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橄欖枝

吳國公李瓊的內書房,足有一百多平之大,除了書桌和椅子之外,四周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樣式古樸的書籍。

見李中易的視線落到滿屋子的書籍上面,李瓊笑道:“老夫年少的時候,粗鄙少文,只知耍勇鬥狠,吃過不少虧。等年紀稍長,官職逐步升高之後,老夫專門請了先生,每天至少讀書兩個時辰,至今從未間斷過。”

李中易笑道:“晚輩十分佩服國公爺的明睿,不讀書不明理,此言誠不我欺。”

李瓊撫須輕聲笑道:“老夫只讀史,很少看四書五經之類無用的東西。”

“以史爲鑑,可知興替,家族之興替,亦然。”李中易輕輕撫掌,笑着恭維李瓊。

李瓊指着書架上滿滿當當的幾百卷《舊唐書》,說:“盛唐之強,世所罕見。然,其興也勃,其衰也速,何也?”

“土地兼併過於嚴重,導致精銳府兵制度崩塌。因府兵不堪再戰,只得重用蕃將護邊,終至大禍臨頭。”

唐朝的敗亡,原因很多,因李瓊是武將出身,所以,李中易只是從軍事體系上面,做了簡單的分析。

李瓊哈哈一笑,說:“然也。強枝弱幹,豈有不敗之理?不過,幹太過於強,枝也很容易出大問題啊。”

“國公此言大妙!”李中易頻頻點頭,兩宋不就是強幹弱枝,只修文德,不重武事,終至亡國的典型悲劇麼?

“無咎。你的手頭可是捏着不少好牌吶。”李瓊的臉上露出神秘的笑意。

李中易心知,老滑頭這是想試探他的見識問題,就故意裝傻的說:“晚輩的身份很有些尷尬。蒙陛下不棄,竊居高位,實在是慚愧之至。”

李瓊忽然哈哈大笑起來,末了,淡淡的說:“以區區萬餘人,成平定東國之奇功,陛下聞訊之後。曾經笑言:宵小從此膽破矣。”

李中易品出這話很有些不對味道,趕忙撇清自己,嘆息着說:“運氣上佳罷了。根本不值一提。”

李瓊捋須笑道:“無咎不必如此自謙,今上當年還是米販子的時候,老夫就已經看出,日後必成大器。”

這話裡邊的內涵。極其豐富。李中易心想,從李瓊的經歷來看,很可能在柴榮做賣米生意的時候,兩個人就已經勾搭上了。

由此可見,李瓊不愧是官場常青樹,看人的眼光,確實頗有獨到之處。

見李中易沒有接腔,李瓊淡淡的笑道:“老夫已經老了。來日已經無多。整個國公府看似聲勢顯赫,其實敗像已露。唉。家門不幸,那幾個孽障鬧得雞飛狗跳,絲毫也不讓老夫省心啊。”

李中易心裡非常奇怪,他和李瓊不過是初次見面罷了,怎麼把話說得這麼深呢?

李瓊的五個兒子,確實都不省心,爲了繼承吳國公的爵位,他們在私下裡鬥法,攪得烏煙瘴氣。

外面的說法很多,有人說李瓊偏疼三子李虎;也有人說,李瓊假裝疼愛李虎,實際上,心裡裝的是李家的大郎。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以李中易的見識,自然心中有數,外面的這些流言,必定是和吳國公府內的鬥爭形勢,息息相關。

和外人鬥其實比較容易選擇立場,該下黑手的時候,就下黑手,不至於有太多的顧慮。

這家宅之事,處理起來卻非常的麻煩,五個都是親生的兒子,爵位卻只有一個。

這吳國公的爵位,無論給五子中的任意一個,其餘的四個肯定都有怨言。

歸根到底,還是柴榮惹的禍,誰讓他允許吳國公可以世襲五代的呢?

相應的,李中易的侯爵,可襲三代,其實也面臨着這個問題。只不過,李中易還很年輕,長子狗娃還不滿週歲,緊迫性沒李瓊這麼嚴重。

人生七十古來稀!

在這種缺醫少藥,患上重感冒都可能輕易丟命的時代,李瓊能夠活到七十歲生日這天,已經算是萬中無一。

歷史上,柴榮就沒活到四十歲。他的突然撒手而去,直接導致幼主當國,武夫們蠢蠢欲動,最終讓很會交朋友的趙老二,輕而易舉的摘了金桃。

“無咎,年輕真好啊。”李瓊很有些落寞的重重嘆息一聲,垂老之相,溢於言表。

李中易已經聽出李瓊的弦外音,老頭子對他這麼的親熱,其實是故意藉着七十大壽的場合,作出明確的暗示,李虎就是吳國公的繼承人。

滿朝文武,也只有李虎敢把幾位宰相晾在一旁,卻和李中易在書房裡說悄悄話。

李中易對於幾位宰相,既沒有絲毫的畏懼感,也不想主動去交好。

身逢亂世,手裡無兵的文臣,嘿嘿,看似威風八面,實際上,不過是個空架子罷了。

當趙老二提兵進京的時候,首相範質就算是再不情願,爲了家族的安危,也只得俯首稱臣。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此言半點不虛!

“陛下,正在猶豫……”李瓊說到這裡,話鋒突然一轉,“如果無咎願意繼續教導我那個不孝的孫輩,那麼……”

李中易一聽這話,也就明白過來,政治交易拉開帷幕,正式開鑼!

按照李瓊的暗示,柴榮對李中易的安排,始終沒有下定決心。如果,李瓊幫着李中易說說話,很可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李瓊的條件是,李中易如果帶兵外放州郡,要把李安國這個衙內帶着一起去。

李中易暗暗嘆息不已,李瓊真是一隻老狐狸,他提出的交易,讓李中易受益頗多。要求卻異常之低。

顯然,李瓊圖的是長遠的打算,而不是謀一時!

難怪。李瓊先後受到了郭威和柴榮父子的高度信賴,就是眼光獨到,冷竈燒得好啊!

錦上添花很容易,雪中送炭幾乎無人!

李中易如果得了李瓊這麼大的好處,將來,自然要對吳國公府的衆人,另眼相看。

對於李瓊的坦誠。李中易確實有些感動,就算是政治交易,至少也代表了李瓊十分看好他。

政治結盟。要的就是重視的態度,而不是所謂的口頭或是紙面協議。只要彼此重視,互相提攜,具有高度的默契。有沒有協議。重要麼?

“無咎啊,正青雖然頑劣,卻也從不輕易服人。”李瓊一提起李安國,就滿臉是笑,“想當初,我比正青更加不堪,嘿嘿,還搶過人家的新婚小娘子。”

李中易不由一陣愕然。李瓊還真是什麼話都敢說,居然自曝其醜。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位李國公年輕的時候,確實不是個什麼好貨。

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英雄不論出身,誰年輕的時候,就精明老辣到洞察世事的程度?

“國公有命,晚輩安敢不從?”李中易微笑着,接受了李瓊遞過來的橄欖枝,兩人相視一笑,各取所需的交易,正式達成。

原本,因爲李安國是老部下的香火情,他已經決定支持李虎了,如今不過是再次確認一下罷了。

歸根到底,李中易認爲,李瓊原本就十分看好李虎接班,所以纔會選擇了他這個李安國的老上級。

談完正事之後,李瓊忽然問李中易:“你對趙匡胤是何看法?不必多慮,老夫只是隨便問問。”

李瓊的這個問題,異常空泛,李中易很不好回答。

不過,既然李瓊問到了這裡,李中易也不好太過含糊其詞,必須要給個較爲明確的答案。

“趙家二郎朋友多。”李中易笑着給出了既含糊,有清晰的回答,令李瓊哈哈大笑不已,“無咎真是個妙人,此言乃是正論。”

高手過招,一點就透,李中易馬上意識到,李瓊對趙二郎頗有些看法。

不過,這些都不關李中易的事情,他沒有太多的感覺。

閒聊了幾句後,僕人來報,天使駕到。

於是,李瓊領着李中易,一起坐上馬車,回了李家的正宅主屋。

吳國公府,經過先後十餘次擴建,佔地已達數十畝之多。李家的主子們,從各自的屋裡來拜見李瓊,都必須乘坐馬車。

否則的話,住得最遠的人,至少要走半個時辰,那也太耽誤事了。

快到主廳的時候,李中易堅持提前下了馬車,他並不打算和李瓊並肩在衆人面前,一起出現。

在李家下僕的引領下,李中易悄悄的走進了武將的堆裡,沒辦法,大周的文官們大多瞧不上,他這個所謂的“貳臣”。

實際上,滿朝文武皆貳臣,只有極少數參加過顯德制科的新進士例外。

最大的貳臣,就是歷經六朝爲官的馮道,這隻老狐狸,官場不倒翁。

李中易來到這個世界太晚,等他到了大周爲官的時候,馮道已經死了。

“無咎,快來這裡。”眼尖的趙匡胤,幾乎在第一時間,就看見緩步入廳的李中易。

“元朗兄,你不是去了宋州麼,什麼時候回來的?”李中易走到了趙匡胤的身旁,含笑問他。

趙匡胤咧嘴一笑,說:“我是吳國公的老部下,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以不趕來道賀呢?”

據李中易所知道,趙匡胤並不是李瓊的正經部下。那個時候,趙老二隻不過是區區一個軍中的傳令牙兵罷了,李瓊卻是大軍的統帥,地位相差懸殊。

李中易暗暗點頭,趙老二不愧是趙老二,拉關係的手段,的確非常高明。

就在李中易遠征高麗的時候,趙老二也被提拔爲宋州節度使,兼宋州刺史。

按照朝廷的規矩,帶兵的武將,未奉詔書,如果擅離守地,就是足以殺頭的死罪。

第298章 搶劫第245章 輿第180章 無情鎮壓第923章 搶劫成果第647章 微行第857章 刁奴第63章 鬼才第1431章 動手了第406章 反擊第533章 即位第78章 大鬧天宮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1471章 蜀國的反應第85章 胃口(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546章 離間第1295章 襲幽州第1002章 奉曹王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1292章 矛盾重重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475章 撈一票第648章 想玩我?第1001章 曹王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79章 摘瓜第981章 認命第935章 戰利品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八章 絕境第929章 漢與賊第1415章 李六郎第1084章 快意第86章 推拿第846章 除李計劃第1091章 仰望第427章 合作第167章 大做秀第907章 友盡之時第1451章 精簡第1413章 洪州城下第1044章 陛下昏迷第136章 這次搞對了!第1197章 明主(求月票)第504章 欽差第1318章 龍袍和龍靴第1375章 克杭州第839章 風動第732章 時機未到第261章 封賞第二十四章 暗算第1482章 狹路相逢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1082章 妖蛾子第369章 人質第770章 霹靂炮第232章 党項帶路黨第846章 除李計劃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418章 誰家地盤?第779章 三分高麗第1523章 抓住戰機第1510章 連環套第417章 狠咬第716章 屠第5606章 奉天子?挾天子?第500章 久別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879章 搶時間第532章 山陵崩塌第1067章 棄暗投明第1504章 出京在淵 第457章 漢奸家族第989章 好運氣第509章 謀李第1461章 純正的忠心第1210章 不要命了?第243章 結黨第98章 火急(凌晨上架,提前求月票)第1189章 時候未到第346章 靠右第1411章 水淹偏逢大暴雨第1304章 垂拱第355章 從容第1093章 揮師京城第1197章 明主(求月票)第1450章 少年講武堂第713章 兵敗第436章 北渡第632章 太壞了!第816章 用心良苦第1473章 陛見第253章 心思第1055章 啥叫先進?第799章 深入敵後第310章 尷尬第981章 認命第684章 冷酷現實第1242章 談判第911章 西出榆關
第298章 搶劫第245章 輿第180章 無情鎮壓第923章 搶劫成果第647章 微行第857章 刁奴第63章 鬼才第1431章 動手了第406章 反擊第533章 即位第78章 大鬧天宮第1174章 都安排好了第1471章 蜀國的反應第85章 胃口(新的一週,求推薦票)第546章 離間第1295章 襲幽州第1002章 奉曹王第1204章 身管的學問第836章 你終於來了第1292章 矛盾重重第744章 棒子反了第475章 撈一票第648章 想玩我?第1001章 曹王第178章 以血還血第79章 摘瓜第981章 認命第935章 戰利品第1263章 遊而擊之第八章 絕境第929章 漢與賊第1415章 李六郎第1084章 快意第86章 推拿第846章 除李計劃第1091章 仰望第427章 合作第167章 大做秀第907章 友盡之時第1451章 精簡第1413章 洪州城下第1044章 陛下昏迷第136章 這次搞對了!第1197章 明主(求月票)第504章 欽差第1318章 龍袍和龍靴第1375章 克杭州第839章 風動第732章 時機未到第261章 封賞第二十四章 暗算第1482章 狹路相逢第856章 何爲寬仁?第1082章 妖蛾子第369章 人質第770章 霹靂炮第232章 党項帶路黨第846章 除李計劃第1484章 洋州城下第418章 誰家地盤?第779章 三分高麗第1523章 抓住戰機第1510章 連環套第417章 狠咬第716章 屠第5606章 奉天子?挾天子?第500章 久別第1494章 二將爭功第879章 搶時間第532章 山陵崩塌第1067章 棄暗投明第1504章 出京在淵 第457章 漢奸家族第989章 好運氣第509章 謀李第1461章 純正的忠心第1210章 不要命了?第243章 結黨第98章 火急(凌晨上架,提前求月票)第1189章 時候未到第346章 靠右第1411章 水淹偏逢大暴雨第1304章 垂拱第355章 從容第1093章 揮師京城第1197章 明主(求月票)第1450章 少年講武堂第713章 兵敗第436章 北渡第632章 太壞了!第816章 用心良苦第1473章 陛見第253章 心思第1055章 啥叫先進?第799章 深入敵後第310章 尷尬第981章 認命第684章 冷酷現實第1242章 談判第911章 西出榆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