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死於安樂

“德祖,你認爲咱們遷就了益州世家,他們就會對咱們歸心嗎?”劉正問道。

“莊主,世家有錢有勢還有人,絕對不會心甘情願的成爲盛世的配角。”楊修答道:“我的想法,是把益州世家綁在晉國的戰車上。”

“德祖,那些對晉軍積極支持的益州百姓怎麼辦?”賈詡問道。

“文和,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總得有所取捨嘛!”

劉正剛要開口說話,甘卓卻帶着楊水走進了指揮部。

“莊主,難道晉國也要學習武侯的仁嗎?”楊水問道:“那我豈不是要步我哥楊山的後塵呀?”

楊水的問話,徹底的驚醒了劉正——普通百姓,真的不配擁有公平嗎?

法律上宣揚的公平,之於現實就真的公平嗎?

劉正捫心自問,若是在這個時候忽略了益州百姓的利益,難保不會形成反攻倒算。無權無勢無底蘊的普通百姓,真的有能力抗衡世家全方位無死角的侵蝕嗎?

楊修的策略,看似可以迅速的穩定益州,其實是替晉國埋下了致命的隱患。益州世家,從經濟上決定了不會忠於任何人。劉正也不會自大到可以令在經濟上完全自給自足的世家,向晉軍獻上一顆忠誠之心。

既然無法定位主臣關係,那就只能定位成合作夥伴關係了。弔民伐罪,其實玩的就是鳩佔鵲巢的戲碼!

世家吸乾了國家的潛力,還能理直氣壯的妄稱民心民意。

劉正有心把世家打造成晉國的提款機,就必須要堅決杜絕世家成爲諸侯的可能。

“莊主,世家有沒有忠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讓世家擁有造反的地盤!”賈詡說道:“土地,具備了舉兵造反的所有條件,世家不能擁有!”

“文和,計將安出?”劉正大聲的問道。

“由梅園政事堂主持大局,把土地分給百姓!”賈詡說道:“還要讓分得土地的百姓知道,想要護住手中的土地,就得拼命的擴大晉軍的實力與影響,直到可以碾壓天底下所有世家的地步。”

賈詡的手段是陽謀。單個的百姓肯定無法抗衡世家,必須要團結更多的普通百姓,在數量上形成絕對多數。

楊水很快就領悟了賈詡話裡的意思。仙峰世家歸附晉國,就會在資源上碾壓仙峰百姓。

即便是有晉軍作爲後盾,也不是世家的對手。

晉國是一個講法律的地方,很多時候晉軍也不能插手地方事務。

求人不如求己!普通百姓想要自保,就得在晉軍之中擁有絕對的主導權。

仙峰世家把大量的錢財捐贈給了晉軍,就已經拿到了話語權。

仙峰百姓想要與世家站在一起平等對話,就得想方設法拿到同等規格的話語權。

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

甘卓告訴楊水說:“楊水,從某種意義上說,仙峰世家對於仙峰的穩定舉足輕重。你總不能指望晉軍在這片土地上一直賠本吧?”

楊水明白了,仙峰世家用資源開始,已經佔據了主動權。仙峰百姓想要爭取平等的權利,就得付出相應的代價。

爲什麼這個世界上總有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悲劇發生?其實歸根到底是施救者做了賠本的買賣之後,認爲得不償失就開始心灰意冷了。

當年晉軍在南山城的時候,利益分配的主導權在百姓手中。

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普通百姓對晉軍的貢獻越來越小。

晉軍攻克仙峰,收穫的兵員不足三千。然而仙峰世家,爲晉軍提供了十萬大軍一年的糧草。

晉軍應該把話語權交給誰,這還不是一目瞭然嗎?

楊水也覺得事情有些棘手。

晉軍已經正規化,需要優質的兵源。

然而優秀的人才,大多數都掌握在世家的手中。

普通百姓想要從世家手中爭奪話語權,僅靠梅園政事堂的支持是不夠的。

“甘營長,我們仙峰百姓應該怎麼做?”楊水問道。

“關於這一點,我認爲南山城的成功經驗值得推廣,你們完全可以借鑑一番。”甘卓說道:“楊水,梅園政事堂對仙峰百姓的保護,最多隻有五年。倘若五年之內,百姓之中無法誕生足夠多的人才與世家抗衡的話,仙峰世家就會成爲仙峰百姓的災難。”

楊水聽完甘卓的話之後,頓時就覺得壓力山大。

“甘營長,既然晉軍如此強大,爲什麼不能一直保護百姓?這完全是舉手之勞嘛!”楊水問道。

“楊水,世家在晉軍之中的力量每時每刻都在增長。甚至有些普通百姓出生的人,也在有條不紊的轉換成爲世家!”甘卓說道:“就拿你本人來說,憑藉着現在的功勞,五年之後也許會成爲仙峰數一數二的世家。到了那個時候的你,還有心思替普通百姓說話嗎?”

甘卓的話引起了楊水的反思。

隨着晉軍編制的逐步完善,普通百姓在晉軍中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那僅有的徵兵名額,也會被世家完全瓜分。

百姓無法加入晉軍,勢必會導致話語權缺失。

仙峰百姓若是不能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拿到不可撼動的話語權,就只能被動的捱打了。

當晉軍中的世家子弟佔據絕對優勢的時候,仙峰百姓的權利就會由世家進行施捨。

畢竟太平盛世,普通百姓扛槍打仗的意願會被消磨殆盡。

軍中無人,所有的權利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按照甘卓的估計,若是五年之後軍中的力量對比失衡,普通百姓的命運將會由主動爭取權利,轉變爲被動接受施捨。

當施捨成爲一種常態,普通百姓就沒有機會與世家抗衡了。

碧雲寺中,劉正和賈詡也在討論普通百姓在晉軍之中的前途。

一年一度的徵兵工作結束了,劉正發現了一個重大的問題。那些報考南山軍校的人,基本上都是世家的人才,還有就是軍中將領的後代。

普通百姓之家,多爲治政人才和經商人才。然而那些治政人才卻由於種種原因難得善終。

特別是最近十年,由普通百姓成長起來的軍功侯,最高也才勉強的達到二等侯級別。至於傳說中的一等候,均出自武將世家。

劉正忍不住的回想黃巾軍大起義的那個時期,幾乎所有的侯爵,都是普通百姓。如今不到一百年的時間,世家就完成了對晉軍核心人才的控制。

南山軍校雖然說一直都在扶持普通百姓出身的學員,但是卻架不住普通百姓中的優秀人才拒絕加入軍旅。

晉國北方承平日久,劉正也不好大動干戈。如今的伐蜀之役,就是晉軍尋找新鮮血液的有效途徑。

然而攻佔仙峰之後,普通百姓的參軍動力嚴重不足。只有那些實在是沒有辦法的家庭,纔會考慮把子弟送到軍中。這還不是普通家庭中最優秀的人才。

與之相反的情況,就是仙峰世家拿出大量的錢財,就是爲了換取加入晉軍的名額,甚至有世家願意拿錢從普通家庭中購買名額。

對於仙峰百姓不願意從軍的情況,劉正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當前的晉軍構成,普通百姓所佔的比例還在安全階段。可是世家力量日益壯大,普通百姓卻在不斷的放棄參軍機會。或許十年二十年之後,晉軍之中不會再有普通百姓出身的將領。到了那個時候,普通百姓的話語權將會被無限壓縮。

劉正覺得,是時候告訴普通百姓一個道理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眼前這些新加入的百姓,更應該自強不息。總是吃晉軍的老本,肯定要不得。

第1567章 李牧之死第1558章 白起說勢第301章 歡喜冤家第1745章 狼軍慘敗第1138章 勾踐復活第710章 競爭進步第1756章 圈羊戰術第120章 安喜縣尉第1979章 文蕊兵敗第1514章 婚禮戰場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1553章 獨戰八帝第2039章 北明三傑第1196章 求學之路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2026章 龐會揚名第453章 神勇牛金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907章 戰爭智慧第788章 固本培元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1730章 登陸之殤第1130章 天牢開門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643章 圍城之戰第964章 信心之源第1721章 山本夜襲第1851章 巾幗若蘭第1383章 道元炸彈第992章 神座星力第1932章 重建九華第676章 精準保障第1499章 躍祖龍門第44章 擒程遠志第1454章 神象之殤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1491章 血的教訓第374章 上艾酬功第1729章 鏖戰孤島第1405章 軍官學院第312章 如何平等第1303章 自作自受第2217章 岳陽詩會第2114章 陳海倒戈第477章 民心所向第76章 天下十璽第94章 張寶之死第1605章 智能投喂第313章 濮陽戰事第206章 兗州動盪第1804章 談判交鋒第706章 實習成績第1493章 帝辛離開第2076章 朝歌阻擊第566章 棋子無言第631章 巧取潼關第1949章 寰宇千府第1012章 興漢學宮第1933章 劫貧濟富第1583章 衆生爲棋第1069章 力量疏導第1330章 氣仙屠道第745章 帳議撤軍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1741章 姐妹情深第1620章 可造之材第401章 論戰羣相第21章 鍛鍊郭嘉第1167章 颱風來襲第1661章 蒙恬之死第1996章 圈地運動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1412章 折府易主第803章 私心初顯第747章 是非對錯第1992章 伐敵立國第857章 韓安大婚第621章 鐵血攻城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1392章 關城血戰第678章 高郵大亂第811章 水土不服第869章 午夜黑影第833章 經濟措施第407章 玄武之璽第1637章 對手默契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963章 成績公佈第1392章 關城血戰第780章 擬建核心第200章 雙謀對決第2225章 後記:感言(1)第1690章 龍城定計第1872章 人造身體第1365章 魔女玉竹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1081章 水牛王城第896章 武侯訓子
第1567章 李牧之死第1558章 白起說勢第301章 歡喜冤家第1745章 狼軍慘敗第1138章 勾踐復活第710章 競爭進步第1756章 圈羊戰術第120章 安喜縣尉第1979章 文蕊兵敗第1514章 婚禮戰場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284章 攻破下盤第1553章 獨戰八帝第2039章 北明三傑第1196章 求學之路第675章 數字戰爭第2026章 龐會揚名第453章 神勇牛金第182章 斷盟宣言第907章 戰爭智慧第788章 固本培元第2167章 拒不納降第1730章 登陸之殤第1130章 天牢開門第2034章 改名換姓第643章 圍城之戰第964章 信心之源第1721章 山本夜襲第1851章 巾幗若蘭第1383章 道元炸彈第992章 神座星力第1932章 重建九華第676章 精準保障第1499章 躍祖龍門第44章 擒程遠志第1454章 神象之殤第530章 屯長洪平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1491章 血的教訓第374章 上艾酬功第1729章 鏖戰孤島第1405章 軍官學院第312章 如何平等第1303章 自作自受第2217章 岳陽詩會第2114章 陳海倒戈第477章 民心所向第76章 天下十璽第94章 張寶之死第1605章 智能投喂第313章 濮陽戰事第206章 兗州動盪第1804章 談判交鋒第706章 實習成績第1493章 帝辛離開第2076章 朝歌阻擊第566章 棋子無言第631章 巧取潼關第1949章 寰宇千府第1012章 興漢學宮第1933章 劫貧濟富第1583章 衆生爲棋第1069章 力量疏導第1330章 氣仙屠道第745章 帳議撤軍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1741章 姐妹情深第1620章 可造之材第401章 論戰羣相第21章 鍛鍊郭嘉第1167章 颱風來襲第1661章 蒙恬之死第1996章 圈地運動第728章 利益平衡第1412章 折府易主第803章 私心初顯第747章 是非對錯第1992章 伐敵立國第857章 韓安大婚第621章 鐵血攻城第1413章 折府歸漢第1392章 關城血戰第678章 高郵大亂第811章 水土不服第869章 午夜黑影第833章 經濟措施第407章 玄武之璽第1637章 對手默契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963章 成績公佈第1392章 關城血戰第780章 擬建核心第200章 雙謀對決第2225章 後記:感言(1)第1690章 龍城定計第1872章 人造身體第1365章 魔女玉竹第524章 進軍烏巢第1081章 水牛王城第896章 武侯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