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平亂西涼

漢帝自知,命不久矣!

一面瘋狂的挑起,天下豪強世家之間的內鬥。

一面抱着,及時行樂的心思,醉生夢死。

天下豪強世家,見漢帝主動裝鴕鳥,更加肆無忌憚的,爭奪地方權力。

中平四年三月。

冀州韓家,提供糧草十萬斛。勾引涼州狄道人王國,進攻左軍校尉部。

當時任漢陽郡太守的人,正是左軍校尉,傅燮。

十萬涼州叛軍,韓遂麾下八將,馬騰亦有三子一女,再加上猛將龐德。

韓遂據金城,八將以閻行爲首,附從王國攻漢陽。

馬騰據武威,以馬超和龐德爲主將,入王國麾下聽用。

傅燮屯兵冀縣,與西縣王國主力對峙。

馬超少年領兵,駐軍隴縣。

閻行帶兵一萬,進駐略陽。

面對來勢洶洶的,三路大軍。

傅燮一面傳令各縣,讓縣尉鎖城自保,又命令信使,快馬加鞭,向漢帝表奏告急。

天下豪強世家,終於按捺不住,向西園八校尉,發起了攻勢。

漢帝聞奏,立即召回,車騎將軍,冀州牧皇甫嵩。

皇甫嵩聞詔回京,受命西征,討伐王國叛軍。

河東太守董卓,得董太后助力,成爲討伐軍主力。

西園八校尉,出於同袍義氣,出動四校,一併在車騎將軍麾下聽用。

皇甫嵩屯兵陳倉。

令:袁紹和曹操,馳援傅燮。

再令:孫策和董卓,進擊略陽。

三令:興漢侯劉正,攻略隴縣,保全三輔。

先說冀縣戰事。

王國親自帶領,八萬主力,晝夜圍攻冀縣。

傅燮勉力支撐,城防日漸衰弱。

四月,傅燮麾下,左軍校尉部,三千精銳,悉數戰死。

冀縣鄉兵統領,姜冏字仲奕。

力勸傅燮說:“太守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咱們撤吧?”

傅燮說:“青山依舊在,卻是屬於別人家的。即便是砍柴,那也是盜取,名不正,也言不順。棄民而走,非武人所爲。”

傅燮仰天長嘆:

西園八校尉,漢天子親軍,漢帝待我以國士,我以我血薦忠誠。

三千兒郎喋血處,便是丈夫埋骨地。

傅燮拿起長槍,率先衝入,王國叛軍之中。

鄉兵統領姜冏,見太守大人赴死,也義氣相隨。

傅燮力戰而死,姜冏被中數十矢,氣絕身亡。

一時之間,冀縣成了人間地獄。

恰逢曹操和袁紹趕到,文丑突然爆發,亂軍之中,陣斬王國。

十萬叛軍,煙消雲散。

兩人銜尾追擊,大局已定。

再說劉正,帶着劍兵團,向隴縣進軍。

路遇逃難婦人,姜氏。

自稱是漢陽都尉,姜冏之妻。

劉正大驚失色,問道:“姜都尉和傅太守,如何了呀?”

姜氏慟哭,一刻鐘之後,才止住了悲憤,一字一句的說:“太守大人,忠肝義膽。先夫感念,大人忠義,誓死追隨。只可惜,我們孤兒寡母,亡命天涯!”

劉正見姜氏,懷中小兒,呼息均勻,倒也覺得寬慰。

於是就說:“姜大人爲國捐軀,請夫人節哀順變!”

良言勸撫一番之後,又問起了她的行程。

姜氏直言,欲往三輔投親。

劉正直言,三輔近日,動盪不安。

不如隨大軍,一起行動。

也好有個照應。

姜夫人似乎心動了,卻又恐懼,流言蜚語。

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呢?

郭嘉勸說:“夫人不必擔憂,劍兵團,軍紀嚴明,一定不會打擾你們的。”

郭嘉見姜夫人,還是堅持要走,於是就問她,長途跋涉,懷中幼子,可否經受得起呢?

姜夫人愛子心切,這才同意了,留在大軍之中。

隨後又問起了,姜氏懷中,幼子的情況。

姜氏坦言,小兒姓姜名維。先夫姜冏,赴死之前,賜名伯約。

劉正聽了,更是打定了主意,一定不能,放跑姜維。

於是就讓郭嘉,親自保護姜氏母子。

隴縣很快就到了,劉正讓徐晃上前挑戰。

叛軍大將龐德,奉命出戰。

徐晃手執大斧,胯下幽州駿馬。

龐德拿一把大刀,騎一匹涼州,高頭大馬。

雙方在兩軍陣前,打得熱火朝天。

都是力大無窮之輩,刀斧相撞的聲音,奪人心智,動人心絃。

馬超少年,馳馬飛出。

虎頭湛金槍,金光閃閃。

胯下汗血馬,奔灑熱血。

陳到抖動銀槍,白馬飛馳。

兩人都是用槍高手,戰三十合,勢均力敵。

五十合,陳到力竭,胯下戰馬,也稍遜馬超一籌。

眼看陳到,就要落敗。

劉正躍馬提槍,大喝一聲:“叔至退下,待我親自廝殺!”

劉正有心,會一會,西涼錦馬超。

陳到依言後退,回本陣,觀敵掠陣。

馬超聽見,劉正的聲音。

心中大喜,就要上前敘話。

眼前一團紅纓,飽含無限殺機。

正是劉正的絕學:杏花春雨。

馬超不敢怠慢,舉槍招架。

西域良馬,汗血爲尊。

馬超戰了一個時辰,馬力依然充沛。

與劉正的大紅馬,竟然不相上下。

劉正佯敗誘敵。

馬超不知有詐,縱馬追趕。

劉正倒轉梨花槍,一招峰迴路轉。

馬超硬接了,劉正一槍,氣力不足,被推下了戰馬。

梨花槍破空一擊,直指馬超的咽喉。

劍兵團戰士上前,綁了馬超,迴歸漢軍本陣。

劉正問:“馬孟起,你服不服氣呀!”

馬超說:“你使詐,我不服。待我二十歲,氣力長成,一定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的。”

劉正滿意的,點了點頭。

敗而不餒,纔是武者,真正的永恆。

劉正又問起,與徐晃對戰了,近兩個時辰的猛將,到底是誰呢?

馬超倒也沒有隱瞞,直言是——龐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

被馬騰救起之後,感念恩德,隨軍征戰。

劉正見徐晃,久戰不下,便讓陳到出戰,合力拿下龐德。

叛軍失了主將,頓時就,作了鳥獸散。

只有馬氏家兵,依舊不肯,獨自逃命。

劉正舉槍高喝:“你等回去,告訴馬壽成——他的兒子和大將,我劉佑興,帶走了!讓他不要忘記了,作爲漢人的本份。”

馬超見家兵不走,只得說出了,當年的承諾。

家兵這才離開了。

隴縣重樹漢旗。

劉正西涼征戰,不足一個月。

逢戰都是一鼓而下,除了趕路的時間,戰鬥也就隴縣這裡,稍微激烈了一點。

再說袁紹和曹操,殺死王國之後,爲了給傅燮,報仇雪恨。

一直窮追不捨。

叛軍無奈,轉投閻行。

接下來的,就是略陽的戰事了。

孫策一馬當先,與閻行捉對廝殺。

雙方單打獨鬥,三日不絕。

河東太守董卓,趁機偷襲,叛軍囤糧之地。

一擊得手,得糧五十萬斛。

董卓得到了糧草,立即樹起大旗,招降納叛。

編練西涼軍。

旬月之間,韓遂依附,馬騰倒戈。

董卓帶甲二十萬,自表請封,領西涼刺史。

本來是想,請封涼州牧的,又怕刺激,函谷關之東的,豪強世家。

這才務實棄虛,不爭名義,專爭實惠。

閻行見大勢已去,棄了孫策,逃回金城。

孫策強索閻行,董卓不許。

再求糧草輜重,畢竟北軍校尉部,苦戰多日,應該分得一杯羹。

董卓手中,兵精糧足。

再加上,與孫策同爲,西園八校尉之一的傅燮,戰死冀縣。

董卓怎麼可能,再把區區,三千人的北軍校尉部,放在眼裡呢?

孫策兩番,失望而歸,於是就暗恨董卓。

董卓得了,董太后的暗助,西涼刺史之位,到手了。

第一位擁兵自重的刺史,居然在中平四年六月,莫名其妙的,誕生了。

周瑜寫信,告訴車騎將軍,屯兵陳倉的,大軍主帥,皇甫嵩。

皇甫嵩召集,劉曹袁,中軍議事。

袁紹建議說:“表奏漢帝:董卓有不臣之心,宜盡收董卓之兵,以防萬一。”

曹操附和,表奏快馬出發,朝着京師洛陽而去。

一個月之後,漢帝的詔命到了。

先令:皇甫嵩持節,入西涼刺史府宣詔,強奪董卓兵權。

再令:劉曹袁三校,班師回朝。

皇甫嵩接詔之後,自忖實力不足,於是就邀請劉曹袁,協助他共謀董卓。

劉正和袁紹,以漢帝詔命爲大,拒絕了,皇甫嵩的徵召。

兩部人馬,剋日起行,東歸洛陽城。

唯有曹操,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絕了漢帝的詔命,響應了,皇甫嵩的徵召。

不知道曹操,究竟是顧全大局呢?

還是利慾薰心,被皇甫嵩的空頭支票,給打動了。

董卓得知了,皇甫嵩的來意之後,召軍師李儒,商議對策。

李儒獻計,讓羌人添亂。

董卓率領主力,四處討伐,不與皇甫嵩等人照面。

又令都尉華雄,算計北軍孫策。

大功告成,三千北軍校尉部,折損大半。

都尉祖茂,被華雄陣斬。

孫策大怒,想要找華雄拼命。

周瑜看着殘兵敗將,只得拖着孫策,強令撤軍,退回了陳倉大營。

李儒見斷了,皇甫嵩一臂,又生一計,對付曹操。

都尉徐榮,暗中設伏。

三千曹軍,煙銷雲散。

唯獨曹操等主將,逃出生天。

西園八校尉,再折兩校。

曹操無臉退回陳倉,直接繞道,回了洛陽城。

李儒兩計皆成,見皇甫嵩,依舊不知難而退,於是就發了狠。

令樊稠夜襲陳倉,燒了皇甫嵩的軍糧。

皇甫嵩尋董卓不遇,又見後方不穩,於是就退回了陳倉。

李儒怕皇甫嵩不死心,繼續騷亂。

皇甫嵩無力應對,撤兵退回長安城。

皇甫嵩上表請罪,漢帝趁機,罷免了,他的冀州牧之位,改授雍州牧。

皇甫嵩屯兵長安,監視董卓。

興漢侯府中,劉正先接到了,孫策兵敗的消息。

郭嘉嘆息說:“侯爺,董卓麾下,也有能人,孫策短時間內,只怕是無法翻身了。”

劉正說:“奉孝,應該說是——雍涼的,豪強世家,選擇了董卓。他們打算,與函谷關之東的,豪強世家,分庭抗禮。”

郭嘉問:“侯爺,咱們選擇誰呀?”

劉正說:“咱們也在,函谷關之東。”

郭嘉不再說話了,天下豪強世家之間爭鬥,贏了就是大義。

興漢侯府,只能選擇勝利者。

兩人正高談闊論。

袁紹差人來請,邀劉正前往英雄酒肆喝酒。

酒至半酣,曹操居然,失魂落魄的,走進了包間。

袁紹問:“孟德不是,替皇甫嵩大人,火中取栗嗎?”

袁紹心想,難道是大功告成了嗎?

可是曹操,這副失魂落魄的模樣,看起來也不像呀!

曹操抓起酒壺,一飲而盡,大聲慟哭說:“悔不聽七郎所言,讓衆軍埋骨他鄉。典軍校尉部,完了!”

原來曹操回京之後,上表漢帝,請求重組典軍校尉部。

奈何漢帝,財力耗盡,有心無力,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呀。

曹操有心,以曹家之力,自組典軍校尉部,爲國家出力。

諫議大夫劉陶,居然朝議大哭,說曹操居心不良。

更是指桑罵槐,矛頭直指十常侍。

曹操的表奏,不僅沒有成功,反而成了,何進勢力集團,對付十常侍的導火索。

這一翻舊賬,曹操復出的希望,破滅了。

這才失魂落魄的,來到了英雄酒肆之中,搶酒澆愁。

第1101章 鍛造統帥第1874章 投鼠忌器第1179章 爲愛癡狂第1421章 壽春之戰第991章 封閉訓練第1323章 核心弟子第931章 堅昆之行第2014章 李丹拼爹第1265章 巴氏爆雷第1122章 停戰談判第1959章 沮府悲壯第1751章 龍魂新軍第1717章 呂布出擊第1005章 六星崩山第1993章 掛印帥境第1879章 忠奸莫辨第1983章 兩家分代第145章 何進之死第139章 盧門沐雨第785章 逆水行舟第704章 沙漠課題第1134章 專屬特權第507章 老兵威武第886章 代管法案第750章 家務瑣事第460章 制定規則第326章 彈汗山城第613章 副將洪安第477章 民心所向第1867章 宛城聚兵第1549章 幸運俠客第221章 曹操屠城第1837章 利益至上第12章 贈槍馬超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666章 世家野望第552章 計攻藍田第64章 揚武張繡第1077章 激流衝浪第1601章 爲美拼命第979章 黑風突襲第1172章 跨海追兇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1515章 重器之名第472章 命運抉擇第1731章 空談誤事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519章 米河賈才第1628章 兵戰艱危第960章 仙峰夜校第65章 打壓豪強第876章 南望長安第1941章 荀攸論戰第2191章 八王出關第1691章 裕弟大婚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323章 王林來援第23章 泰山之行【熱烈祝賀風過無墨成爲本書第一位打賞的書友,首位粉絲】第1262章 豪商之威第1283章 申巴破產第1766章 競技博弈第1775章 預選結束第2198章 夏運轉移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915章 尖兵策略第2101章 陣凝符線第130章 司徒陳耽第1729章 鏖戰孤島第1613章 武德傳說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295章 建設丹東第2025章 鍾會退兵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179章 袁門野望第1067章 功法之論第1757章 長安豪宴第1551章 丁香花淚第723章 微服私訪第1165章 重定秩序第901章 習慣趨同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795章 迎難而上第561章 九州神鼎第929章 茶磚談判第1512章 七女聯姻第899章 雄鷹展翅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1377章 烈火鐵騎第556章 有如夫人第1334章 道元煉體第1385章 道元機槍第423章 試航籌備第1001章 金牛出世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1995章 跨洲逃亡第1682章 西山抗命第1738章 富山大戰第1404章 楊六失蹤第692章 十大英才
第1101章 鍛造統帥第1874章 投鼠忌器第1179章 爲愛癡狂第1421章 壽春之戰第991章 封閉訓練第1323章 核心弟子第931章 堅昆之行第2014章 李丹拼爹第1265章 巴氏爆雷第1122章 停戰談判第1959章 沮府悲壯第1751章 龍魂新軍第1717章 呂布出擊第1005章 六星崩山第1993章 掛印帥境第1879章 忠奸莫辨第1983章 兩家分代第145章 何進之死第139章 盧門沐雨第785章 逆水行舟第704章 沙漠課題第1134章 專屬特權第507章 老兵威武第886章 代管法案第750章 家務瑣事第460章 制定規則第326章 彈汗山城第613章 副將洪安第477章 民心所向第1867章 宛城聚兵第1549章 幸運俠客第221章 曹操屠城第1837章 利益至上第12章 贈槍馬超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666章 世家野望第552章 計攻藍田第64章 揚武張繡第1077章 激流衝浪第1601章 爲美拼命第979章 黑風突襲第1172章 跨海追兇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1515章 重器之名第472章 命運抉擇第1731章 空談誤事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519章 米河賈才第1628章 兵戰艱危第960章 仙峰夜校第65章 打壓豪強第876章 南望長安第1941章 荀攸論戰第2191章 八王出關第1691章 裕弟大婚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323章 王林來援第23章 泰山之行【熱烈祝賀風過無墨成爲本書第一位打賞的書友,首位粉絲】第1262章 豪商之威第1283章 申巴破產第1766章 競技博弈第1775章 預選結束第2198章 夏運轉移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915章 尖兵策略第2101章 陣凝符線第130章 司徒陳耽第1729章 鏖戰孤島第1613章 武德傳說第1794章 苟元治貪第295章 建設丹東第2025章 鍾會退兵第372章 夫妻對話第1488章 元氣之說第179章 袁門野望第1067章 功法之論第1757章 長安豪宴第1551章 丁香花淚第723章 微服私訪第1165章 重定秩序第901章 習慣趨同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795章 迎難而上第561章 九州神鼎第929章 茶磚談判第1512章 七女聯姻第899章 雄鷹展翅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1377章 烈火鐵騎第556章 有如夫人第1334章 道元煉體第1385章 道元機槍第423章 試航籌備第1001章 金牛出世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1995章 跨洲逃亡第1682章 西山抗命第1738章 富山大戰第1404章 楊六失蹤第692章 十大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