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移師虎牢

袁紹的話一出,還沒有等劉正開口,首先高興的人,就是孫策,接着是袁術。

至於韓馥和鮑信,一副“我無所謂”的樣子。

反正他們只想做啞巴,遵守盟主的命令,執行盟主的決議。

至於別的,他們兩家不會去想,也不敢去想。

劉正問:“盟主,二師兄,三師兄在信裡怎麼的說呀?”

袁紹說:“邀請汜水關聯軍主力,開赴虎牢關戰場,與董卓軍,進行戰略決戰。”

劉正點了點頭,反正總是要打的,早打早收工。

袁紹見衆人都有心,開赴虎牢關戰場,於是就讓田豐宣佈:

各部的行軍順序,以及駐軍位置。

孫策軍已經修整完畢,八千勇士,繼承了孫策的性格。

又有周瑜保駕護航,確實是一支勁旅,袁術依舊總督糧草,在鮑信和韓馥的護持下,開赴虎牢關戰場。

袁紹帶領中軍,留下興漢軍保護後路,也開赴了虎牢關戰。

建安二年九月,董卓正式進駐虎牢關。

至此,董卓軍在虎牢關戰場的總兵力:

西涼鐵騎十八萬。

幷州鐵騎五萬。

其中有兩萬是慕名而來的幷州豪傑。

呂布爲了擴充實力,照單全收。

聯軍各部,除了興漢軍之外,實力都有所增長。

其中袁紹軍五萬,曹操軍三萬,陶謙軍兩萬,袁術軍四萬,孫策軍一萬。

興漢軍,依舊保持着,討董支隊的編制。

然而戰鬥力,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劉正秘密傳令——海軍徐盛部,在孟津關一帶潛伏待機,以防不測。

建安二年九月初三,董卓在虎牢關上擺開相國旗仗。

左呂布,右李肅,身後軍師是李儒。

馬前驍將郭汜,馬後英雄樊稠。

虎牢關上雲帳翻飛,董卓居高臨下,俯瞰天下英雄。

諸侯聯軍,以徵西將軍,任縣侯袁紹爲中心,左右而立。

左手邊是徵北將軍,興漢侯劉正。

右手邊是中護軍,魏武侯曹操。

曹操身側,是徵南將軍,壽春侯袁術。

劉正身邊,則是徵東將軍,丹陽侯陶謙。

長沙太守,新野侯孫策,作爲第二梯隊的核心。

左邊是平北將軍,白馬侯公孫瓚,右邊是北海太守孔融。

其餘諸侯,依次站位。

這是交戰雙方,羣英薈萃的見面會。

三十萬諸侯聯軍,雲集在虎牢關戰場上。

連營數十里,人喊馬嘶,聲震雲霄。

呂布下了關城,隨後帶着:張遼,高順,侯成,宋憲,曹性,郝萌,魏續,成廉等將領出關。

八健將各領三千幷州鐵騎,在虎牢關下奔跑吶喊。

呂布統領幷州鐵騎,兩萬六千,壓住陣腳,獨對三十萬諸侯聯軍。

袁紹拿着劉正提供的揚聲器,開始了喊話:

董卓老賊,好不知事。

先玩弄天子,再禍害忠臣。袁門烈士,喋血城南。

漢室有豪傑,魏武倡大義;

諸侯聚酸棗,汜水添俠氣。

三十萬甲兵,開赴虎牢關戰場,爲了天下之大義,誓屠盡西涼鐵騎賊衆。

金絲翠玉刀,青釭劍,梨花槍,都是忠義神器。

畫戟傳人,想要螳臂當車嗎?

若是知事,何不早降?

袁紹的聲音,籠罩在虎牢關的上空,聲音迴盪,令聞者色變。

董卓聽了袁紹的話之後,冷笑着面對諸侯聯軍。

呂布在手,天下我有!

區區三十萬聯軍,不過是土雞瓦狗。

弘農王郎中令李儒,虎牢關上宣詔:

關東羣吏,無詔興兵。

先有魏武侯曹操,謀刺相國不成,反而遁走陳留。

相國仁義,不曾加罪。

曹操不知感恩,反而變本加厲。

惡行日益昭彰,先是矯詔帝命,再是分裂國家。

其罪甚大,不滅其九族,不足以明正典刑。

其餘衆人,附驥作亂。

也是大罪。

然而獻帝繼統,年號建安。

不想妄開殺戒,加罪臣民。

是以只誅曹操,其餘不問。

諸侯聯軍,但凡心存漢室,都應該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令漢室天下,重歸太平。

若是不聽勸告,三十萬西涼鐵騎東出之日,便是羣兇授首之時。

聞詔速行!

欽此!

二十三萬董卓軍,跪聽詔書,奉詔而行。

袁紹拔出金絲翠玉刀,仰天長嘯,大喝一聲:“董卓亂命,獻帝傀儡;諸侯聯軍,絕不奉詔。”

曹操抽出青釭劍,大聲說:“絕不奉詔,誓誅董賊!”

劉正舞動梨花槍,陣前縱馬,厲聲高呼:“先帝棄世,子孫無能。”

少帝失位,獻帝傀儡。

弘農王歿,天下震驚。

昔歲海昏侯失位,尚且能安度晚年。

如今獻帝庶子奪嫡,受奸賊擺弄在前,加害血脈至親在後。

既無德行,且缺仁心。

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有何資格南面而座,享受至尊榮耀。

諸侯聯軍,爲了天下大義,誓必掃除董卓,問罪不肖子——獻帝劉協。

興漢軍上下,只爲天下百姓而戰。

諸侯聯軍上下,只爲天下大義興兵。

誓滅董卓,問罪不肖!

劉話音剛落,興漢軍上下,齊聲高呼:“誓滅董卓,問罪不肖!”

這是劉正和興漢軍,在虎牢關戰場上,向整個天下,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不僅董卓愣住了,連袁紹和曹操也嚇壞了。

袁紹和曹操矯詔,都是以輔政之名行事。

劉正釜底抽薪,直接連獻帝一起誅連。

這下就讓曹操爲難了。

這一次見面,底定了興漢軍的歷史定位。

雙方各自照本宣科之後,諸侯聯軍,各自回營。

虎牢關聯軍大營。

諸侯雲集,共商大計。

曹操問:“七郎,弘農王已死,先帝遺孤,只有獻帝一人。”

劉正反問:“這難道就是——諸侯聯軍,向董卓老賊妥協的原因嗎?”

各路諸侯,大義興兵。

虎牢關戰場上,大戰一觸即發。

既然反抗董卓的暴行,爲什麼又要承認獻帝繼統。

獻帝劉協,作爲董卓老賊的傀儡,爲了至尊大位,不僅委身事賊,更是鴆殺兄長。

骨肉相殘的悲劇,居然發生在眼前。

弘農王懦弱,也不及海昏侯的惡行多。

然而一朝失位,就連性命都不保了。

獻帝劉協,作爲骨肉至親。

兄長尚且不能保全,還能指望他成爲曠世明主,保護天下百姓嗎?

獻帝劉協,得位不正。

興漢軍上下,爲了天下大義,絕不迎奉獻帝。

袁紹問:“七郎,不尊獻帝,又該以誰爲主呢?”

曹操也說:“若是質疑獻帝,這天下就亂了。”

也不知道會有幾人稱王呀?

又有幾人稱霸呢?

劉正反問:“誰敢稱王,誰敢稱帝,問過我了嗎?”

劉正又指出,在座諸公,都是先帝的臣子。

先帝雖然走了,但是他依舊是天下共主。

興漢軍上下,敬奉先帝。

袁紹總算是聽明白了——大家都不想低董卓老賊一等。

畢竟大義之爭,容不得半分妥協。

劉正的敬奉先帝,把獻帝劉協,也拉到了臣子的行列,又讓天下人,不以爲興漢軍忤逆。

大家都是先帝的人,誰也不比誰矮半分呢?

袁紹接着響應:

袁紹軍上下,敬奉先帝。

曹操嘆了一口氣,矯詔先帝,總比矯詔獻帝,要名正言順得多呀!

畢竟獻帝劉協,受到董卓老賊擺佈,要是詔命聯軍解散。

無論怎麼樣,都會後患無窮。

然而矯詔先帝,連獻帝劉協,也不能置喙半個字。

曹操終於想通了,想要名正言順的討董,還是矯詔先帝靠譜。

曹操也響應:

曹操軍上下,敬奉先帝。

袁術也想起了,西園酬功時的場景,立即響應:

袁術軍上下,敬奉先帝。

陶謙看着徐州牧的大印,只能響應:

陶謙軍上下,敬奉先帝。

孫策也響應:

孫策軍上下,敬奉先帝。

其餘諸侯,一致響應。

在盟主袁紹的主持下,劉正請出了二十尊——孝靈皇帝靈位。

各路諸侯,自請一尊,約定供奉。

並且約定:

非開疆拓土大功者,不得請封王爵,違者,天下共討之!

這是劉正給各路諸侯的野心,加上一道枷鎖。

曹操有些後悔莫及,佔據中原腹地的曹操軍,想要封王,難於上青天。

然而諸侯共約,才頒行天下,居然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頂風作案——稱帝。

建安元年十月,劉焉在益州大興土木,整飭宮殿。

以“烈”爲號,昭告天下。

劉正遣史阿入蜀,歷時一月,犧牲刺客八十一人,取劉焉首級而回。

天下諸侯懾服,再也沒有敢妄自尊大者出現。

這是尊奉先帝的後遺症,劉焉用命向世人宣告:

稱帝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

劉正回到興漢軍大營之後,立即召集文武開會。

賈詡問:“侯爺,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呀?”

劉正回答說:“文和,正是恰到好處!”

虎牢關戰場,天下諸侯雲集,興漢軍此時發聲,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傳遍漢室天下。

郭嘉也說:“侯爺,毀漢三劉依舊在,就怕他們會鬧出什麼夭蛾子呀!”

劉正冷冷的說:“誰敢炸刺,不惜一切代價,殺無赦!”

劉正對於敢頂風鬧事的人,絕對不會手下留情。

郭嘉只得領命,出去佈置任務了。

畢竟監控天下,可是一件大工程。

賈詡也不好再勸,興漢軍已經擺明了立場,肯定不會改弦更張。

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專心致志,打敗二十三萬董卓軍。

虎牢關戰場,必須要取得勝利,否則就會陷入更大的災難。

然而諸侯討董,呂布和幷州鐵騎,又是一塊絆腳石。

虎牢關方圓幾百裡的範圍之內,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戰場。

雙方五十三萬大軍,將見證天下大義,究竟會花落誰家呢?

老實說:

劉正不喜歡這種戰略決戰,實在是太壓抑了。

距離羣英會,已經過去兩個月了。

劉焉的稱帝和死亡,也在虎牢關聯軍大營傳開了。

史阿這個名字,第一次被有心人記住了。

劉正看着按兵不動的諸侯聯軍,再看着嚴陣以待的虎牢關,心中不由自主的感慨萬分。

事關千百萬人的前程和命運,這場仗,不好打呀!

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都在等待着對方先出錯。

然而聯軍之中,英雄豪傑無數,統兵有方。

董卓軍中,呂布和李儒,李肅,他們都是人傑,統帶兵馬,也不在話下。

就這樣,各自對峙,就是想用氣勢壓垮對方。

建安三年,就在這樣既緊張,又壓抑的氣氛中到來了。

這個年,大家都很壓抑,畢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一場戰略大決戰,牽扯了天下人的心,關乎着天下百姓的命運。

政略大決戰,終究還是要靠戰場上的勝負來決定。

大年初一,本來是吃喝玩樂的好日子,沒有想到卻成了,重啓戰端的導火索。

馬超從外面走了進來,對劉正等人說:“侯爺,各位大人,黃忠老爺子,又跟人吵起來了!”

劉正問:“孟起,這回又是誰呀?”

反正劉正都已經習慣了,黃忠耐不住寂寞,專門欺負聯軍大將。

搞得衆人怕他三分,又不好意思告狀。

黃忠遠了用箭射,近了拿刀砍,聯軍大將,有一個算一個,都吃了大虧。

就連郭嘉,也被無聊的黃忠,拖到校場上練了一回。

興漢軍上下,沒有仗打,心都開始野了。

馬超回答說:“不是聯軍大將。”

第1083章 梅花戰隊第2079章 執棋之役第1490章 魔王商紂第1059章 實力坑姐第1536章 人才戰略第2165章 天道御道第1338章 矢志問仙第1056章 狡兔三窟第755章 街亭軍議第970章 郭穎之殤第368章 戰陳金亭第1933章 劫貧濟富第1337章 陣仙之道第879章 分家之利第749章 棄子無歸第638章 民心爲本第170章 雁門鐵獅第1042章 沙漠黃昏第2147章 進入皇榜第664章 長沙佈道第1906章 鹽焗大蝦第1734章 山下之死第1023章 開悟傳說第844章 養虎之說第1238章 姐妹決裂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1021章 叢林烽火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782章 家大即國第1724章 初窺超脫第1514章 婚禮戰場第1547章 百人混戰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788章 固本培元第411章 界橋之戰第2149章 討伐不臣第369章 攻心爲上第777章 去職留爵第808章 股肱三王第216章 獵侯計劃第1200章 師德投資第1604章 越級煉製第1154章 南宮內戰第661章 西陵世家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711章 有緣無分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2061章 鞭長莫及第1097章 窮奇戰隊第2133章 周皇相邀第144章 千里送詔第1205章 納新考覈【謝謝書友請叫我佛系小主的打賞】第2163章 明國分裂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572章 美女顧蕊第163章 智勇李肅第1228章 降溫誘惑第1747章 麗莎歸龍第625章 守護之魂第1327章 劉正入冊第1591章 阻擊王濤第281章 隱族使命第983章 三敗俱傷第203章 呂布水戰第920章 見利忘義第837章 商人世家第1974章 升級軍備第1112章 星球初成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157章 劉備攻關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1796章 再悟因果第1967章 軍政博弈第308章 徐庶歸曹第899章 雄鷹展翅第955章 激鬥問山第1040章 沙匪來襲第2094章 朱雀精英第1018章 算無遺策第893章 秦嶺功成第1415章 白起殺豬第760章 三出祁山第1124章 吃肉喝酒第1336章 新秀大會第2179章 鎮東書院第591章 遠走高原第1713章 快速投放第765章 六出祁山第196章 陳宮首謀第1499章 躍祖龍門第195章 岐山之戰第356章 金將護曹第1491章 血的教訓第1409章 道元重炮第1609章 魚丸開門第869章 午夜黑影第2201章 劉正講學第1922章 寒門之殤第470章 夾石對決
第1083章 梅花戰隊第2079章 執棋之役第1490章 魔王商紂第1059章 實力坑姐第1536章 人才戰略第2165章 天道御道第1338章 矢志問仙第1056章 狡兔三窟第755章 街亭軍議第970章 郭穎之殤第368章 戰陳金亭第1933章 劫貧濟富第1337章 陣仙之道第879章 分家之利第749章 棄子無歸第638章 民心爲本第170章 雁門鐵獅第1042章 沙漠黃昏第2147章 進入皇榜第664章 長沙佈道第1906章 鹽焗大蝦第1734章 山下之死第1023章 開悟傳說第844章 養虎之說第1238章 姐妹決裂第384章 各逞心機第1021章 叢林烽火第265章 強勢租客第782章 家大即國第1724章 初窺超脫第1514章 婚禮戰場第1547章 百人混戰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788章 固本培元第411章 界橋之戰第2149章 討伐不臣第369章 攻心爲上第777章 去職留爵第808章 股肱三王第216章 獵侯計劃第1200章 師德投資第1604章 越級煉製第1154章 南宮內戰第661章 西陵世家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711章 有緣無分第1209章 五律同輝第2061章 鞭長莫及第1097章 窮奇戰隊第2133章 周皇相邀第144章 千里送詔第1205章 納新考覈【謝謝書友請叫我佛系小主的打賞】第2163章 明國分裂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572章 美女顧蕊第163章 智勇李肅第1228章 降溫誘惑第1747章 麗莎歸龍第625章 守護之魂第1327章 劉正入冊第1591章 阻擊王濤第281章 隱族使命第983章 三敗俱傷第203章 呂布水戰第920章 見利忘義第837章 商人世家第1974章 升級軍備第1112章 星球初成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157章 劉備攻關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1796章 再悟因果第1967章 軍政博弈第308章 徐庶歸曹第899章 雄鷹展翅第955章 激鬥問山第1040章 沙匪來襲第2094章 朱雀精英第1018章 算無遺策第893章 秦嶺功成第1415章 白起殺豬第760章 三出祁山第1124章 吃肉喝酒第1336章 新秀大會第2179章 鎮東書院第591章 遠走高原第1713章 快速投放第765章 六出祁山第196章 陳宮首謀第1499章 躍祖龍門第195章 岐山之戰第356章 金將護曹第1491章 血的教訓第1409章 道元重炮第1609章 魚丸開門第869章 午夜黑影第2201章 劉正講學第1922章 寒門之殤第470章 夾石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