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曹軍無功

三家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一起商議,接下來的計劃。

曹操鑑於沒有得到斬首之功,於是就提議——繼續追殲張燕。

劉正和袁紹,看着頹廢的曹操,只能同意北上,繼續替曹軍掠陣。

很快就到了大陸澤東岸,繼續往北走,就抵達了薄落亭。

薄落亭,是進入黑山的,第一個關口,也是曹操擒斬張燕,最後的機會了。

曹操命令曹仁,帶領八百人,連夜出發,搶佔薄落亭。

把張燕堵在黑山腳下,不許黃巾軍,通過薄落亭,進入深山。

曹仁冒着風雪,連夜出發。

終於搶佔了薄落亭。

然而他還沒有來得及,鬆一口氣,張燕帶着兩萬殘軍殺到。

黃巾軍上下一心,想要到黑山裡面,過幾天太平的日子。

隨着張燕的一聲令下,兩千黃巾軍開始爬牆。

曹仁結陣而戰,堵在了必經之路上。

兩千人進陣,很快就送出來,一千多具屍體。

剩下的人,居然憑空消失了。

張燕不信邪,五千人再度壓上。

曹仁的額頭上,冒出了冷汗。

他不怕黃巾軍拼命,就怕黃巾軍破壞地形。

砍樹放火,掘土引流,都是對曹軍,最致命的威脅。

好在黃巾軍面對的,是懸崖峭壁。

人多的優勢,在薄落亭這個地方,是沒有辦法發揮出來的。

曹軍陣形錯落有致,堅不可摧。

張燕只能採取添油戰術,慢慢的磨。

曹軍人少,就是十個換一個,黃巾軍也是賺了。

曹仁主持軍陣,把八百人鍛鍊成了一個整體。

面對黃巾軍的搶攻,只能專心致志的應付正面。

激戰一個時辰,曹軍的方陣縮小了一圈。

好在堵在咽喉要道上,黃巾軍短時間內,依舊無法突破。

南面傳來了人喊馬嘶的聲音,曹仁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他堵路的任務,總算是僥倖的完成了。

然而蒼天似乎跟他,開了一個沒有下限的玩笑。

薄落亭的西面,傳來了喊殺聲。

曹仁回頭一看,只見一面“黑山”大旗,顯得格外的猙獰。

那張牙舞爪的兩個字,像是在感謝他,露出後背給黑山黃巾軍。

曹仁面如土色,重新調整軍陣,已經來不及了。

更何況東南方向上,還有張燕的大軍虎視眈眈。

漢軍已經開始,衝擊張燕的後陣了。

要是曹仁可以,多堅持一刻鐘的話,張燕的全軍覆沒,肯定是不成問題。

然而黑山黃巾軍的到來,將曹仁的美夢,毫不留情的擊碎了。

曹仁帶着一百殘兵,向北撤出五十米,讓開了進山的道路。

廣宗黃巾軍,終於和黑山黃巾軍,順利的完成了匯合。

張燕氣不過,就要與曹仁血拼,打算斬殺漢軍大將,替犧牲的人報仇雪恨。

張牛角拉住了他,又指了指,陷入混亂的,廣宗黃巾軍後陣。

他搖了搖頭,對張燕說:“飛燕,黃巾軍大勢已去,咱們撤,回黑山!關起門來過日子,不管山外是與非。”

張燕看着手中的斷刀,狠狠的砸在了地上,恨聲說:“義父,我不甘心,人公將軍還在,黃巾軍還有希望。”

張牛角嘆了一口氣,對張燕說:“人公將軍,醉心煉丹,而疏忽大事,黃巾軍,已經沒有希望了。咱們得爲自己考慮,爲身後的百萬父老鄉親們考慮。”

張牛角不再理會張燕,而是吩咐一隊人馬,監視曹仁部。

剩下的人,接應廣宗黃巾軍進山。

臨走時,他丟給了張燕一句話——大勢所趨,不甘心也得忍着;天下不大亂,黃巾軍永遠,都不走出黑山一步。

張燕沒有想通,不過被左右拖着進了山。

劉正大軍殺到,張牛角拍馬迎上。

張牛角見劉正手持梨花槍,於是就問:“你就是大賢良師,選擇的那個人嗎?”

劉正槍指張牛角,厲聲喝問:“你是什麼人?”

張牛角揮刀,架住了劉正的梨花槍,雙方錯馬而過,回答說:“黑山,張牛角!”

劉正調轉馬頭,對張牛角說:“回去吧,山外危險,十年之內,不要出來!”

張牛角拱手說:“多謝!”

黃巾軍大部已經進山,漢軍主力殺到,隨後掩殺。

直到薄落亭西五里,才收兵回營。

曹操和袁紹,聯袂來找劉正。

曹操問:“七郎,究竟是怎麼回事呀?”

袁紹也驚問道:“不是說已經攔下廣宗黃巾軍了嗎?”

劉正剛要開口,曹仁帶着不足百名曹軍,齊刷刷的,跪倒在了曹操的身前。

曹仁痛哭說:“大兄,子孝無能,又讓張燕跑了!”

曹操說:“子孝辛苦了,是我言語失當。你把戰鬥的經過講一下,大家自有公斷。”

曹仁只好把擋住張燕,結陣廝殺。

後來見正面危急,就撤掉了,薄落亭西面的守備力量,增援正面。

袁紹點了點頭說:“你的兵少,這個安排沒有毛病。”

曹操也說:“你繼續講。”

黑山張牛角,率領精銳,從西面長驅直入。

曹軍來不及調整佈防,陣形潰散。

在黑山黃巾軍的接應之下,廣宗黃巾軍,頂着平賊校尉部的壓力,通過了薄落亭,進入了黑山。

平賊校尉劉正,親自上前與張牛角廝殺。

然而黑山黃巾軍,志在救人。

一觸即走,毫不拖泥帶水。

要不然,只怕八百曹軍,就難逃全軍覆沒的命運了。

曹仁說到這裡,忙向劉正等人行了大禮,鄭重的道謝說:“曹軍上下,謝過平賊校尉部的,救命之恩!”

曹操聽了曹仁的話之後,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劉正,於是就賠禮道歉說:“七郎,是我錯怪你了!”

劉正不想,在這樣的小問題上,跟曹操計較,於是就轉移了話題。

他問曹操:“三師兄,張燕沒有殺成,典軍校尉部,又該怎麼辦呢?”

這話問到了點子上,至少讓曹操難以作答。

典軍校尉部,出征半年之久,至今仍然沒有,像樣的功勞傍身。

興漢軍南陽作戰,戰功累累。

穎川馳援,黃巾軍的二號人物,地公將軍張寶,身死道消。

東郡擒卜巳,平鄉救袁紹。

樁樁件件,都是大功,也有人情。

做人做事,平賊校尉部都堪稱典範,又有盧師作保,這些功勞,誰也不敢抹殺。

再看袁紹,任縣誅張角,廣宗破雄城,這份戰績,誰又敢置喙呢?

反觀自家,功勞沒有,苦勞一堆;出身有恙,士林不喜。

要是再弄不到一個斬首大功,只怕剛到手的典軍校尉,一回到京師洛陽城,就得卸甲歸田了。

曹操問:“七郎聰慧,拉三師兄一把,好嗎?”

劉正說:“張燕和張牛角,倒是不錯的人選。”

曹操苦笑着說:“七郎,這恐怕不行。”

黑山九險十八惡,人馬難行鳥難飛。

張牛角號稱百萬黑山軍,僅憑五千典軍校尉部,怎麼可能深入黑山,擒斬張燕呢?

劉正說:“三師兄稍安勿躁,我還有話說。”

廣宗黃巾軍潰逃黑山,遠離中原繁華之地,已經淪落爲流賊草寇,不值得一提。

與其花費精力,在窮山惡水之間,與黃巾軍殘部周旋,費力不討好;不如另闢蹊徑,去下曲陽城,找人公將軍張樑的晦氣。

曹操聽了劉正的話之後,頓時就豁然開朗了。

張樑雖然沒有什麼戰鬥力,但是他作爲黃巾軍,三大首領之一。

他的人頭,也是有足夠的份量的。

回頭再說盧植的,北中郎將府主力,解決了廣宗城的,後顧之憂以後,就整軍北上,打算畢其功於一役。

薄落亭之戰結束之後,楊氏的黃巾軍小股部隊,也倉惶西逃了。

袁紹派顏良進駐癭陶,迎接北中郎將府的主力和盧師北上。

曹操則嘗試着攻打楊氏,好歹再做一番努力,抓住一個小渠帥也是好的。

然而當曹軍趕到楊氏的時候,黃巾軍已經逃走了。

縣中豪強世家,遣家丁以爲郡兵,舉兒郎充作茂才。

不僅重組了官府,還恢復了生產秩序。

只是這楊氏城,到底是漢室的,還是豪強世家的,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曹軍抵達之後,不僅受到了吏民的夾道歡迎,還拿到了十萬貫的勞軍物資。

拿人手短,曹操只得以北中郎將府屬吏的身份,任命了代理縣令和縣尉,並且代爲表奏。

曹操黑着臉,在參加完,楊氏豪強世家的,慶功宴之後,就藉口軍務繁忙,帶兵撤回了薄落亭。

再說袁紹和劉正,兩人卻是在薄落亭休整,按兵不動。

再說天寒地凍的,出門活動一下,衣服上都能結層冰。

反倒不如躲在被窩裡,睡覺來得舒服。

天氣放晴,劉正心血來潮,抓了郭嘉和陳到的壯丁,進山獵得狍子一隻,野兔山雞若干。

回程的時候,居然獵殺了一頭大野豬。

劉正等人回營之後,就開始殺豬準備,又命人把一半野豬肉送到了袁營,同時邀請袁紹等主要將領,前來劍兵營駐地吃殺豬菜。

袁紹帶着顏良文丑,和許攸前來赴宴的時候,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

劉正招呼衆人入席。

袁紹見居然只准備了,一張圓桌,心中就有些不高興。

豪強世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飲宴的規格和標準,都有着嚴格的要求。

劉正此舉,難登大雅之堂。

看見袁紹神情有異,劉正忙上前,附在他的耳邊說:“二師兄,軍中聚宴,圖的就是一個熱鬧。”

劉正的理由是——分席而坐,獨對冷食,又不言不語。

尊卑有序,禮節繁雜。

一頓飯而已,講究那麼多,虧的是肚子,影響的是心情。

大家歡聚一桌,纔有氣氛。

再說來參加宴會的人,都是彼此的左膀右臂。

若是在正式場合不分尊卑,又會惹人非議。

不如藉着這樣一頓飯,還可以拉近關係,籠絡人心。

袁紹看了一眼顏良文丑,以及正在與郭嘉,談笑風生的許攸,對於劉正的安排,纔算是勉強的接受了。

劉正是主,主位自是當仁不讓。

袁紹是客,安排在客位上,也沒有什麼不妥。

其餘五人,顏良文丑粗枝大葉,大馬金刀的陪袁紹就座。

許攸扭扭捏捏一番之後,才勉強入座。

陳到和郭嘉,早就習慣了,這樣的宴會風格,大大方方的就座。

然而意外就這麼發生了。

曹操回到薄落亭之後,聽說劉正請客,就帶着曹仁和程昱,不請自到。

劉正纔剛拿起筷子,只得放下,望了一眼袁紹,站了起來。

袁紹苦笑着說:“七郎,這頓飯還能吃嗎?”

劉正說:“二師兄,三師兄來了。你且稍坐片刻,我出去迎一下,馬上就回來。”

袁紹這可就坐不住了,忙說:“算了,咱們還是一起去吧!”

袁紹抓住劉正的手,並肩出門,迎接曹操去了。

第1444章 九營相會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126章 西園演武第1592章 劉正出場第1003章 希望之名第1367章 道衛玉梅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1327章 劉正入冊第2098章 風起玉門第1729章 鏖戰孤島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797章 程武出征第1385章 道元機槍第490章 顏良突破第605章 各種考驗第2212章 竹淚傳說第972章 拒絕談判第1105章 戰爭博弈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1967章 軍政博弈第803章 私心初顯第1186章 青鬼之約第831章 堅持到底第2151章 輪防制度第226章 謀士新榜第2073章 西河民治第610章 增援煤山第1589章 金陵書院第430章 劉立出手第2113章 陳海兵敗第371章 文欽被俘第1771章 美女搏獅第348章 教訓袁熙第1144章 化妝偵察第2117章 虛晃一槍第1345章 因果無垠第699章 烏雲之淚第1537章 遊戲帝國第253章 理念之爭第1411章 楊七之死第1561章 天命難違第1912章 過街老鼠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1928章 專業方向第2058章 唐八退兵第25章 至孝子義第315章 高手過招第782章 家大即國第1340章 丹青對陣第1185章 戰隊內鬥第1746章 五子奪嫡第1499章 躍祖龍門第1059章 實力坑姐第1391章 功高震主第706章 實習成績第877章 是非功過第1097章 窮奇戰隊第370章 劉石之死第1952章 陳府抉擇第861章 難得糊塗第1017章 九黎聖王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896章 武侯訓子第121章 血腥爭奪【恭喜書友(風過無墨)成爲本書的第二位弟子】第1701章 壯士悲歌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87章 一打陽翟第591章 遠走高原第1248章 白起出徵第1849章 播種兼容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2003章 基建狂潮第786章 深夜對話第143章 董重之死第2118章 方城大戰第1045章 開天之路第895章 南鄭集訓第1983章 兩家分代第2045章 鄭林審案第335章 弩車之威第848章 嫡庶之爭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1995章 跨洲逃亡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1507章 激活軍功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1444章 九營相會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1521章 天魔繚亂第1072章 兔尊奪舍第921章 新的征程第745章 帳議撤軍第217章 火燒曹仁第1882章 賈充甩鍋第529章 層層阻擊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581章 百年大計第443章 袁術稱帝
第1444章 九營相會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126章 西園演武第1592章 劉正出場第1003章 希望之名第1367章 道衛玉梅第682章 廣陵新政第1327章 劉正入冊第2098章 風起玉門第1729章 鏖戰孤島第1268章 據理力爭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797章 程武出征第1385章 道元機槍第490章 顏良突破第605章 各種考驗第2212章 竹淚傳說第972章 拒絕談判第1105章 戰爭博弈第1890章 四象神威第1967章 軍政博弈第803章 私心初顯第1186章 青鬼之約第831章 堅持到底第2151章 輪防制度第226章 謀士新榜第2073章 西河民治第610章 增援煤山第1589章 金陵書院第430章 劉立出手第2113章 陳海兵敗第371章 文欽被俘第1771章 美女搏獅第348章 教訓袁熙第1144章 化妝偵察第2117章 虛晃一槍第1345章 因果無垠第699章 烏雲之淚第1537章 遊戲帝國第253章 理念之爭第1411章 楊七之死第1561章 天命難違第1912章 過街老鼠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1928章 專業方向第2058章 唐八退兵第25章 至孝子義第315章 高手過招第782章 家大即國第1340章 丹青對陣第1185章 戰隊內鬥第1746章 五子奪嫡第1499章 躍祖龍門第1059章 實力坑姐第1391章 功高震主第706章 實習成績第877章 是非功過第1097章 窮奇戰隊第370章 劉石之死第1952章 陳府抉擇第861章 難得糊塗第1017章 九黎聖王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896章 武侯訓子第121章 血腥爭奪【恭喜書友(風過無墨)成爲本書的第二位弟子】第1701章 壯士悲歌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87章 一打陽翟第591章 遠走高原第1248章 白起出徵第1849章 播種兼容第1002章 水潤天下第2003章 基建狂潮第786章 深夜對話第143章 董重之死第2118章 方城大戰第1045章 開天之路第895章 南鄭集訓第1983章 兩家分代第2045章 鄭林審案第335章 弩車之威第848章 嫡庶之爭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1995章 跨洲逃亡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1507章 激活軍功第1722章 深海雷暴第1444章 九營相會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1521章 天魔繚亂第1072章 兔尊奪舍第921章 新的征程第745章 帳議撤軍第217章 火燒曹仁第1882章 賈充甩鍋第529章 層層阻擊第952章 認祖歸宗第581章 百年大計第443章 袁術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