈,親厚不及廖山河,他何德何能,安敢居於郡公的高爵?

儘管心裡有些忐忑不安,但是,劉賀揚並沒有太過慌亂。劉賀揚追隨在李中易身邊的時日,也不算短了,他非常瞭解李中易的脾氣和秉性。

客觀的說,李中易除了極其重視軍規之外,頗有容人之量,不僅善於用人,也敢於用人。

別的且不去說它,劉賀揚和馬光達都不是最早跟隨李中易的老部下,就資歷而言,遠不及以楊烈爲首的河池鄉軍那一派。

但是,李中易秉承着海納百川的用人邏輯,不僅沒有歧視劉賀揚和馬光達,反而委以一軍之首的重任,他們二人在軍中的地位,也僅次於楊烈一人而已。

更重要的是,從靈州纔開始追隨李中易,資歷不如劉賀揚和馬光達的宋雲祥,也被提拔到了一軍之首的高位,這就足以證明,李中易沒有把他們看外,不分地域和資歷用人才。

當然了,劉賀揚心裡也非常明白,朝廷的詔書雖未明言,卻潛藏着濃濃的忌憚和提防之心。

“朝廷看走了眼啊!”劉賀揚低着頭,暗暗嘆息不已,李中易對朝廷的心思可謂是瞭如指掌,然而朝廷卻對李家軍知之甚少。

如此淺顯易懂的挑撥離間手段,怎麼可能瞞得過李中易的眼睛呢?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劉賀揚感念於朝廷的厚賞而起了異心,在鎮撫系統以及軍法系統的嚴密監視和制約之下,沒有李中易親筆簽押下發的那種帶密碼的軍令,他有可能調得動一兵一卒麼?

想到這裡,劉賀揚下意識的扭頭,瞥了眼跪在身側,卻一直沉默不語的搭檔第二軍鎮撫使楊懷中。

楊懷中的資歷非常老,早在李中易初建河池鄉軍之時,他便已是什長。要知道,那個時候,李中易完全掌握的正規官軍,也不過區區一個都而已。

誰又能夠料想得到,那時候一個小小的什長,如今已是真正掌握着第二軍實權的軍鎮撫呢?

更重要的是,李中易成立講武堂的之後,楊懷中便是第一期學成畢業的門生之一。

對於李家軍中任何一個有上進心的軍官而言,哪怕他們用腳趾頭去思考,也知道講武堂出身的決定性意義。

按照軍法的明文規定,凡是擬提拔爲副隊正以上的軍官,都必須先進入講武堂學習深造,經考試合格畢業後,才授予檢校副隊正之職。

檢校者,代理之意也!

檢校副隊正一年期滿之後,經過鎮撫使、軍法司、指揮使的三方綜合考覈評估,纔會被正式提拔爲副隊正。

自從講武堂建立之後,所有學成畢業的軍官,都是李中易這個山長的門生。

綱常倫理明面上的順序是天地君親師,實際上,天地虛無,君恩太過遙遠,親恩在於生養,而師恩卻是知遇和再造人生。

李中易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

通俗的理解這句話,那就是,有本事的軍官,都是有野心的!

有野心,本。誰如果沒點上進心,只會被所有人瞧不起,包括親戚在內。

但是,野心必須控制在一定合理範圍之內,否則就是僭越本分,那會遭雷劈的!

全軍將領皆爲主公門生的這個梗,是所有李家軍中的野心家們,絕對繞不過去的一道硬坎!

李中易一直等着最後一份詔書,也就是最後一隻靴子落地,可是,張永德不知道怎麼想的,彷彿忘記了最後那道詔書一般。

在卸下天使的重任之後,張永德快步走到李中易的跟前,畢恭畢敬的長揖行禮,“拜見李相公。”

李中易心裡哪能不明白呢,那最後一道詔書,很可能內容異常的驚悚,範質只怕是交待過張永德要見機行事,免得真正撕破了臉皮之後,牽一髮而動全身,令局勢再也不可收拾!

“哈哈,抱一公,您是朝廷柱石,又是軍中的老前輩,某家如何敢當?”李中易伸出雙手虛扶張永德,張永德原本就不是誠心見禮,趁勢站直了身子。

自從大周立國之後,從太祖郭威開始,一直到如今,一直秉承着重文抑武的路子。朝廷有計劃有步驟的逐漸收回武將手頭的兵權,並且,格外的看重文臣,尤其是文臣之首的政事堂相公們。

張永德的資歷可比李中易老得多,李中易還是個奶娃娃的時候,張永德已經是一軍之副都指揮使。

更別提張永德是壽安公主的附馬都尉,要知道,壽安公主,也就是晉國大長公主,是周太祖郭威留存至今的唯一血脈。

俗話說的好,福禍難料,也正因爲張永德是晉國大長公主夫婿的緣故,先帝柴榮對他格外的忌憚。

高平之戰後,僅僅因爲點檢作天子的一塊小木牌而已,張永德怕便從榮耀的巔峰,瞬間滑落了下來,不僅被柴榮擼了殿前都點檢的兵權,更是變成了有名位有錢卻多閒的富家翁。

按照朝廷的規矩,李中易這個現任的政事堂相公,比掛着使相頭銜的張永德,其地位要尊貴得多,這也是張永德必須主動見禮的主要因素之一。

“抱一公,那份詔書爲何不宣?”李中易揣着蔫兒壞,故意刺激張永德。

張永德剎那間楞住了,他作夢都沒有料到,李中易居然會步步緊逼上來,莫非李無咎想馬上撕破臉皮,索性起兵造反不成?

一念及此,張永德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暗暗叫苦不迭,悔恨當初不該接了這個苦差事。

李中易不過是想試探下張永德罷了,見張抱一面色大變,李中易不由高高的翹起嘴角,心說,也許是富家翁作久了,張抱一往日的雄心壯志,只怕是丟失了大半啊!

歷史上的張抱一,在被柴榮狠狠的壓制之後,含憤投入了趙老大的陣營之中。趙老大娶繼妻王氏進門的時候,如果沒有張永德所借的三萬貫,只怕是連聘禮都出不起。

“不瞞無咎公,那份詔書其實是一份冊立王妃的缺名詔書,一應簽押印璽皆全,就等着相公您定下高麗王妃之後,按照規制填上名字即可。”張永德顧不得背心上的冷汗,小心翼翼的給出了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

“哦,原來如此,哈哈……”李中易當着張永德的面,有意無意間瞥了眼他那寬大的袖口處,那別樣的眼神令張永德心裡直發毛。

李中易猜的一點沒錯,公開擺在人前的那最後一份詔書,不過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罷了。

真正的朝廷密詔,其實就揣在張永德的袖口之中,只不過因爲那夜在江華島上的特殊遭遇,令張永德改變了主意,不敢擅自拿出而已。

ps:今天是除夕,司空在家裡待着,預計有萬字更新,算是提前給老兄弟們拜個早年,求幾張月票鼓勵即可!

第1037章 氣派第1179章 無恥沒底線第1420章 大周氏有求第1255章 敵進我退第903章 挖根第1336章 閱兵進行式第868章 各自密謀第505章 遠程第1075章 天時第107章 論戰(三更已畢,求月票)第419章 狠鬥第1504章 出京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1475章 偷襲戰第243章 結黨第785章 誰的開京?第938章 開封來貴客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102章 蛾皇姊姊(哭求月票的支持)第1517章 西逃第912章 伐安喜第849章 嶄露頭角第631章 難堪第443章 江山第418章 誰家地盤?第1177章 手伸太長了第1191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196章 天譴(四更,求保底的月票)第291章 鋒矢第1068章 降書第550章 有鬼上門第328章 鬼名堂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1195章 惡閹第1152章 頂職第621章 賣命第1435章 庸官第747章 換俘第1355章 李煜的禮物第1318章 龍袍和龍靴第833章 果然是塊老薑第823章 針尖對麥芒第1262章 謀算第496章 反擊(六千大章,求月票)第1467章 生辰第1463章 柴守禮又殺人第1418章 沒胃口第1433章 厚顏第1223章 南唐換主第1319章 冕服第1154章 糧倉失火第323章 省親第286章 西夏太祖第1244章 另類的談判第1011章 合攏第216章 老部下歸來第283章 袍澤第424章 定帥第816章 用心良苦第1269章 風向不對第五章 轉機第641章 軍心第276章 建功立業第126章 護法居士(三更,求月票)第633章 狠敲第1079章 決戰開始第862章 死是鄉帥的鬼第71章 渾身是膽(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038章 大義之爭第188章 遭雷劈第643章 藝術的搶第443章 江山第1397章 榨油第1414章 破洪州第296章 第一次交手第724章 天意如此第44章 煉丹(哭求推薦票)第1285章 虎有害人心第1107章 新型東廠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967章 跋扈之極第908章 太傅第1343章 講武第1034章 不寧第290章 一代女傑第1405章 焦慮第1084章 快意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85章 胃口(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034章 不寧第1193章 炒成股東!第1248章 風滿樓第882章 叫板第245章 輿第834章 正式上演第912章 伐安喜第1216章 紈絝的蛻變第605章 趁勝追殲第721章 憤局第1498章 老謀之臣
第1037章 氣派第1179章 無恥沒底線第1420章 大周氏有求第1255章 敵進我退第903章 挖根第1336章 閱兵進行式第868章 各自密謀第505章 遠程第1075章 天時第107章 論戰(三更已畢,求月票)第419章 狠鬥第1504章 出京第184章 僞小姨子第1475章 偷襲戰第243章 結黨第785章 誰的開京?第938章 開封來貴客第843章 昭義軍節度使第102章 蛾皇姊姊(哭求月票的支持)第1517章 西逃第912章 伐安喜第849章 嶄露頭角第631章 難堪第443章 江山第418章 誰家地盤?第1177章 手伸太長了第1191章 咬人的狗,不叫第196章 天譴(四更,求保底的月票)第291章 鋒矢第1068章 降書第550章 有鬼上門第328章 鬼名堂第387章 回報和危機第1195章 惡閹第1152章 頂職第621章 賣命第1435章 庸官第747章 換俘第1355章 李煜的禮物第1318章 龍袍和龍靴第833章 果然是塊老薑第823章 針尖對麥芒第1262章 謀算第496章 反擊(六千大章,求月票)第1467章 生辰第1463章 柴守禮又殺人第1418章 沒胃口第1433章 厚顏第1223章 南唐換主第1319章 冕服第1154章 糧倉失火第323章 省親第286章 西夏太祖第1244章 另類的談判第1011章 合攏第216章 老部下歸來第283章 袍澤第424章 定帥第816章 用心良苦第1269章 風向不對第五章 轉機第641章 軍心第276章 建功立業第126章 護法居士(三更,求月票)第633章 狠敲第1079章 決戰開始第862章 死是鄉帥的鬼第71章 渾身是膽(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038章 大義之爭第188章 遭雷劈第643章 藝術的搶第443章 江山第1397章 榨油第1414章 破洪州第296章 第一次交手第724章 天意如此第44章 煉丹(哭求推薦票)第1285章 虎有害人心第1107章 新型東廠第540章 玩你沒商量第967章 跋扈之極第908章 太傅第1343章 講武第1034章 不寧第290章 一代女傑第1405章 焦慮第1084章 快意第1423章 大周氏撒野第85章 胃口(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1034章 不寧第1193章 炒成股東!第1248章 風滿樓第882章 叫板第245章 輿第834章 正式上演第912章 伐安喜第1216章 紈絝的蛻變第605章 趁勝追殲第721章 憤局第1498章 老謀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