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智勇李肅

劉正看着,漸漸入甕的華雄,覺得沒有什麼意思,就轉身離開了。

華雄不是五銖錢,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他。

然而抓了人,放了是不可能放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放了他的。

殺掉也不行,畢竟華雄也算是漢室精英,殺一個少一個。

劉正,捨不得呀!

算了,養着吧!

什麼時候養熟了,什麼時候再說。

劉正一面搖了搖頭,一面惋惜不止的,離開了思想教育基地。

回到中軍大帳之後,劉正召集一干文武開會。

賈詡主持了會議。

賈詡說:“侯爺,大事不妙啊!”

劉正不解,忙問:“文和,此話怎講啊?”

董卓先任命李肅,爲虎賁中郎將,難道僅僅是,爲了說服呂奉先嗎?

再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李肅可以與呂布相交,僅靠同鄉之情,只怕以呂布的個性,也不會給他太多的禮遇吧!

難道是這其中,另有不爲人知的隱情嗎?

正在這個時候,真定鄉侯趙雲站了起來。

趙雲說:“侯爺容稟!”

趙雲山中學藝十五載,藝成下山。

槍神童淵,立下師囑:

若不封侯拜將,不得透露師門信息。

趙雲謹遵師囑,一直以來,都沒有提及恩師童淵。

如今達成了師命,解除了禁言。

又見同僚們,對虎賁將軍李肅,心存疑惑。

這才站了出來,說出一段不爲人知的故事。

漢室天下,以武爲尊,邊境討胡,義士不絕。

江湖武林,大義爭先。

有四君子,威震一方。

劍王王越:

孤身入狼穴,斬殺羌人首領,化解邊患危機。

畫戟李彥:

五原隱蹤跡,坐鎮邊關二十年。

槍神童淵:

常山國中覓良材,真定鄉間起草廬;

弟子門人同應命,三分天下展宏圖。

先有大弟子張任入幽州,輔佐幽州刺史劉焉,抗擊烏桓鮮卑。

再有二弟子張繡,藝成進入西陲邊地。

到趙雲藝成下山的時候,張繡已經闖出了,北地槍王的名頭。

大弟子張任,反而寂寂無名。

童淵這才知道,劉焉非良主。

然而幽州邊患年年急,作爲槍神傳人的趙雲,必須要肩負起——保衛幽州的重任。

本來童淵有意,讓趙雲投了公孫瓚。

然而師命一出,又怕誤了弟子終身。

張任的前半生,已經毀了。

反而是張繡,得了很多出戰的機會,更是揚名天下。

童淵這纔給了趙雲,一個有選擇餘地的師門任務——入仕幽州。

至於趙雲會選擇誰,童淵也不強求。

後來趙雲下山之後,恰逢趙家村驚變,與興漢侯劉正,不打不相識。

這也是趙雲,爲什麼會被劉正,輕而易舉的說服呢?

大刀李進:

表字進先,濟陰郡乘氏縣人。

善使大刀,路過河東解良的時候,點撥過關羽幾句,並沒有收徒之意。

李進認爲——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後來又點撥過顏良文丑,也算是結下了,師徒情緣。

深入東部鮮卑,想砍鮮卑大首領,步度根。

事情不成反被傷,後來帶傷逃命,在范陽郡內的二龍山,被小屁孩周倉所救。

救命之恩,無以爲報。

也教了幾天,這纔有了——關雲長亡命天涯,周雲天大義扛刀。

再說幷州李彥,對於傳道授業,很是抗拒,更是孤芳自賞。

總覺得教不出第一,作爲師傅,會沒有面子的。

族中李肅,算是勉強的,入了他的法眼。

悉心教授,又命人打造七十二斤重的畫戟,供李肅習練。

然而好景不長,神勇呂布一出現,李肅就被比下去了。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呂布年長,又是少年拜師。

本來應該,比不過自幼得李彥指點的李肅纔對。

可是那呂布,天生神力。

同樣七十二斤重的畫戟,到了呂布的手中,舞了幾下,輕輕的一掰,斷了。

李彥大喜,命人擡出自己使用的方天畫戟,交給呂布。

呂布拿着方天畫戟,舞了幾十下,感覺還不錯。

本來按入門先後,定師門秩序的規矩,居然被李彥給改了——按年齡論長幼。

這樣一來,李肅的最後一絲驕傲,也被毫不留情的拿掉了。

李肅原以爲,呂布再怎麼厲害,也得叫他一聲師兄。

然而李彥的決定,令李肅如墜冰窟。

李肅負氣,離家出走,到涼州一帶建功立業去了,發誓一定要趕超呂布。

李彥有了呂布,對李肅也就不那麼在意了,只是告訴李肅——做不了天下第一,就不要以武將自居。

李肅這才偃武習文,以謀士的身份,行走在涼州大地上。

李彥悉心教導呂布,先是七十二路地煞戟法,後來又化繁爲簡,變成了三十六路天罡戟法。

再後來,就是劉正,初遇呂布的時候,呂布已經練成了十八般戟法。

然而九原縣城與劉正一戰,兩人居然平分秋色。

這才導致了,呂布雖然不甘心爲謀士,但是師命難違,踏踏實實的,做了八年的丁原軍主簿。

直到呂布來到洛陽城,受到龍氣的滋潤,又滅了董卓軍的威風。

方天畫戟,招式大成;共計九式,變化萬千。

呂布這才以武將之身,直面天下豪傑。

李肅底氣不足,依舊只能以參軍的身份,在董卓軍中效力。

槍神童淵曾言:

武將就是武將,哪有什麼,永遠的天下第一。畫戟李彥,着相了。

趙雲的話說完,劉正總算是聽明白了。

敢情那呂布,自忖不是天下第一,才心甘情願的,做了近八年的主簿。

不但讓武將從文,而且還幹得有聲有色的。

畫戟李彥的門風,果然不同凡響。

這也難怪,歷代但凡使方天畫戟的人,都是文武雙全,並立稱雄於世。

誰說呂布無謀,縱觀青史記載——長安城中謀董卓,濮陽城下敗曹操;

徐州巧計得大位,射戟轅門領風騷。

劉正吟詩之後,忙對郭嘉說:“奉孝,傳令三軍:小心參軍李肅!畫戟傳人,不可小覷!”

郭嘉領命,出去傳達將令去了。

賈詡說:“侯爺,文武之分,並沒有那麼絕對,而是哪方面略勝一籌,就以哪方面爲主。”

幸虧興漢軍上下,見機得早,不然的話,只怕會在李肅手上,慘遭敗績。

正在這個時候,馬超來報說:“侯爺,又有一支友軍來到,是否出迎呢?”

劉正說:“迎!”

劉正命令馬超,帶着學生軍,與衆文武,一起去迎接友軍。

衆人離營一里,便看見四師兄袁術,正在與對方主將敘話。

看旗號,正是韓馥軍。

大軍主將,正是冀州牧韓馥。

劉正催馬上前:“徵北將軍,興漢侯劉正,見過冀州牧韓大人!”

韓馥可不敢怠慢,畢竟徵北將軍,在名義上,有調遣冀州牧的權力。

韓馥回禮說:“劉徵北有禮了。”

隨後韓馥,又談起了汜水關的戰況。

劉正忙把活捉董卓賊軍,汜水關守將,鎮東將軍華雄的最新戰況,向友軍做了通報。

正在這個時候,韓馥軍大將潘鳳求見。

劉正見潘鳳,身高八尺有餘,很是威武不凡。

韓馥得意的說:“這是我的無雙上將,潘鳳!”

潘鳳說:“小將潘鳳,見過興漢侯!”

這贊拜的名號,也是有講究的。

軍中稱爵位,如果是自家人,那是表忠心。

倘若是友軍,那是在提醒衆人——我不是你的人。

韓馥爲了表示親近,這才以軍中地位敬稱。

然而劉正,肯定是不能,把韓馥當成部曲來使喚的。

五人齊聚會議亭,煮茶定大計。

袁術說:“汜水關上,只剩下李肅了。”

他肯定獨木難支,不如聯軍羣起而攻之,一定可以一戰而下。

孫策也說:“敵軍無大將,李肅稱大王。”

孫策還想,報那一箭之仇。

如今華雄成了階下囚,不足爲慮。

然而汜水關,依舊在董卓賊軍的掌握之中。

大戰一月有餘,聯軍各部,除了興漢軍之外,都沒有什麼斬獲。

難道只有興漢軍上下,纔是貨真價實的英雄豪傑嗎?

孫策這話,有挑撥離間的嫌疑。

然而結合當前的戰局,又都是大實話。

袁術知道孫策的心思,於是就笑而不語。

鮑信與孫策仍有介蒂,在角落裡閉目養神。

韓馥初來乍到,也想建立威望,於是就說:“我有無雙上將潘鳳,攻克汜水關,應該不在話下吧?”

劉正問潘鳳——使用什麼兵器呢?

潘鳳自稱: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猶其擅長大斧。

只是可惜,時運不濟,一直都沒有趁手的兵器。

劉正聽了之後,命馬超回營,把血月巨斧,帶到會議亭中。

神兵利器,當由英雄豪傑來使用。

一刻鐘之後,馬超帶着血月巨斧,向劉正覆命。

劉正立即把血月巨斧,送給了潘鳳。

潘鳳得了血月巨斧,使出了名震天下的三板斧功夫——一招風雲變,再動星辰隱,三招日色盡,血月嘯長空。

好一個無雙上將,好一個血月潘鳳。

比起汜水關將軍胡軫來,這潘鳳纔是血月巨斧的真命天子。

人斧合一,星辰再現。

衆人再看的時候,潘鳳持斧而立。

先拜了韓馥,再大禮叩拜劉正,感謝興漢軍的贈斧之恩。

韓馥很滿意潘鳳的表現,若是他一言不發。

韓馥反而不敢再用潘鳳。

大恩不言謝,這是天下人的行事準則。

潘鳳既然言謝,就代表着——贈斧之恩,業已了結;將來之事,另當別論!

韓馥大笑說:“劉徵北,我這無雙上將,怎麼樣呀?”

劉正稱讚說:“英雄了得!”

韓馥大喜,決定讓潘鳳搦戰李肅,也好讓天下人知道——冀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無雙上將潘鳳,可爲天下英雄之首。

劉正忙勸阻,李肅師出名門,又狡詐無比,大將輕出,只怕會凶多吉少。

韓馥不聽,他也坦言——早就聽說過幷州五原,畫戟李彥的故事。

然而李肅武將文謀,肯定是武藝未成,就得讓無雙上將潘鳳,去稱一稱李肅的斤兩。

劉正無語至極——難道武將,做不了天下第一,就沒有真本事了嗎?

劉正也有些後悔,血月巨斧送早了,看來得還給董卓軍了。

然而事已至此,只能聽天由命了。

劉正問馬超:“孟起,潘鳳與你相比,如何呀?”

馬超小聲的說:“插標賣首之徒而已!”

劉正嚇得不敢說話了,潘鳳與華雄相當,正處於一流武將巔峰。

那李肅能得,畫戟李彥的認可,想來也是不差的。

至少是超級武將的水平,要知道,雁門鐵獅張遼,也入不了畫戟李彥的法眼呢?

劉正猜想,參軍李肅,有很大的可能是神將級別。

畢竟超神呂布的同門師弟,能夠與呂布平等對話,總不能差太多了吧?

劉正說:“各位,李肅是呂布的師弟,不可輕敵呀!”

然而在場的衆人,都只是聽說過呂布——殺父投董。

至於呂布的戰鬥力,耳聽爲虛,誰也沒有在意。

連帶着先謀劉備,再陷孫策的李肅,也成了土雞瓦狗。

劉正見衆人,鬥志昂揚。

只得提議:待韓馥軍,休整一番之後,再到汜水關下搦戰。

衆人見劉正堅持,只得點頭同意了。

第1475章 前往靈山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1070章 八極星功第402章 興漢婚慶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2083章 地刺五號第818章 謀士魯淑第1596章 溫柔一刀第1765章 劉氏核心第292章 薊城大戰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857章 韓安大婚第1215章 九黎風暴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1098章 製造星源第1725章 副職當家第738章 害民自保第1894章 重建洛陽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827章 諸葛孔明第1514章 婚禮戰場第1529章 養豬理論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134章 專屬特權第1483章 再戰加拉第1991章 天罡煉帥第282章 公孫五虎第2095章 桃源秘技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1219章 惰性難消第945章 利益交換第295章 建設丹東第1363章 新秀狀元第2131章 宋剛出關第2126章 孔義之危第819章 模塊防線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476章 菩提戰隊第637章 樊城大戰第425章 都尉淩統第1306章 一騎當千第1917章 朱雀突破第1319章 狼城血契第1900章 學生遇刺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313章 濮陽戰事第138章 公孫崛起【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三月份的第一粉絲】第1909章 孤膽擒龍第1184章 發現敵蹤第836章 周瑜三問第2148章 收編狼皇第439章 張承奮威第986章 重兵突擊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59章 舞陰之戰第1356章 佛門惠風第963章 成績公佈第1583章 衆生爲棋第1296章 展開行動第983章 三敗俱傷第1605章 智能投喂第2173章 竹枝遇刺第684章 攻略長沙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2027章 李丹奇論第96章 天使左豐第2140章 弄巧成拙第224章 張濟之死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1170章 戰略價值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655章 引蛇出洞第91章 軍功風波第1761章 龍馬待命第1773章 尋情不遇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1169章 強者邏輯第1599章 恩怨糾纏第1768章 海盜莎倫第369章 攻心爲上第627章 張魯歸曹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1293章 劉想被抓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2113章 陳海兵敗第1895章 五姓易幟第1012章 興漢學宮第1490章 魔王商紂第1793章 趙光之死第1606章 合力煉魚第2028章 各取所需第1920章 白猛投效第705章 課題排序第1658章 冰湖遺址第220章 兗州大亂第1808章 陳氏分流第541章 快樂廖峰
第1475章 前往靈山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1070章 八極星功第402章 興漢婚慶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2083章 地刺五號第818章 謀士魯淑第1596章 溫柔一刀第1765章 劉氏核心第292章 薊城大戰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857章 韓安大婚第1215章 九黎風暴第1835章 做多必錯第1098章 製造星源第1725章 副職當家第738章 害民自保第1894章 重建洛陽第611章 死者爲大第827章 諸葛孔明第1514章 婚禮戰場第1529章 養豬理論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2157章 私通消息第1134章 專屬特權第1483章 再戰加拉第1991章 天罡煉帥第282章 公孫五虎第2095章 桃源秘技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1219章 惰性難消第945章 利益交換第295章 建設丹東第1363章 新秀狀元第2131章 宋剛出關第2126章 孔義之危第819章 模塊防線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476章 菩提戰隊第637章 樊城大戰第425章 都尉淩統第1306章 一騎當千第1917章 朱雀突破第1319章 狼城血契第1900章 學生遇刺第1370章 張勁委屈第313章 濮陽戰事第138章 公孫崛起【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三月份的第一粉絲】第1909章 孤膽擒龍第1184章 發現敵蹤第836章 周瑜三問第2148章 收編狼皇第439章 張承奮威第986章 重兵突擊第1435章 竹海盛會第59章 舞陰之戰第1356章 佛門惠風第963章 成績公佈第1583章 衆生爲棋第1296章 展開行動第983章 三敗俱傷第1605章 智能投喂第2173章 竹枝遇刺第684章 攻略長沙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2027章 李丹奇論第96章 天使左豐第2140章 弄巧成拙第224章 張濟之死第1594章 百強排名第756章 街亭之敗第1170章 戰略價值第1318章 天地有情第655章 引蛇出洞第91章 軍功風波第1761章 龍馬待命第1773章 尋情不遇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1169章 強者邏輯第1599章 恩怨糾纏第1768章 海盜莎倫第369章 攻心爲上第627章 張魯歸曹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1293章 劉想被抓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2113章 陳海兵敗第1895章 五姓易幟第1012章 興漢學宮第1490章 魔王商紂第1793章 趙光之死第1606章 合力煉魚第2028章 各取所需第1920章 白猛投效第705章 課題排序第1658章 冰湖遺址第220章 兗州大亂第1808章 陳氏分流第541章 快樂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