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馬超突破

劉正心裡很清楚,烏桓人融入興漢國百姓,這是大勢所趨。

然而誰作爲主導者,這纔是至關重要的。

烏桓人想要充當主導者,他們採取的融合方式就是燒殺搶掠。

在融合的過程中,帶給雙方百姓的全部都是痛苦和仇恨。

前些年的經驗證明,烏桓人一旦成了融合的主導者,雙方的仇恨只會越來越深。

烏桓人所謂的融合,是奴役式的不平等侵犯。

漢室百姓一旦忍無可忍,就會展開血腥的反擊。

這就是白馬王公孫瓚對待烏桓人的政策——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天下百姓的數量,畢竟是有限的。

一旦殺戮超過了一個極限,就會引發更多不可知的危機。

主導百姓融合的重任,至少在目前看來,烏桓突騎是沒有能力擔當的。

興漢軍的融合,是以教育和經濟爲先鋒,共同發展爲目的的方式進行的。

無論是漢人百姓,還是烏桓人,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套法律的管理之下。

有錢大家賺,都能吃上肉。

同時推廣教育並擴大交流,讓漢室的禮義廉恥思想深入人心。

共同的遵守一樣的道德標準,堅持相同的做人原則。

以友誼和奮鬥作爲基礎,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

這樣一來,烏桓人也學會了漢人的處世原則,整個遼東屬國就太平了。

劉正看着帳中的文臣武將,決定對蹋頓和烏桓突騎,進行戰略決戰。

一漢頂五胡,只是從精神層面擊垮烏桓人的反抗意志。

圍殲十萬烏桓突騎,纔是真正的打斷烏桓人的脊樑骨。

想到這裡,劉正終於有了決定。

劉正說:“徐榮,一事不煩二主。”

這對烏桓主力的戰鬥,還是由你來指揮。

十萬烏桓突騎,這是解決遼東屬國問題的最大障礙。

能消滅就不要活捉,畢竟搶掠成性的烏桓人,放到哪裡都是禍害。

徐榮說:“王爺,烏桓突騎屯駐險瀆西北方向,與昌黎城中的烏桓人,成了犄角之勢。”

想要解決烏桓突騎,還真是不容易呀。

關鍵是得分兵出擊,以烏桓突騎的機動能力,興漢軍有些吃虧呀。

想要徹底的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優先攻打昌黎城。

然而昌黎城外的十萬烏桓突騎,又會威脅到攻城部隊的安全。

具體應該如何謀劃,還真沒有萬全之策。

我決定:

扶黎軍配合槍騎軍,牽制昌黎城的樓班和烏桓人的守城隊伍。

白馬軍和神威軍,主持攻打烏桓突騎大營。

劉正聽了之後,點了點頭說:“好,就這麼辦。我帶着親衛隊與神威軍一起行動。”

趙雲早就已經準備好了,收到將令之後立即出發,到烏桓突騎大營的對面安營紮寨。

劉正和馬超以及龐統,帶着兩萬神威軍,在趙雲出發之後,又過了一個時辰,才離開了義縣大營,朝着既定的目標出發。

他們抵達白馬軍大營的時候,正是黃昏時分。

趙雲把劉正等人迎進了中軍大帳。

幾人坐定之後,馬超說:“王爺,不和我帶一隊人馬去挑戰一番,也好打擊烏桓突騎的士氣。”

劉正搖了搖頭,慢條斯理的說:“孟起稍安勿躁!”

烏桓突騎就擺在那裡,咱們何必急於一時呢?

ωωω¤ ttκΛ n¤ ¢ ○

大軍折騰了一天,以疲憊之師前去挑戰,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

這是戰役規模的決戰,要打也只能堂堂正正的出擊。

至於陰謀詭計,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沒有任何的意義。

趙雲也說:“王爺,今天晚上先養精蓄銳,明天正式攻打烏桓突騎大營。”

劉正點了點頭,似乎想起了什麼,於是就對趙雲說:“子龍,烏桓突騎是進攻型兵種,一定要做好夜間的防禦。”

趙雲點了點頭,出去安排了一番。

總算是度過了一個平靜的夜晚。

第二天卯時,七萬興漢軍全員出動。

劉正讓龐統帶領一萬白馬軍守衛營地,保護大軍的後路。

趙雲把白馬軍一分爲二,在神威軍左右兩邊列陣。

神威軍迅速的組裝拋石機,在烏桓突騎大營外面擺開了陣勢。

蹋頓帶着十萬烏桓突騎,鼓號出營。

身後跟着難樓,烏僕延和蘇僕延。

十八位烏桓勇士,在他們的身後排成了一排。

蹋頓勒馬,與身邊的蘇僕延說了幾句。

蘇僕延提着大刀,策馬來到了興漢軍的陣前。

蘇僕延大聲說:“請興漢王陣前說話!”

馬超縱馬而出,大聲說:“興漢王萬金之軀,怎麼可能與烏桓主將見面呢?”

我是徵西將軍馬超,特來給你等烏桓突騎將領一個忠告——義縣之戰的結果,已經證明了烏桓突騎不堪一擊。

俗話說:識時務者爲俊傑!

要是負隅頑抗,只怕到時候沒有後悔藥吃。

蘇僕延說:“我們烏桓突騎,都是英雄豪傑。”

既然到了陣前,就沒有空手而歸的道理。

我看你長得不錯,應該有幾分勇力。

不如你我打鬥一番,算是大軍的開胃菜。

馬超反駁說:“你這傢伙,半個身子都埋進黃土裡的人了,怎麼還要好勇鬥狠呢?”

蘇僕延怒了,面對馬超的挑釁,直接縱馬提刀就砍。

馬超舞動虎頭湛金槍,與蘇僕延鬥到了一起。

蘇僕延的功夫很雜亂,只是憑藉着血氣之勇和戰陣經驗,勉強的支撐着。

馬超的功夫已經面臨突破的邊緣了,武力值已經達到了97+。

只不過距離98還有一線之隔,似乎那層透明的壁障,把他給拒之門外了。

這一線之差,就是天差地別。

馬超總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得勁,招式運轉的時候,總有那麼一絲遲滯的蘊味在裡面。

虎頭湛金槍的威力,總是不能發揮到極致。

蘇僕延覺得馬超的狀態很奇怪,有的時候招式行雲流水,那威力也格外的驚人。

有的時候似乎是虎頭湛金槍在役使着馬超,這樣一來,馬超的武力似乎被抵消了大半。

馬超似乎陷入了忘我境界,手中的虎頭湛金槍,純粹是憑藉着武者的本能在還擊。

趙雲策馬來到了劉正的身邊。

劉正問:“子龍,你有什麼事情嗎?”

趙雲回答說:“王爺,孟起的狀態有些不對勁。”

劉正盯着馬超看了很久,纔開始與趙雲討論戰場上的狀況。

馬超應該是傳說中的臨戰突破,以趙雲的眼光,應該可以看得出來呀。

劉正說:“不用擔心,孟起的機緣到了。”

趙雲說:“王爺,臨戰突破,稍有不慎就是身死道消的下場。”

好在蘇僕延略遜孟起一籌,否則的話,孟起一定會遭遇重創。

我也覺得奇怪,爲什麼孟起會選擇臨戰突破,難道是危機之中覓機緣,生死場上破桎梏嗎?

劉正說:“子龍,每個人的突破機緣,是不一樣的。”

你有一個好岳父,可以針對性的喂招給你,讓你水到渠成的突破了障礙,神將級別的高手,各方面的潛力都一步一步的挖掘出來了。

孟起沒有你的條件,就只能被動的等待機緣的降臨。

突破機緣的隨機性,對於武者來說可是兇險萬分的。

好在孟起的運氣還不錯,沒有遇上能夠威脅到他的對手。

這是一場龍爭虎鬥,孟起的狀態已經穩固了。

蘇僕延很快就會大難臨頭了。

趙雲回想起突破神將時候的狀態,心中對於馬超的信心又多了幾分。

原來武者的突破,會伴隨着生活閱歷和征戰經驗的改變而改變。

就在劉正和趙雲談到突破神謀壁障的時候,戰場上鬥陣的夜個人,又有了全新的變化。

馬超的氣勢忽強忽弱。

然而他手中的虎頭湛金槍,總是能恰到好處的擋住蘇僕延的進攻。

趁他病要他命的打法,似乎並不能在馬超身上實現。

蘇僕延的腦海之中,不由自主的冒出一個奇怪的念頭——一旦馬超恢復正常的時刻到來,就是他生命終結的標誌。

從來都沒有人可以感覺到,生命居然會進入倒計時。

蘇僕延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例外。

他覺得很奇怪——到底是什麼樣的機緣巧合,才能讓一個人看到死亡的瞬間。

蘇僕延急了——他不想死!

爲了搏取一線生機,蘇僕延瘋狂的攻擊馬超,想要消滅災難的源頭。

然而馬超的武者本能,總是在關鍵的時刻,可以有驚無險的擋開蘇僕延的大刀。

蘇僕延拼命的砍人,額頭上的汗珠一顆接着一顆的往地上掉。

馬超依舊渾渾噩噩,似乎與整個天地已經融爲了一體。

虎頭湛金槍給了馬超一種奇怪的感覺——似乎成了身體的一部分。

這既像是人槍合一,又似乎比人槍合一高出了一個等級,達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

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身體的延伸。

馬超靜靜的感悟着,虎頭湛金槍似乎具備了靈性,又好像擁有了血脈相連的靈魂,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生命。

手握虎頭湛金槍的馬超,似乎成了一片小天地的主宰。

戰鬥已經不是戰鬥了,而是喂招。

馬超有一種錯覺,眼前的蘇僕延不再是對手,而是槍奴。

當“槍奴”兩個字在馬超的腦海中炸響的時候,他終於看到了一條霞光萬丈的康莊大道。

蘇僕延已經拼命到了極限,手中的大刀壓向了馬超。

馬超似乎睡着了,虎頭湛金槍也停止了左搖右擺。

就在蘇僕延的大刀,距離馬超的頭不足一寸的時候,時間似乎停滯了。

無論蘇僕延怎麼用力,那最後的一寸,始終都無法突破。

虎頭湛金槍緩緩的擡起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輕輕的點在了蘇僕延的大刀上。

周圍的空氣似乎炸裂了,發出了一陣地動山搖的呼嘯聲。

蘇僕延像是泥塑木雕一般,僵立在了馬超的面前。

觀戰的人們,先是感覺到了一絲寒意從馬超的身上散發出來。

那種寒意似乎具備一種奇怪的力量——可以凍結觀戰者的時間和思想。

劉正的梨花槍突然抖出九朵梨花,將周圍空氣中的壓抑成分盡數驅散。

與此同時,趙雲手中的龍膽槍也發出了一聲龍吟。

趙雲似乎觸發了護主的屬性,一個透明的光罩把劉正保護了起來。

然而在趙雲的頭頂上,劉正似乎看到了一絲血光一閃而過。

這種感覺很快就清失了。

戰場上似乎又恢復了正常。

蘇僕延的大刀化成了無數的光點,散落在了天地之間。

緊接着,蘇僕延的雙手融化了。

蘇僕延呢喃着說:“終於……”

這脫口而出的兩個字,成了蘇僕延最後的遺言。

蘇僕延融化了,隨之而來的,是蘇僕延的戰馬,最後只剩下了四個堅硬的馬蹄殼。

馬超的身上散發出一種紅光,那是一種極度嗜血的氣勢。

紅龍馬打了一個響鼻,似乎是不服氣的樣子。

劉正運轉真龍護體,左手輕輕的按在了馬脖子上,成功的安撫了紅龍馬。

趙雲提着龍膽槍,神情凝重的對劉正說:“王爺,孟起可以清醒過來嗎?”

劉正回答說:“子龍不必擔心,孟起不是凡夫俗子,一定可以圓滿的突破。”

兩軍陣前,馬超持槍而立,身上的氣勢很快就凝實了。

當馬超恢復了平靜的時候,烏桓突騎方陣前的蹋頓,突然感覺到了一種刺骨的寒冷。

第175章 全能董旻第334章 奇商衛藍第2141章 趙平首戰第805章 罷免徐庶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761章 因果之說第36章 關羽作惡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1674章 點鴛鴦譜第2083章 地刺五號第2179章 鎮東書院第125章 整治衛家第1144章 化妝偵察第329章 張高曹成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157章 劉備攻關第131章 張舉造反第134章 甄府東遷第439章 張承奮威第266章 樓桑往事第1412章 折府易主第880章 嫡庶失序第1357章 八九成就第1405章 軍官學院第1400章 南速北韌第739章 倍受煎熬第673章 平安許貢第341章 曹操兵敗第688章 腰埠協定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1207章 緊急調查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1374章 修道國度第2106章 殺手來襲第812章 督帥郭淮第1077章 激流衝浪第2044章 張九歸趙第1109章 金風玉露第1282章 盧江之家第1502章 錢能通神第1060章 入城風波第1137章 周瑜戰死第712章 情冷心寂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537章 新陳代謝第1690章 龍城定計第590章 偷雞不成第670章 淮陰韓家第1306章 一騎當千第7章 七星寶刀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377章 烈火鐵騎第1685章 耶律分家第120章 安喜縣尉第2189章 釣魚戰法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1372章 郭嘉趕到第360章 最後兩關第89章 曹操孟德第857章 韓安大婚第45章 啞巴田豫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56章 刺史龔景第1839章 飛鳳揚威第484章 程昱之謀第1981章 南擊袁紹第1578章 衆人解牛第2214章 放逐相柳第1379章 烈火如歌第1525章 血肉長城第930章 青山協定第28章 興漢商會第1919章 擊退遼山第1233章 淨身出戶第102章 鬼帥張饒第920章 見利忘義第778章 梅花從軍第1922章 寒門之殤第1014章 藤甲兇猛第1311章 隔熱油箱第1979章 文蕊兵敗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293章 公孫一龍第432章 對酒袁耀第93章 計鬥符兵第1694章 西宛軍議第1501章 助人尋門第336章 傲嬌糜圓第1552章 大賽前奏第6章 除惡務盡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523章 適訓體系第797章 程武出征第1516章 盧雙之死第1022章 槍神傳人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717章 世家定數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178章 十萬流民第778章 梅花從軍
第175章 全能董旻第334章 奇商衛藍第2141章 趙平首戰第805章 罷免徐庶第1885章 榨乾價值第761章 因果之說第36章 關羽作惡第568章 特戰雄風第1674章 點鴛鴦譜第2083章 地刺五號第2179章 鎮東書院第125章 整治衛家第1144章 化妝偵察第329章 張高曹成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157章 劉備攻關第131章 張舉造反第134章 甄府東遷第439章 張承奮威第266章 樓桑往事第1412章 折府易主第880章 嫡庶失序第1357章 八九成就第1405章 軍官學院第1400章 南速北韌第739章 倍受煎熬第673章 平安許貢第341章 曹操兵敗第688章 腰埠協定第1762章 團隊內訌第1207章 緊急調查第1135章 吳宮國恥第1374章 修道國度第2106章 殺手來襲第812章 督帥郭淮第1077章 激流衝浪第2044章 張九歸趙第1109章 金風玉露第1282章 盧江之家第1502章 錢能通神第1060章 入城風波第1137章 周瑜戰死第712章 情冷心寂第1676章 宋氏之殤第537章 新陳代謝第1690章 龍城定計第590章 偷雞不成第670章 淮陰韓家第1306章 一騎當千第7章 七星寶刀第2093章 保安聯合第1377章 烈火鐵騎第1685章 耶律分家第120章 安喜縣尉第2189章 釣魚戰法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1372章 郭嘉趕到第360章 最後兩關第89章 曹操孟德第857章 韓安大婚第45章 啞巴田豫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56章 刺史龔景第1839章 飛鳳揚威第484章 程昱之謀第1981章 南擊袁紹第1578章 衆人解牛第2214章 放逐相柳第1379章 烈火如歌第1525章 血肉長城第930章 青山協定第28章 興漢商會第1919章 擊退遼山第1233章 淨身出戶第102章 鬼帥張饒第920章 見利忘義第778章 梅花從軍第1922章 寒門之殤第1014章 藤甲兇猛第1311章 隔熱油箱第1979章 文蕊兵敗第1104章 滄海桑田第293章 公孫一龍第432章 對酒袁耀第93章 計鬥符兵第1694章 西宛軍議第1501章 助人尋門第336章 傲嬌糜圓第1552章 大賽前奏第6章 除惡務盡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523章 適訓體系第797章 程武出征第1516章 盧雙之死第1022章 槍神傳人第1051章 強制八時第717章 世家定數第1349章 緣慳一世第178章 十萬流民第778章 梅花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