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節 神戶惡戰

第三軍陣地上,明軍官兵嚴陣以待圍困神戶的任務是由第三軍承擔的,雖然城內僅一萬多日寇,不過在經歷了馬關城惡戰之後,第三軍再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就算城內僅有一個日寇,他們也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如同往常一樣,衛平仍然一大早就來到了陣地上,察看陣地的情況,詢問官兵的狀況。馬關城防禦戰中,衛平是依靠衆多侍衛才得已保存性命的,而在這場戰鬥中倖存下來的明軍官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連衛平也不例外。神戶是一座海港城市,雖然裡面的日寇不算很多,不過,衛平卻準備用全部的力量來打下神戶城,用最小的傷亡代價換取勝利!

“將軍……”

衛平聞聲轉過身來,一名軍官跑了過來。

“將軍,李舜臣將軍派人送來消息,艦隊在正午到達神戶港外,將在午時開始炮擊,要我們做好攻城準備!”

衛平點了點頭,說道:“那各部隊在巳時吃飯,午時前一刻進入陣地,準備進攻!”

陣地上,明軍迅速的行動了起來,接到了命令的部隊立即進行戰鬥準備,而作爲預備隊的部隊則開始幫助進攻部隊搬運彈藥,準備好擔架等搶救傷員的設備。一時之間,清晨的寂靜被打破了,一場暴風驟雨正在醞釀之中。

守備神戶的是織田四家老中地佐久間信盛。此人雖無豐臣秀吉,明智光秀等人大名在外。不過卻以用兵沉穩,且異常冷靜而出名。在織田信長征戰日本的作戰行動中,佐久間信盛也因此經常擔任斷後的任務,他也就有了“殿後佐久間”的外號。這次,織田信長委派他鎮守神戶,就是要以佐久間信盛的穩重與冷靜來對抗強大的明軍,但是。這個“殿後”將軍能有所作爲嗎?

城樓上,佐久間見到明軍積極準備進攻。雖然面色平如止水,不過,心裡卻是翻騰不已。這是佐久間第一次與明軍對陣,但是,之前他早就已經從衆多的將領那裡瞭解到了明軍地強大。能夠在朝鮮擊潰豐臣秀吉率領的幾十萬大軍,能夠在江戶挫敗明智光秀地偷襲,能夠在馬關重創織田信長。追殺織田信長數百里,連奪十幾城。這樣的軍隊會是一支弱小的軍隊嗎?當明軍圍城的時候,佐久間信盛就發現了明軍的強大之處,不僅僅紀律嚴明,而且從陣地構建,進攻部署等等方面來看,這都是一支久經戰陣的軍隊,是一支常勝之師!

“將軍。城內的人員都已經組織起來了!”

佐久間長出一口氣,對旁邊地武士點了點頭,一句話都沒有說。雖然,佐久間已經在神戶做了充足的準備,但是現在,他自己都沒有半點信心能夠守住這座城市。當明智光秀從津山城狼狽的逃回來的時候。佐久間就確信,神戶將成爲明軍的第一個攻擊目標,這裡將再次爆發一場血腥的戰役!

與其他將領不一樣,佐久間在到達神戶城之後,並沒有“放過”城內的那些官員,貴族,地主。他到達之後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將城內所有私人武裝全部組織起來,統一指揮,統一管理,而對任何不合作者。全都進行鎮壓!這一招。讓佐久間多了近兩萬兵力出來,出了那些貴族。官員,地主地武士之外,只要能夠拿得起武器的,只要能夠走上戰場的,全被當作了私人武裝。佐久間的意圖很簡單,他要將整座城市的軍事力量集合起來,以此對抗明軍的進攻!

爲了加強城市地防禦,城牆再次得到加固,而原本儲備在港口方向的物資也都被安排轉移了。另外,佐久間還組織了一支“特種部隊”。這支部隊全由武士組成,他們的任務就是對進入城內的明軍進行偷襲。戰爭打到這個份上,佐久間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只要能夠守住神戶城,那麼一切能夠利用的力量都要利用起來!

顯然,在組織防禦方面,佐久間的穩重與冷靜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的組織才能也在這裡發揮到了極限。不過,他將要面對的是明軍東征作戰的最強大地一支軍隊,而且還是一支充滿了仇恨地軍隊,他能夠守住神戶城嗎?

城外,明軍在忙碌了一個上午之後,中午就快要到了。而負責進攻的明軍步兵與炮兵也開始在陣地後方吃午飯。所有地官兵都有種莫名其妙的緊張感,這些官兵都是新加入第三軍的,對於日本戰場還比較陌生。當然,那些在馬關城經歷了生與死考驗的第三軍老兵並沒有過於激動,這將是一場註定了的戰鬥,而這個戰場的勝利者也必然會是他們!

“將軍,艦隊開始炮擊了!”

轟隆隆的炮聲傳來時,衛平的目光轉向了神戶港港口方向,隨着一道道閃光的出現,港口方向騰起了一股股的黑煙,遠方,龐大的艦隊正在全面展開,炮擊的火力更爲強大了。

“讓我們的官兵做好準備吧,艦隊炮擊半個時辰之後,就輪到我們動手了!”

在艦隊炮擊了幾輪之後,日寇也展開了反擊,設在港口內,以及城南地區的日寇重型弩炮開始向艦隊投擲炮彈。不過,相比之下,艦隊的戰艦是移動的,而城市是無法移動的,弩炮的炮擊速度又非常慢,要想擊中在海面上航行的戰艦,有那麼容易嗎?而李舜臣顯然也做好了惡戰的準備,在日寇弩炮的還擊下,艦隊並沒有撤退,反而壓了上去,將炮火集中在了日寇弩炮陣地上,進行火力壓制。

正在雙方的炮戰進行得正酣地時候,第三軍的炮兵也開始前移。進入了前進炮兵陣地之後,第三軍的炮擊也開始了!

當初,嚴廣儒帶走了第三軍在馬關防禦戰中剩餘的火炮,不過,陳懋卻想辦法給衛平搞來了更多的火炮,甚至將部分用於釜山,濟州。蔚山等地的岸防炮都運來裝備了第三軍,再加上一批從國內送來的新式火炮。第三軍地炮兵不但沒有減弱,反而還增強了不少。其中,有半數都是新生產出來的火炮,身管更長,射程也就更遠了,能夠在與日寇地重型弩炮對射中佔到射程上的優勢!

按照作戰計劃,艦隊將吸引住日寇的大部分重型弩炮。爲第三軍進攻創造機會。可是,當第三軍的炮擊剛剛開始不久,日寇的重型弩炮就開始還擊了!在陣地後方指揮作戰的衛平大吃一驚,日寇哪來的這麼多重型弩炮?即使是按照日寇地兵力計算,他們也難以操作這麼多的弩炮!

“將軍,日寇的重型弩炮太多了,雖然無法對炮兵構成威脅,可是步兵上不去!”

衛平點了點頭。表示已經看見了。“看來,日寇有援兵到達神戶城,就算除了港口方向的弩炮,日寇在這一方向上的弩炮數量也有至少一百五十門。操作這些弩炮就要幾千人,而城牆上的日寇在萬人以上,我們恐怕低估了日寇的實力!”

“那現在怎麼辦?讓步兵衝鋒嗎?”

衛平搖了搖頭。說道:“暫時停止進攻,立即通知李舜臣將軍,讓他的艦隊撤出戰鬥,明日再來!”

“將軍,我們不進攻了?”

“對,今天不打了!”衛平心裡也不是滋味。經過了馬關一戰,衛平顯然沉穩了許多,既然一時打不下,那就暫時不打,保存軍隊地實力。找到更好的辦法之後再進攻也不遲!

當日。衛平組織起了大量的年輕軍官,開始商討進攻神戶的辦法。當然,前提條件是,必須要用最少的時間,最少的傷亡代價來換取勝利,而不是蠻幹。而這些年輕軍官也都是各自發揮各自地想像力,提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建議出來。甚至有人提出,去把附近的日本人都押來,由這些日本人打前陣,打亂日寇陣腳!最後,衛平從這些意見中挑出了幾個比較好的,然後就讓部下的官兵分頭去做準備了。

三日之內,明軍除了聯繫下炮兵之外,基本上沒有發動什麼大規模的進攻。第四日,衛平組織起兵馬,再次發動了進攻作戰,而這次,打前陣的不是步兵,而是一種神秘的戰車。幾乎同時,李舜臣的艦隊也返回戰場,開始支援第三軍作戰。

衛平採納的第一個辦法就是組建一支特種炮兵。這種炮兵使用地不是長身管地火炮,而是艦隊的臼炮,這種短身管,大威力地火炮。以往,這種火炮在陸軍中幾乎毫無意義,畢竟射程太短,在野戰與攻城戰中都沒有多少作用。不過,這次衛平採納了一名低級軍官的建議,用這種大威力的臼炮來對付日寇的弩炮!爲此,衛平專程讓人去艦隊取了一批臼炮回來,這也花去了幾天的時間。

要想達到這一目的,那就必須要想辦法對付日寇弩炮的威脅,而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臼炮的防禦,將炮手都保護起來。三日之內,明軍趕製了一批炮車。這些炮車都是用厚重的木板製成的,外表就像是一座活動的碉堡一樣,表面再覆蓋上一層鐵皮。由四匹戰馬拉動,而且戰馬也在保護之中。停下來的時候,戰車底部的尖刺扎入地裡,起到穩固作用。這樣,即使日寇的弩炮炮彈直接擊中炮車,也難以將其摧毀!而臼炮的射擊口在炮車的頂端,掀開頂部的蓋子之後,就能夠射擊了!

這幾十輛炮車一起出動,而後方的炮兵則不斷的向日寇陣地發射着特製的炮彈。而這就是衛平採取的第二種辦法。用黃磷,白磷,硫磺,硝石等發煙材料取代炮彈裡的火藥,製造出一種以發煙爲主的炮彈。而這就是最原始的煙霧彈。當這些炮彈落在神戶城內,城牆上,城外的時候,產生的大量煙霧足以遮擋住日寇的視線,讓日寇的弩炮無法發現推進的炮車,起到掩護作用!

因爲特製炮車極爲笨重(臼炮的重量也是普通火炮的三倍以上),推進速度非常緩慢,短短兩千多步的距離,足足花掉了近半個時辰。而當這批炮車到達了距離日寇城牆不足三百步的地方停下來的時候,濃烈的煙霧幾乎瀰漫了整個神戶城都籠罩了起來。雖然,這也妨礙了明軍炮兵的射擊,不過,對於大威力,且射速極快的臼炮來說,這點麻煩還算不了什麼!

隨着幾十門臼炮發威,日寇的災難降臨了。這些臼炮炮彈的威力是普通火炮炮彈的好幾倍,一發就頂得上幾發,而且還都是雙重裝填,一時之間,城牆上的日寇哪能抵擋得住,整段城牆頓時陷入了炮彈的火海之中。

幾乎在臼炮開火的同時,一批步兵衝到了城門處,他們每人都抱着一隻用棉布包裹好的炸藥包。這是衛平採用的第三個辦法,不直接攻擊城牆,在鋒線壓上去之後,直接用炸藥炸城門,爲後面的進攻部隊打開通道。

等到上百的步兵把炸藥包壘好之後(一百多個炸藥包,這完全是浪費),三個方陣的一萬五千步兵也已經壓了上來,紛紛做好了戰鬥準備。而後面的炮兵也已經轉移到了更靠前的陣地上,也不再使用特製的煙霧彈,而是直接用炮彈轟擊城內的日寇了。

隨着一聲巨響,城門,連同城樓都被徹底的炸塌了。這反而給明軍制造了麻煩,畢竟翻過倒塌的城樓,要比穿過城門麻煩多了。不過,這也擴大了明軍的鋒線寬度。剎那之間,第一批明軍就已經殺入了城內,而跟着推進的臼炮戰車也開始將炮彈大量打向城內的日寇,戰鬥在這一刻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可以說,在此之前的整個進攻行動一氣呵成,中途沒有任何的麻煩,各參戰部隊的配合非常的到位,這也現實了第三軍新補充的官兵的素質並不差。但是,要攻佔神戶城並沒有這麼容易,更多的麻煩還在等着衛平呢。當然,衛平當時並沒有認識到,在他看來,只要明軍步兵殺入城內,那麼問題就解決了。無疑,衛平與之前的日本將領都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任務打破了城市的外圍防禦,就已經勝利了。而實際上,勝利距離明軍還很遠!

第49節 開學第45節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30節 軍隊的基礎第53節 燒津鏖戰第33節 顧成林的戰果第16節 鬧宴第40節 天皇的野心第40節 定亂第2節 大明鐵騎(一)第50節 縱火焚城第32節 愚忠第25節 驚天密聞第37節 颱風第9節 宣戰第77節 消失的馬德里第64節 大鼓將軍第23節 快刀斬亂麻第40節 進軍麥加第8節 王室鬥爭第26節 分化敵人第32節 家事,國事第52節 好色之徒第18節 驚迅第30節 一潰千里第9節 戰爭準備第27節 王位之爭第6節 日寇夜襲第33節 理想與慾望第35節 陣前博弈第7節 苗人叛亂第42節 萬國佳麗第16節 從蘇拉特出發第16節 決戰大草原第47節 蒙羅維亞的教訓第56節 摧枯拉朽第57節 整合浪潮第2節 攻日戰略第49節 馳援蒙巴薩第7節 遠征方略第57節 直布羅陀要塞第10節 官員節操第32節 皇帝的戰爭宣言第36節 王子議事團第2節 攻日戰略第35節 美洲大陸立足點第43節 帝國學子第17節 驚訊第19節 姻盟第30節 將計就計第52節 建議第52節 建議第53節 制罪第7節 西洋艦隊第52節 島鏈戰略第22節 全面叛亂第52節 雄鷹展翅第31節 意料之外的難題第6節 南征北伐第15節 帝國新勢力第29節 全面反擊第2節 大明鐵騎(一)第56節 偷襲青梅城第76節 進軍馬德里第11節 血海中的江戶城第30節 強攻布港第5節 對策第46節 精心烹製的誘餌第4節 西洋報告第20節 皇家千金第9節 也先的選擇第21節 蒙古軍團的轉變第38節 遠航第50節 海上決戰第31節 華人共和國第3節 大軍北上(二)第35節 大沙漠第26節 野外鏖戰第53節 橫掃諸島第51節 繼續南進第1節 怒海狂濤第62節 海面下的殺手第15節 土著的力量第47節 局第52節 步兵的攻擊力第8節 聯合艦隊第10節 戰時法第7節 遠征方略第18節 花好月圓第34節 逼降第17節 保險公司第17節 保險公司第10節 軍事情報局第25節 漢城光復第17節 前進據點第24節 情致第39節 兵發比奧科島第6節 大軍歸營第26節 羅卡斯島海戰第60節 現代醫學之父第21節 兵逼宣府
第49節 開學第45節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第30節 軍隊的基礎第53節 燒津鏖戰第33節 顧成林的戰果第16節 鬧宴第40節 天皇的野心第40節 定亂第2節 大明鐵騎(一)第50節 縱火焚城第32節 愚忠第25節 驚天密聞第37節 颱風第9節 宣戰第77節 消失的馬德里第64節 大鼓將軍第23節 快刀斬亂麻第40節 進軍麥加第8節 王室鬥爭第26節 分化敵人第32節 家事,國事第52節 好色之徒第18節 驚迅第30節 一潰千里第9節 戰爭準備第27節 王位之爭第6節 日寇夜襲第33節 理想與慾望第35節 陣前博弈第7節 苗人叛亂第42節 萬國佳麗第16節 從蘇拉特出發第16節 決戰大草原第47節 蒙羅維亞的教訓第56節 摧枯拉朽第57節 整合浪潮第2節 攻日戰略第49節 馳援蒙巴薩第7節 遠征方略第57節 直布羅陀要塞第10節 官員節操第32節 皇帝的戰爭宣言第36節 王子議事團第2節 攻日戰略第35節 美洲大陸立足點第43節 帝國學子第17節 驚訊第19節 姻盟第30節 將計就計第52節 建議第52節 建議第53節 制罪第7節 西洋艦隊第52節 島鏈戰略第22節 全面叛亂第52節 雄鷹展翅第31節 意料之外的難題第6節 南征北伐第15節 帝國新勢力第29節 全面反擊第2節 大明鐵騎(一)第56節 偷襲青梅城第76節 進軍馬德里第11節 血海中的江戶城第30節 強攻布港第5節 對策第46節 精心烹製的誘餌第4節 西洋報告第20節 皇家千金第9節 也先的選擇第21節 蒙古軍團的轉變第38節 遠航第50節 海上決戰第31節 華人共和國第3節 大軍北上(二)第35節 大沙漠第26節 野外鏖戰第53節 橫掃諸島第51節 繼續南進第1節 怒海狂濤第62節 海面下的殺手第15節 土著的力量第47節 局第52節 步兵的攻擊力第8節 聯合艦隊第10節 戰時法第7節 遠征方略第18節 花好月圓第34節 逼降第17節 保險公司第17節 保險公司第10節 軍事情報局第25節 漢城光復第17節 前進據點第24節 情致第39節 兵發比奧科島第6節 大軍歸營第26節 羅卡斯島海戰第60節 現代醫學之父第21節 兵逼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