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宛城失守

就在劉正晝夜兼程,奪取舞陰,駐軍博望坡大營的時候,荊州黃巾軍大渠帥,張曼成也沒有閒着。

從冠軍城出發,一路之上,響應的百姓雲集,從四面八方往宛城趕。

十萬黃巾軍,圍攻南陽郡治宛城。

太守褚貢,書生意氣,仗劍聚兵。開府庫,啓官倉。又命人宣揚黃巾軍劣跡,如挾民從賊,以及勒令獻金等。

宛城之中,人人自危。自從漢光武帝,崛起於南陽。豪強滿郡,多有英雄。如今害怕黃巾軍搶掠,只得抱成一團。

褚貢立旗聚兵,得鄉勇五千,在郡兵的操持下,日夜勤加練習。

宛城一時之間,兵丁足備,糧草充裕。

張曼成圍城數月,盡收各縣。宛城就成了一片孤島。

褚貢親自登城,鼓舞士氣,鏖戰數月,依舊巍然不動。

興漢軍巧奪舞陰,嚇壞了張曼成。爲了避免腹背受敵,黃巾軍晝夜強攻宛城,打算一舉拿下郡治,應對興漢軍的到來。

宛城久戰疲憊,太守褚貢,更是上火。

恰逢有人密報,宛城人心思變。城西張家,暗通黃巾軍,試圖陷害宛城守軍。

亂世用重典,褚貢來不及細查,便命人收張家家主張風,於城西當衆斬首,震懾城外黃巾軍。

其實這完全是張曼成的陰謀,說什麼,一筆寫不出兩個張字,天下姓張的人,都是一家。

這只不過是騙褚貢的,宛城豪強,鐵板一塊,上下齊心,固守宛城。

張曼成圍攻日久,依舊無功而返。後來心生一計,令褚貢自斷一臂。

張風既死,張家離心。要是褚貢鐵腕誅殺張家,還能起到震懾人心的效果。

怎料褚貢,以己度人。高估了世家的忠義,低估了世家的門風。既斬張風,又妄圖收張家爲己用。

草率行事,令宛城豪強,人人自危。張家新任家主,與褚貢虛以委蛇。

一面重金賄賂守城校尉,一面聯絡豪強。

褚貢狂妄自大,以爲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便對張家放鬆了警惕。

宛城張家,害怕夜長夢多,於今日辰時,趁着褚貢上城,發動兵變,控制住了他。

隨後通過收買的守城校尉,放黃巾軍入城。

張曼成揮軍入城,於太守府中就座。

又令左右,把太守褚貢,押上了大堂,勒令投降。

褚貢文人風骨,又深知黃巾軍只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自然不願意降賊,污了名聲。

張曼成意氣風發,又憎恨褚貢守城,對黃巾軍多有殺傷,於是就在宛城鬧市,當衆活剮了他。

褚貢臨死覺悟,仰天長嘆:“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黃巾軍在宛城之外,吃了數月的土,如今進了城,自然是要好好發泄一番。

張曼成爲了鼓舞士氣,也不加以約束。

一時之間,宛城內外,雞飛狗跳。

好在大家都是鄉里鄉親,低頭不見,擡頭見。倒也沒有什麼特別過分的舉動,雙方還能暫時的相安無事,但是同牀異夢,就是張曼成與宛城豪強之間關係的真實寫照。

郭嘉拿着情報,一字一句的讀完之後,劉正開始了冥思苦想。

黃忠建議說:“校尉大人,不如趁黃巾軍立足未穩,偷襲宛城?”

劉正說:“漢升,如今宛城豪強,迎了新主,黃巾軍佔據雄城,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興漢軍貿然行動,只怕會得不償失。”

劉正深知,興漢軍博望坡反擊成功,雖然大破了韓忠,但是銳氣已失,無法再戰。

強襲宛城,有太多的變數。那褚貢爲了守城,不僅盤剝豪強數月,還殺了張風。

這對漢室大軍的威信,是一種致命的打擊。本城守軍,尚且虐待豪強,外地援軍,又怎麼可能有好的。

如今宛城豪強,近黃巾軍而遠漢室大軍;親張曼成而懼漢室要員。

劉正可不想此刻出兵,萬一引得張曼成和宛城豪強聯手,對興漢軍的打擊,可就太大了。

黃忠問:“校尉大人,若是不能趁亂取事,一旦張曼成站穩了腳跟,咱們可就要大禍臨頭了。”

郭嘉說:“黃都尉不必着急,宛城豪強,很快就要吃點苦頭了。”

張繡不解,於是就問郭嘉:“郭司馬,宛城豪強,迎奉新主,正是論功行賞的時候,又怎麼會吃虧?”

郭嘉說:“張團長,這南陽黃巾軍,主帥張曼成,自稱是太平道的神上使,他的部下,有着明確的指導思想,和別的黃巾軍不一樣。”

太史慈也問:“三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郭嘉說:“別的黃巾軍,搶的是浮財,而且是搶一把就走。張曼成的部下,不搶浮財,專分田地。”

周泰說:“郭司馬,這田地可是世家豪強的根基,這一點和咱們興漢軍倒是很像。”

劉正說:“不一樣的,雖然興漢軍不許豪強多佔田地,但是也給了他們活路,講究的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對於積極配合的豪強世家,只要不侵佔田地,無論是從政,經商,還是參軍,都有相應的優惠政策。對內則是,從金錢方面給予有功人士補償,從來不會讓興漢軍的人擁有土地,只給商路,讓咱們的功勳大將,有錢有勢,就是不能有地。”

郭嘉說:“張曼成可沒有興漢軍這麼完美的策略,在豪強和百姓之間,找一個平衡點。他又做不到以身作則,搶了豪強的土地,肥了自家。”

黃忠也說:“原來校尉大人,鼓勵我等身後的家族經商,就是爲了從根本上阻止我們這些人變成新的豪強。咱們可以有錢,也可以有權,卻不能有半分土地。”

郭嘉說:“不錯,興漢軍的土地,沒有一寸是屬於私人的。這纔是興漢軍唯一的根基。就算是校尉大人,也沒有一寸私有土地。所有興漢軍控制範圍之內的土地,都是屬於興漢軍的。”

呂蒙問:“校尉大人,大家都沒有自己的土地,又該如何安心?”

劉正說:“興漢軍注重契約精神,以整個團體作爲唯一的土地擁有者。其餘的人,擁有使用權。農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租種興漢軍的土地種糧食;商人可以租用土地開辦公廠,學校,建造房屋,然後賺取利潤;興漢軍目前的稅收,農業稅一成,佔總收入的三成;商業稅兩成,佔總收入的五成;討伐黃巾軍,以及剿匪作戰,繳獲物資,佔總收入的兩成。支出方面,一共三大塊:養士,擴軍,佑民。養士就是,讓官員的生活水平,達到中等人家以上的生活水準。擴軍就是,讓軍人的地位得到鞏固,成爲百姓的保護神。佑民主要從救災和教育,兩個方面入手,讓百姓都有機會讀書認字,都有機會選擇人生道路。”

黃忠說:“校尉大人,我總算是聽明白了,原來興漢軍戰士,纔是讓所有人安心的定海神針。”

郭嘉說:“興漢軍的方針:高薪養廉,從嚴治貪;依法治商,大力育民;對內限制,對外開明。”

黃敘問:“郭司馬,最後兩點是什麼,我怎麼感覺自相矛盾?”

郭嘉回答說:“對內限制,就是告訴官員和軍人,不能在興漢軍的管轄範圍之內從事商業活動。這是爲了維護商業秩序,避免出現官商勾結,搞小團體。對外開明,就是說無論是什麼人,都可以賺興漢軍地盤之外的錢。”

呂蒙問:“就不怕有人出賣興漢軍的機密,換取非法所得嗎?”

郭嘉說:“不怕,情報部下面的安全部門,正好可以大展身手。不怕對手太強,就怕沒事可幹。想要獲得高額的利潤,就得承受巨大的風險。律部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誰,想要出賣興漢軍的機密,就要看能不能承受那份風險?”

黃忠等人終於明白了,這就是依律辦事的威力。雖然興漢軍不會控制人們的思想,但是普及律法,讓所有的人都知道,犯了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所有的人自主選擇,是忠誠,還是背叛。

劉正說:“好了,奉孝,別扯遠了。繼續說一說張曼成吧。”

郭嘉說:“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南陽黃巾軍,有理想,有目標,更有實際行動。然而不過是重複前人的老路,打倒舊的豪強,把自己變成新的豪強,這換湯不換藥。好的醫者,還能用這副湯藥治病救人。然而歪嘴的和尚唸錯經,庸醫害人。張曼成就是這個庸醫。我相信,他很快就會有大動作,宛城豪強的根基,就要斷了。”

周泰說:“郭司馬,這也太危言聳聽了吧?”

郭嘉說:“這絕不是空穴來風。張曼成殺了褚貢這隻雞,就是爲了震懾宛城豪強那羣猴。要是不趁機做點什麼的話,那他就不是神上使了?”

黃忠問:“奉孝以爲,張曼成會怎麼做?”

郭嘉正色的說:“盡收豪強的土地,大部分用來獎賞將士,小部分用來作秀,收取宛城一帶的民心。”

劉正說:“奉孝,難道那張曼成打壓豪強,廣分田地是假,中飽私囊纔是真?”

郭嘉說:“校尉大人,俗話說:千里做官只爲財,三年清太守,百萬貫銅錢。張曼成冒着生命危險,舉兵造反。肯定是衝着土地來的,怎麼可能廣發善心。不過爲了民心,擠出一絲好處來,還是有可能的。”

劉正說:“還好興漢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否則也避免不了張曼成的悲劇。畢竟出人頭地,是每一個人的夢想,怎麼樣纔算出人頭地,有錢有人有地盤,這纔是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郭嘉說:“校尉大人深謀遠慮,從一開始就斷絕了,興漢軍上下自腐的根基。只要土地所有權不亂,農民就會穩定,商業就會有序的繁榮昌盛,工人有事可做,興漢軍有稅可收,全盤就活了。這是大勢所趨,就算有一兩個蛀蟲,只要大政方針不發生改變,就不會壞了根本。”

劉正說:“奉孝提醒得很好。堅決打擊土地私有化,是興漢軍的基本大略,應該堅定不移的執行到底。”

劉正的話,表明了興漢軍上下,打擊土地私有的決心和信心。

第89章 曹操孟德第651章 師出有名第1180章 阿蘇亂局第730章 棋子理論第1954章 四大部洲第303章 龐統大婚第1775章 預選結束第1556章 商君領兵第84章 彭脫之死第1169章 強者邏輯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2013章 不動如山第353章 袁尚曹昂第1898章 田氏代齊第672章 淮陰大戰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764章 五出祁山第1179章 爲愛癡狂第1118章 恃寵而驕第1075章 靈魂戰場第604章 進入禹山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1116章 靈魂信任第975章 戰爭損耗第996章 信任夥伴第1756章 圈羊戰術第1651章 神機馬鈞第416章 童子海軍第92章 張寶來襲第723章 微服私訪第1046章 奇石破陣第1128章 大帝亂鬥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309章 聯薛攻陶第526章 曹操出兵第133章 初見甄宓第1754章 雲夢酣鬥第2139章 人微言輕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318章 人貴自知第1376章 征戰吐國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513章 死中得活第2180章 情之所鍾第1864章 瑯琊老怪第691章 作弊事件第1347章 玉泉市場第1863章 元姬女帝第695章 霍篤之死第1929章 廬江風雲第1711章 苦鬥橙狼第1796章 再悟因果第1362章 一吻之禍第1085章 金剛戰隊第275章 劉虞之死第2081章 人刺出徵第1633章 狼軍來襲第1672章 涼州恢復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1197章 將不過李第873章 霸陵帝星第808章 股肱三王第903章 東方之晉第429章 同袍之誼第1651章 神機馬鈞第904章 朔方之役第2058章 唐八退兵第1518章 大戰李仁第643章 圍城之戰第271章 技術轉讓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1234章 國運之龍第669章 傷兵安置第702章 遷徙朔方第2004章 重複建設第1546章 量力而行第761章 因果之說第2001章 匝道激戰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1857章 解放認知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1346章 尷尬金風第132章 鎮北將軍第1571章 規則化道第1983章 兩家分代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1094章 混沌戰隊第1362章 一吻之禍第471章 石亭之戰第1240章 巴呂斷盟第1308章 漢將雄風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1383章 道元炸彈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1021章 叢林烽火第206章 兗州動盪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1526章 風言失蹤第108章 師徒交心
第89章 曹操孟德第651章 師出有名第1180章 阿蘇亂局第730章 棋子理論第1954章 四大部洲第303章 龐統大婚第1775章 預選結束第1556章 商君領兵第84章 彭脫之死第1169章 強者邏輯第155章 袁紹主盟第2013章 不動如山第353章 袁尚曹昂第1898章 田氏代齊第672章 淮陰大戰第269章 衣錦還鄉第764章 五出祁山第1179章 爲愛癡狂第1118章 恃寵而驕第1075章 靈魂戰場第604章 進入禹山第337章 弩砲試射第1994章 大戰關羽第1116章 靈魂信任第975章 戰爭損耗第996章 信任夥伴第1756章 圈羊戰術第1651章 神機馬鈞第416章 童子海軍第92章 張寶來襲第723章 微服私訪第1046章 奇石破陣第1128章 大帝亂鬥第872章 酣戰陳倉第309章 聯薛攻陶第526章 曹操出兵第133章 初見甄宓第1754章 雲夢酣鬥第2139章 人微言輕第1495章 地涌金蓮第318章 人貴自知第1376章 征戰吐國第606章 捨得之間第513章 死中得活第2180章 情之所鍾第1864章 瑯琊老怪第691章 作弊事件第1347章 玉泉市場第1863章 元姬女帝第695章 霍篤之死第1929章 廬江風雲第1711章 苦鬥橙狼第1796章 再悟因果第1362章 一吻之禍第1085章 金剛戰隊第275章 劉虞之死第2081章 人刺出徵第1633章 狼軍來襲第1672章 涼州恢復第598章 禹村古址第1197章 將不過李第873章 霸陵帝星第808章 股肱三王第903章 東方之晉第429章 同袍之誼第1651章 神機馬鈞第904章 朔方之役第2058章 唐八退兵第1518章 大戰李仁第643章 圍城之戰第271章 技術轉讓第888章 與子同袍第1234章 國運之龍第669章 傷兵安置第702章 遷徙朔方第2004章 重複建設第1546章 量力而行第761章 因果之說第2001章 匝道激戰第1827章 呂布斬龍第1857章 解放認知第871章 西平號角第1346章 尷尬金風第132章 鎮北將軍第1571章 規則化道第1983章 兩家分代第1787章 時空同步第1094章 混沌戰隊第1362章 一吻之禍第471章 石亭之戰第1240章 巴呂斷盟第1308章 漢將雄風第290章 陶彈欺馬第1383章 道元炸彈第1629章 張林練兵第1021章 叢林烽火第206章 兗州動盪第457章 水土不服第1526章 風言失蹤第108章 師徒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