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照鏡坊,窄巷交錯,曲折迷離,相似的黑漆木門靜默緊閉,一扇扇自眼前掠過,高聳的院牆背後藏着一個又一個不爲人知的秘密。因奔跑而高高飄起的寬大衣袖擦過壁間剛剛泛起的青色苔蘚,鼻息間因之多出幾縷新鮮的泥土氣息。不知何時下起的小雨淅淅瀝瀝沾溼了肩頭暗繡的團花,漸漸地,貼着臉頰的髮絲也被全數打溼。彷彿又回到第一次,漫天迷濛錯落的春雨裡,他也如此不管不顧一路狂奔而來,舉手在溼漉漉的門板上不住用力捶打。只是當時的迫切是出於心機,想要用一則狼狽不堪的苦肉計打動院中不諳世事的書呆子。而現在,卻當真心急如焚,相隔一載光陰,這些日子的刻意逃避原來並未把思念消磨絲毫,反而因壓抑而醞釀得更爲濃烈:“青羽、青羽、葉青羽……你聽我說……”

院門未曾上鎖,他重重絆倒在門檻邊。雙膝刺痛,掙扎起身時但見滿目翠綠。木製花架上重重疊疊擺滿秋伯栽種的盆栽,羅漢松、三角梅、小葉榕……或枝椏崢嶸或樹幹扭曲。院子一角,紫藤花架下的棋盤上還擺着未盡的棋局。那頭枝繁葉茂的大樹下,淺口的白色碟子裡放着貓兒愛吃的魚乾。

溫雅臣小心翼翼推開房門。小院裡從來不會有客人,於是葉青羽索性將寬敞的客廳改作書房。雕花格窗下,筆墨紙硯鋪陳排列,雪白的宣紙上抄着半部工整的經文。他坐在葉青羽慣常做的那張椅上,顫着手撿起桌上的紙張一頁頁翻看,幾乎都是佛經。他曾笑,唸經拜佛這種無聊事是上了歲數的老婦人才愛乾的。葉青羽一本正經地答,抄經可以平心靜氣。溫雅臣記得,除開剛認識的那陣子,後來葉青羽就不怎麼抄經了。某日閒極無聊時偶爾提起:“你桌上的《華嚴經》呢?”

彼時親熱甜蜜,光天化日下也要在書房中摟抱依偎。耳鬢廝磨間,葉青羽被他噴灑在耳後的****氣息撩得滿臉通紅,咬着脣躊躇良久才吞吞吐吐地答:“用不着了。”眸光如水,欲拒還迎般怯怯瞟來,幾分羞澀畏怯幾分真心實意,不自覺看得心如貓抓,神思激盪,俯身湊過去含出了他柔軟的舌尖吻過一遍又一遍,恨不得就此吃拆入腹,將他渾身上下盡數佔爲己有。

原來,自打他放開他的手後,他又開始抄經了……葉青羽,默默無聞活了那麼久,悲傷時還是如此悄無聲息。

彷彿被抽空了全身力氣,連一張薄如蟬翼的紙都如有千鈞之重。溫雅臣靠坐在椅背上,無力擡頭看屋裡的光景。多寶格空空蕩蕩,葉青羽不愛那些。他曾送他諸多玩物珍寶,金石字畫也好,真本古籍也罷,還有琳琅滿目色彩豔麗的異族器物,他一一含笑接過,轉身讓秋伯妥善保藏,卻從不真正把玩賞鑑。他曾取笑他,清心寡慾得像個和尚。四大皆空的出家人還偶有被滾滾紅塵迷住眼的時候,葉青羽卻自始至終是最守清規戒律的那個。他聽了,一如既往半低了頭淺淺微笑,忽而收了脣角,微微搖頭,目光灼灼反將他看得背脊發毛:“誰說不曾破戒?溫少便是在下的劫。”

心中驀然一滯,連呼吸都緩了一刻。他坦蕩直率的赤誠目光下,溫雅臣吶吶失了言語。半生放浪,山盟海誓不知許過多少,海枯石爛說得連自己都覺可笑。天下人都道他是天生情種,蜜語甜言信手拈來。卻沒想到,有朝一日他也會被旁人的情話驚得啞口無言,更料想不到,這般情深意重的話語竟出自葉青羽之口。

牆角花架上,碩大的白瓷淨瓶猶在,滿滿一捧枯枝,枝頭桃花凋盡。溫雅臣起身走到架前,探頭往瓶裡看,明淨清澈的水面影影綽綽倒映一雙滿是血絲的眼。瓶身乾淨光潔,顯然有人精心擦拭,更有人時常更換清水奉養着這一堆無用的桃枝。葉青羽,送他花的時候不見他笑得多歡愉,卻總在花落之後讓他發現他的留戀與不捨。唐無惑和二姐都說對了,枯枝要單單一枝插在瓶裡纔好看。太多了便太觸目驚心,觸目驚心得叫人真的……落下淚來。

溫雅臣怔怔摸着淚水四溢的臉,耳畔彷彿又能聽得臨江王沙啞暗沉的哭聲。至今未娶的臨江王,府內連側妃都未曾有過。曾是京中多少豪閥世家眼中第一等的乘龍快婿?大殿之上,素來以溫文可親聞名的王爺連連叩首,哭得連當今聖上都攙扶不起,直將額頭磕得一片紅腫亦止不住悲聲。衆臣面前,他直呈葉青羽身世,婢女之子,醉酒失態後的意亂情迷。

文武百官競相出列好言相勸,溫雅臣發現只有自己和唐無惑站在原地面無表情旁觀。戲文裡說,公子痛失所愛後,將所有面容肖似的女子集於後院。醉酒失態,是否也有三分是因爲那同樣柔婉細緻的眉目?面對與心中所愛如出一轍的眼瞳,斯文風雅的王爺又何其冷情,淡淡以一句“婢女難產而死,臣乍聞此訊驚慌失措,惶恐之際一時糊塗,錯將此等大事隱瞞”將所有過往簡述。

臨江王說,私自生子是他的錯,他愧對先祖愧對陛下愧對百姓,那般連篇累牘那般悔不當初那般痛心疾首,說了那麼多,只輕輕一句“私生之子”提及了葉青羽。“賤婢大膽無知,暗自隱瞞孕情,待臣覺察卻爲時已晚,乃至鑄成大錯。臣輕忽疏漏管教不嚴,以至驚動天下,爲萬民所指,更令吾宗室蒙羞,臣……臣無顏再見世人!”說得那般懇切誠摯,獨獨不提這二十餘載的不聞不問。口口聲聲說着枉爲人臣枉爲人子,卻絕口不提“枉爲人父”四字。溫雅臣木着臉看周遭那一張張或心酸落淚或掩面而涕的臉,嘴角一勾,險險笑出聲。

怪道葉青羽總說溫將軍好,提着馬鞭追着兒子滿街跑總好過把兒子丟進照鏡坊。怪道葉青羽看他的眼神裡總夾雜着那麼一絲羨慕。

手指撫過乾枯的桃枝與冰冷的瓶身,溫雅臣坐回書桌前,放眼四顧,物是人非,曾經蹭在腳邊打滾撒嬌的貓兒也不見了蹤影。自雪白的紙張至翻開的書冊,自架上林林總總的筆管至悠悠泛着微光的老硯,一一將所有看過,一筆一劃慢慢刻進心底。窗外濃蔭滴翠,幽靜依舊,清涼依舊,賞心悅目依舊,只是少了葉青羽。

往昔爲了這難得清幽的院子纔會來看葉青羽,現在葉青羽不在了,所謂世外桃源一般的院子原來亦不過如此。

天和元年春末,臨江王上書,請封獨子爲世子。三日後,臨江王世子隨同月琉王子同返北疆,名爲出使實則爲質。恰是下詔的同一日,溫家大少長跪宮門外,願投軍入伍,甘爲小小一名馬前卒,爲吾皇長守北疆邊關。朝野震動,滿城風雨。

素日上朝總睡眼惺忪滿臉不情願的紈絝子,端端正正挺直了背脊跪得一絲不苟,聖駕前從容不迫整衣斂衽,行三跪九叩大禮。禮罷擡頭,乾乾淨淨一張白玉面孔,清清朗朗一雙如墨星眸:“臣膽小又沒擔當,世人教子總以臣爲反例,斥臣畏怯,枉爲將門兒郎,更不堪爲丈夫。此乃實情,臣不敢反駁。北疆遙遠,苦寒之地,常人皆不願往,臣亦然。只是,當日有一人,無父無母,無兄弟姊妹無叔伯嬸孃,孑然一人獨居小院。他說他生來寂寞,恐怕至死也不過獨自一人。臣答應他,會陪他。陛下,臣才疏學淺武藝粗鄙,學不會古今聖賢的清高風骨,做不成鞠躬盡瘁的報國良臣,於國不過是承蒙祖蔭的酒囊飯袋,於家更是荒唐胡鬧的不肖兒孫,碌碌在世二十載,揮霍無數終一事無成,可謂一無是處。到如今,才氣膽氣盡失,萬不能將信諾二字再丟開。我既然應了他要陪他,那麼無論天涯海角刀山火海,凡有他之處,臣必定相伴。”

說罷俯身,額頭觸地,深深拜服。

那頭溫將軍呆呆立在百官隊列裡,把眼睛一揉再揉,不肯相信這是自家那個昨晚見了他還唯唯諾諾噤若寒蟬的不孝子。一衆目瞪口呆的朝臣裡,唐無惑遙遙看着他深俯於地的平直背影,不苟言笑的臉上淡淡透出一分驚訝,隨即釋然而笑,難怪葉青羽喜歡他。

天和三年,北疆狼煙再起,月琉騎兵蠢蠢欲動,擾我邊城安寧。時年早春,冰消雪融,京中下詔,令大軍北征平復邊關。亂軍叢中,臨江王世子不知所蹤。

後來,又一年開科取士,又一春桃花灼灼,又一季細雨霏霏,京中從來不缺熱鬧亦從來不缺風流倜儻的俊俏少年,那誰家公子那誰家三少那誰家雅緻溫潤的探花郎,一代新人替舊人,舊人堙滅在匆匆光陰裡。只是,偶爾茶餘飯後,偶爾酒酣耳熱,偶爾推杯換盞,論及那些喧囂繁盛風華無雙的歲月,總有人念念不忘:“現在這些人物雖好,可是,終是溫少更勝一籌。溫少還沒從北疆回來嗎?”

臨江王世子出使的那年,世子離京的同一天,溫家不成器的獨苗孤身入了軍營,執意北上進了冀北軍營,奉命駐守冀北關。天高路遠,一別經年,傳來的音訊不過隻字片語。溫少在冀北守城門呢,溫少得了個陪戎校尉的官兒,天和三年溫少也上了戰場殺敵,聽說受了傷,萬幸性命無憂……零零總總,京城裡的人們說着念着,感慨萬千地嘆息着:“溫少還回來嗎?”

少了他,着實冷清許多。

與此同時,冀北城裡也下着雨。漫天塵土的邊塞小城被一場大雨洗得格外明淨透亮,素日飛沙走石的青石板路面被雨水浸透,稍稍漫出些許積水,厚實的高靴踩上去,一路踏出“噠噠”的聲響。溫雅臣打着傘,不疾不徐靠着路邊走。老舊的油紙傘打偏三分,一邊的肩頭被淋得溼透。

街旁躲在檐下躲雨的異族少女好奇地睜大眼衝他看個不停。察覺她的目光,溫雅臣微微扭過臉回她一個笑。少女頓時紅了臉,溫雅臣卻早已回了頭。

風嘯雨斜,傘面再倚一分,連綿不絕的雨水被風吹着,眼看快要濺上他精緻如玉的臉。

“哎……”少女忍不住出聲提醒。

溫雅臣充耳不聞,壓低雨傘,偏過頭一心一意照看着手裡的桃花。北疆難得一見的嬌美嫣粉,始終被細心地牢牢護在傘下,一路而來,連一片花瓣都不曾被風吹落。

少女的目光起起落落,不住在桃花和青年秀美的臉龐間徘徊,覺得眼睛都快不夠用了。不一會兒,長街另一邊緩緩又走來一道身影。穿着青衫的斯文書生,臉龐不及前面那位漂亮,眉宇之間自有一分柔和氣韻,叫人見之便心生親近之意。

她看着兩人在街上相遇,後來的書生皺着眉打量着半身溼透的漂亮公子。漂亮公子一見了他就眉開眼笑的,親暱地叫他“青羽”,討好一般把一直小心翼翼護在懷裡的桃花遞到他身前:“看,我種的桃樹開花了。送你。”

淅淅瀝瀝的雨,粉嫩半放的花,書生臉上的羞澀喜悅如煙霞一般暈染開來。公子髮絲間還掛着雨滴,打着把破了洞的舊紙傘,彎下眼咧開嘴,笑得滿面春風。

-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十四章 第十七章 第二十章 第八章 第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八章 第三章 第15章 修改稿第四章 第八章 第四章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一章 第16章 修改稿第十二章 第九章 第15章 修改稿第十八章 第十三章 第八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五章 第二十章 第十四章 第五章 第十七章 第十五章 第四章 第一章 第十五章 第三章 第七章 第六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十七章 第15章 修改稿第十二章 第十章 第十五章 第九章 第十三章 第七章 第十三章 第十一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一章 第十九章 第十三章 第二章 第16章 修改稿第十章 第15章 修改稿第八章 第十九章 第16章 修改稿第十章 第二章 第十二章 第16章 修改稿第十四章 第十一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十七章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又要遞請假條了第二十章 歡度中秋新歡本週停第二章 歡度中秋新歡本週停第十八章 第十七章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章 第十八章 第16章 修改稿第五章 第十章 第九章 又要遞請假條了第十三章 第十二章 第一章 第十五章 第15章 修改稿歡度中秋新歡本週停
第十四章 第十七章 第二十章 第八章 第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八章 第三章 第15章 修改稿第四章 第八章 第四章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第一章 第16章 修改稿第十二章 第九章 第15章 修改稿第十八章 第十三章 第八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五章 第二十章 第十四章 第五章 第十七章 第十五章 第四章 第一章 第十五章 第三章 第七章 第六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十章 第四章 第十七章 第15章 修改稿第十二章 第十章 第十五章 第九章 第十三章 第七章 第十三章 第十一章 第七章 第四章 第一章 第十九章 第十三章 第二章 第16章 修改稿第十章 第15章 修改稿第八章 第十九章 第16章 修改稿第十章 第二章 第十二章 第16章 修改稿第十四章 第十一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五章 第十七章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又要遞請假條了第二十章 歡度中秋新歡本週停第二章 歡度中秋新歡本週停第十八章 第十七章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第二十章 第十八章 第16章 修改稿第五章 第十章 第九章 又要遞請假條了第十三章 第十二章 第一章 第十五章 第15章 修改稿歡度中秋新歡本週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