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作爲一名高一學生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愛對方就老婆老公的你一句我一句的互相稱呼的時候,我覺得那時候和一個人在一起,不需要愛,也就更不需要什麼理由了。
我問姜恆王思夢怎麼辦?你沒喜歡過他麼?姜恆說,他以爲自己喜歡上了王思夢,但當吳曉出現後,他深知,他對王思夢的感覺不叫喜歡,他們在故意找感覺,但他看到吳曉的時候,感覺就在心中跌宕起伏了。
有一天王思夢哭着去找吳曉,把吳曉罵哭了,姜恆知道後冷靜的和王思夢談了很久,結果是,王思夢笑着對姜恆說:“祝你們幸福……”這件事讓我對姜恆一直心存敬意,然後問他是怎麼和王思夢說的,姜恆說:“我就是把我心裡對她和對吳曉的感覺都告訴了她,很誠實的告訴了她一切……”
有的時候,女孩也許只是需要男孩的一句實話。
姜恆和吳曉在一起後,王思夢並沒有和吳曉斷交,並且一直有聯繫,他們有時週末還一起出來玩,當然,王思夢不是去做電燈泡的,她也有了男朋友。此後他們彼此的關係一直很好,也很複雜,這是一件很讓人費解的事。她把她介紹給他,然後他把她甩了,和她的好朋友好了,之後她又找到了一個新的他,然後把這個新的他介紹給了他和她,最後他們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的成爲了好朋友。
這樣的事在現在的我看來只有一句話能解釋:年輕人真會玩。
二.
我津津有味的翻看着手中這本日記,潮溼的紙張上,一些文字經過時間的洗禮,已經開始變得模糊,就像被撒上過水一樣,在紙上被潤開了,也記不得上一次翻這本日記是什麼時候了。
我左手捧着日記本,右手擦了擦嘴角的麪包渣,然後拿起礦泉水猛喝了幾口,突然看到日記本上2004年11月08日那一天只寫了四個大字:傻13學校!四個大字中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之間都充滿了憤怒,我在腦海裡迅速回憶當初奮筆疾書寫下這幾個字的緣由,隨手翻看了後面一頁的記載,不僅點頭道:“果然傻13。”
學校是一個沒法說理的地方,一些規定讓我們厭惡至極。學校爲了壟斷學校周圍的餐飲業,規定學生中午禁止離校,不得在校外用餐。中午只允許在校內食堂和一家叫“海碗”的校內飯店用餐。學校領導常舉證某某學校的學生因爲在校外吃飯而中毒的案例來告訴我們,學校這麼做都是爲了我們好,用心良苦。鬼知道食堂和那家校內的飯店給了學校領導們多少回扣。
高一下學期開始沒幾天,韓絮就和我說食堂的飯吃膩了,剛好那幾天大海同學因爲在“海碗”吃壞了肚子而抱怨不已,我們都覺得,應該爲自己生存的事情考慮考慮了,要不這日子就沒法過了。
在經過長達五分鐘的討論後,我們決定要像一名追求自由與和平的戰士一樣去追求米線和麻辣燙,哪怕付出吃壞肚子、食物中毒或者是被學校開除的代價。我們這羣逃出校外吃飯的學生被老師們稱之爲“飯跑跑”。
第二天我們這些“飯跑跑”就翻出學校後院的大鐵門,跑到了一家叫“英鑫”的米線店吃米線,韓絮則每次在學校內的圍欄處等我——買回來的米線,感覺好不甜蜜。
從此之後,我們成了米線店的常客,幾乎每個中午,我們一羣“飯跑跑”都會技術嫺熟的翻越學校後院的大鐵門,然後大模大樣的走進米線店。
學校的領導們也不是吃乾飯的,在我們第N次翻越鐵門逃到校外吃飯後,終於被他們發現,還好我們因爲長期在校外吃米線而不是在食堂吃乾飯,所以身體得到營養補充,跑的特別的快,沒有被吃乾飯的校領導抓住。我們沒跑多遠,看沒人追來就返回學校,在學校周圍徘徊,又徘徊到了米線店附近,正在這時,我們看到學校的王主任拎着打包好的米線從米線店裡走出來,我們趕緊躲到街的拐角處,然後目送王大主任拎着米線往校內走去。
看來學校的領導果然不是吃乾飯的,他們也會偶爾到校外吃米線。可是我們就不高興了,憑什麼我們不可以到校外吃飯,校領導卻可以想吃就吃?於是乎我們決定匿名寫一封大字報,貼在了公示板上,內容如下:
“學校領導爲了同學們的身體不讓同學們中午離校用餐,這一點同學們可以理解,但校領導在百忙之中不顧自己的身體安危,中午貿然離校,食用校外米線,我們同學認爲吃校外的食物對校領導的身體危害很大,特此關心一下,望各校領導注意身體!
時刻關心您們生活的同學們”
此報一貼出,就引起了教育界和被教育界的各位老師們與同學們的強烈反響。
被教育界的同學們認爲此報表達出了新學期同學們對學校舊制度的不滿情緒;語文老師認爲此大字報語句通順,用詞簡練,是一段不錯的文字,若果能在文章中加上一些名人名言或者文言文詩句,此段文字就會更加完美;數學老師認爲,如果校領導長期食用米線,那麼他們的健康指數將會逼近第四象限,或者將在第四象限中一直上下波動至無窮遠;英語老師看完後決定要大家把它編輯成一個英語短劇,在上課的時候六人一組上臺無實物表演;物理老師認爲,根據力與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如果在校領導吃下米線的同時再施加一碗米飯給他,他的身體是不會有危險的;化學老師認爲米線中含有石蠟和滑石粉,滑石粉是一種含水的具有層狀結構的硅酸鹽礦物,化學式爲Mg3〔Si4O10〕(OH)2,常含少量的Fe、Al等元素,大量食用會引起不適,所以建議在以後吃米線之前喝一袋牛奶或者喝一個生雞蛋;生物老師認爲,吃,是一種生物的本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人作爲一種高等生物,在肚子餓的條件反射下做出離校買米線吃的事情,是屬於一種生理需求;政治老師認爲,在經濟學看來,到校外買米線吃是一個反學校食堂經濟壟斷的現象,有利於促進商品流通,促進經濟發展;地理老師認爲,米線店處於街道與學校的運輸的要塞,是歷年來小賣鋪和洗衣店的必爭之地,依靠學校強大的經濟腹地,發展到被學校領導光顧的程度也是正常的;歷史老師認爲,大字報上的時間、地點和人物都不確切,無法證明此事件在昨日的歷史長河中真正發生過,充其量只能算作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