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曹軍無功

三家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一起商議,接下來的計劃。

曹操鑑於沒有得到斬首之功,於是就提議——繼續追殲張燕。

劉正和袁紹,看着頹廢的曹操,只能同意北上,繼續替曹軍掠陣。

很快就到了大陸澤東岸,繼續往北走,就抵達了薄落亭。

薄落亭,是進入黑山的,第一個關口,也是曹操擒斬張燕,最後的機會了。

曹操命令曹仁,帶領八百人,連夜出發,搶佔薄落亭。

把張燕堵在黑山腳下,不許黃巾軍,通過薄落亭,進入深山。

曹仁冒着風雪,連夜出發。

終於搶佔了薄落亭。

然而他還沒有來得及,鬆一口氣,張燕帶着兩萬殘軍殺到。

黃巾軍上下一心,想要到黑山裡面,過幾天太平的日子。

隨着張燕的一聲令下,兩千黃巾軍開始爬牆。

曹仁結陣而戰,堵在了必經之路上。

兩千人進陣,很快就送出來,一千多具屍體。

剩下的人,居然憑空消失了。

張燕不信邪,五千人再度壓上。

曹仁的額頭上,冒出了冷汗。

他不怕黃巾軍拼命,就怕黃巾軍破壞地形。

砍樹放火,掘土引流,都是對曹軍,最致命的威脅。

好在黃巾軍面對的,是懸崖峭壁。

人多的優勢,在薄落亭這個地方,是沒有辦法發揮出來的。

曹軍陣形錯落有致,堅不可摧。

張燕只能採取添油戰術,慢慢的磨。

曹軍人少,就是十個換一個,黃巾軍也是賺了。

曹仁主持軍陣,把八百人鍛鍊成了一個整體。

面對黃巾軍的搶攻,只能專心致志的應付正面。

激戰一個時辰,曹軍的方陣縮小了一圈。

好在堵在咽喉要道上,黃巾軍短時間內,依舊無法突破。

南面傳來了人喊馬嘶的聲音,曹仁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他堵路的任務,總算是僥倖的完成了。

然而蒼天似乎跟他,開了一個沒有下限的玩笑。

薄落亭的西面,傳來了喊殺聲。

曹仁回頭一看,只見一面“黑山”大旗,顯得格外的猙獰。

那張牙舞爪的兩個字,像是在感謝他,露出後背給黑山黃巾軍。

曹仁面如土色,重新調整軍陣,已經來不及了。

更何況東南方向上,還有張燕的大軍虎視眈眈。

漢軍已經開始,衝擊張燕的後陣了。

要是曹仁可以,多堅持一刻鐘的話,張燕的全軍覆沒,肯定是不成問題。

然而黑山黃巾軍的到來,將曹仁的美夢,毫不留情的擊碎了。

曹仁帶着一百殘兵,向北撤出五十米,讓開了進山的道路。

廣宗黃巾軍,終於和黑山黃巾軍,順利的完成了匯合。

張燕氣不過,就要與曹仁血拼,打算斬殺漢軍大將,替犧牲的人報仇雪恨。

張牛角拉住了他,又指了指,陷入混亂的,廣宗黃巾軍後陣。

他搖了搖頭,對張燕說:“飛燕,黃巾軍大勢已去,咱們撤,回黑山!關起門來過日子,不管山外是與非。”

張燕看着手中的斷刀,狠狠的砸在了地上,恨聲說:“義父,我不甘心,人公將軍還在,黃巾軍還有希望。”

張牛角嘆了一口氣,對張燕說:“人公將軍,醉心煉丹,而疏忽大事,黃巾軍,已經沒有希望了。咱們得爲自己考慮,爲身後的百萬父老鄉親們考慮。”

張牛角不再理會張燕,而是吩咐一隊人馬,監視曹仁部。

剩下的人,接應廣宗黃巾軍進山。

臨走時,他丟給了張燕一句話——大勢所趨,不甘心也得忍着;天下不大亂,黃巾軍永遠,都不走出黑山一步。

張燕沒有想通,不過被左右拖着進了山。

劉正大軍殺到,張牛角拍馬迎上。

張牛角見劉正手持梨花槍,於是就問:“你就是大賢良師,選擇的那個人嗎?”

劉正槍指張牛角,厲聲喝問:“你是什麼人?”

張牛角揮刀,架住了劉正的梨花槍,雙方錯馬而過,回答說:“黑山,張牛角!”

劉正調轉馬頭,對張牛角說:“回去吧,山外危險,十年之內,不要出來!”

張牛角拱手說:“多謝!”

黃巾軍大部已經進山,漢軍主力殺到,隨後掩殺。

直到薄落亭西五里,才收兵回營。

曹操和袁紹,聯袂來找劉正。

曹操問:“七郎,究竟是怎麼回事呀?”

袁紹也驚問道:“不是說已經攔下廣宗黃巾軍了嗎?”

劉正剛要開口,曹仁帶着不足百名曹軍,齊刷刷的,跪倒在了曹操的身前。

曹仁痛哭說:“大兄,子孝無能,又讓張燕跑了!”

曹操說:“子孝辛苦了,是我言語失當。你把戰鬥的經過講一下,大家自有公斷。”

曹仁只好把擋住張燕,結陣廝殺。

後來見正面危急,就撤掉了,薄落亭西面的守備力量,增援正面。

袁紹點了點頭說:“你的兵少,這個安排沒有毛病。”

曹操也說:“你繼續講。”

黑山張牛角,率領精銳,從西面長驅直入。

曹軍來不及調整佈防,陣形潰散。

在黑山黃巾軍的接應之下,廣宗黃巾軍,頂着平賊校尉部的壓力,通過了薄落亭,進入了黑山。

平賊校尉劉正,親自上前與張牛角廝殺。

然而黑山黃巾軍,志在救人。

一觸即走,毫不拖泥帶水。

要不然,只怕八百曹軍,就難逃全軍覆沒的命運了。

曹仁說到這裡,忙向劉正等人行了大禮,鄭重的道謝說:“曹軍上下,謝過平賊校尉部的,救命之恩!”

曹操聽了曹仁的話之後,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劉正,於是就賠禮道歉說:“七郎,是我錯怪你了!”

劉正不想,在這樣的小問題上,跟曹操計較,於是就轉移了話題。

他問曹操:“三師兄,張燕沒有殺成,典軍校尉部,又該怎麼辦呢?”

這話問到了點子上,至少讓曹操難以作答。

典軍校尉部,出征半年之久,至今仍然沒有,像樣的功勞傍身。

興漢軍南陽作戰,戰功累累。

穎川馳援,黃巾軍的二號人物,地公將軍張寶,身死道消。

東郡擒卜巳,平鄉救袁紹。

樁樁件件,都是大功,也有人情。

做人做事,平賊校尉部都堪稱典範,又有盧師作保,這些功勞,誰也不敢抹殺。

再看袁紹,任縣誅張角,廣宗破雄城,這份戰績,誰又敢置喙呢?

反觀自家,功勞沒有,苦勞一堆;出身有恙,士林不喜。

要是再弄不到一個斬首大功,只怕剛到手的典軍校尉,一回到京師洛陽城,就得卸甲歸田了。

曹操問:“七郎聰慧,拉三師兄一把,好嗎?”

劉正說:“張燕和張牛角,倒是不錯的人選。”

曹操苦笑着說:“七郎,這恐怕不行。”

黑山九險十八惡,人馬難行鳥難飛。

張牛角號稱百萬黑山軍,僅憑五千典軍校尉部,怎麼可能深入黑山,擒斬張燕呢?

劉正說:“三師兄稍安勿躁,我還有話說。”

廣宗黃巾軍潰逃黑山,遠離中原繁華之地,已經淪落爲流賊草寇,不值得一提。

與其花費精力,在窮山惡水之間,與黃巾軍殘部周旋,費力不討好;不如另闢蹊徑,去下曲陽城,找人公將軍張樑的晦氣。

曹操聽了劉正的話之後,頓時就豁然開朗了。

張樑雖然沒有什麼戰鬥力,但是他作爲黃巾軍,三大首領之一。

他的人頭,也是有足夠的份量的。

回頭再說盧植的,北中郎將府主力,解決了廣宗城的,後顧之憂以後,就整軍北上,打算畢其功於一役。

薄落亭之戰結束之後,楊氏的黃巾軍小股部隊,也倉惶西逃了。

袁紹派顏良進駐癭陶,迎接北中郎將府的主力和盧師北上。

曹操則嘗試着攻打楊氏,好歹再做一番努力,抓住一個小渠帥也是好的。

然而當曹軍趕到楊氏的時候,黃巾軍已經逃走了。

縣中豪強世家,遣家丁以爲郡兵,舉兒郎充作茂才。

不僅重組了官府,還恢復了生產秩序。

只是這楊氏城,到底是漢室的,還是豪強世家的,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曹軍抵達之後,不僅受到了吏民的夾道歡迎,還拿到了十萬貫的勞軍物資。

拿人手短,曹操只得以北中郎將府屬吏的身份,任命了代理縣令和縣尉,並且代爲表奏。

曹操黑着臉,在參加完,楊氏豪強世家的,慶功宴之後,就藉口軍務繁忙,帶兵撤回了薄落亭。

再說袁紹和劉正,兩人卻是在薄落亭休整,按兵不動。

再說天寒地凍的,出門活動一下,衣服上都能結層冰。

反倒不如躲在被窩裡,睡覺來得舒服。

天氣放晴,劉正心血來潮,抓了郭嘉和陳到的壯丁,進山獵得狍子一隻,野兔山雞若干。

回程的時候,居然獵殺了一頭大野豬。

劉正等人回營之後,就開始殺豬準備,又命人把一半野豬肉送到了袁營,同時邀請袁紹等主要將領,前來劍兵營駐地吃殺豬菜。

袁紹帶着顏良文丑,和許攸前來赴宴的時候,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劉正招呼衆人入席。

袁紹見居然只准備了,一張圓桌,心中就有些不高興。

豪強世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飲宴的規格和標準,都有着嚴格的要求。

劉正此舉,難登大雅之堂。

看見袁紹神情有異,劉正忙上前,附在他的耳邊說:“二師兄,軍中聚宴,圖的就是一個熱鬧。”

劉正的理由是——分席而坐,獨對冷食,又不言不語。

尊卑有序,禮節繁雜。

一頓飯而已,講究那麼多,虧的是肚子,影響的是心情。

大家歡聚一桌,纔有氣氛。

再說來參加宴會的人,都是彼此的左膀右臂。

若是在正式場合不分尊卑,又會惹人非議。

不如藉着這樣一頓飯,還可以拉近關係,籠絡人心。

袁紹看了一眼顏良文丑,以及正在與郭嘉,談笑風生的許攸,對於劉正的安排,纔算是勉強的接受了。

劉正是主,主位自是當仁不讓。

袁紹是客,安排在客位上,也沒有什麼不妥。

其餘五人,顏良文丑粗枝大葉,大馬金刀的陪袁紹就座。

許攸扭扭捏捏一番之後,才勉強入座。

陳到和郭嘉,早就習慣了,這樣的宴會風格,大大方方的就座。

然而意外就這麼發生了。

曹操回到薄落亭之後,聽說劉正請客,就帶着曹仁和程昱,不請自到。

劉正纔剛拿起筷子,只得放下,望了一眼袁紹,站了起來。

袁紹苦笑着說:“七郎,這頓飯還能吃嗎?”

劉正說:“二師兄,三師兄來了。你且稍坐片刻,我出去迎一下,馬上就回來。”

袁紹這可就坐不住了,忙說:“算了,咱們還是一起去吧!”

袁紹抓住劉正的手,並肩出門,迎接曹操去了。

第838章 西平郭氏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816章 工事成本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697章 靈魂監控第1355章 配置技能第1652章 金浪之死第1038章 逆流而上第355章 醉話英雄第386章 君臣對話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200章 雙謀對決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494章 封神之戰第933章 龍城定策第564章 文欽擄人第55章 黃忠立功第1819章 慶功晚宴第2022章 楊夏之死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1056章 狡兔三窟第1814章 水火相爭第2049章 賀壽失軍第1872章 人造身體第438章 火彈之威第1127章 英雄抉擇第1217章 絕密計劃第2078章 王者戰道第1144章 化妝偵察第803章 私心初顯第615章 圍點打援第1216章 毀樹種花第113章 曹軍無功第1641章 狼城大捷第380章 興漢鐵血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1956章 鬼嬰寧姝第1894章 重建洛陽第101章 頓丘之戰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1539章 俠路委屈第1101章 鍛造統帥第1091章 謀牛心石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1425章 生擒岳雲第335章 弩車之威第2163章 明國分裂第1061章 陣法中樞第724章 遺留問題第1749章 奪嫡終了第483章 曹丕出劍第1832章 魏延之死第2139章 人微言輕第1388章 宋軍慘敗第1009章 美醜之辨第160章 孫策大敗第906章 建國堅昆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1582章 輪迴之路第1539章 俠路委屈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924章 沙漠迷路第720章 將星公約第1740章 康麗坦白第434章 周郎弄曲第1520章 八營軍演第725章 啃老問題第1699章 苟元讀書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83章 攻克舞陽第589章 堡壘苦戰第132章 鎮北將軍第1953章 滄海桑田第1864章 瑯琊老怪第808章 股肱三王第1123章 楊林求援第34章 梅園結義第49章 行軍途中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1386章 漢唐之爭第1838章 奇鼠認慫第418章 少女之心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368章 戰陳金亭第1726章 史富之死第972章 拒絕談判第36章 關羽作惡第1776章 評詩風波第1881章 武吉之死第1353章 玉清之名第193章 董卓之死第935章 文人誤軍第31章 水泥問世第1177章 德川立國第1121章 龍鳳呈祥第1136章 破軍不死第538章 小路難走第2218章 文章鎮世第1457章 處置俘虜
第838章 西平郭氏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816章 工事成本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697章 靈魂監控第1355章 配置技能第1652章 金浪之死第1038章 逆流而上第355章 醉話英雄第386章 君臣對話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200章 雙謀對決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494章 封神之戰第933章 龍城定策第564章 文欽擄人第55章 黃忠立功第1819章 慶功晚宴第2022章 楊夏之死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1056章 狡兔三窟第1814章 水火相爭第2049章 賀壽失軍第1872章 人造身體第438章 火彈之威第1127章 英雄抉擇第1217章 絕密計劃第2078章 王者戰道第1144章 化妝偵察第803章 私心初顯第615章 圍點打援第1216章 毀樹種花第113章 曹軍無功第1641章 狼城大捷第380章 興漢鐵血第305章 曹操奉漢第1956章 鬼嬰寧姝第1894章 重建洛陽第101章 頓丘之戰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1539章 俠路委屈第1101章 鍛造統帥第1091章 謀牛心石第1938章 袁術出山第653章 經驗教訓第1425章 生擒岳雲第335章 弩車之威第2163章 明國分裂第1061章 陣法中樞第724章 遺留問題第1749章 奪嫡終了第483章 曹丕出劍第1832章 魏延之死第2139章 人微言輕第1388章 宋軍慘敗第1009章 美醜之辨第160章 孫策大敗第906章 建國堅昆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1582章 輪迴之路第1539章 俠路委屈第757章 空城之計第924章 沙漠迷路第720章 將星公約第1740章 康麗坦白第434章 周郎弄曲第1520章 八營軍演第725章 啃老問題第1699章 苟元讀書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83章 攻克舞陽第589章 堡壘苦戰第132章 鎮北將軍第1953章 滄海桑田第1864章 瑯琊老怪第808章 股肱三王第1123章 楊林求援第34章 梅園結義第49章 行軍途中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1386章 漢唐之爭第1838章 奇鼠認慫第418章 少女之心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368章 戰陳金亭第1726章 史富之死第972章 拒絕談判第36章 關羽作惡第1776章 評詩風波第1881章 武吉之死第1353章 玉清之名第193章 董卓之死第935章 文人誤軍第31章 水泥問世第1177章 德川立國第1121章 龍鳳呈祥第1136章 破軍不死第538章 小路難走第2218章 文章鎮世第1457章 處置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