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分兵出擊

劉備日復一日的,與鄒全攀談,交流感情。

關羽和張飛,也在宿營之時,到范陽軍中展示武力。

劉備還想,通過鄒全進入興漢軍中,被劉正給婉拒了。

劉正心想,鄒全不知死活,興漢軍中,可不能出現劉備的影子。

大軍繼續南下,與太史慈的兩棲戰隊,會合之後,便在高唐港城中,休整補充。

爲了便於指揮,劉正決定:成立討逆校尉部,編制爲一個加強軍。

軍長由劉正親自擔任,副軍長黃忠,參謀長郭嘉。第一團爲西涼團,團長張繡,官階爲昭武都尉;第二團爲丹陽團,團長周泰,官階爲昭武都尉;第三團爲天衛團,團長典韋,官階爲討逆都尉;第四團爲兩棲團,團長太史慈,官階爲橫江校尉;軍部直屬部隊,神弓營,營長黃敘,官階爲見習都尉。

這討逆校尉部,是根正苗紅的,幽州軍正規部隊,有編制,有地盤,是第一支,得到幽州刺史部,官方認可的興漢軍部隊,可以名正言順的討伐外族,清剿土匪山賊。

進入青州之後,劉正命令:一直活躍在黃河兩岸的,太史慈部作爲先鋒。周泰團和典韋團,以及黃敘部作爲中軍,張繡團殿後。

就在討逆校尉部,成立的當天夜裡,王越也送來了,青州黃巾軍的相關情報。鑑於消息的重要性,居然由史阿,親自傳遞情報。

劉正接過來一看,那管亥果然聰明,沒有與泰山黃巾軍合而爲一,反而以東萊郡作爲根據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黃巾軍大生產運動。

史阿見信已經送到了,劉正也簽署了簽收的回執,就打算悄悄的離開。

史阿剛要轉身,劉正卻叫住了他說:“史都尉,傳訊王提督,讓他聯繫甘提督,給東萊郡黃巾軍管亥部,提供足夠的海船,和三個月的食物。再秘密通知管成武,就說討逆校尉部,即將展開,三天後會在樂安港登陸。光復東萊郡的戰鬥,即將打響,讓他迅速的離開。可以告訴管亥我的名字,不得透露討逆校尉部的,具體編制情況。去辦吧,這是令牌,你收好!”

史阿接過令牌後,靜靜的等待着,劉正的下一步命令。

劉正說:“接頭暗語:問:興霸,烤魚糊了,答:海面上,只有水煮魚;問:半斤的來兩條;答:最小十八斤;問:吃不完,答:無妨,兄弟多。”

史阿記下了暗語,這才轉身離開。這也是劉正想到的保密措施,由他和各地負責人,秘密討論制定的。每個接頭暗語,只能使用一次,用過之後,立即作廢。

新的暗語,則按照事先約定的方案啓動,這樣一來,把泄密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除了劉正和對應的將領,別人是不可能,同時得到暗語和令牌的,至於執行人,是否會發生意外導致叛變,有秘衛全程監督,大可放心。

特別是情報部門的負責人,劉正在安排任務之後,都會由秘衛監督執行。

至於秘衛的負責人,劉正稱他爲影子,其他的一個字,也不會透露。

對於影子,劉正是絕對信任的,對於秘衛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孤兒,先是半年的忠誠考驗,在各種極端的條件下,檢測成員們的忠誠度。

這也是生死考驗,通過者生,失敗者死。

再授予通過者,地位和榮譽,最後才進行強化訓練。

五天前,第一批秘衛成員結業,劉正帶了一個小隊,隨軍南下。

與管亥部黃巾軍的演戲,事關重大,劉正才讓秘衛出動,確保萬無一失。

第二天早上,劉正向鄒靖和范陽軍,通報了討逆校尉部的正式成軍,以及進攻東萊郡黃巾軍的相關計劃。

鄒靖初次離開幽州,即將到陌生的青州大地上,與本鄉本土的黃巾軍,進行一場生死較量。他這心裡七上八下的,總感覺,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鄒靖忐忑不安,就打算與劉正的討逆校尉部,一起行動。

劉備見鄒靖的模樣,就知道大事不妙,一旦兩部合兵一處,那他就沒有機會了。於是乎,他就用眼神示意,讓鄒全站出來攪局。

鄒全本來就心高氣傲,又得到了劉備的暗示,於是就上前,對鄒靖說:“大人,討逆校尉部,是興漢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組成,樂陵關一戰之後,早就名聲在外;田家堡戰役之後,更是如日中天。如今南渡青州,若是范陽軍附驥,豈不是讓興漢軍專美於前,范陽軍卻落下一個,酒囊飯袋的話柄。這樣大人臉上也無光呀。”

鄒靖粗通軍略,還以爲鄒全,這是突然開竅,長進了,於是就問:“全兒以爲,叔父應該如何選擇?”

鄒全說:“青州黃巾軍,分爲兩部:其中東萊郡盤踞的,是管亥部,擁有黃巾力士一萬,戰鬥力不俗;泰山郡盤踞的,不過是烏合之衆,就那單經本部,還有點戰鬥力。不如約定分兵進攻,劉正啃骨頭,咱們吃肉,最後一起到定陶城中,拜見刺史大人,范陽軍功勞在手,臉上也有光呀。”

劉正見鄒靖叔侄,竊竊私語,沒聽見他們在說些什麼,於是就大聲的問:“太守大人,關於登陸樂安港,你們范陽軍,還有什麼異議嗎?”

鄒靖說:“佑興,合兵一處,帶甲兩萬,足以同黃巾主力較量了。如今這青州黃巾軍,管亥部三萬,單經部兩萬。殺雞何必用牛刀,再說以泰山壓頂之勢,討伐黃巾軍,萬一他們逃進了深山,只怕仗就不好打了。”

劉正不知鄒靖的心思,於是就問:“那依太守大人的意思呢?”

鄒靖說:“不如佑興所部,依舊按照原定計劃,攻取樂安港口,執行光復東萊郡的作戰任務。范陽軍轉道泰山郡,負責牽制那裡的黃巾軍各部,待佑興收復東萊郡之後,再趕來助陣,一舉蕩平黃巾軍叛賊,還青州百姓一個安寧。”

這是鄒靖多了一個心眼,沒有把話說得太滿。其實他話裡的意思是,要是范陽軍,在討逆校尉部趕到之前,就已經平定了泰山郡黃巾軍。劉正也就沒有辦法,搶奪屬於范陽軍的榮耀了。

劉正也覺得合兵一處,卻有兩個指揮系統,對於戰事非常不利,也覺得分兵兩處,是利大於弊的。

再說了,還得給劉備,一個上下其手的機會,讓他幫忙分裂范陽軍,讓興漢軍的根基南山城,變得更加安全。

劉正說:“太守大人想得周到,只是泰山郡多山,范陽軍不善於步戰,還請大人務必要小心行事,只要牽制住那些黃巾軍就好,我部一定會,儘快平定東萊郡的黃巾軍,再與大人合兵一處。”

鄒全怒了,皮笑肉不笑的問:“怎麼,你們討逆校尉部能打,咱們范陽軍,就是吃乾飯的嗎?”

鄒靖默許的態度,讓劉正不想多說什麼,於是兩軍分道揚鑣。

先說劉正的討逆校尉部,通過秘密渠道,直接告訴管亥,興漢軍南下了,你們走吧!

管亥前腳剛收到幽州程遠志部的戰報,後腳就收到了劉正,讓他避禍海上的消息,還把船都準備好了。

這一切都是在東萊黃巾軍,毫無知覺的情況下完成的。

管亥知道劉正勢在必得,討逆校尉部,挾大勝之威南下。

戰鬥的勝負先不用說,即便是僥倖取得了勝利,還得面對更多的幽州軍。

想來想去,管亥還是覺得,劉正的主意靠譜。只要熬過了漢室的清剿,以後的發展,還是大有作爲的。

劉正馬不停蹄的接收東萊郡,重建官府,恢復生產秩序,至於各地主官,一律由官府倖存屬吏代管。等待着青州平定之後,再由青州刺史部的龔景大人,統一安排。

與此同時,鄒靖帶着五千范陽軍,朝着泰山郡方向進軍。

劉備沒有了劉正的壓制,果然對范陽軍,上下其手。一面讓關羽和張飛,在與鄒全比武的時候,故意放水,哄得這位范陽軍領軍校尉心花怒放,把劉備三兄弟,當成了生命中唯一的知己。同時還把劉正,當成了他們,酒後茶餘,口誅筆伐的對象。

有了這個共同的話題之後,劉備與鄒全的感情,迅速的升溫,兩人的私交,也越來越好。

就在劉備想方設法,拖住鄒全的時候,關羽和張飛,卻在范陽軍中,努力的賣弄武藝,引起了范陽軍中,大部分士兵的嚮往之心。

鄒靖雖然不常在軍中行走,但是他也察覺到了,與劉正分開之後,范陽軍中的氣氛,變得越來越詭異了。

鄒靖甚至有一種錯覺,那些范陽軍的士兵,看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個,毫不相干的外人。

鄒靖忙命人,悄悄的請來鄒全,對他說:“爭先,你究竟做了什麼事,范陽軍已經對咱們叔侄,離心離德了。”

鄒全大驚失色,當他得知,是劉備三兄弟,在搗鬼的時候,無論鄒靖怎麼說,他一個字也聽不進去。

鄒靖無奈,只好拖着鄒全,暗中化妝成糞夫,於范陽軍中行走。

眼見爲實,鄒全終於覺悟了。

只可惜鄒全操之過急,不僅沒有奪回軍心,反而激怒了劉備。

原來是鄒全命人,擇地另建一座小營,把劉備軍和范陽軍完全隔離。

劉備三兄弟,失去了自由出入,范陽軍大營的權利之後,又得知鄒全,在大肆處置那些,同情劉備的軍中將領們。張飛是個急性子,聽見了這個消息之後,心急如焚。

在劉備軍的大營之中,張飛正嘟嘟囔囔着問:“大哥,要是再想不出辦法來,咱們這段時間,所做的努力,可就要白費了?”

關羽也說:“大哥,想個辦法吧,那些都是義氣之人,死在鄒全小人的手裡,也太冤枉了。”

劉備束手無策,於是就問計簡雍:“憲和,目前的情況,你也看見了,有什麼辦法,可以讓那鄒全,停止殺害那些義士嗎?”

簡雍回答說:“主公,辦法只有一個,鄒靖不能領兵,一旦鄒全死了,他就只能依靠主公了。”

張飛大吼一聲說:“這好辦,我馬上去宰了鄒全!”

劉備怒斥說:“三弟,不得魯莽,回來,聽憲和把話說完。”

簡雍說:“主公,鄒全必須要死,可又不能由咱們親自動手。”

劉備說:“要不化妝成劉佑興的人,把鄒全殺了?”

簡雍說:“主公,那劉佑興遠在東萊郡,嫁禍於他,也得鄒靖相信才行呀。”

關羽終於開口了,問:“不用賣關子了,直接說出計策。”

簡雍說:“鄒全必須要死,還必須要,光明正大的死在戰場上。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借刀殺人。只有發生在衆目睽睽之下,鄒靖和范陽軍上下,纔會對主公心服口服。”

劉備說:“前面就是開陽城了,必須要好好謀劃一番。”

簡雍把自己的計策講了出來,令劉備三兄弟拍手叫好。

可憐的鄒全,他以爲驅逐了劉備兄弟之後,就萬事大吉了。卻沒有想到,這是把他自己,往絕路上推。

第375章 思想衝擊第1455章 誅孔雀南第1691章 裕弟大婚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1008章 桃源夢碎第1982章 大戰公孫第1181章 日向富山第1796章 再悟因果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1623章 強加造化第1264章 維穩第一第1467章 力戰萬軍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1253章 對話瓦仙第1340章 丹青對陣第1356章 佛門惠風第153章 曹操獻刀第165章 孫策出戰第1163章 兵臨茅山第1237章 毀書斬使第1426章 水上雄師第643章 圍城之戰第593章 黑狗鏢局第1036章 荊州亂戰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56章 刺史龔景第422章 邀遊柴桑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2056章 陳志封王第941章 僵持不下第32章 經略淨海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520章 八營軍演第244章 義縣之戰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1054章 天牢之行第1129章 鎮惡之戰第1289章 秘密挑戰第22章 丹陽募兵第1975章 暗戰爭鋒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1237章 毀書斬使第993章 貪狼臨世第1050章 加油好累第510章 軍魂之怒第681章 周瑜請賢第561章 九州神鼎第581章 百年大計第2184章 勸降宋西第136章 五行金璽第2070章 賈充出兵第144章 千里送詔第721章 乘風破浪第387章 冀州辛毗第172章 劉封出山第140章 靈帝之死第1503章 利益至上第1428章 對抗天兵第1536章 人才戰略第940章 蜀軍四虎第456軍 孫權稱王第1931章 孫權自立第670章 淮陰韓家第1839章 飛鳳揚威第1985章 太行書院第312章 如何平等第1382章 殊死抗爭第791章 品級告身第1875章 引而不發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209章 劉備崛起第105章 夜會張角第268章 避子香囊第1769章 利親害仇第896章 武侯訓子第1511章 天機匕出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515章 司馬無策第1528章 李智出山第411章 界橋之戰第1833章 寒門新論第629章 猛虎出籠第1191章 刺激消費第2218章 文章鎮世第1911章 矯詔勸降第615章 圍點打援第718章 禹村會議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687章 反攻楊莊第559章 子睹父刑第2125章 北城之戰第575章 梅園之怒第1176章 井上抉擇第2075章 戰鬥突破第1347章 玉泉市場第1044章 夫妻釋疑第488章 謀主徐庶第1078章 魚人阿水第1895章 五姓易幟第950章 王平敗退
第375章 思想衝擊第1455章 誅孔雀南第1691章 裕弟大婚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1008章 桃源夢碎第1982章 大戰公孫第1181章 日向富山第1796章 再悟因果第1972章 男女平等第1623章 強加造化第1264章 維穩第一第1467章 力戰萬軍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1253章 對話瓦仙第1340章 丹青對陣第1356章 佛門惠風第153章 曹操獻刀第165章 孫策出戰第1163章 兵臨茅山第1237章 毀書斬使第1426章 水上雄師第643章 圍城之戰第593章 黑狗鏢局第1036章 荊州亂戰第773章 冀州大旱第56章 刺史龔景第422章 邀遊柴桑第576章 辛酸碎了第2056章 陳志封王第941章 僵持不下第32章 經略淨海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1520章 八營軍演第244章 義縣之戰第1683章 裕弟歸龍第1054章 天牢之行第1129章 鎮惡之戰第1289章 秘密挑戰第22章 丹陽募兵第1975章 暗戰爭鋒第351章 賣身葬父第1237章 毀書斬使第993章 貪狼臨世第1050章 加油好累第510章 軍魂之怒第681章 周瑜請賢第561章 九州神鼎第581章 百年大計第2184章 勸降宋西第136章 五行金璽第2070章 賈充出兵第144章 千里送詔第721章 乘風破浪第387章 冀州辛毗第172章 劉封出山第140章 靈帝之死第1503章 利益至上第1428章 對抗天兵第1536章 人才戰略第940章 蜀軍四虎第456軍 孫權稱王第1931章 孫權自立第670章 淮陰韓家第1839章 飛鳳揚威第1985章 太行書院第312章 如何平等第1382章 殊死抗爭第791章 品級告身第1875章 引而不發第150章 捨生取義第209章 劉備崛起第105章 夜會張角第268章 避子香囊第1769章 利親害仇第896章 武侯訓子第1511章 天機匕出第362章 軍中二代第515章 司馬無策第1528章 李智出山第411章 界橋之戰第1833章 寒門新論第629章 猛虎出籠第1191章 刺激消費第2218章 文章鎮世第1911章 矯詔勸降第615章 圍點打援第718章 禹村會議第167章 董卓興師第687章 反攻楊莊第559章 子睹父刑第2125章 北城之戰第575章 梅園之怒第1176章 井上抉擇第2075章 戰鬥突破第1347章 玉泉市場第1044章 夫妻釋疑第488章 謀主徐庶第1078章 魚人阿水第1895章 五姓易幟第950章 王平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