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遺留問題

劉正和趙雲離開了博望坡集市走向了宛城。他倆迫不及待的想要見識一下南陽建設的最新成果。

城池是地方發展的縮影,管中窺豹的原理,讓劉正把調研的目標選定在了大型城市。更何況讓善於守城的陳到坐鎮宛城,劉正也想知道當初的安排是否合理?

如今的梅園完全是公司化運作模式。各方鎮帥相當於股東加分公司一把手。資源如何調配,就得看前線鎮帥的文治武功了。

劉正一直相信一個不成文的規則——要想知道一個城市的好壞,到平民窟走訪一圈就什麼都清楚了。平民窟百姓的生活態度,直接反映了一個城市的幸福指數。

貧富不均是永恆存在的競爭模式。只要人類繁衍的基本狀態沒有發生改變,那與生俱來的弱肉強食就無法避免了。活着就是最大的勝利。

宛城城南,劉正走在看似雜亂喧鬧卻又秩序井然的石板街道上,對一旁的趙雲說:“子龍,這個地方就是當年張家的一處別院。後來張家倒了,就成了普通百姓的聚集地了。”

趙雲看着來來往往的人羣,有些疑惑不解的問道:“莊主,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是當年張家的別院,怎麼會變成髒亂差的貧民區呢?”

劉正說:“子龍,假如幽州五大山城要進行改造,你認爲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趙雲一聽就懂了,五大山城以中山城爲核心。那裡的住戶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梅園的核心力量及其附屬家族。倘若梅園需要趙家拆遷,那樣規模的建築與動遷人口,簡直就是開發商的噩夢。

宛城城南是當年張家的別院,更是宛城的核心,那高昂的地價就成了新城改造的攔路虎。商人以逐利爲本。與其耗費巨資在城南地面上折騰,不如把開發的地點轉向城郊。待到城南的富貴之家搬遷之後再進行改造。那樣不僅可以降低動遷難度,還可以削減成本。

宛城郊區的開發如火如荼,原本扎堆在南城的富貴之家紛紛處理舊宅,到新城區安家落戶。能夠離開的人都走了,相應的配套資源就會減少。春江水暖鴨先知,富貴之家的搬遷也會帶動商家的遷徙。如此年復一年,原本富庶繁華的老城就隨着入駐人口的素質下降而導致了城區生活質量的下降。

簡而言之,比如原來的張家別院是張家人居住。張家的家學淵源在城市衛生方面有所建樹。好的環境會影響周圍生活的百姓,大家都會主動出錢出力維護城南的衛生。

後來宛城郊區發展起來之後,宛城的富貴之家都搬走了。城南進駐的就是普通的百姓。由於有錢人的流失,直接導致了用於城南生活環境維護的資金日益減少。

城南缺錢的直接後果就是環衛工人數量的不足。由於人手不足,衛生標準就只能一降再降。到最後就形成了商家逃離的惡性循環。富貴的原住民搬遷到了敞亮的新城,不忍舊宅閒置就會處理掉。

二手房的處理式交易,直接導致了了新入駐居民的素質降低。比如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甚至是忙於生計而忽略了對小家的打理。學壞容易學好難。只要其中有一個人開了頭,就會形成連鎖反應,最終導致髒亂差的情況出現。

要是擁有足夠的維護資金,倒還可以監督改造。然而花錢買二手房的人,哪裡有多餘的閒錢維護周邊的公共衛生。這就迫使有錢人的絕望逃離。那些無力搬遷的人只能湊合着過日子。越湊合越糟糕,到最後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趙雲說:“莊主,孟母三遷的故事,原來在城市發展中也存在着應用的價值。”

劉正說:“子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影響人,跟好人得好教,跟壞人做強盜。貧民窟的存在根源在於有錢人逃離之後,剩下的人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貢獻出城區維護的資金。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用於城市發展方面,就相當於缺錢敗壞了城區的風氣。”

城區老化之後,髒亂差就會由最開始的不好意思漸漸的演變成習以爲常,直至誰也無力改變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

趙雲指着一處石桌說:“莊主,我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那個位置就是當年你和郭大人對弈縱論天下的平臺?”

劉正說:“不錯,那就是著名石匠親手刻制的華夏象棋棋盤。想不到如今卻成了堆放雜貨的櫃檯。”

劉正望着留下了創業記憶的石桌,心中也生出了無數的感慨。如今的城南,能走的都走了。留下來的人只能寄希望於老城改造。大量有錢的原住民離開了,城南的環境質量嚴重下降。除非拆除重建,否則積重難返。

當年風雅文娛的石桌,如今卻成了雜貨店老闆維持生計的櫃檯。當年烏語花香的道路,現如今變成了充滿了腐臭味的野味市場。原本乾淨的石板上,居然附帶着一層不知名的黑漬。

劉正忍不住的懷念當年的城南了。如今的城南依舊是城南,可是環境卻與當年天差地別。習慣了興漢山莊的自然和諧,就再也無法忍受宛城城南現在的模樣。

趙雲見劉正眉頭緊鎖,忙上前稟報說:“莊主,南陽鎮帥陳到將軍和參謀長楊修求見!”

劉正說:“快請!”

趙雲皺了皺眉頭,野味市場的氣味實在是太難聞了。選擇這樣的環境接見梅園的重要人物,還有心情愉快的聊天嗎?

劉正並沒有移步的意思,趙雲只好出去替陳到和楊修引路。

楊修聞到野味市場的怪味,臉色變得格外的蒼白。

趙雲附在陳到的耳邊問道:“叔至,你們沒有想過要解決這裡的問題嗎?”

陳到說:“宛城的建設由德祖全權負責,我只專注於前線的戰事!”

楊修說:“談何容易!”

楊修介紹了城南老區的困境,環境影響人,已經形成了惡性循環了。針對老城區的情況,宛城的相關部門一開始劃撥了一筆經費,用於改善衛生條件。

然而城南老區的百姓已經習慣了在髒亂差中討生活。每次大掃除之後,不出三天就會恢復原樣。就算制定了衛生新標準,只要有一個人不遵守,剩下的人也就只能隨大流了。

在楊修看來,想要改變老城區百姓的生活習慣,集體搬遷,分別安置纔是唯一的出路。讓城南老區的百姓到新城區接受新衛生習慣的培養,從而養成好習慣。利用環境影響個人,從而提升老城區百姓的素質。

提升百姓素質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必須要消除髒亂差的源頭。對老城區進行徹底的改造。一旦新衛生習慣成爲主流,就會形成全民監督的生活環境。

優雅的生活環境需要更多的人蔘與維護。最主要的是讓進入其中的人自覺遵守城區的新衛生標準。就像一處清靜整齊的環境中,人們會自主維護相應的秩序。

劉正說:“叔至,德祖,城市衛生事關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全。也許一口不起眼的痰,就會引發一場生存危機。治理城市,治人是關鍵!”

楊修說:“莊主,我會盡快向梅園申請專項計劃,爭取早日啓動改造工程。”

劉正決定留在城南老城區,趙雲只好隨行護衛,至於陳到和楊修就只好分頭行動了。

第84章 彭脫之死第111章 攻破廣宗第1107章 入星辰湖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1556章 商君領兵第2023章 空餉內幕第348章 教訓袁熙第1714章 妖姬戰隊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452章 破投石寨第676章 精準保障第898章 蜀軍來襲第54章 驅逐李典第1661章 蒙恬之死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1297章 黑白之道第1721章 山本夜襲第1462章 三關險情第2127章 孔方泣血第1087章 戰隊定位第282章 公孫五虎第1657章 土城戰役第1415章 白起殺豬第202章 潼關軍議第442章 待命如皋第211章 酈縣之戰第1926章 引狼入室第802章 鄧艾出兵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2225章 後記:感言(1)第177章 滎陽戰事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1961章 寧姝兇猛第1850章 蘭陵蕭氏第1345章 因果無垠第308章 徐庶歸曹第443章 袁術稱帝第1977章 逃離樂山第645章 追擊樓績第1335章 九類力仙第828章 儒將周瑜第164章 潘鳳之死第1656章 水城出兵第74章 迫退韓忠第1159章 合作談判第896章 武侯訓子第1564章 賢者之淚第729章 廢后之議第1939章 博弈規則第1801章 廢彈利用第209章 劉備崛起第656章 智士高一第1763章 樂不思蜀第1017章 九黎聖王第1749章 奪嫡終了第1523章 淘汰過半第1210章 流雲舞袖第933章 龍城定策第1677章 攻佔靈州第610章 增援煤山第804章 弄巧成拙第772章 九品定官第2072章 屍山血海第1591章 阻擊王濤第1737章 花隱慘案第1798章 孫月告狀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2172章 宋國來使第2192章 清平夜話第1943章 孤立無援第1431章 執念害人第474章 銜尾追擊第889章 集體榮譽第233章 甄豫之死第1506章 主戰多情第59章 舞陰之戰第1931章 孫權自立第2008章 文武之道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1176章 井上抉擇第1752章 和光同塵第1281章 密會申安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1705章 君子小人第1231章 蛇帥之死第837章 商人世家第1957章 爲了孩子第1925章 霍濤之死第60章 火燒博望第440章 嚴畯善守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1124章 吃肉喝酒第1727章 海上烽煙第1818章 盈虧之道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1187章 首山格局第117章 前往洛陽第2164章 漢軍北伐第1304章 全軍覆沒第1964章 經濟閉環
第84章 彭脫之死第111章 攻破廣宗第1107章 入星辰湖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1556章 商君領兵第2023章 空餉內幕第348章 教訓袁熙第1714章 妖姬戰隊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452章 破投石寨第676章 精準保障第898章 蜀軍來襲第54章 驅逐李典第1661章 蒙恬之死第551章 夜長夢多第1297章 黑白之道第1721章 山本夜襲第1462章 三關險情第2127章 孔方泣血第1087章 戰隊定位第282章 公孫五虎第1657章 土城戰役第1415章 白起殺豬第202章 潼關軍議第442章 待命如皋第211章 酈縣之戰第1926章 引狼入室第802章 鄧艾出兵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2225章 後記:感言(1)第177章 滎陽戰事第957章 碧雲寺外第1961章 寧姝兇猛第1850章 蘭陵蕭氏第1345章 因果無垠第308章 徐庶歸曹第443章 袁術稱帝第1977章 逃離樂山第645章 追擊樓績第1335章 九類力仙第828章 儒將周瑜第164章 潘鳳之死第1656章 水城出兵第74章 迫退韓忠第1159章 合作談判第896章 武侯訓子第1564章 賢者之淚第729章 廢后之議第1939章 博弈規則第1801章 廢彈利用第209章 劉備崛起第656章 智士高一第1763章 樂不思蜀第1017章 九黎聖王第1749章 奪嫡終了第1523章 淘汰過半第1210章 流雲舞袖第933章 龍城定策第1677章 攻佔靈州第610章 增援煤山第804章 弄巧成拙第772章 九品定官第2072章 屍山血海第1591章 阻擊王濤第1737章 花隱慘案第1798章 孫月告狀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2172章 宋國來使第2192章 清平夜話第1943章 孤立無援第1431章 執念害人第474章 銜尾追擊第889章 集體榮譽第233章 甄豫之死第1506章 主戰多情第59章 舞陰之戰第1931章 孫權自立第2008章 文武之道第1797章 喋血烏林第1176章 井上抉擇第1752章 和光同塵第1281章 密會申安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1705章 君子小人第1231章 蛇帥之死第837章 商人世家第1957章 爲了孩子第1925章 霍濤之死第60章 火燒博望第440章 嚴畯善守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1124章 吃肉喝酒第1727章 海上烽煙第1818章 盈虧之道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1187章 首山格局第117章 前往洛陽第2164章 漢軍北伐第1304章 全軍覆沒第1964章 經濟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