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田遠投曹

十萬興漢軍進軍酸棗,中山王韓馥讓出了魏郡的大部分土地,只保留了鄴城那一小部分地區。

趙雲在郭嘉的謀劃之下,讓黑衣衛把酸棗建設成了一座巨大的兵營。

像是一把鋼刀插進了魏國的心臟。

戲志才知道魏軍在兗州大勢已去,只得挖空心思說服魏王曹操,放棄陳留等地,專心經營雍州。

魏王曹操雄才大略,爲了避免多線作戰,只得下令魏軍撤出兗州。

把有限的兵力投入到雍州四塞,想要打造一個固若金湯的關中堡壘。

曹洪在白馬城中接到了曹操的軍令之後,立即放棄了城池,大軍開到了韋鄉。

陳羣作爲使者,出使興漢軍韋鄉大營,想要買一條回陳留的路。

劉正打量着陳羣——這個一計禍害華夏三百年的謀士。

陳羣說:“王爺,魏王自知不能帶給兗州百姓幸福,想要把陳留等地交給興漢軍代管。”

只是魏王思念兄弟,還請王爺網開一面,放白馬城守軍主將曹子廉將軍南歸陳留。

劉正說:“長文先生,既然魏王很有誠意,我也就不多說什麼了。”

這條路我借了,祝你們一路順風!

陳羣得到了劉正的承諾,立即迴轉了韋鄉。

田遠找到了陳羣,想要探知魏軍的態度。

陳羣說:“田遠族長,魏王有令:白馬守軍先南下陳留,再西撤許都。”

至於田家的反攻計劃,魏軍是無法參與了。

我本人倒是有一個建議——田家餘部隨魏軍一起撤退,想來興漢軍是不會刁難你們的。

田遠問:“長文先生,我就不明白了,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田家主脈聽說興漢軍在冀州西線屯兵,嚇得跑到了幷州晉陽城,向晉國大臣田豐搖尾乞憐。

魏軍跟興漢軍對峙多年,如今一箭未發就要往西邊跑。

這是興漢軍過於強勢呢?

還是魏軍過於無能呀?

曹洪說:“田遠族長,魏軍的能力如何,你們田家應該很清楚吧!”

田家主脈可是記憶猶新呢?

要不然的話,你的這一脈還有機會出頭嗎?

如今魏軍出於大略考慮,無法在兗州與興漢軍全面開戰。

只能讓大軍西撤,改變魏軍被動的局面。

你要是覺得魏軍無能,倒是可以留下來。

興漢軍放逐世家,田家可以領教一下嘛。

田遠說:“曹將軍,對不起,是我失禮了。”

田家願意歸順魏軍,替魏王效力,還請接納。

曹洪點了點頭,讓陳羣安排兩軍合併的事情。

魏軍離開韋鄉的消息,在第一時間就傳遞到了興漢軍大營。

劉正立即召開軍事會議,讓徐晃帶領兩萬大軍進駐白馬。

同時讓海軍派出徐盛在白馬修築港口,準備將內河艦隊安置在白馬港。

加強兗州與幽州的水上聯繫。

爲了監督曹洪撤退,劉正讓姜維帶着自行弩車部隊,距離魏軍五里,亦步亦趨的跟隨南下。

劉正帶着三萬主力,大張旗鼓的南下陳留,計劃與太史慈和賈詡會師。

定陶城中,太史慈和賈詡開始了調動。

曲阿小將吳風,單騎回歸定陶城,留守定陶。

太史慈親率五萬步騎,向西攻向了陳留。

曹純在收到命令的第一時間,就把陳留的一切都打包帶走了。

按照戲志才的計劃,陳留義學直接遷到雍州,改名爲長安義學。

其他的功能建築,也弄到長安城安置。

劉正順利的和太史慈在陳留會師,開啓了兗州的新時代。

陳留魏王宮的牌匾,已經被曹純帶走了,裡面的所有東西都已經轉運長安城了。

好在曹純還算懂事,搬完家之後灑掃乾淨才離開的。

太史慈進駐陳留之後,一面安排四方防務,又派出使者與酸棗的郭嘉等人溝通。

賈詡則負責整飭宮殿,掛上了陳留行宮的牌子,恭迎劉正入住。

議事殿中,劉正見到了太史慈和賈詡。

姜維作爲晚輩,向兩人行了大禮。

劉正說:“子義,文和,你們辛苦了。”

如今拿下了陳留,你們纔算是實至名歸了。

兗州大局已定,當論功行賞。

我命令:

太史慈任左將軍,東萊侯,總督陳留軍事。

賈詡任兗州刺史,武威侯,負責整個兗州的政事。

陳留行宮設立政事堂,參謀分部,以及興漢商會陳留分會。

賈詡作爲總負責人,完善陳留的政事堂體系之後,立即開始土地改革。

陳留義學更名爲陳留大學,以北山大學和南山大學的教育模式綜合體存在。

至於陳留的政策,除了土地和法律之外,允許有變通的地方,具體的尺度由政事堂掌握。

劉正說完之後,宣佈散會。

太史慈找到了劉正,欲言又止。

似乎糾結了很久,賈詡有些看不過去了,於是就說:“王爺,是不是把糜校長調過來呀?”

子義遠在陳留,夫妻相隔千里,這長夜漫漫,孤枕難眠哪?

再有太史亨都快成年了,連父親的面都沒有見過幾次,這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劉正說:“文和,看來是我疏忽了。”

按照現在的形勢,各地駐軍在短時間內不會有變動。

就讓麾下的將軍們夫妻團聚吧?

只是孩子們都留在梅園上學,就不要離開了,關於孩子們的教育,一定不能放鬆的。

劉正說做就做,直接開始了新一輪的調動。

蔡大家進駐定縣,主持定縣書局的開創工作。

賈珍在定縣成立人才分析部,與定縣書局道力合作,專門整理華夏上下五千年的人物傳記。

南山大學的校長糜貞,調任陳留大學的校長。

巾幗軍負責人黃舞蝶和張寧,到陳留開辦軍工企業,負責向酸棗大營提供軍需支持。

定陶的原有軍工企業,部分向彭城轉移,剩下的部分就地轉化爲民用。

劉正決定把陳留打造成興漢軍的後方,更是把定陶城當成了最爲重要的門戶。

太史慈聽了劉正的佈置,忙感恩戴德的說:“多謝王爺!”

劉正忍不住的感慨萬分,興漢軍能夠有今天,是無數人用犧牲換來的。

拿下兗州,興漢國的總人口達到了兩千二百萬。

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得益於呂布的存在,北方的鮮卑人,再也沒有機會禍害幽冀並三州,漢室的人口保住了。

種田技術的進步和推廣,興漢商會和世家商會的持續商戰,糧食的價格,始終都維持在一個薄利多銷的水平。

即便是中原連年大旱,對於農業的收成影響並不是太大。

靠天吃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科學種田。

龍骨水車的推廣使用,屯墾團經驗通行天下,讓各路諸侯都嚐到了甜頭。

人多力量大,山寨種田工具的能力,直接將大部分的種田技術提前了千年。

興漢軍不斷推出的新式農具,不出兩個月就天下皆知了。

各地因地制宜,發明了許多種田的新工具和新技巧。

屯墾團的存在,讓推廣新式農具成爲了可能。

劉正到韋鄉附近,視察了屯墾團的新式農莊,並且發表了“農業決定未來”的主題講話。

興漢國的農業水平,已經走在了漢室各諸侯國的前列。

屯墾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那是別的部門無法替代的。

百姓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屯墾團的示範作用,纔是科學種田迅速推廣的最好廣告。

眼見爲實,不出三年,兗州就會成爲興漢國的糧倉了。

劉正看着那些猶豫不決的百姓,並沒有強制推廣科學種田,只是在屯墾團中不斷的使用新技術。

讓百姓看到實惠,纔是屯墾團存在的意義。

劉正對隨行的賈詡等人說:“文和,兗州三百萬百姓,就託付給你們了。”

讓百姓吃飽穿暖,是興漢軍的第一個目標。

你們一定要謹記——做一個讓百姓餓肚子的清官,遠不如一個讓百姓吃好穿好的貪官。

只不過刑部衙門會讓貪官無所遁形,大家就只能做一個讓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的好官了。

我討厭貪官,更討厭沽名釣譽的清官。

不能讓百姓脫貧的各級官員,有什麼資格自稱好官呢?

百年貧困地,代代有清流,這是多麼諷刺的事情哪?

賈詡說:“王爺放心,政事堂的考覈辦法已經完善了,不會讓別人鑽了空子的。”

劉正點了點頭,就與賈詡等人分別,帶着忠貞女衛和姜維的自行弩車部隊北上馬城,主持對鮮卑人的戰略決戰。

第1679章 突圍戰役第579章 辛家秘議第122章 桃花詩會第574章 盜龍術篇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224章 張濟之死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664章 長沙佈道第552章 計攻藍田第748章 血染麥城第913章 寒門委屈第1437章 血戰邪盟第1819章 慶功晚宴第2092章 自作多情第275章 劉虞之死第814章 戰鼓聲隆第1732章 東條長林第1820章 陷陣拆遷第777章 去職留爵第176章 烈士樊稠第97章 東阿王度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1830章 上庸會戰第51章 鄒全之死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1652章 金浪之死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95章 岐山之戰第512章 安民西行第535章 黃悅殺到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1852章 沙海風雲第317章 鐵騎縱橫第1253章 對話瓦仙第596章 老將退隱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1933章 劫貧濟富第1297章 黑白之道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2121章 僱傭出戰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1391章 功高震主第725章 啃老問題第1181章 日向富山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1799章 各顯神通第1140章 劉康之死第1217章 絕密計劃第1801章 廢彈利用第433章 蕪湖夜話第422章 邀遊柴桑第1260章 階層碰撞第1157章 架橋計劃第168章 穆順之死第674章 陶謙之死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65章 孫策出戰第90章 二打陽翟第1400章 南速北韌第60章 火燒博望第1078章 魚人阿水第695章 霍篤之死第484章 程昱之謀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917章 堅昆八部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479章 徐家老宅第195章 岐山之戰第1212章 傳統無價第937章 海軍青年第835章 治商之法第1148章 間諜之戰第1020章 黎平格局第2040章 進退維谷第1617章 柳東出現第758章 刑殺馬謖第999章 白羊之威第578章 辛甜領兵第858章 釜底抽薪第153章 曹操獻刀第409章 真假印璽第2082章 青龍保安第1678章 西米事件第1272章 光盤行動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247章 馬超突破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476章 酸棗練兵第1301章 錦繡文章第1663章 龍國與宴第906章 建國堅昆第432章 對酒袁耀第1136章 破軍不死第46章 教化黃巾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397章 警鐘長鳴第2050章 西明軍鬥第2056章 陳志封王
第1679章 突圍戰役第579章 辛家秘議第122章 桃花詩會第574章 盜龍術篇第671章 淺論世家第224章 張濟之死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664章 長沙佈道第552章 計攻藍田第748章 血染麥城第913章 寒門委屈第1437章 血戰邪盟第1819章 慶功晚宴第2092章 自作多情第275章 劉虞之死第814章 戰鼓聲隆第1732章 東條長林第1820章 陷陣拆遷第777章 去職留爵第176章 烈士樊稠第97章 東阿王度第391章 內部整飭第1830章 上庸會戰第51章 鄒全之死第1937章 大戰序幕第1652章 金浪之死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95章 岐山之戰第512章 安民西行第535章 黃悅殺到第2152章 趙皇殞落第1852章 沙海風雲第317章 鐵騎縱橫第1253章 對話瓦仙第596章 老將退隱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1933章 劫貧濟富第1297章 黑白之道第1162章 廣德悲歌第1310章 國力比拼第2121章 僱傭出戰第859章 爭取自由第1391章 功高震主第725章 啃老問題第1181章 日向富山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1799章 各顯神通第1140章 劉康之死第1217章 絕密計劃第1801章 廢彈利用第433章 蕪湖夜話第422章 邀遊柴桑第1260章 階層碰撞第1157章 架橋計劃第168章 穆順之死第674章 陶謙之死第485章 叢林戰法第165章 孫策出戰第90章 二打陽翟第1400章 南速北韌第60章 火燒博望第1078章 魚人阿水第695章 霍篤之死第484章 程昱之謀第582章 情報支持第917章 堅昆八部第1132章 大戰韓誠第358章 馬謖兵敗第479章 徐家老宅第195章 岐山之戰第1212章 傳統無價第937章 海軍青年第835章 治商之法第1148章 間諜之戰第1020章 黎平格局第2040章 進退維谷第1617章 柳東出現第758章 刑殺馬謖第999章 白羊之威第578章 辛甜領兵第858章 釜底抽薪第153章 曹操獻刀第409章 真假印璽第2082章 青龍保安第1678章 西米事件第1272章 光盤行動第1626章 院長趙雲第247章 馬超突破第1058章 活着真好第476章 酸棗練兵第1301章 錦繡文章第1663章 龍國與宴第906章 建國堅昆第432章 對酒袁耀第1136章 破軍不死第46章 教化黃巾第1662章 吳盟掙扎第397章 警鐘長鳴第2050章 西明軍鬥第2056章 陳志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