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進山

李中易剛纔也看過普通士兵的營帳,他們是以火單位,十人共住一帳。

嗯,當長官,就是好啊,特權大大滴!

李中易回到前帳,在書案後剛剛坐定,就見黃景勝手裡捧了一個托盤,托盤上除了一隻酥黃的烤雞之外,另有兩壺酒,一隻酒杯,一副碗筷。

“公子,您勞累了一天了,吃點夜宵,飲兩壺美酒,等身子暖和了,正好安寢。”黃景勝笑眯眯地把烤雞和酒壺,擺到了書案之上。

李中易很想學習古今名將之風,直接將黃景勝斥退,演一場作秀的大戲。

只可惜,李中易的肚子,這個時候卻非常的不爭氣,一個勁的瞎叫喚。

在這個時代,烤雞可不是誰都有資格吃的,既然已經烤了,黃景勝又是一片好意,扔了也怪可惜的。

“嗯,我就留下一條雞腿吧,剩下的,你給安民送去,他比我更勞累。”李中易想了想,又說,“是我疏忽了,行軍途中應該嚴禁飲酒。老黃,你還是把酒撤了吧,記住嘍,下不爲例。”

這個時代的蜀國,不管是民間,還是軍中,一般都是一天只吃兩頓。

儘管,靠着成都平原這個大糧倉,蜀國的民間還算是比較富庶。

但是,蜀國農村的農民,自己卻吃不上他自家種的大白米飯。農民們一般是,閒時吃稀,搭配一些野菜之類的東西,只有農忙之時,纔有幾頓乾飯可吃,以保持體力播種或是收割。

李中易自從附體到這後蜀國後,就算是在大理獄裡,也沒吃過任何苦頭。

至於,擺脫了滅門的厄運之後,李中易不是混跡於奢華的成都侯府,就是待在更奢侈的皇宮大內之中,成天吃香喝辣,小日子過得異常滋潤,他哪裡知道民間的各種疾苦?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話套在如今的李中易身上,同樣適用。

郭懷手捧着大半隻烤雞,好半晌無語,上次吃烤雞的時候,是五年前,還是十年前呢,他已經記不清了。

李中易啃過雞腿後,擦了手,泡過腳,剛想上牀,忽然想起一件事。

老戰爭電影裡面,八路軍住在村裡的時候,晚上一般都是雙崗,一明一暗兩個警戒哨位,從而大大的增加了部隊宿營時的安全係數。

涉及到生死攸關的大事,李中易絕不敢馬虎大意。他當即找來黃景勝和十幾個身邊的牙兵(親兵),仔仔細細地叮囑了放暗哨的一些注意事項。

只要是李中易想得起來的,就都一股腦的拿來用上了,想不起來的,也沒啥辦法。

可是,隨着思考的深入,李中易發覺,暗哨們根本不可能派到聲波傳不到的遠處去值班。

最大的難題就是,在發現了敵人來偷襲後,怎麼在傳回警訊的同時,又不驚動敵軍呢?

實際上,暗哨們傳回警訊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說,專門的響箭。

但是,一旦暗哨射出告警的響箭,就等於是孤零零地暴露在了敵軍的屠刀之下。

腫麼辦?李中易猶豫不決,有些拿不定主意。

最終,還是郭懷的建議,解決了這個問題:只要是預先告了警,戰後又沒死的暗哨,一律賞一百貫錢,升爲副隊正。

這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古代真實版本。

李中易依然有些擔憂,就挨個問他身邊的牙兵,誰料,他們頻頻點頭,竟然全都非常認同這個冒了極大風險的獎賞措施。

黃景勝說得更直白,如果他是普通一卒,也肯定願意去當暗哨。

末了,黃景勝居然學了李中易私下裡說漏嘴的一句名言,“要死卵朝天,不死得富貴!”

經過一個時辰的反覆考問,這些牙兵完全記住放暗哨的要領之後,李中易這才下令,讓他們全都潛伏到大營外面去。

沒辦法,整整一個隊的牙兵,連眼睛都紅了,彼此互不相讓,哭着喊着鬧着,就是要去當暗哨。

李中易不想打擊他們的積極性,索性按照三人一組,把這一個隊的牙兵,都派了出去。

又增加了一道的保險措施之後,李中易獲得了莫名其妙的安全感,他剛躺到牀榻之上,就墮入到甘甜的夢鄉之中。

第二天辰時七刻(8點45分),牛皮鼓聲咚咚響,喚醒了一夜好睡的李中易。

吃早飯的時候,李中易忽然聽說,有一些士兵昨晚喝了不乾淨的生水,正在鬧肚子。

李中易趕緊開了治療腹泄的方子,讓隨軍郎中熬了湯藥,拿給那些士兵喝了。

這幾個隨軍的郎中,都是被黃景勝打着徵用的大旗,硬抓來的。李中易覺得這些郎中即使水平再差,治療一些常見跌打損傷還是可以的。

再說,李中易又沒有三頭六臂,確實需要這些郎中幫着打打下手,也就溫言安撫了一番,把他們留在了軍中。

忙活完之後,李中易陷入到深深的自責之中。他自己本人就是頂級名醫,居然就忘了制訂出一套行軍過程中的衛生防疫條令,實在是該打屁股。

此前,在河池鄉軍大營裡,李中易曾經規定過,飲用水必須經過過濾,並燒開後纔可以喝。

問題是,河池的軍營裡有儲存淨水的大水缸。行軍趕路的時候,誰會帶着累贅的大水缸或是大木桶呢?

如今,帶着上路的大鐵鍋,除了煮飯之外,還要被拿去充當軍營防火的重要取水工具。

wωω¸ ttκд n¸ ¢O

如果,不在事先對大鐵鍋的用途,作出細緻周密的統籌安排,恐怕很難讓士兵們及時的喝上熱開水。

於是,李中易趁着民夫拆卸營寨的工夫,趴在書案前奮筆疾書,將行軍途中的衛生防疫等諸多注意事項,一一補充進了原來的軍令之中。

令李中易沒有想到的是,安營紮寨的工作固然很繁瑣,這出發前的拆寨工作,同樣也很麻煩。

木製的寨牆肯定不可能搬走,但是,捆紮木頭的繩索,卻必須一一拆卸下來,以便下次再用。

撐起來的軍帳,尤其是李中易的碩大帥帳,拆卸裝車的時候,異常麻煩。

黃景勝打算把書案、牀榻這些大件的傢什也跟着裝車,李中易趕緊攔阻了下來,命令扔掉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免得耽誤行軍速度。

想當年,紅軍長征突破湘江封鎖線的時候,就是因爲中央縱隊攜帶的罈罈罐罐太多,行軍速度過慢,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渡江時機,導致損失慘重。

從這件事情,李中易認識到,他有必要好好地和郭懷交流一下。

郭懷畢竟是這個時代的舊式軍人,他的腦子始終擺脫不了,對長官享受特權的思想束縛,這個就屬於必須交流的範疇了。

李中易一手訓練出來的這支鄉軍,其實和這個時代所有的軍隊,都有着本質性的不同,只不過他現在還沒有完全意識到罷了。

別的且不說,僅僅李中易“發明”炒米這一項,就值得大書特書。

限於整個時代的陳舊觀念,中原和江南地區的舊式軍隊,包括最精銳的後周禁軍,在機動作戰時的乾糧,都是難以下嚥,比石頭還硬的胡餅(糠面大餅)。

士兵吃不飽,體力不濟,別說打仗了,就算是行軍,掉隊的也非常之多。

也只有李中易的這支另類的鄉軍,可以在行軍過程中,吃上比較爽口的乾糧(炒米)。

至於,北方草原的契丹人,他們在沒有高度漢化之前,僅僅依靠所攜帶的羊羣和牛羣,就可以很方便的填飽肚子。

再加上換乘馬的大量存在,所以,建國初期的契丹人,其機動作戰的能力非常強。

等到北宋丟掉產馬的河套地區之後,契丹人,包括後來的女真人,因爲壟斷了稀缺的戰馬資源,從而奠定了對兩宋的長期戰略優勢。

後世的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志願軍部隊穿插包圍美韓聯軍的時候,兜裡裝的正是炒米,而且是七天的量,這就大大的增加了穿插部隊的機動性。

在扔掉沒用的累贅物品之後,鄉軍拔營啓程的速度,明顯加快。

趁着部隊正在整裝的機會,李中易命令火夫們,架起大鍋,抓緊時間燒開水。

折騰了一個時辰後,水囊裡補足了涼白開的鄉軍們,再次上路。

高梁寨,位於八百里秦川的中麓,正好卡在從成州東進的咽喉要道之上,距離河池縣城,距離大約一百二十多裡。其中,平路有七十多裡,山路約爲五十里。

按照這個時代普遍的行軍規律,平原地區30-40裡/天,山區10-15裡/天,李廷圭限令李中易趕到高梁擇駐防,顯然是在故意刁難他。

不過,李中易麾下的鄉軍,卻是這個時代的另類。由獵人和山民組成的鄉軍,無論腳力、體力還是耐力,本就超越常人很多。

因爲膽小的緣故,李中易爲了方便逃命,一直高度重視鄉軍的越野能力。

所以,行軍到下午未時五刻(14:15分),鄉軍們已經趕到了固山腳下的山口。

出於安全的考慮,李中易和郭懷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塊,大軍原地休息,命令斥喉隊進山搜索前進。

郭懷把斥喉隊的隊正——伍佰,叫到身前,仔細地叮囑了需要注意的事項,末了,又囑咐說:“你的人,千萬不要擠到一起,要儘可能的撒遠一點,只要聽得見彼此之間的竹哨聲,就可以了。另外,沿途每半里路,必須留下兩個騎兵。萬一有警訊,大家可以接力跑回來告警。

伍佰大聲答應着,轉身欲走,李中易又叫住了他,補充說:“每人帶上兩隻竹哨備用。如果,敵軍很多,來不及悄悄的跑回來送消息,就吹出超長聲,讓後方的斥喉知道有大警。然後,你們就撒開腳丫子,往大山裡逃命,別硬往山口來送死,明白麼?”

伍佰楞了一下,他居然紅了眼圈,低着頭悶聲說:“香帥放心,小人但有一口氣在,也絕不會叫弟兄們中了敵軍的埋伏。”

這些斥喉原本就是從山區獵人裡邊,精挑細選出來的。對他們來說,進入這片秦川大山,就等於是虎歸山林,龍遊大海,恐怕比對自家婆娘的身體,還要熟悉得多。

第1278章 大索范陽第199章 女忍者第994章 紈絝的倒掉第1479章 山間第1081章 韓通到第369章 人質第179章 無盡的殺戮第1461章 純正的忠心第667章 傳國重器第985章 街痞相公第651章 講武第1531章 罰三杖第200章 就擒第987章 王九蛋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615章 築京觀第332章 對比第1074章 臥龍嶺第486章 攀扯第1465章 選伴讀第605章 趁勝追殲第1188章 鐵腕之主第1470章 際會第1072章 敵蹤現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529章 柴榮走了?第975章 好狗第224章 橄欖枝第559章 政爭波瀾第397章 焦點第1311章 餘波第1024章 個個有房第54章 陽謀第191章 神器(求月票)第584章 符家人第1038章 大義之爭第215章 驚悚的內幕第716章 屠第309章 楚歌第472章 陷阱第708章 屠第1137章 起波瀾第820章 賞不賞?第1144章 不可收拾第346章 靠右第791章 征服者駕到第1252章 伐北第1456章 栽培第302章 花狐第238章 計中計第1273章 劇變第823章 針尖對麥芒第1527章 誤殺第586章 盟軍第564章 要命第311章 窮追第492章 府試第890章 犁和田第1158章 羣衆路線第1323章 趙家兄弟第1318章 龍袍和龍靴第203章 驚弓之鳥第1281章 北擊幽州第59章 竅門(哭求推薦票)第1148章 言傳不如身教第241章 種子第270章 入城第1049章 兵不厭詐第1456章 栽培第620章 折辱第984章 巍峨第53章 屠殺第1444章 出岔子了第1008章 殺戮之夜第407章 家書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36章 這次搞對了!第三章 鬥宦第158章 都監上任第609章 戰雲密佈第1209章 出擊晉陽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第1056章 出牌第410章 怪事第845章 大戲開幕第1432章 肺炎第1135章 格局第603章 萬歲第473章 蕭綽第175章 朝奸第39章 雙狐會第34章 惡親上門第1441章 產業工人第272章 大義第933章 誰敢不從?第822章 柴玉娘來了第998章 人生如棋第339章 纏鬥第1370章 杭州灣第1075章 天時
第1278章 大索范陽第199章 女忍者第994章 紈絝的倒掉第1479章 山間第1081章 韓通到第369章 人質第179章 無盡的殺戮第1461章 純正的忠心第667章 傳國重器第985章 街痞相公第651章 講武第1531章 罰三杖第200章 就擒第987章 王九蛋第740章 好戲開場第615章 築京觀第332章 對比第1074章 臥龍嶺第486章 攀扯第1465章 選伴讀第605章 趁勝追殲第1188章 鐵腕之主第1470章 際會第1072章 敵蹤現第1178章 大慶門前第529章 柴榮走了?第975章 好狗第224章 橄欖枝第559章 政爭波瀾第397章 焦點第1311章 餘波第1024章 個個有房第54章 陽謀第191章 神器(求月票)第584章 符家人第1038章 大義之爭第215章 驚悚的內幕第716章 屠第309章 楚歌第472章 陷阱第708章 屠第1137章 起波瀾第820章 賞不賞?第1144章 不可收拾第346章 靠右第791章 征服者駕到第1252章 伐北第1456章 栽培第302章 花狐第238章 計中計第1273章 劇變第823章 針尖對麥芒第1527章 誤殺第586章 盟軍第564章 要命第311章 窮追第492章 府試第890章 犁和田第1158章 羣衆路線第1323章 趙家兄弟第1318章 龍袍和龍靴第203章 驚弓之鳥第1281章 北擊幽州第59章 竅門(哭求推薦票)第1148章 言傳不如身教第241章 種子第270章 入城第1049章 兵不厭詐第1456章 栽培第620章 折辱第984章 巍峨第53章 屠殺第1444章 出岔子了第1008章 殺戮之夜第407章 家書第1071章 一觸即發第136章 這次搞對了!第三章 鬥宦第158章 都監上任第609章 戰雲密佈第1209章 出擊晉陽第807章 霸道的男人第1056章 出牌第410章 怪事第845章 大戲開幕第1432章 肺炎第1135章 格局第603章 萬歲第473章 蕭綽第175章 朝奸第39章 雙狐會第34章 惡親上門第1441章 產業工人第272章 大義第933章 誰敢不從?第822章 柴玉娘來了第998章 人生如棋第339章 纏鬥第1370章 杭州灣第1075章 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