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桃花詩會

詩稱:

最美人間四月天,桃花流水敘時綿;

踏青男女情深處,早有音書誓語專。

范陽郡到手之後,酒侯府又進入了沉寂期。

轉眼之間,四月已經來臨了。

洛陽城外,東山桃園。

由洛陽十美舉辦的,桃花詩會,卻是集踏青,相親,互訴衷腸爲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娛樂活動。

洛陽城,及其周邊地區的,青年才俊,都獲得了“桃花詩會”的邀請函。

劉正也拿到了三張邀請函。

便帶着陳到和郭嘉與會,盧門七郎,一個不落。

更有河東衛家,河內司馬家,荊揚八大家的年輕才俊參與。

大會的評審團,由洛陽十美組成。

她們都是待嫁少女,若是有人覓得佳婿,立即退出十美行列,由新人替補。

年年歲歲有十美,歲歲年年是佳期。

先是衆美獻舞,再是士子吟詩一首,供衆美評閱,幸運者,可抱得美人歸。

蔡琰作爲桃花詩會的主持人,率先一首,拋磚引玉:

漢季輕權柄,黃巾亂天常。

志欲圖篡弒,先害郡賢良。

逼迫拆舊邦,擁兵以自強。

吾帝興義師,士爭討不祥。

引衆來東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來者皆有傷。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

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長驅東入關,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爲爛腐。

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

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除虜。

要當以亭刃,我誓不活汝。

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並下。

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

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時荒與國異,人俗少義理。

處所多霜雪,聞風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悲泣。

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

邂逅徼時願,骨肉來迎己。

己得自解免,豈復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

人言母當去,未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

號泣手撫摩,當發覆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

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爲立踟躕,車爲不轉轍。

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

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爲摧敗。

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城廓爲山林,庭宇生荊艾。

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

煢煢對孤景,怛吒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

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爲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

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

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一曲長詩,令女子花容失色,又叫男子羞愧難當。

當衆美問起詩題時,蔡琰揮毫,“悲憤詩”三個字,躍然紙上。

袁紹心有所感,塗鴉四句:

曲水流觴意如何?人生無志笑蹉跎;

雄心萬丈今非昔,任縣城頭衆識我。

袁術沒有興趣,直接讓曹操來。

曹操一步一句詠佳詩,一句詩來一口酒。

詩稱: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萍。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思卿吐哺,乃盼歸心。

曹操之詩,濃情暗隱,似有表白姿態。

獵色之意,昭然若揭。

衆美感念其才情,不以爲忤。

蔡琰問:“曹大人,此詩以何爲題呀?”

曹操見美人之心,卻不在自己身上,長吁短嘆一聲,說:“就叫短歌行吧!人生嘗苦短,情急卻難伸。”

十美之二,是王允的義女,美人含香,落筆生花,題就“短歌行”三個字,還笑說:“曹大人不短,其志猶長。”

河內司馬懿,年輕氣盛,見了佳作,自負才氣,獻詩一首:

天地開闢,日月重光。

遭遇際會,畢力遐方。

將掃羣穢,乃濟故鄉。

肅清萬里,欲齊八荒。

告成歸野,狩獵武陽。

衆美見他人小鬼大,不以爲然,一笑而過。

河東衛仲道,也獻詩一首:

啊!桃花,你真美!

就像是女人的大腿。

啊!桃花,你真紅!

就像是新娘的蓋頭。

啊!桃花,你真水!

就像是姑娘的巧嘴。

桃花!桃花!我愛你!

日上三竿也不起。

……

衆美捧腹大笑,蔡琰面紅耳赤,塗鴉一首以嘲:

不會作詩不會抄,強要學大家風騷;

如今廣衆知羞否?縱是英雄亦折腰。

盧毓自罰三杯,不敢獻醜。

盧秀學兄長模樣,告罪罰酒了事。

盧門七郎,僅剩劉正。

劉正無奈,抄詩一首交差: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衆美點頭稱是,有人展袖,書:桃花詩。

到了這個份上,本來盛會,即將進入點評階段。

衆美見陳到和郭嘉,模樣不賴,心生喜歡,強邀獻詩。

郭嘉推卻不過,勉強獻詩:

昔日明月照潁州,來時卻到洛陽樓;

七瓣桃花謀香切,三樽米酒觴中悠。

卿應憐我相思意,吾必慕君一靨愁;

最恨秋香成故事,春悲夏泣水東流。

衆美嬌笑,忙問詩題。

郭嘉餘興寥寥,隨口一說:“思鄉!”

衆美饒過了郭嘉,又開始爲難陳到。

陳到也豁出去了,直接抄詩:

此刻殷勤暫借詞,花中有誓兩心隨;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意綿綿無絕期。

蔡琰大喜,引陳到爲知音,遂親問詩題。

陳到回答說:“長相思!”

蔡琰揮毫疾書,更題詩一首,以表情意:

君欲與我長相知,桃花宴會正佳期;

紅顏二八應思嫁,公子綸巾自娶時。

修發裁衣添秀色,讀書認字漲才知;

人間七月音書遞,誇馬京師自此隨。

衆美見蔡琰有意,於是就饒過了陳到。

先是點評蔡琰的詩:

敘時論今,憂國憂民;不失才氣,不失情懷;巾幗紅顏,勝似丈夫。

再是袁紹的詩:

短短四句,包羅萬千;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任縣風流,千秋一夢;不負家邦,不負紅顏。

曹操的詩:

遙相應和,總角難猜;丈夫奇志,感地動天;女兒有淚,君子有情;可惜許國,不得顧私。

司馬懿的詩:

人小口氣大,奈何未長成;

待到毛齊日,再來與衆爭。

衛仲道的詩:

粗鄙不堪,才識不足。

商賈之流,辱沒祖宗;文難濟世,武不張弓。

劉正的詩:

倒也切題,奈何念她;擁美思美,自是奇芭;若是無意,何必貪花;山高水長,餘情自誇。

郭嘉的詩:

心中有人,不再有他;詩以詠志,才情亦佳;風流不負,大浪淘沙;他日情定,勸賞紅花。

陳到的詩:

既此纏綿君不誤,桃花詩會自呈情;

英雄俏面佳人喜,莫待來年與客爭。

蔡琰落落大方,將自己手抄的幾首桃花詩,相贈陳到。

陳到身無長物,唯以腰間長劍相贈,並說:“此劍隨我戰南陽,擒韓忠,南征北戰,添功無數。今贈知己紅顏,以爲守護之意。”

蔡琰收了長劍,兩人就算是定情了。

只待七月佳期,就能成全一段佳話。

含香有意曹操,欲以香帕相贈。

奈何曹操,正與卞氏如膠似漆。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Wшw●тt kān●¢O 含香只能悻悻而歸。

十美之九,擇了袁紹,從此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

十美之七,居然選擇了,小屁孩,司馬懿。

待到公子長大成人,便是姑娘議嫁之日。

衆美均獲意中人,獨棄含香。

這一屆的桃花詩會,是成就最高的一次。

興漢七十二才子的大名,從此名揚天下。

關於這興漢七十二才子,是野史自傳的:劉正爲首,甄宓其次,郭嘉第三……

共收錄七十二位,興漢軍中的文武才俊,取其傳世佳作,編撰而成。

至於陳到,名列第十七位,比起妻子蔡琰,遜色了很多。

常常夫綱不振,倒也後宅安寧。

劉正能夠排第一位,全靠紀效新綱。

無論做人做事,都被世人奉爲經典。

回到酒侯府中,衆人先恭喜陳到——抱得美人歸。

陳到說:“侯爺,蔡郎中爲人固執,我要娶他的心頭肉,任重而道遠啊!”

劉正問:“奉孝,你有什麼辦法嗎?”

郭嘉笑着說:“叔至放心,除了洞房,其他的一切,都包在我身上。”

陳到說:“軍司馬,可不能開玩笑啊!要是文姬有什麼閃失,我會跟你拼命的!”

劉正也鄭重其事的,告訴郭嘉——千萬不要輕敵。

以衛仲道的脾氣,和豪強世家的,行事作風;一定會採取,激烈的手段,來報復陳到和蔡琰。

郭嘉記住了,這可是酒侯府,最大的喜事。

要是出了什麼岔子,他也沒有臉,再以興漢軍,第一參謀長自居。

婚禮的籌備,交給了興漢商會,洛陽城分會。

然而還有一個大問題——誰來說媒呢?

關鍵是替陳到說媒,這就涉及到了,身份地位問題。

說媒的人,要是份量不夠,這樁美事,恐怕難以成全。

劉正決定親自出馬,說服恩師盧植,替陳到向蔡府求親。

一頓范陽燒酒之後,盧植醉了,半醉半醒之間,對劉正說:“七郎,要換了是你,爲師可以,豁出去這張老臉,替你走一趟。”

盧植可不糊塗,爲劉正求親,他可以認。

然而替陳到求親,以蔡邕的脾氣,只怕是朋友,也沒有得做了。

盧植可丟不起這個人。

劉正勸說:“盧師別盡往壞處想,凡事都得往好處想。要是成了,以後見了蔡郎中,不是更有面子嗎?”

盧植心想,七郎的話有道理。

萬一要是成了,以後蔡邕見了自己,得先行禮,道一聲——老大人!

這件事情,想想都有趣。

看來這說親的風險雖大,卻是值得一試。

面子險中求,爲了讓蔡邕先行禮,這趟媒,得保!

盧植酒醉,思維轉換的速度,遲緩到了,一個可怕的地步——只想着拿捏蔡邕。

他完全忘記了,蔡府求親——其實是,抱着炸彈跳坑。

盧植說:“七郎,十壇天下貢酒,爲師替你走一遭!”

劉正喜出望外,大吼一聲:“成交!”

第1708章 事故調查第136章 五行金璽第1090章 行業生態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604章 進入禹山第1459章 追擊窮寇第2148章 收編狼皇第2037章 連破七城第733章 父子談心第192章 司徒獻女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938章 誘敵下山第1324章 九脈縱橫第2089章 吳情投誠第781章 議案難成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1552章 大賽前奏第93章 計鬥符兵第2196章 恢復鎮東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1945章 陶氏覆滅第1939章 博弈規則第280章 香山夜話第1000章 力量鍛鍊第702章 遷徙朔方第1184章 發現敵蹤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44章 擒程遠志第1640章 遭遇硬茬第178章 十萬流民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2146章 道的層次第1849章 播種兼容第1543章 碰高集團第1395章 榮譽鐵軍第503章 推波助瀾第2126章 孔義之危第157章 劉備攻關第1888章 幼麟姜維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1028章 秦楚比武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792章 新的對抗第1356章 佛門惠風第1605章 智能投喂第1011章 無情有情第2159章 烏江自刎第831章 堅持到底第83章 攻克舞陽第502章 司馬奇謀第55章 黃忠立功第148章 曹操投董第1097章 窮奇戰隊第1685章 耶律分家第334章 奇商衛藍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239章 西守東攻第531章 不死不休第424章 溫柔是刀第1049章 瑤池仙子第1973章 營救呂布第1767章 江山美人第1093章 大戰鐵牛第885章 長安風雲第1623章 強加造化第805章 罷免徐庶第1326章 君子如玉第580章 梅園統考第1606章 合力煉魚第1900章 學生遇刺第296章 盧秀回家第60章 火燒博望第2162章 約戰南天第2129章 董宣之死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769章 城外楊村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1225章 平陽之殤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2182章 四大王子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639章 陷陣之名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32章 經略淨海第2149章 討伐不臣第364章 巧斬丈八第570章 一起虐菜第464章 陳武之死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77章 滎陽戰事第2056章 陳志封王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424章 曲阿風雲第1989章 關羽兵敗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1404章 楊六失蹤第193章 董卓之死第901章 習慣趨同第835章 治商之法
第1708章 事故調查第136章 五行金璽第1090章 行業生態第1126章 克秦皇城第604章 進入禹山第1459章 追擊窮寇第2148章 收編狼皇第2037章 連破七城第733章 父子談心第192章 司徒獻女第1250章 十面埋伏第938章 誘敵下山第1324章 九脈縱橫第2089章 吳情投誠第781章 議案難成第1245章 巴谷之義第1552章 大賽前奏第93章 計鬥符兵第2196章 恢復鎮東第599章 飛龍在天第1945章 陶氏覆滅第1939章 博弈規則第280章 香山夜話第1000章 力量鍛鍊第702章 遷徙朔方第1184章 發現敵蹤第1039章 七彩蝴蝶第44章 擒程遠志第1640章 遭遇硬茬第178章 十萬流民第548章 張麻曹真第2146章 道的層次第1849章 播種兼容第1543章 碰高集團第1395章 榮譽鐵軍第503章 推波助瀾第2126章 孔義之危第157章 劉備攻關第1888章 幼麟姜維第2136章 武松歸隱第1028章 秦楚比武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792章 新的對抗第1356章 佛門惠風第1605章 智能投喂第1011章 無情有情第2159章 烏江自刎第831章 堅持到底第83章 攻克舞陽第502章 司馬奇謀第55章 黃忠立功第148章 曹操投董第1097章 窮奇戰隊第1685章 耶律分家第334章 奇商衛藍第1076章 廚師牛旺第239章 西守東攻第531章 不死不休第424章 溫柔是刀第1049章 瑤池仙子第1973章 營救呂布第1767章 江山美人第1093章 大戰鐵牛第885章 長安風雲第1623章 強加造化第805章 罷免徐庶第1326章 君子如玉第580章 梅園統考第1606章 合力煉魚第1900章 學生遇刺第296章 盧秀回家第60章 火燒博望第2162章 約戰南天第2129章 董宣之死第1178章 禍國男顏第769章 城外楊村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1225章 平陽之殤第110章 任縣軍議第2182章 四大王子第1871章 汜水殘陽第639章 陷陣之名第714章 荊南亂起第32章 經略淨海第2149章 討伐不臣第364章 巧斬丈八第570章 一起虐菜第464章 陳武之死第394章 張萍的情第177章 滎陽戰事第2056章 陳志封王第201章 王允捐軀第1424章 曲阿風雲第1989章 關羽兵敗第2227章 番外篇:戰海守關人(1)第448章 劉勳投曹第1404章 楊六失蹤第193章 董卓之死第901章 習慣趨同第835章 治商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