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宣府振兵(二)

“不,這次我們只帶一月的補給,由各部隊自己負責,其他所有輜重車輛都留在後方!”朱祁鈺長出了口氣,冷冷的說道,“以往,從來是蒙古人劫掠我大明百姓,搶奪我大明財富。那麼,爲什麼我們不能搶奪蒙古人的財富?人所不義,我自不仁。大軍的主要補給通過搶奪蒙古牧民獲取!當然,濫殺無辜不是我大明軍隊的行爲,財物可以搶,不過人不要亂殺,只要肯歸順我大明的蒙古人,我們都將接納,並且給其安排生活的地方!”

“陛下是要以此收買蒙古人心,並且打擊也先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威望?”楊洪立即明白了朱祁鈺的意思。明蒙戰爭持續多年,雖然大明邊患不斷,可受到最大傷害的還是蒙古平民。也先之前,明蒙邊關互市,蒙古人從大明購買了大批的生活物資。而戰爭爆發以來,大明已經關閉了邊市,幾年仗打下來,蒙古平民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有的人家甚至連鹽都沒有了!如果不是也先仍然握有蒙古兵權,而且通過劫掠收買了一批將領的話,恐怕蒙古人早就自己動手把也先給除掉了吧!

“對,打仗的目的是什麼?佔領土地,我說過,今後大明鐵騎所到之處,皆爲我大明疆土。不過,殺光了人,光佔領土地有何用?沒有人,土地就沒有任何價值,難道還要遷我大明子民去塞外草原?所以。這次,我們不但要打痛也先,打得也先俯首稱臣,而且還要收買蒙古人心,讓他們永世歸順我大明,做我大明臣子。今後,蒙古的牛羊皆爲我大明百姓的牛羊,蒙古的馬奶,皆爲我大明百姓的馬奶,這有何不好?”

шωш ¸Tтká n ¸¢ 〇

“陛下聖明,如若輕裝簡行,那大軍五日之內便可到達乎蘭乎失溫!”

“陳懋,你還是太急了,當初,你可就是因爲這急性子吃了伯顏帖木兒的虧,差點完蛋,這性子,你可要改一改!”朱祁鈺笑了起來,“雖然五日就可殺到,不過,這次,我們不用這麼快。我計劃用十日趕過去!”

“陛下,這麼慢的速度,恐怕蒙古人早就聽聞消息跑遠了,那我們怎麼引也先上當?”楊洪也有點不明白朱祁鈺的意思了。如果要奇襲蒙古牧場,那就應該以快爲主啊!

“跑?他們能往哪兒跑?這裡可是蒙古牧民最重要的牧場,供養着超過六成的牧民,他們跑去別的地方行嗎?而且,這一路北上,我還要造勢,要讓也先知道我大明軍隊已經到了,同時也要讓蒙古人都知道,這次我大明軍隊是來征服他們的,他們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死,要麼歸順我大明,成爲我大明臣子,過上安穩日子!”

楊洪一愣,說道:“陛下,你是要先立威,後施恩?”

“對,立威在前,方能顯我大明強大,施恩在後,更能表我大明仁慈!”朱祁鈺笑着點了點頭,“陳懋,大軍北上,你的騎兵可要勤快一點,把沿途周圍兩百里內的蒙古牧民都要控制起來,全帶到乎蘭乎失溫去。當然,你們可得禮貌一點,要用請,而不是逼。明白嗎?”

“末將明白!”陳懋心裡也是佩服不已,皇帝這次恩威並舉,蒙古人是不服也得服了。

“當然,你們騎兵的速度可以快一點,不用與主力共同前進,先到達乎蘭乎失溫,探測情況,建立營寨。另外,也要格外防範也先的偷襲,注意各路騎兵要相互掩護,最遠間隔不可超過一個時辰,如果也先敢半路截殺的話,那就拖住蒙古大軍,最後將他們向大軍方向趕,到時候,先殲滅也先的騎兵,再來收復蒙古人,還更輕鬆一點!”

“末將明白!”

“楊洪!”

“臣在!”

“今日,你就安排人手,先把物資運送到開平去,另外通知嚴廣儒,讓他撒佈消息,先製造點恐慌,把大漠南面的蒙古人也趕過去,我們一起收拾!還有,加強對也先大軍的監視,把所有探子都派出去,大軍出發之後,探子直接跟我聯繫,我要每天至少收到四次探子的報告,明白嗎?”

“臣明白!”

“羅國棟!”

“末將在!”

“明日一早,你先率神機營前往開平,沿途不得騷擾百姓,我定下的軍紀不是隻拿來看看的!到了開平之後,與嚴廣儒協同,先紮營,然後加強神機營的突擊訓練,務必要讓每個士卒都能達到騎兵的速度,並且可以快速變換行軍與戰鬥隊形,明白嗎?”

“末將尊旨!”

“海濤!”

“末將在!”

“你留守宣府,負責與柴大人的探子聯繫,另外,於大人會每日信使前來,知道該怎麼做嗎?”

“末將明白!”

“陳豫!”

“末將在!”

“這幾年,你久駐邊關,對這一帶最爲熟悉,我遣你爲先鋒大將,率兩萬騎兵,明日與羅國棟將軍一起出發,到達開平之後,先行偵察敵情,記住,活動範圍是在開平周圍一百五十里之內!”

“末將遵命!”

“陳懋!”

“臣在!”

“你親率騎兵主力,與我一同出發,到達開平後,你與陳豫會合,到時候,我再給你分派任務!”

“臣尊旨!”

“樑嶽!”

“末將在!”

“我封你爲近衛將軍,統帥我的近衛軍,今後,中軍大營的安全就交給你了!”

“末將遵命,請陛下放心,末將必當誓死保衛陛下安全!”

“好了,該安排的都安排了,今日就到這裡吧!”

“陛下,臣的任務是什麼?”這時候,沒有領到命令的鄧茂急了起來。

朱祁鈺看了鄧茂一眼,然後笑了起來。“鄧將軍,雖然居庸關一戰,你立下最大功勞,可這幾年,你都在京城,並沒有取得多少經驗啊,我看……”

“陛下,末將雖然不才,不過末將願親率一萬騎兵,前去取也先項上人頭,如不成,末將提頭回來見陛下!”鄧茂年輕氣盛,見到周圍一個個將領都受到了重用,就連海濤這樣的年輕將軍都分到了重要的任務,再經過朱祁鈺這一急,他不急纔怪呢!

“這……陳懋,楊洪,你看有什麼好的位置可以安排給鄧將軍的?”

“陛下,這……”陳懋還沒有明白朱祁鈺的意思。

不過,楊洪一眼就看出了朱祁鈺的意思,而且在朱祁鈺的這番戰術安排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沒有安排人手呢。“陛下,如要也先上當,我軍必用疑兵之計,現在此任還無人擔當,我看……”

“對了,我還把這麼重要的事情給忘了,不過,鄧將軍……”

“陛下,末將就算粉身碎骨,也絕不辜負陛下的厚望!”鄧茂急得都跪了下來,擺出一副朱祁鈺不答應,他就不起來的架勢。

“楊將軍,你看這……”

“陛下,此次參戰將領,除鄧將軍之外,都參加過上次的北伐。如果派他們前去,恐被也先識破,鄧將軍雖然年輕,可能力並不差,也先帳下也無人熟悉鄧將軍的才能,如果這次派鄧將軍領一路兵馬,作爲疑兵,也先必然上當!”

“既然楊將軍這麼說了,那我暫且一信吧,不過……”

“陛下,末將願立下軍令狀,以人頭做押,如果任務失敗,末將以死謝罪!”

“鄧將軍,這就嚴重了,其實……”

“陛下,請陛下恩准末將請求!”

“陛下,就讓鄧將軍試一下吧!”見到朱祁鈺的神色,陳懋也反應了過來,開始幫鄧茂說情了。

“既然陳將軍也同意,那就好吧,不過,你得先立下軍令狀!”朱祁鈺也就坡下驢,不再羅嗦,“金英,取紙筆來!”

很快,鄧茂就立下了軍令狀,當然,他也下了決心,就算拼個一死,也不能辜負皇帝的信任,以及衆大將軍的支持。

叫金英收起了鄧茂的軍令狀之後,朱祁鈺才說道:“鄧茂,明日,我分你兩萬騎兵,四萬步卒,與兩萬火槍兵。從龍門所出塞,向東北前進,沿途掃蕩各蒙古據點,務必於十日之內到達賽汗山。這一路,你不用掩飾自己實力,還要裝出二十萬大軍的樣子來,你知道該怎麼做嗎?”

“末將明白,每日紮寨,多築一倍的竈臺,多建一倍的營帳,並且擴大騎兵的正面!”

“對,就這麼做。反正,你要讓蒙古人認爲,你這一路大軍有二十萬之多。到了賽汗山之後,如果也先領兵來擊,你除了固守之外,還要率兵反擊,如能拖住也先大軍十日,你便立下大功。反之,如也先不來擊你,則在駐紮兩日之後,繼續向北,沿途掃蕩,一直到巴爾斯和坦附近才能停下來!”

“末將明白!”

“明白什麼?”朱祁鈺一愣,自己的意圖還沒有完全說出來呢。

“陛下讓末將做疫病,實乃誘餌與奇兵。如也先來襲,末將必能拖上蒙古大軍十日。到時,陛下引軍東來,從側翼夾擊蒙古大軍,一擊即可徹底殲滅也先!如若也先不來,末將則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巴爾斯和坦,出現在也先大軍的後方,到時,陛下在正面抵擋,末將引軍從後突擊,也先大軍必亡!”

朱祁鈺笑了起來,還不斷的點頭。“不錯,鄧將軍能理會這一點,那就足以獲得勝利了。不過,軍令狀,我還是要先收着,等你得勝歸來,軍令狀自然是要還你,我還要重賞你!”

“謝陛下,只望末將得勝歸來時,陛下能請末將喝個痛快!”

“這自然是小問題,酒嘛,我這裡好的沒有,不過要讓你喝個痛快,這點錢我還是有的!”

“那末將在此先謝陛下隆恩,今晚末將就率軍出發!”

朱祁鈺笑着點了點頭。“那麼,這送行酒就不喝了,等你回來,我再給你擺洗塵酒與慶功酒!”

“謝陛下!”鄧茂謝禮之後,轉身就走了出去。

此時,天也暗了下來,楊洪見大事已定,連忙站出來說道:“陛下,酒宴已經擺好,還請陛下與各位將軍賞臉!”

“好,今天我們大家都喝個痛快,明日,我等再上陣,痛快殺敵!”朱祁鈺也是豪興大發,“金英,去找到祖百齡將軍,他也忙了一天了,這酒,少不了他的份,叫他直接去……楊將軍,是去哪?”

“喜來酒家!”

“對,就去那!”

一幫人在楊洪的帶領下,很快就來到了這家宣府城內最大的酒樓。這酒樓老闆自然是要給楊洪面子,而他在知道楊洪擺酒是要給皇帝陛下洗塵,更是榮幸不已,把當天的所有客人都推掉了,還專門從附近的“醉鳳樓”請來了幾位當紅姑娘助興。

到了酒樓,朱祁鈺自然是沒有心情去欣賞那些女子的歌舞了,帶着一幫將領就直接上了三樓的雅間,接着,就讓人上菜。而見到皇帝都對尋花問柳沒有太大的興趣,幾個將軍也自然不好再多想他事,只能悶頭喝酒。

很快,朱祁鈺也看出了陳懋等幾人的心態,他哈哈一笑,說道:“陳懋,你幾個心裡有貓在抓吧?看你們的樣子,這酒喝得也不高興,去找老闆,你們想要什麼姑娘陪酒,就去要來,反正今天是楊將軍請客。不過,都給我滾得遠遠的,別讓我看見!如果明日一早,誰成了軟腳蝦,爬不起來,耽擱了大軍出發,我可要他好看!”

陳懋等人自是知道朱祁鈺的脾氣,只要他們不違反軍紀,不耽擱作戰,那麼他們的私人事情朱祁鈺是從不過問的,見到皇帝已經開口,陳懋立即叫上幾個有同等愛好的將軍出去找酒店老闆了。

楊洪見到這情景,心裡也是苦笑不已,朱祁鈺這皇帝當得還真是有點出格,竟然支持部下去尋花問柳,看來,那些關於朱祁鈺的傳聞一點都不假啊。不過想到這一晚都是自己掏錢,楊洪也有點心痛,那“醉鳳樓”的姑娘可都不便宜啊!

“楊洪,你怎麼不去?放心,只要你鎮守好宣府,不要讓蒙古人的姑娘迷了魂,這些事情,我是不會管的!”朱祁鈺見到楊洪一直在發傻,還以爲楊洪不好意思去呢。

“陛下笑話了,臣並沒有這番愛好!”

朱祁鈺點了點頭,他也聽說,楊洪的老婆是出了名的河東獅。楊洪的老婆與楊洪是從小青梅竹馬長大的,而且還是師兄妹關係,其武功也自是了得。十多年前,楊洪想討二房,結果被他老婆打得鼻青臉腫,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提討二房的事了。恐怕,誰也想不到,這個殺得蒙古人聞風喪膽的大將軍,竟然懼內!如果蒙古人知道這一情報的話,恐怕會花重金收買楊氏了!當然,能不能收買,而且蒙古奸細會不會被楊氏打個半死,恐怕這就不得而知了。

“陛下,臣有一事想問!”

“什麼?”朱祁鈺放下了手上的酒杯,其實他並不喜歡喝酒,舉個杯子,也只是裝模作樣,免得被部下笑話罷了。

“開始臣見到,陛下將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了鄧將軍,自是很信任鄧將軍。可以往,臣還真沒有聽說過這個年輕將軍,也沒有見他在哪立下戰功,陛下憑什麼這麼信任他呢?”

朱祁鈺笑了起來。“楊洪,你知道這鄧茂的老師是誰嗎?”

“誰?”楊洪皺了下眉毛。

“他的老師就是現在的內閣總理大臣,當初的兵部尚書大人于謙!”朱祁鈺微微的笑了一下,“當年,我率軍回京平叛,鄧茂受于謙命令,親率五百騎兵,突破了石亨指揮的十萬餘大軍,殺向居庸關,智取守關將領,爲我打開了居庸關正門,不然,恐怕我軍還得在居庸關上停留數月,到時候,能否平定叛亂,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恐怕是於大人的計劃,而他只是執行者吧?”

“這對,也不對!後來聽於謙說,當初他與鄧茂是同時想到這一辦法的。而當年,鄧茂不過十八歲而已!你想,如此少年,敢率五百騎兵殺入萬軍之中,這需要何等膽色?而他到了居庸關外,不急不亂,幾句話騙過了守關校尉,才入了關內,這需要何等的鎮定與自如?後來,我還聽於謙說,鄧茂八歲時,就做了他的門童,後來于謙見他聰明伶俐,只停別人讀了一遍詩書,就能倒背如流。爲此,于謙也就將起招入門下。原本,是想讓他飽讀經書,考個功名。可這鄧茂對經書偏無一點興趣,反而對兵法,戰陣之事投入不已。于謙也就開始教他兵法。十五歲時,于謙就已經敗在了他的手下。原本,于謙認爲鄧茂是趙奢那種紙上談兵之人,並沒有加以重視。直到京城叛亂鄧茂放才加入軍隊,永安,居庸關一戰,嶄露頭角。後來,他隨陳懋前出紫荊關,速擒趙王叛黨一族,也正是他的主意,而且是他首先率兵殺入趙王府,平定了趙王叛亂!你說,這鄧茂是不是個將才?”

聽朱祁鈺說來,楊洪也連連點頭,鄧茂有此能力,確實是難得的將才,而這次朱祁鈺敢於把最重要的任務派給他,顯然是早就有所準備,開始那只是逢場作戲,要激發出鄧茂的潛力來!當然,楊洪也就不再爲鄧茂所率偏鋒兵馬擔心了!

第50節 縱火焚城第27節 大工業第23節 海盜王第28節 救援行動第37節 要挾第41節 開明地主第20節 火攻第19節 最厲害的軍團第8節 琉球使者第52節 島鏈戰略第35節 分權第72節 小亞細亞風雲第8節 邀戰第30節 血色沙漠第43節 從閱兵場到前線第52節 建議第48節 咬鉤第34節 不值得的勝利第3節 誓死抵抗第19節 最後的堡壘第58節 國家壟斷第41節 嫉妒第67節 真正的實力第67節 真正的實力第12節 騙取壹歧島第8節 戰爭主宰第70節 皇帝的較量第39節 日本使臣第49節 反擊第10節 官員節操第35節 軍制改革第1節 捷報連連第39節 迂迴包抄第50節 飛來橫禍第15節 舊港登陸戰第26節 千秋功臣第37節 最後的戰鬥第1節 宣府振兵(一)第50節 軍火案第68節 以戰促和第29節 大王子第1節 宣府振兵(二)第53節 戰役收尾第13節 逼戰第46節 賭徒第2節 開發新大陸第3節 南方戰事第34節 皇帝開店第23節 金元第3節 大軍北上(二)第4節 柴匯的重任第15節 英宗復辟第37節 要挾第37節 王太子第61節 希臘火第24節 爾虞我詐第16節 從蘇拉特出發第37節 最後的戰鬥第4節 工業帝國第50節 勇擊猛獅第42節 北征第64節 大鼓將軍第35節 陣前博弈第60節 帝國騎兵第5節 亦力巴里第34節 虎皮做旗第3節 科學萌芽第71節 斷根第38節 重生第15節 火燒日野第41節 嫉妒第2節 天下事第37節 突襲白古第38節 皇帝的恩賜第23節 華僑堡壘第44節 軍人的榮譽第24節 極地大救援第8節 義務第65節 絕代美女第53節 後院失火第46節 衆人拾柴第58節 圍困第64節 秘密武器第12節 紅夷總督第26節 全殲強敵第35節 隻身赴會第14節 兵臨城下第30節 幕府將軍第52節 步兵的攻擊力第36節 大敗石亨第8節 圍城血戰第13節 逼戰第20節 血戰獅城第35節 黑磯城外的戰鬥第29節 向德里進軍第36節 緊縮防線第1節 情繫南洋第7節 皇帝的無奈第31節 毒誓第18節 楊天奉來報
第50節 縱火焚城第27節 大工業第23節 海盜王第28節 救援行動第37節 要挾第41節 開明地主第20節 火攻第19節 最厲害的軍團第8節 琉球使者第52節 島鏈戰略第35節 分權第72節 小亞細亞風雲第8節 邀戰第30節 血色沙漠第43節 從閱兵場到前線第52節 建議第48節 咬鉤第34節 不值得的勝利第3節 誓死抵抗第19節 最後的堡壘第58節 國家壟斷第41節 嫉妒第67節 真正的實力第67節 真正的實力第12節 騙取壹歧島第8節 戰爭主宰第70節 皇帝的較量第39節 日本使臣第49節 反擊第10節 官員節操第35節 軍制改革第1節 捷報連連第39節 迂迴包抄第50節 飛來橫禍第15節 舊港登陸戰第26節 千秋功臣第37節 最後的戰鬥第1節 宣府振兵(一)第50節 軍火案第68節 以戰促和第29節 大王子第1節 宣府振兵(二)第53節 戰役收尾第13節 逼戰第46節 賭徒第2節 開發新大陸第3節 南方戰事第34節 皇帝開店第23節 金元第3節 大軍北上(二)第4節 柴匯的重任第15節 英宗復辟第37節 要挾第37節 王太子第61節 希臘火第24節 爾虞我詐第16節 從蘇拉特出發第37節 最後的戰鬥第4節 工業帝國第50節 勇擊猛獅第42節 北征第64節 大鼓將軍第35節 陣前博弈第60節 帝國騎兵第5節 亦力巴里第34節 虎皮做旗第3節 科學萌芽第71節 斷根第38節 重生第15節 火燒日野第41節 嫉妒第2節 天下事第37節 突襲白古第38節 皇帝的恩賜第23節 華僑堡壘第44節 軍人的榮譽第24節 極地大救援第8節 義務第65節 絕代美女第53節 後院失火第46節 衆人拾柴第58節 圍困第64節 秘密武器第12節 紅夷總督第26節 全殲強敵第35節 隻身赴會第14節 兵臨城下第30節 幕府將軍第52節 步兵的攻擊力第36節 大敗石亨第8節 圍城血戰第13節 逼戰第20節 血戰獅城第35節 黑磯城外的戰鬥第29節 向德里進軍第36節 緊縮防線第1節 情繫南洋第7節 皇帝的無奈第31節 毒誓第18節 楊天奉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