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櫻花武士

佐久間信盛也早就料到有城破的一刻,雖然這來得太快了一點,不過,這並沒有讓他慌了手腳。在佐久間信盛的防禦部署中,城牆的防禦只是第一道防線,而且是他最爲不重視的一道防線。在明軍發射煙霧彈的時候,佐久間信盛就已經把城牆上的兵力都撤了下來,隨着明軍破城而入,雙方之間的巷戰爆發了!

實際上,明軍最不願意打的就是巷戰,只不過,在以往攻佔日寇城市的戰鬥中,只要城牆一倒,戰鬥就宣告結束,因此巷戰還沒有給明軍產生多大的麻煩,只不過,這次,問題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隨着明軍推進,衛平也身臨前線,即使他沒有站在最前沿,不過也已經到了危險地帶。第一批投入進攻的一萬五千明軍花了半個時辰殺入城內,不過,立即就陷入了惡戰之中。而且,在城市內的巷戰之中,因爲雙方糾纏在一起,炮兵只只能起到壓制與隔斷作用,根本無法對步兵提供更有效的火力支持,一時之間,明軍步兵陷入了與日寇的苦戰之中。

這正是佐久間信盛所採用的防禦方式。明軍因爲火力強大,所以日寇很難在炮戰中佔據上風,且,這是以己之短,對敵之長,打下去,必然失敗。佐久間信盛冷靜的分析了雙方軍隊的優劣之後,認爲日軍在近距離的格鬥戰中因爲有大批武士,以及更適合近戰的武器。所以佔有上風。那麼,將明軍放進城來打,一方面可以發揮日軍地優勢,另外一方面,還能剋制明軍的強大炮火。此消彼漲之下,日軍的勝算自然增加了不少。當然,佐久間信盛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徹底戰勝明軍,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給明軍制造沉痛的傷亡,讓明軍主動撤退。因此,在部署城內防禦的時候,佐久間地唯一目標就是殺傷明軍的有生力量!

這下,輪到明軍吃苦頭了。在佐久間信盛到達神戶之後地十多天時間裡,他除了組織起更多的防禦部隊之外,建造大量的重型弩炮之外(當時。佐久間信盛幾乎將神戶所有高大的建築都拆了,將這些建築用的木材用來建造弩炮),佐久間信盛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城內挖設陷阱!而這正是當初明軍在塞外戰場上對付蒙古騎兵地有效辦法,也是在馬關等城市裡打防禦戰的有效辦法。現在,輪到日寇用陷阱來對付明軍的進攻部隊了!

佐久間信盛在部署陷阱方面絕對算得上是專家中的專家了。以往,在他負責斷後的時候,陷阱就是用來阻擋追兵的有效辦法。十多日之內。佐久間信盛幾乎將整座神戶城都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陷阱。在他的組織下,數萬日寇十多日之內,在神戶城內挖了幾十萬個陷阱,甚至可以說,每踏出一步,都有可能踩上陷阱!而且。這些陷阱還是有“組織”地,有着明確的針對對象。在這麼嚴密的防禦體系之下,可以想像,殺入城內的明軍會遇到多麼巨大的麻煩。

確實,一萬五千明軍一進入城內,在短短的半個時辰之內,就已經有兩千多人陣亡,數千人負傷被擡出了戰場。當衛平見到這麼多官兵傷亡之後,也頓時急了起來,這麼打下去。第三軍就算是全部賠在這裡。也不一定能夠打下神戶城!

“停下,停下。別打了!”衛平衝到了前線附近,“立即組織防線,把炮兵,還有那些臼炮全都給我拉上來,用炮彈,一寸一寸地轟!”

明軍立即轉進攻爲防禦,五千多步兵建立起了散兵線,隨後,更多的步兵轉爲陣地防禦工作,開始在佔領的這片城區邊緣修建簡易防線。同時,後面的炮兵也迅速的壓了上來。這次,衛平發了狠心,就算是用炮彈當鋤頭,也要把神戶城一寸一寸的犁一遍,看看日寇到底有多少的陷阱!

炮擊再次開始,這次,明軍炮兵是統一指揮的,常規炮兵從遠到近,以兩丈爲間隔,每兩丈範圍之內進行三輪炮擊。相反,臼炮從近及遠,以一丈爲間隔,每一丈範圍之內進行一輪炮擊。

整個炮擊過程足足持續了兩日,衛平也耐着性子在打。反正,後方的彈藥正源源不斷的送來。而且,這次陳懋也準備了非常充足地彈藥,只要能降低傷亡,那多用點炮彈根本就算不了什麼。用陳懋地話來說,現在在戰場上用點的戰爭經費,今後一定能從日寇那拿回十倍地賠償回來(陳懋嚴重低估了這一點)。衛平在乎的只是他手下的官兵,能保住手下的官兵,那第三軍就能夠繼續作戰,能夠繼續消滅更多的日寇,也就能夠立下更多的戰功,能夠從日寇那得到更多的好處了!

兩日的炮擊結束之後,明軍再次展開進攻,可讓他們驚訝不已的是,這些日寇彷彿就沒有受到什麼傷害一樣,當明軍推進的時候,他們如同耗子一般的再次出現在了戰場上,阻擋着明軍的進攻,並且給明軍制造着巨大的傷亡!

確實,日寇這次幾是變成“耗子”了。這佐久間信盛確實是個“人才”。在他組織防禦的時候,就已經認識到了明軍會以炮火轟城,如果他的兵力全都留在地面上的話,那傷亡將會非常巨大。當初,毛利輝元在馬關城就是因爲遭到明軍的猛烈炮擊,接果,留在城內的預備隊反而要比城牆上正面作戰的部隊傷亡大!因此,佐久間信盛除了在城內挖掘大量的陷阱之外,還建造了大量的地下防禦工事!

地道,地下坑道系統這些在未來的戰爭中並不少見,甚至可以說。是在裝甲部隊出現之前,陣地戰的最好防禦體系。不過在當時,將防禦系統建造到地表之下,這確實是個創舉,可以說,佐久間信盛地這個發明對戰爭的影響極大,也極爲深遠。

當火器在戰爭中大規模的使用。特別是隨着火炮技術的提高,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的火炮出現在戰場上之後,戰爭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以說,這是個戰術大變革地時代,冷兵器時代的老舊戰術必然遭到淘汰,而適應火器地戰術必然得到發展。可是,就在這個戰術大變革的時代,卻並沒有多少人能夠找出更有效的戰術來。這一方面是當時的主要將軍都是冷兵器時代的將軍。其戰術思想基本上已經固定了(朱祁鈺大量培養年輕將領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另外就是新戰術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才能夠總結出來。

顯然,佐久間信盛就是一個總結出了新戰術的將領。在面對明軍強大地炮火壓力時,唯一的辦法就是讓部隊躲在地下,躲避對方的炮火打擊,等到明軍的步兵進入了預設陣地之後,再讓步兵投入戰鬥,以此抵消明軍強大的火力優勢。顯然。這一招確實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而且成了明軍難以攻克神戶的主要原因!

兩日之內,明軍的炮擊除了將城內剩下地建築物全部摧毀之外,其實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相反,那些躲在儲備了充足的食物與飲水的地洞裡的日寇反而過得很安心,直到明軍再次展開進攻的時候。這些日寇立即從地洞裡殺了出來,頑強地阻擊着明軍!

一時之間,衛平也有點傻眼了,這日寇也太頑強了一點吧,竟然躲過了這麼猛烈的炮擊。不過,沒用多久,衛平也就明白了過來,日寇竟然在城內挖了大大小小難以統計的地洞,而這些地洞到底連接到哪裡去,到底有多寬廣。甚至連衛平也搞不清楚。這下。衛平有種束手無策的感覺了,仗這麼打下去。第三軍肯定受不了!

衛平再次組織起了大量的年輕軍官,讓這些人提出對付地洞裡的日寇的作戰方法,不過,討論來討論去,雖然軍官們提出了不少的意見,可沒有一個能夠有效的對付地洞裡的日寇。最後,在沒有辦法地辦法下,衛平也只能抱着試一試地心態,讓軍官們分頭去行動,先檢驗一下這些辦法的實際效果吧。

明軍使用上了火攻,就是將大量地桐油,火油順着發現的地道口傾灌進去,然後再把油點燃。不過,這個辦法並沒有收到多大的效果,日寇在設計地洞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對付火攻的辦法,一是在地道的入口處修了一條彎道,這些火油都無法進入地道的深處。二是用溼潤的泥土來對付明軍的大火,效果還不錯。

明軍採用了水淹的辦法,不過神戶城內的取水點並不多,而從城外取水非常麻煩,從港口取水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且水淹地道的話,需要很多的水,一時之間,明軍根本就沒有足夠的人力運來這麼多的水。

還有煙燻,放毒氣,用炮彈轟,甚至掩埋等等辦法。可日寇的整個地下防禦體系是聯繫起來了的,如果無法找到所有的地道出口,這些辦法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完全就是在浪費時間與人力。而且,日寇還趁着明軍忙着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展開了反擊,給明軍制造了一些傷亡。顯然,這都不是好辦法!

打了三天,衛平非常的失望。圍困神戶已經快十日了,而且明軍已經殺入了城內,卻無法佔領神戶。甚至連陳懋都數次派人來詢問,爲什麼第三軍花了這麼長的時間還打不下神戶城?衛平幾乎急得跳腳,可是他根本就沒有合適的辦法對付那些如同耗子一般躲在地下的日寇,怎麼辦?

其實,辦法不是沒有,可是行不通。當時城內日寇的糧草並不多,最多堅持一個月左右。也就是說,明軍只要圍困神戶一個多月,日寇就將不戰自敗。可是,這卻要將第三軍拖在神戶一個月,而且還要讓李舜臣的艦隊一直在神戶港附近活動,阻止日寇船隊從海路運糧過來。而當時,衛平根本就沒有這麼充足的時間。陳懋的要求是在一個月之內就完成進軍京都的作戰行動,而第三軍是進軍京都的主力部隊之一,如果第三軍一直被拖在了神戶的話,那正好中了日寇的計劃,讓日寇有足夠的時間在京都組織新的防線!

反正,當時衛平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快速取得這場勝利,不過,他要面臨的麻煩還不止這點。在第三軍圍困神戶的第十四日,也就是明軍殺入城內的第九日,一場災難差點就讓明軍的所有付出變成了泡影!

當日夜,日寇組織了一次大規模反擊,目標是城內的明軍,以及明軍設在城北附近的營地,這也是明軍作戰物資的儲備地點,而實施這次攻擊的正是佐久間信盛組織起來的那批武士。這些日本武士全都穿着黑色的夜行衣,這晚正好月虧,且滿天烏雲,月光與星光被完全遮住了,有效的掩護了這些日本武士的行動。

一千多武士在這面牽制住了明軍防線,而五百死士則從倒塌的城牆處悄悄的摸了出去,直奔向明軍的物資集結地點。如果不是當晚衛平正率侍衛團在陣地上巡邏,尋求對付日寇的辦法的話,恐怕明軍囤積在城外的那些彈藥,糧草就全被日寇給摧毀了!

衛平的侍衛團只有兩百人,而且是遭到突擊,戰鬥一打起來,立即就落於下風。不過,他們的抵擋已經足夠了,當營地裡的明軍,還有戰場上的所有明軍被吵醒的時候,日寇的偷襲宣告失敗。

戰鬥一直打到天亮,衛平也砍掉了幾個日寇的腦袋,雖然他沒有受什麼重傷,不過日寇的那些武士刀可不是吃素的,如非衛平當時按照規定穿上了鎧甲的話,恐怕他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將軍,這些日寇看來都是精銳之士,你看,他們的衣服上都有一朵櫻花!”

衛平也看到了,他當然知道櫻花是日本的國花,而這些日寇使用的武士刀上甚至都刻着一朵櫻花。“把這些屍體都處理掉,該死的,我們差點就被日寇給幹掉了。讓官兵們加緊一點,這幾日陳懋元帥又來催我們了!”

“將軍,你去那?”見衛平不去處理傷口,反而朝城市方向走去,侍衛急了起來。

“我去前面看看,這幾日必須要想辦法打下神戶,不然,我們第三軍就沒有臉混下去了!”

衛平頭也不回的朝港口的方向走去。兩日前,第三軍的一部分步兵在艦隊的幫助下剛剛佔領港口,衛平想到港口方向上去看看情況,尋找擊敗日寇的辦法。

第22節 寡頭末日第2節 妥當安置第30節 將計就計第22節 篝火晚會第24節 汶山大捷第26節 野外鏖戰第52節 好色之徒第76節 噩耗第19節 東軍的態度第40節 狹路相逢第60節 帝國騎兵第80節 炮轟倫敦塔第43節 從閱兵場到前線第55節 果阿四日之戰第33節 堅城攻略第30節 將計就計第28節 上皇音訊第2節 責任第2節 混沌戰局第6節 日寇夜襲第25節 敵人崩潰第47節 日本的雪第35節 陣前博弈第31節 啓蒙教材第56節 柴家的沒落第8節 邀戰第13節 尚書的煩惱第24節 鴻門宴第6節 叫陣第32節 生死之戰第5節 對策第39節 工業中心第51節 白古親王第22節 寡頭末日第39節 大戰準備第42節 粉碎的真主第8節 奧斯曼使者第8節 海上霸主第54節 狼王楊天奉第3節 登陸日本第13節 遍地星火第10節 日本王第31節 巧取通州第74節 兩皇對陣第32節 撞門第22節 楊洪的選擇第2節 責任第40節 天皇的野心第14節 兵臨城下第27節 炮擊對馬島第30節 親臨前線第40節 圍攻郡山第17節 雷霆之威第36節 凱旋第9節 整軍再戰第42節 軍械革命第18節 南洋來訊第1節 皇宮改制第70節 顧成林的婚事第4節 工業帝國第1節 帝國大動脈第36節 大敗石亨第62節 海面下的殺手第57節 血染海港第26節 分化敵人第41節 妥協第22節 騎兵對撼第26節 榮耀第32節 截擊石亨第32節 全面進攻第74節 兩皇對陣第48節 家亂第31節 定都第5節 亦力巴里第5節 皇帝的想法第58節 圍困第7節 勝利者第43節 阿拉的化身第40節 狹路相逢第37節 拍賣大會第28節 永安解圍第34節 實力說服第30節 大學第22節 寡頭末日第25節 西行第11節 血海中的江戶城第50節 不一般的盟約第58節 掃蕩愛琴海第44節 大汗的禮物第70節 落種第18節 楊天奉來報第9節 也先的選擇第4節 柴匯的重任第21節 蒙古軍團的轉變第2節 天下事第16節 鯨灣捕鯨業第26節 分化敵人第77節 消失的馬德里第48節 齊頭並進第32節 全面進攻
第22節 寡頭末日第2節 妥當安置第30節 將計就計第22節 篝火晚會第24節 汶山大捷第26節 野外鏖戰第52節 好色之徒第76節 噩耗第19節 東軍的態度第40節 狹路相逢第60節 帝國騎兵第80節 炮轟倫敦塔第43節 從閱兵場到前線第55節 果阿四日之戰第33節 堅城攻略第30節 將計就計第28節 上皇音訊第2節 責任第2節 混沌戰局第6節 日寇夜襲第25節 敵人崩潰第47節 日本的雪第35節 陣前博弈第31節 啓蒙教材第56節 柴家的沒落第8節 邀戰第13節 尚書的煩惱第24節 鴻門宴第6節 叫陣第32節 生死之戰第5節 對策第39節 工業中心第51節 白古親王第22節 寡頭末日第39節 大戰準備第42節 粉碎的真主第8節 奧斯曼使者第8節 海上霸主第54節 狼王楊天奉第3節 登陸日本第13節 遍地星火第10節 日本王第31節 巧取通州第74節 兩皇對陣第32節 撞門第22節 楊洪的選擇第2節 責任第40節 天皇的野心第14節 兵臨城下第27節 炮擊對馬島第30節 親臨前線第40節 圍攻郡山第17節 雷霆之威第36節 凱旋第9節 整軍再戰第42節 軍械革命第18節 南洋來訊第1節 皇宮改制第70節 顧成林的婚事第4節 工業帝國第1節 帝國大動脈第36節 大敗石亨第62節 海面下的殺手第57節 血染海港第26節 分化敵人第41節 妥協第22節 騎兵對撼第26節 榮耀第32節 截擊石亨第32節 全面進攻第74節 兩皇對陣第48節 家亂第31節 定都第5節 亦力巴里第5節 皇帝的想法第58節 圍困第7節 勝利者第43節 阿拉的化身第40節 狹路相逢第37節 拍賣大會第28節 永安解圍第34節 實力說服第30節 大學第22節 寡頭末日第25節 西行第11節 血海中的江戶城第50節 不一般的盟約第58節 掃蕩愛琴海第44節 大汗的禮物第70節 落種第18節 楊天奉來報第9節 也先的選擇第4節 柴匯的重任第21節 蒙古軍團的轉變第2節 天下事第16節 鯨灣捕鯨業第26節 分化敵人第77節 消失的馬德里第48節 齊頭並進第32節 全面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