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劉平來投

郭嘉說:“王爺,不如讓梅園政事堂頒佈一道政令。”

讓刑部完善劊子手製度,堅決杜絕百姓代勞的可能。

百姓不可以成爲誅殺明正典刑的罪犯的執行人。

畢竟人人有私心,要是有人挾帶私貨,那可就是混亂的開始。

法不責衆,這可是一把雙刃劍。

劉正說:“想不到劉虞之死,還能有這樣的貢獻哪?”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咱們可不能走薊王的老路,不管怎麼說,王者的尊嚴不容踐踏,法律的存在不可削弱。

黃舞蝶問:“王爺,是依法治國重要呢?”

還是以德治國重要呢?

劉正說:“當然是依法治國重要!”

興漢國只有一套法律,一個標準,按照這樣的標準一刀切,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要是再冒出一個以德治國來,那標準可就多了。

昏官心中的德,肯定與清官心中的德不一樣的。

一旦執行雙重標準,那受苦的可就是普通百姓了。

也許某些人可以因爲某件事情獲利,然而利用民心民意的人,終究會倒在民意的潮流之中。

咱們得給天下人樹立一個是非標準,通過法律的手段告訴他們——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從來都沒有中間路線可走。

陳到說:“王爺說得不錯!”

“軍令如山,違令者斬”的道理,相信天下人都可以理解。

軍法只問對錯,不問因由。

要是有人以各種各樣的正當理由破壞軍法,難道要爲了那些人修改軍規嗎?

就像兩年前的一樁公案。

紅衣衛軍中的一名校尉,因爲幫助百姓而耽誤了集結,所以應該撤職查辦。

當軍法官宣佈執行命令的時候,很快就人都不能理解,甚至是上書請願,替那名校尉求情。

我當時只說了一句——其情可憫,其罪難容。

一個不能執行軍令的校尉,留下來又有什麼用呢?

校尉掌軍三千人,這耽誤了集結,就相當於破壞了紅衣衛的全盤計劃。

今天這名校尉可以名正言順的推遲集結時間。

到了下一次集結的時候,就有可能換成別人了。

難道軍法官每次都得讓步嗎?

那樣還要軍規軍紀有什麼用呢?

一個能征善戰的校尉,就那樣退役了。

我雖然很傷心,但是絕對不後悔。

維護軍法,我損失的不過是一名校尉。

放棄軍法,就有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無法指揮手下的部隊,甚至是失去整個部隊的指揮權。

興漢軍壯大至今,靠的是鐵的紀律。

沒有人可以肆無忌憚的破壞軍規,哪怕他的理由看起來無懈可擊。

同樣的道理,法律纔是約束百姓的唯一準繩,那些打着道德的旗號幹壞事的人,一個都不能饒恕。

趙雲剛要開口說話,廖化卻走了進來。

廖化問:“王爺,燕軍大將劉平,帶着一千燕雲騎來投,我們要不要接納他呢?”

劉正想了想,纔回答說:“元儉,劉平既然來投,那就意味着咱們與薊王公孫瓚的戰鬥,要提前開始了。”

能夠有機會了解公孫瓚的兵力配置,當然不能放過。

讓燕雲騎放下武器,到安次勞動改造營接受改造。

劉平到中軍大帳聽用。

郭嘉問:“王爺,劉平帶兵來投,咱們這樣削了他的兵權,真的好嗎?”

劉正反問:“奉孝,劉平誠心誠意的投靠,你能保證那一千燕雲騎也是真心真意的投效嗎?”

所謂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那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興漢軍自有規矩,所有的軍隊都必須要經過思想教育,然後再按部就班的進行選拔。

要是今天劉平來投破了例,就相當於興漢軍中出現了兩種軍隊體系,進而可能演化成嫡系和非嫡系。

然而經過勞動改造營的改造之後,再由新兵訓練營走出來的軍隊,都只有一個稱呼:興漢軍。

囫圇吞棗固然在速度上佔有優勢,然而在指揮體系上肯定會存在缺陷,甚至會出現指揮不暢的問題。

把一千燕雲騎將士的忠心,都寄託在劉平一個人的身上,那是要出大問題的。

家長式的帶兵辦法,在興漢軍中行不通。

不要認爲劉平忠心了,燕雲騎就一定會忠誠。

今天收了燕雲騎,以爲是精銳捨不得打散重組。

明天收了白馬義從,是不是得全盤接收。

再要是得了徐州的丹陽兵,興漢軍是不是得主動修改軍規,以此來適應他們呢?

興漢軍只能有一個體系,保證新兵接受思想教育的一致性,纔是確保興漢軍永不變質的最佳辦法。

劉平走了進來,大聲的說:“燕軍降將,燕雲騎統領劉平,拜見興漢王,衆位大人!”

劉正說:“不用多禮,看座!”

燕雲騎肯加入興漢軍,我本人是十分高興的。

只不過興漢軍自有規矩,燕雲騎的人都得到安次,接受改造和思想再教育。

至於能不能重新加入興漢軍,那就得看改造的效果了。

燕雲騎在曾經的燕軍中,是唯一的一支抵抗烏桓人的隊伍。

我也不想一支功勳部隊就此銷聲匿跡。

我決定:

興漢軍重組燕雲騎,劉平依舊任燕雲騎統領。

燕雲騎的編制一萬人。

計劃從白馬軍中抽調三千人,作爲燕雲騎的底子。

再從紅衣衛中抽調三千人,搭起燕雲騎的架子。

至於剩下的四千人,從屯墾團中擇優錄取。

兵員到位之後,燕雲騎立即展開集訓。

在此之前,劉平先到興漢軍行軍參謀部任職,順便接受新式的指揮思想再教育。

由郭嘉和龐統聯合教導。

至於白馬軍和紅衣衛抽調之後的空缺,由預備役自行補充編制。

趙雲說:“王爺放心,白馬軍個個都是精銳。”

到了燕雲騎之後,不會給興漢軍丟臉的。

陳到也說:“紅衣衛堅決配合王爺的動作,執行調兵的軍令。”

這是劉正給有功之人騰位置。

要是紅衣衛和白馬軍,一直都是齊裝滿員,就算是劉正有意升遷,那也沒有辦法。

如今新組燕雲騎,不僅可以封賞有功將士,還能給紅衣衛和白馬軍補充新的血液。

解決了燕雲騎的問題之後,劉正接着說:“劉平,把你知道的情況說出來吧!”

一山難容二虎,廣陽郡太小了,容不下兩個王。

興漢軍討伐薊王的戰鬥,很快就會打響了。

你的情報對興漢軍的戰略規劃,有着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劉平說:“王爺,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薊城燕軍,總共兩萬人,其中三千燕雲騎,負責保衛燕王宮。

剩下的一萬七千人,分別駐守三門:

南門五千人,負責防禦北上的興漢軍。

東門兩千人,負責維持城門一帶的秩序。

北門一萬人,是用來防備興漢軍的。

自從軍都失守之後,燕王就成了驚弓之鳥。

至於西門,是友軍白馬義從的地盤。

燕王養虎爲患,養的還是兇殘無比的東北虎簡位居。

燕軍爲了表達對聯盟的誠意,不僅提供了充足的糧草,還讓大公子劉和親自帶領着五萬主力大軍,參與對興漢軍的戰鬥。

然而一戰下來,大公子劉和戰死,五萬燕軍主力灰飛煙滅。

白馬義從居然毫髮無損,更是反客爲主。

簡位居貪得無厭,居然爲了五百把彎刀,夜襲燕王宮。

猛虎出牢籠,燕雲騎驚懼。

燕王宮一戰,燕雲騎主力損失八成。

薊王公孫瓚趁火打劫,引誘廣陽周邊的數千流民百姓,害了燕王性命。

我得到消息之後,不敢再戰,只得衝破虎騎兵的阻撓,直接衝向薊城南門。

與南門守軍匯合之後,立即展開了對虎騎兵追兵的一戰。

手拿彎刀的虎騎兵,根本就是燕軍的噩夢。

戰鬥不過一刻鐘,虎騎兵就衝散了城門口的燕軍。

我見大勢不妙,帶着燕雲騎向西遁逃。

簡位居也跟着出了城,向東而去。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一切。

劉正聽了之後點了點頭,回過頭對廖化說:“元儉,你帶劉平下去休息吧!”

廖化領命,帶着劉平去了新的住所。

龐統擡起頭說:“王爺,三百虎騎兵向東而去,可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萬一簡位居禍害赤峰一帶,只怕會給徐榮將軍造成致命的傷害。

不如通報赤峰駐軍,讓徐榮想個辦法剿了簡位居。

郭嘉說:“王爺,士元的提議,很是不妥。”

大草原上無險可守,要尋找一支三百人的隊伍,風險太大。

一旦強行搜捕,恐怕會得不償失的。

我認爲讓徐榮靈活決策,有機會消滅簡位居,那就不要錯失良機。

要是沒有機會的話,那就不能強求。

畢竟以人力鬥羣虎,那樣的損失將會難以承受。

劉正問:“士元,你認爲呢?”

龐統說:“王爺,簡位居帶走的那五百把彎刀,以及他在薊城的經歷,都會對夫餘人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甚至有可能讓夫餘人走上發展鐵器的道路。

虎騎兵配上鐵製彎刀,劉平已經領教過了他們的威力。

那還只不過是三百虎騎兵而已。

據說夫餘人的虎騎兵擁有兩千人,要是都配上鐵製彎刀,那樣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

未雨綢繆,咱們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消滅簡位居,至於三百虎騎兵,倒也無所畏懼。

郭嘉說:“士元,凡事有利也有弊!”

簡位居回去之後,若是想推動夫餘人進入鐵器時代,就先得掌握絕對的主動權。

他已經接受了漢人的先進思想,肯定會想方設法的鞏固權勢。

一旦夫餘人內亂,就給咱們製造了一段空檔期。

咱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將薊王公孫瓚消滅。

一旦統一了整個幽州,想要消滅夫餘人,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現在與夫餘人大戰,赤峰駐軍容易遭到各方的圍攻。

龐統見郭嘉的謀劃更加的全面,也就不再固執己見。

劉正說:“士元,奉孝的顧慮很有道理。”

興漢軍不應該懼怕對手的進步,畢竟每一個進步都是流血犧牲的見證。

夫餘人想要進入鐵器時代,就一定會有流血犧牲,大量的流血犧牲。

讓簡位居自己動手,總好過我們親自去對付一個不瞭解的敵人。

龐統說:“王爺放心,我已經想通了。”

興漢軍對於簡位居,有一定的瞭解。

然而對於夫餘人的首領尉仇臺,卻是瞭解不多。

倒不如讓簡位居回去鬧騰一番,留下一個熟悉的敵人,對興漢軍有好處。

劉正說:“既然大家的意見統一了,我就開始分派任務。”

傳令赤峰駐軍統帥徐榮,要是簡位居安分守己,那就放他回通遼。

要是簡位居不顧道義搶掠興漢國百姓,那就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予以剿滅。

這是興漢軍的立場問題,保護百姓的思想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陳到問:“王爺,巾幗軍如何安排呢?”

劉正想了想,決定在廣陽城中建立軍用食品生產企業。

食品安全大於天,讓巾幗軍生產方便麪和土豆鹹魚罐頭,不僅吃起來放心,還能變成愛心軍需品。

這對於提升興漢軍的士氣會有很大的幫助。

劉正說:“巾幗將軍黃舞蝶聽令:巾幗軍立即組織兩條生產線。”

一是在廣陽城中,建立方便麪生產基地,確保前線大軍的供給。

二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加土豆鹹魚罐頭的生產,改善大軍的伙食。

黃舞蝶歡天喜地的執行命令去了。

第621章 鐵血攻城第907章 戰爭智慧第437章 議定對策第1703章 辯才曉月第1652章 金浪之死第71章 校尉孫策第301章 歡喜冤家第320章 戰慕容南第1423章 攻佔城頭第1420章 內外兼修第2048章 陣斬武王第1752章 和光同塵第1442章 兵主面具第571章 小丑辛酸第1295章 打草驚蛇第1402章 雁門大戰第979章 黑風突襲第1956章 鬼嬰寧姝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102章 鬼帥張饒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57章 東海糜竺第958章 死於安樂第1528章 李智出山第828章 儒將周瑜第66章 太守秦頡【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本書的第一位學徒】第797章 程武出征第1057章 十脈同行第236章 復仇怒濤第1496章 窮奇之骨第1411章 楊七之死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184章 發現敵蹤第2084章 拼命三娘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629章 猛虎出籠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777章 去職留爵第828章 儒將周瑜第453章 神勇牛金第1970章 閣員隨軍第407章 玄武之璽第1260章 階層碰撞第699章 烏雲之淚第891章 精銳之名第1850章 蘭陵蕭氏第892章 勿言放棄第1256章 口水官司第500章 虎豹新丁第1497章 窮奇元氣第1153章 花城之亂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297章 師徒暗鬥第692章 十大英才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766章 向天借壽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2013章 不動如山第152章 興漢雄師第2061章 鞭長莫及第2086章 替父報仇第2081章 人刺出徵第4章 得將子龍第1432章 任務完成第347章 昔陽之會第1450章 翻雲覆雨第1479章 中毒風波第1006章 善須有度第959章 喚醒百姓第1206章 前城趣事第365章 塵封往事第1848章 沙剛之殤第2115章 方老出面第340章 關鳳曹昂第887章 雄鷹突擊第1551章 丁香花淚第600章 南華遁走第658章 桓仁大戰第1032章 雨花石劍第1116章 靈魂信任第1992章 伐敵立國第1125章 三傑四將第369章 攻心爲上第1936章 鄭遠之死第1533章 通元仙槍第523章 適訓體系第486章 神行之威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743章 荊州局勢第1698章 武力拆城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1213章 勇者大會第921章 新的征程第902章 文化趨同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211章 酈縣之戰
第621章 鐵血攻城第907章 戰爭智慧第437章 議定對策第1703章 辯才曉月第1652章 金浪之死第71章 校尉孫策第301章 歡喜冤家第320章 戰慕容南第1423章 攻佔城頭第1420章 內外兼修第2048章 陣斬武王第1752章 和光同塵第1442章 兵主面具第571章 小丑辛酸第1295章 打草驚蛇第1402章 雁門大戰第979章 黑風突襲第1956章 鬼嬰寧姝第1687章 狼城霸策第102章 鬼帥張饒第810章 曹奐登基第57章 東海糜竺第958章 死於安樂第1528章 李智出山第828章 儒將周瑜第66章 太守秦頡【恭喜書友(秋葉飄零寂落傷)成爲本書的第一位學徒】第797章 程武出征第1057章 十脈同行第236章 復仇怒濤第1496章 窮奇之骨第1411章 楊七之死第1704章 嘯泉伏誅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184章 發現敵蹤第2084章 拼命三娘第1615章 拜讀歷史第629章 猛虎出籠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777章 去職留爵第828章 儒將周瑜第453章 神勇牛金第1970章 閣員隨軍第407章 玄武之璽第1260章 階層碰撞第699章 烏雲之淚第891章 精銳之名第1850章 蘭陵蕭氏第892章 勿言放棄第1256章 口水官司第500章 虎豹新丁第1497章 窮奇元氣第1153章 花城之亂第1610章 修道手冊第297章 師徒暗鬥第692章 十大英才第532章 同門相見第2171章 書院之爭第766章 向天借壽第1842章 萬毒蛇皇第2013章 不動如山第152章 興漢雄師第2061章 鞭長莫及第2086章 替父報仇第2081章 人刺出徵第4章 得將子龍第1432章 任務完成第347章 昔陽之會第1450章 翻雲覆雨第1479章 中毒風波第1006章 善須有度第959章 喚醒百姓第1206章 前城趣事第365章 塵封往事第1848章 沙剛之殤第2115章 方老出面第340章 關鳳曹昂第887章 雄鷹突擊第1551章 丁香花淚第600章 南華遁走第658章 桓仁大戰第1032章 雨花石劍第1116章 靈魂信任第1992章 伐敵立國第1125章 三傑四將第369章 攻心爲上第1936章 鄭遠之死第1533章 通元仙槍第523章 適訓體系第486章 神行之威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743章 荊州局勢第1698章 武力拆城第1229章 僱傭系統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1213章 勇者大會第921章 新的征程第902章 文化趨同第1447章 生命平等第211章 酈縣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