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出“奇”

雪一直下着,公路上一片泥漿,汽車一過,泥漿高高地濺射起來,對於這片新近開拓的工業區而言,這裡似乎還沒有條件良好的柏油公路,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就是如此,不過仔細打量的話,還是會發現雪和泥漿下面良好的柏油路面。DAN KAN贏Q幣,

三通一平,這是隴海鐵路附屬地開先完成的前期工程,以道路拉出城市框架,這是在連雲港開成功的案例,在此後的鐵路用地開發過程中,無不沿用着這一模式,處腹地的二等站也是如此。

駕駛着開自己的一九一三款福特車,林俊翔不時朝着車外看去,望着車窗外的風雪,以及在風雪中施工的工廠廠房,他偶爾會走下神,他清楚的記得自己來到這裡時,這裡不過只是一片空白,原本,他甚至對自己所來到的這個小城感覺有些失望,因爲這裡遠離連雲港,甚至這裡都不是隴海鐵路的主線,這條鐵路是隴海鐵路“煤鐵專線”,霍邱的鐵礦、淮北、淮南兩地的煤礦,正是通過這條鐵路輸往連雲港。

安徽的煤鐵在連雲港冶煉成鋼鐵,製造成機械設備,然後再反銷往鐵路沿線,以滿足沿線工業帶的機械需要,就像這座去年五月開工建設的“鴻圖公司”,從字面上看起來,這座阜陽縣站鐵路用地上的公司似乎沒什麼特別的,但事實上,這卻是中國的第二家飛機制造公司,事實上,這座飛機制造廠的建設,在某種程度上與“膠澳事變”不無關係,正是受“膠澳事變”的影響,公司才制定了產業轉移計劃,按照那一計劃,由美國技術人員設計的大型綜合性工廠,被分解成數十家子工廠,分散在沿線各地。

儘管只是一名工程師,但是林俊翔卻能清楚的意識到,那種大型綜合性工廠儘管在生產上有着一定的優勢,但對於上千公里的隴海鐵路而言,數十家大型綜合性聯合體,顯然不能帶動全線的發展,而這種分散式的沿線配套工廠,卻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整個隴海沿線的發展,同時還起到了示範性作用。

汽車在空曠的五號公路上奔馳,十幾分鍾後,林俊翔便把汽車開入了位於工業區邊緣的鴻圖公司,對於外界而言鴻圖公司並不是這片附屬用地最大的企業,但是事實上,這座擁有一千六百餘部機械設備和四千餘名工人的飛機制造公司,卻是阜陽最大的企業,而且,公司的規模還在進一步擴大。

公司區外,綿延數公里的鐵絲網分隔出了廠區,在兩道鐵絲網柵間,牽着警犬的武裝警衛來回巡邏着,自陸軍航空隊對日本艦隊實施空襲並獲得成功之後,各國間諜對中國的飛機技術可謂是垂涎三尺,也正因如此,這裡和連雲港的中華飛機制造公司一樣,由保安部負責其內部安保,而警衛部隊警總隊抽調的精銳部隊。

“請您出示證件!”

在公司大門入口,持槍警衛攔住了林俊翔的車,在林俊翔出示證件的時候,他能夠清楚的看到,後面的兩個端着衝鋒槍的警衛,手指扣着扳機,他們隨時都會開槍,在警衛檢查、覈對他的證件時,另外兩名武裝警衛則將帶着輪子推架伸到汽車車底,那推架有鏡子,這是爲了防止有人藏在車底。

檢查的過程顯得有些繁鎖,可林俊翔卻能夠理解,當初在美國學習機械回國後,之所以選擇飛機,甚至從頭開始,最重要原因就是在他看來飛機意味着未來,誰能掌握天空,無疑就掌握了未來,而“膠澳事變”更是驗證了他的猜測,自然的加強保密也就不難理解了。

經過重重檢查之後,駕着汽車駛入公司停車場後,他步行走到廠區,一走進跨度極大的平頂裝配廠房,聞到那股暖哄哄的機油、松香、香蕉水混合的氣味,聽到車牀的嗡嗡聲、銑牀的嘩嘩聲和鉚釘槍特有的“卟、啪”聲。

這熟悉的聲音讓林俊翔整個人都跟着興奮起來,彷彿每一個毛孔都滲透出活力。在半個足球場大的廠房裡,一溜兒放了三十架一式戰攻的機體,這是總裝車間,這裡正在組裝的飛機是鴻圖公司製造的第一批飛軍航空隊定購的六十架一式戰鬥攻擊機中的一部分。

不過,今天身爲公司總工程師的林俊翔卻不是來監督這些飛機的總裝,沿着總裝車間一直走到最後方,他能夠看到行車吊着巨大的飛機框架在半空中旋轉着,而在地面上,一羣工人正在再用螺栓和鉚釘在大梁上搭起框架,一架飛機的機體已經初步完工,在飛機內部,工人們正中排布着電線,控制鋼索、機械傳動系統和電力系統。同時在駕駛艙裡裝上無線電臺和數不清的儀表。

大部分安裝好的*被拖到另一個更大的裝配廠房裡,對接上水平尾翼和機冀,再安裝發動機和三個起落架。扳金工在桁架上把亮閃閃的鋁蒙皮鉚在機身上,安裝鉗工把一個個部件裝配起來,檢驗員不停地檢查安裝質量。他們默默地幹活,有時偶然商量一下,或者叫來工長和技師,拿着圖紙檢查之後,才進行下一步工作。

“波紋式蒙皮!”

瞧着那機體上極爲特殊的波紋蒙皮,林俊翔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現在的中國不僅在航空技術上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同時不斷的嘗試着新型材料,新型原理,在各國還在用亞麻布作飛機蒙皮時,中國製造的飛機蒙皮卻已經用薄鋁板來替代傳統的布料,而波紋蒙皮更是爲大型飛機研製的一種新型蒙坡,一種呈波紋狀截面的薄鋁板來代替普通的鋁合金平板,旨在進一步增加它的強度。

而經過風洞試驗表明,當波紋蒙皮上無數的細微凹槽順飛行方向鋪設時,在大幅提高機體表面強度之同時,相對飛行阻力最而當凹槽走向與飛行方向相互垂直時,雖然機翼蒙皮可以有效抑制因升力引起的沿翼展方向的機翼上蹺變形,但由此產生的飛行阻力可能令人難以接受。所以,波紋蒙皮無論用在機身上還是用在機翼上,幾乎都採用順氣流鋪設的做法。波紋蒙皮其實有點象我們鋪房頂用的那種瓦楞板,在某些方向抗變形能力很強,有較好的比強度。

而此時呈現在林俊翔眼前的這架飛機,不僅是一架採用波紋蒙皮的飛機,同時還是世界上第一架“運輸機”,這架運輸機同在一式陸攻的基礎上發展出的運輸機不同,這是一架真正的運輸機。

飛機採用三臺525馬力星型空冷發動機,按照設計每次飛行可以攜帶15名乘客,在未來,這種運輸機將會開闢一個全新的時代“航空運輸”的時間,從阜陽到連雲港,只需要幾個小數點時,從連雲港到京城亦只需要幾個小時。

但是現在,飛機還未完成裝配,在飛機裝配好之後,一輛拖車把它拖出裝配廠房,加油車、測試車和其他各種車輛圍着它,發動機試車完畢後,拖車又把飛機拖上滑行道,裝配車間外面就是試飛場。

最後,公司的試飛員會先裡裡外外查看一遍新飛機,然後鑽入機身。新飛機在滑行道上開幾個來回,試試儀器儀表和操縱系統,就滑上主跑道,試飛員一加油門,拉起襟翼,巨大的“空中堡壘”騰空而起。而在飛機降落後,試飛員要填一尺厚的各種表格。到晚上,公司的技工緊張地在新飛機上進行各種調試,拆卸、安裝,更換零件。

而在這之後,飛機纔會交付給陸軍航空隊使用,也許還會有泛亞航空公司,據說,會有那麼一家公司,至少有傳聞說,這種客機,在很大程爲航空公司,而不是航空隊研製的,到底是真是假,林俊翔就不清楚了,他只知道要嚴格的按照圖紙完成這型飛機的製造,而對於他來說這型飛機的製造過程更像是一次學習,事實上,即便是他這位總工程師,現在所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學習。

“聽說了嗎?”

這時一個人走到他的身後,是趙毅臣,他明天就會離開公司,進入連雲港德華大學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那裡將會成爲的指導中國航空技術開發學術中心,除去兩家公司派人前往學習之外,德華大抽調了上百名學生,現在航空已經在中國初步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化工程。

“嗯?聽說什麼?”

“我們生產的一式運輸機,已經被經略使選定了!”

趙毅臣的語氣顯得有些神秘。

“選定了什麼?”

林俊翔不由一愣,同趙毅臣不同,他很少看報紙,也很少關注“小道消息”。

“現在國會議員補選不是開始了嗎?經略使很有可能乘咱們製造的飛機,前往全國作演講,爲國社黨的議員拉選票!”

什麼,乘飛機拉選票?

“沒錯,就是乘咱們的飛機拉選票,我估摸了着,經略使這次的舉動可謂是頗人深意,一方面,有什麼比乘飛機更震撼的出場方式,另一方面呢,到時全中國都會看到航空運輸的方便,想想,上午經略使還在蚌埠,中午就到了南京,傍晚又到了杭州,估計,選舉結束,咱們的一式運輸機,至少能賣幾百架甚至更多,還不包括軍隊!”

儘管是一名技術人員,但趙毅臣卻從不把自己看成一個單純的技術人員,他更看重市場,在他看來,僅憑軍隊很難支撐起真正的航空工業,航空工業欲尋求真正的發展,最終所需要依靠卻是民間市場,從經略使可能選擇用飛機作爲交通工具,爲競選造勢起,他便敏銳的看到也許這將會帶來一個龐大的市場,只要人們能夠意識到航空交通的方便。

“飛機不安全啊!”

連雲港經略使辦公室內,張一麟、章炳麟等人,仍然繼續勸說着李子誠放棄乘飛機助選的念頭,事實上,從李子誠作出這個決定之後,他們就沒支持過,在他們看來,飛機一上天,那就等於把命交給了老天,萬一發生個什麼故障,一切可就全完了。

“經略使,雖說飛機快,可咱們還是要再穩當一些,要是萬一有個什麼意外,到時……”

章炳麟在說話的時候,到是沒什麼顧忌。

“飛機若是不安全的話,那飛行員們又怎麼飛上的天?”

李子誠笑呵呵的反問道,這個時代的飛機的安全性的確不能和後世相比,但同樣,這個時代的飛機迫降很容易,隨遍找一塊稍平整的地方,就能迫降,相比之下,安全係數甚至高於後世的大型飛機。

“乘火車是方便,可火車,也就只有那幾個省通火車,這意味着助選只能到少數幾省!”

“可全國的飛機場不過也就只有幾座!”

“我諮詢過航空隊,飛機對起降條伯要求不高,只要有標準400米操場的地方,都能降落,而且航空隊那邊表示,到時,可以多派出兩架飛機,一架前導機先降落,待他們落地後,再引導降落!”

面對衆人的反對,李子誠仍然堅持着自己的決定,之所以作出這麼一個決定,他有自己的看法。

“現在咱們國社黨不過是剛成立,雖說黨員發了五千多,可黨員大都集中在蘇、皖、浙、魯、豫,論其影響力、知名度,咱們一不如進步黨,二不如歐事研究會改組的國事研究會,在一些省份同樣不如黨,可以說,咱們若是想要取勝,除去合適的競選政策之外,就只有出奇制勝了!”

話語稍頓,李子誠倒是緩聲道出了自己堅持飛機出行的原因。

“出奇制勝,一是在全國的公共場所播放競選電影!”

競選電影是李子誠根據存的競選製作的“競選”,不過只是三分鐘的黑白電影,卻足以讓震撼所有人,但是這還不夠,這遠不能滿足李子誠的需求。

在幾經思索之後,李子誠選擇了飛機,乘飛機出行前往各省作助選,飛機,對於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都是一個極爲新鮮的新鮮物,當飛機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時,他們會在記住飛機的同時,記住國社黨。

“第二,就是飛機,全國的老百姓,都通過報紙知道咱們是用飛機擊沉了日本人的軍艦,可他們卻都沒見過飛機,只要咱們飛機飛到一個地方,飛機會在一座城市引起轟動,同時,當我們的飛機出現在他們視線中的時候,他們就會記住我們在這場戰爭之中所作出的貢獻,從而記住我們、選擇我們,而且沒有什麼比飛機更震撼的出場方式了!”

雙肘駐於桌面,在看着他人時,臉上帶着微笑,李子誠卻在心裡嘀咕着,他們說飛機不安全,可他們那裡知道,鴻圖飛機制造公司製造的一式運輸機,實際上,這種三發運輸機,是二戰德國最成功的一種軍用運輸機,在全機表面同樣採用高強度的波紋蒙皮構造。使它成爲產量最大、使用時間最長的又一種“穿燈心絨外衣”的飛機,由於它的外殼十分堅硬,因此它亦有“容克老姑媽”、“鋼鐵安妮”等稱號,而且它適合野戰機場的粗暴着陸,三局的馬力大、安全性好,在二戰前,得益於堅固的機體以及優異的性能,往往被選擇作爲新航線的開闢機,而在很多艱險航線上,當時能夠滿足客運需求的唯一機型。

沒有比更適合完成助選飛行的飛機了,而同樣的助選成功將會成爲最好的,在競選結束之後,自己就會成立一家航空公司,投入國內客運以及郵件運輸,利用競選期間樹立的“快捷”之名,進入中國市場,或許現在中國的航空市場並不大,但什麼事情總要有個開始,一但有了一個好的開始,以後纔能有良性的發展。

在未來隨着國內航空市場的發展,中國的航空製造業自然會進入良性發展之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會不斷有飛機制造企業進入這個市場,同樣也不斷有企業被市場淘汰,現在,自己所要做的就是開這麼一個好頭,用這次助選開一個好頭。

“太炎,要知道的,和其它黨派相比,咱們的優勢並不大,所以,咱們若是想要贏得大選,就只有一個辦法,就只能在這個“奇”字上作文章了,而這個“奇”字就是要充分發揮咱們的優勢,不僅我本人會乘飛機到全國爲咱們的候選人作助選,而且,我還會派出航空隊的飛機,組成飛行表演隊,在全國範圍內舉行飛行表演,爲咱們黨的候選人助陣,再加上廣播、報紙還有電影,國民黨留下來的45%的席位,咱們至少要拿下40%,我是說國會總席位的40%,只有這樣,未來,咱們才能在京城穩坐釣魚臺!”

第24章 持以公無偏私收軍爲已有第89章 中村是公第99章 現形記第196章 烈山第183章 帽子第85章 槍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58章 連雲之利第17章 願意來中國嗎?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292章 壓力與狂喜第3章 囑咐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126章 在農村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起第245章 好好幹第106章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90章 利益至上第61章 長記性第189章 揚州夜宴第298章 初戰第50章 實習生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6章 他不是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63章 驚訝第89章 蘇維耶堡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55章 港口第34章 觀念第10章 幫我坑人吧 更!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28章 克定六合會藕初 天津租界徵地忙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289章 第二輪攻擊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69章 消失第15章 遊說第299章 期望第61章 長記性第174章 軍如匪、政如盜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125章 怪叔叔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270章 父與子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198章 兩人第119章 開拓者第263章 湘潭地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12章 投資商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27章 面君子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6章 大總統的煩惱第91章 震驚第179章 南京第2章 欲取先予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349章 兼併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118章 捧殺第53章 勢不及人更!第220章 造船廠第211章 中南海第1章 何謂能者更!第272章 第一艦隊第6章 盤點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216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201章 人蔘鐵第305章 中國之幸第182章 傷員第312章 奮勇隊第250章 航母第168章 如何回報第360章 陰雲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47章 他們敢第49章 爲我掌控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338章 山騾子第43章 駐京辦主任第60章 挖牆腳
第24章 持以公無偏私收軍爲已有第89章 中村是公第99章 現形記第196章 烈山第183章 帽子第85章 槍第195章 再做嫁衣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58章 連雲之利第17章 願意來中國嗎?第22章 一番小天地第292章 壓力與狂喜第3章 囑咐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126章 在農村第137章 實幹興邦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144章 索姆河畔大戰起第245章 好好幹第106章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第137章 院內憂心欲分肥 琪紫欲行離是非第90章 利益至上第61章 長記性第189章 揚州夜宴第298章 初戰第50章 實習生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6章 他不是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63章 驚訝第89章 蘇維耶堡第184章 經略地方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55章 港口第34章 觀念第10章 幫我坑人吧 更!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28章 克定六合會藕初 天津租界徵地忙第71章 向六合致敬第209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289章 第二輪攻擊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69章 消失第15章 遊說第299章 期望第61章 長記性第174章 軍如匪、政如盜第57章 要人之要 金融之核第125章 怪叔叔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270章 父與子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198章 兩人第119章 開拓者第263章 湘潭地第344章 大總統的決斷第112章 投資商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27章 面君子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6章 大總統的煩惱第91章 震驚第179章 南京第2章 欲取先予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349章 兼併第5章 繞不開的人第118章 捧殺第53章 勢不及人更!第220章 造船廠第211章 中南海第1章 何謂能者更!第272章 第一艦隊第6章 盤點第144章 弱國之大國民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216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201章 人蔘鐵第305章 中國之幸第182章 傷員第312章 奮勇隊第250章 航母第168章 如何回報第360章 陰雲第309章 暗戰伊始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47章 他們敢第49章 爲我掌控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338章 山騾子第43章 駐京辦主任第60章 挖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