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帽子

民國二年7月底,與南方黨人以及宣佈**的省份焦頭爛額,舉事黨人紛紛乘日本軍艦或商輪離開中國逃往日本不同,在北方,在京城卻是一片喜氣洋洋,似乎在一夜之間,中國統一可以說是指日可待了。

國民黨列爲亂黨遭到遣散,南方各省討袁軍或是戰敗,或是反正,曾經風雲一時的人物紛紛外逃,孫文、黃興更是遭到通緝,而逃往日本,全中國這會即便是最沒有眼光的人也能看得出來,中央政府是這場動亂中的大贏家,而真正的大贏家卻是袁世凱。

幾乎是“二次”一起,袁世凱即立刻公佈命令,明文取消國民黨,追繳所有國民黨籍議員的證書、徽章,連李烈鈞起事前已聲明脫離國民黨的人及跨黨分子也不能例外,又命令國民黨籍議員必須限期離開北京,並具五人以上保結,擔保他們離京後不反對政府,利用國民黨叛亂的時機,袁世凱掌握了國會,宋教仁苦心營造的成則組織政府,輸則監督政府的局面,徹底破滅。

雖說黨戰敗,可“宋案”的調查結果一日未出,暗殺的刺客、幕後指使於法庭上將其引向北洋、引向袁世凱,現在的袁世凱等於坐在火山口上,沒人知道這座火山什麼時候會突然爆發。

而最近幾天,又突然有消息在國內各地流傳,“李致遠,爲袁氏派人刺殺”,一開始報界宣稱是孫氏等人派人刺殺,可這會卻又有人信誓旦旦宣稱,是政府所爲,雖說政府百般解釋,但是這會卻根本就沒人相信。

孫黃遭通緝流亡日本,現在全中國二次的內戰,也隨黨人的紛紛流亡,而消停下來了,可隨着“政府刺殺李致遠”的謠言傳出,國內各界人士再一次將視線投往京城,微妙,中國的局勢似乎正處於一種微妙之中,以至於這種微妙導致袁世凱不得不下令第二軍停止對南京進軍。

京城迎賓館,臨時大總統府所在,站在大總統的面前,微擡眼簾看一眼大總統,大總統現在的心情可想而知,接連兩次替人背黑鍋,偏偏卻又無從解釋,這不能不讓人心煩。

“現在已經查出來是哪邊的人了?”

袁世凱低聲問道,他的聲音中壓抑着濃濃的不滿。

“大總統,動手的是蘇北悍匪王老豁,冷雨秋蘇北剿匪時,其逃往山東,不知爲何,其又返還蘇北,並刺殺李致遠,大總統,無論怎麼看,這件事幕後主使都是孫黃之徒,至於王老豁曾爲武衛軍一事,想來是黨想借刀殺人,到時候把罪過栽贓到我們的頭上。要不……”

後面的話,楊士琦沒繼續說下去,任何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件事裡透着苦怪,李致遠遇刺未來也太是時候了。

“說”

“大總統,我估計,現在人們盛傳大總統着張勳刺殺李致遠,估計也是孫黃散佈的謠言,不過,估計這件事裡頭,也少不了程德全的影子估計他也在利用這一點。”

其實有很多話本不需要說的太清楚,可即然大總統問,楊士琦也就知無不言了。

閉上眼睛默默沉思的袁世凱,心裡明白楊士琦真正想說什麼,現在不論他李致遠是生還是死,對黨來說,他們都已經做好準備,無非就是藉此機會大造聲勢,把屎盆子扣到自己腦袋上,要不了命,可卻能噁心死人,而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江蘇

表面上,隨着黃興等人離開南京,江蘇陸軍各省取消**,戰局已經趨於平穩,但事實上在臺面下可是波濤洶涌,如果李致遠沒遇刺,大可直接命令馮國璋過江,接着直接簽署一道命令,撤程德全之職,再遣散整編江蘇陸軍,這江蘇就算是收歸中央了,可現在李致遠遭人刺殺,身受重傷,先前在授意下,各界指責爲黨所爲,可誰曾想最後黨竟拿出什麼“證據”,證明因李致遠支持江蘇地方自治,而不爲他袁世凱所容,方纔指使張勳派舊屬加以刺殺,結果這件事弄的中央是騎虎難下。

“李致遠,到現在還是一點消息也沒有嗎?”

左右爲難的袁世凱反問一聲,現在李致遠纔是關鍵,他的生死不明,反倒讓江蘇的局勢變得越發複雜。

如果第二軍軍內沒有張勳,一切都還好說,可就是因爲張勳在那,而李致遠支持程德全在先,殺李致遠這個商人,表面上看似沒什麼聯繫,可明眼人都知道,殺李致遠實際上就是斷程德全其一臂。

而程德全若是被拉下馬,那麼,無論是馮國璋或是張勳爲江蘇都督,自然是中央得利……

“沒有,隴海鐵路總醫院雖說對外放開,但是李致遠本人卻居於別墅羣間,其保鏢防衛極爲嚴密,外人若無通行證,根本無法進入別墅,現在他的傷勢到底如何,壓根沒有人知道,有關的一切消息都被封鎖,只是說現在動過手術還在搶救之中,尚未脫離危險期,至於其它,甚至有人傳言,李子誠已經……”

不待楊士琦把話說完,袁世凱便是一皺眉,同時一擺手說道。

“現在還沒有消息,就不是亂加猜測,即便是李致遠當真死了,的人又豈會隱瞞消息?他李致遠還沒到那個份上”

說着袁世凱沉默下來,打心眼裡,他就沒有想殺李致遠的念頭,對他來說,李致遠就像只能下蛋的母雞,雖說對隴海鐵路讓出的權益,頗不甘心,可在他看來,一切還在自己掌握之中,更何況這次他李致遠在關鍵時刻,還挺身幫了政府一把,若是還這樣的人都容不下,那還能容下什麼樣的人呢

無論他李致遠翻起什麼浪,他總歸是一個商人,修鐵路也好、興實業也罷,歸根到底,最終這一切都是強國之舉,對他袁世凱是有益而無害,雖不甘心,但也能接受,可是……

皺眉沉思良久之後,接着袁世凱又突然展眉搖頭道。

“這件事,是個好事,可江蘇的事啊,無論如何都得善了啊”

看着桌面上江蘇省請裁江蘇陸軍的報告,他的眼前閃過一道精光。

“江蘇請裁陸軍,這……”

擡起頭,他看着楊士琦說道

“杏城,你看,咱們是不是可以……”

說着,袁世凱壓低聲音,道出自己的想法,而楊士琦聽着大總統的建議,一時間不知說什麼纔好,大總統的這個心思是不錯,可……

而這時袁世凱卻又把眉頭一皺。

“程德全那邊好對付,現在就剩下李致遠了,無論如何,李致遠的這一槍,都不能白捱了若是咱們不拿出一些東西,只怕……”

“大總統,不知若授其以蘇北經略使如何”

蘇北經略使

楊士琦的建議只讓袁世凱眼前一亮,宣慰使是個有名無實的官職,自從南北議和後,他可是沒少授這類官職。對於黨要人,袁世凱既要籠絡,又不願給實權,便設了諸如宣慰使、籌邊使、屯墾使、經略使等官職相送。

自古得天下者莫不先收買人心,所以在當上大總統以後,他便十分注意拉攏各方人士,宣慰使、籌邊使、屯墾使、經略使就是拉攏人心的工具,如現在在東北“籌邊”的章太炎,可不就是看出他不甘單純以國學大師的身份示人,所以便大方地送出一頂類似顧問的“東三省籌邊使”政治高帽,把他支出了京城。

那些黨人在南方作亂,頂着個“東三省籌邊使”帽子的章太炎可不還是那專心“籌邊”嘛若是送李致遠一頂“經略使”的帽子的話……

想着,袁世凱會心一笑,這“宣慰使”不過就是個名頭,官場根本就不買什麼宣慰使、籌邊使、屯墾使、經略使的賬,就像那章太炎,在東北官場上可不就鬧出了一個笑話。他要召見的人都不來見他,氣得他大喊大叫:“本使是政府大員。他們不肯來見本使,就是目無本使;目無本使,就是目無政府。”

“蘇北經略使,這未免也太小家子氣了……”

沉吟片刻,袁世凱笑呵呵的說道。

“不妨咱們就送李致遠一個順水人情,給他個淮海經略使的頭銜,嗯,李致遠擅長經濟實業,就讓他經略江蘇、河南、安徽、江蘇淮海一帶經濟實業,承擔振興淮海諸省實業之責”

“大總統倒是知人善任”

楊士琦連忙輕奉一個馬屁,宣慰使也好、籌邊使也行、屯墾使也罷、經略使也成,反正都是有名無實的名頭,送這頂官帽子出去,無非是想告訴外界,大總統非但沒派人刺殺李致遠,反倒對其任用有加,至於地方官員是否買他的帳,那就是地方上的事情了,與大總統無關。

“大總統,可第二軍,到底是撤,還是……”

話一轉,楊士琦又扯到了正事上,而袁世凱聽着這個問題卻把眉頭一皺,第二軍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第二軍中的那個人,程德全好收拾,關鍵是那個人,要怎麼收拾。

“撤,暫時還不能撤,咱們要等……”

“報告,南京急電”

袁世凱的話聲被侍從官的報告聲打斷,侍從官進屋後,立即遞過去一份電報。

“哦李致遠已經脫離危險期了?”

接邊電報,袁世凱先是一愣,隨後又是一笑。

“這李致遠啊,醒的正是時候啊”。

更多到,地址

新紀元1912??,?.新紀元1912

第40章 籌劃(下)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74章 馮如第226章 克虜伯第342章 出“奇”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97章 出自於私 謀之以國第15章 泰勒第285章 嘆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159章 有辦法!第368章 搖扇軍師第208章 不惜第126章 在農村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78章 告訴他,守住凡爾登第83章 法軍潰兵如潮退 遠征軍臨無公平第228章 難題第213章 新模式第351章 廣州第56章 施以謀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194章 揚州第334章 制定者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238章 回答第316章 投降第147章 戰之術唯死之狂第208章 不惜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208章 不惜第159章 商校軍官不受迎第154章 戰地以攻替爲守 東方肉搏長短現第257章 困境第211章 中南海第285章 嘆第117章 電第326章 學會敬畏第98章 問題的根本第78章 告訴他,守住凡爾登第225章 德國第212章 對未來的思緒第362章 變局第93章 已變之局第128章 奸商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164章 最後一刻令強攻 強攻之前又奇襲第9章 名啊!利啊!第84章 短視第244章 血忠社第300章 人心第142章 舊大陸戰事無又酣 炮灰亦被他人閒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206章 綠色革命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270章 父與子第145章 憂慮第321章 把戲第20章 設想更!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31章 南苑校場買人心 繁普大談金融亂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68章 哥倆第40章 袁氏兄妹議奇事 致遠謀定內務事第298章 初戰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297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58章 敬的是什麼第179章 南京第6章 他不是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91章 震驚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187章 揚州夜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97章 出自於私 謀之以國第353章 陰謀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20章 值得一試的生意第13章 父與子第267章 男人的……第172章 南坡願一試第238章 回答第45章 肉票守信返以山 子誠以勢逼子誠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217章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31章 條件第31章 條件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110章 文化遠征第186章 兩局合作
第40章 籌劃(下)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74章 馮如第226章 克虜伯第342章 出“奇”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97章 出自於私 謀之以國第15章 泰勒第285章 嘆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159章 有辦法!第368章 搖扇軍師第208章 不惜第126章 在農村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78章 告訴他,守住凡爾登第83章 法軍潰兵如潮退 遠征軍臨無公平第228章 難題第213章 新模式第351章 廣州第56章 施以謀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194章 揚州第334章 制定者第125章 應該如此第238章 回答第316章 投降第147章 戰之術唯死之狂第208章 不惜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208章 不惜第159章 商校軍官不受迎第154章 戰地以攻替爲守 東方肉搏長短現第257章 困境第211章 中南海第285章 嘆第117章 電第326章 學會敬畏第98章 問題的根本第78章 告訴他,守住凡爾登第225章 德國第212章 對未來的思緒第362章 變局第93章 已變之局第128章 奸商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164章 最後一刻令強攻 強攻之前又奇襲第9章 名啊!利啊!第84章 短視第244章 血忠社第300章 人心第142章 舊大陸戰事無又酣 炮灰亦被他人閒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206章 綠色革命第56章 有意思的人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270章 父與子第145章 憂慮第321章 把戲第20章 設想更!第107章 匯豐帝國第31章 南苑校場買人心 繁普大談金融亂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68章 哥倆第40章 袁氏兄妹議奇事 致遠謀定內務事第298章 初戰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297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293章 大國領袖的滋味第58章 敬的是什麼第179章 南京第6章 他不是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91章 震驚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187章 揚州夜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97章 出自於私 謀之以國第353章 陰謀第96章 以內急逼以人第20章 值得一試的生意第13章 父與子第267章 男人的……第172章 南坡願一試第238章 回答第45章 肉票守信返以山 子誠以勢逼子誠第266章 鐵騎山下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217章第193章 我要的是……第31章 條件第31章 條件第93章 華潤泉的建議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第336章 國家和社會第110章 文化遠征第186章 兩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