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 華人共和國

五天後,朱祁鈺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當柴匯理解了朱祁鈺的計劃之後,也感到十分的驚訝,顯然,朱祁鈺的想法與他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不過,柴匯最後還是被朱祁鈺說服了,或者說是他不得不相信皇帝的判斷力。至少,到現在,皇帝在大方向上的判斷是沒有錯的。而且,這也只是個試驗而已!

接着,朱祁鈺將那些各大家族在南洋的代表招了過來,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這些人,隨後給了他們二十天的時間考慮。主要是讓各大家族的族長有足夠的時間考慮大明皇帝的提議,並且趕到獅城來參加這次重要的會議!

朱祁鈺正是這次會議的召開者與主持者。在會議召開的前一天,南洋二十四個主要家族中的二十三個族長都趕到了獅城來,只有一人沒有來。

“陛下,沒來的是爪哇島西面泗水的陳家。這個家族是在元末時遷徙到南洋來的,在這邊發展了一百多年,是爪哇島四大家族中實力排第一的,在該地區的影響很大。該家族至少有五十多條戰艦,另外還有大概五千的武裝部隊,其中有不少的火槍,一部分是從我們這裡訂購的,還有一部分是從紅夷手裡搶去的……”

“陳家的人爲什麼沒有來?”朱祁鈺顯得有點火大,這顯然是不給他面子!

顧成林聳了下肩膀。“末將也不清楚,大概他們對陛下提出的條件不夠滿意吧!”

朱祁鈺地目光落到了旁邊的柴匯身上。“柴大人。你對這個家族的情況瞭解多少?”

柴匯思考了一下,說道:“陳氏家族很少與其他華僑家族接觸,我也只是在做生意的時候與他們有過一些來往。聽聞,陳氏家族與附近幾個土著王國的關係都很不錯。幾年之前,他們就想統一爪哇島上的華僑,建立一個華僑王國,只不過。其他三個大家族都不肯承認陳氏家族的地位,也不可能讓陳家地人當國王。所以這事就不了了之了。這次,陳氏家族不肯來參加會議,肯定是他們對陛下的條件不滿!”

朱祁鈺冷笑了一下,說道:“難道,他們想讓朕把皇帝地位置都讓出來嗎?”

周圍的人都打了個寒戰,朱祁鈺的皇位是沒有任何人敢去想的,任何威脅到皇位的人都被皇帝給幹掉了。就連太上皇都被皇帝趕到日本去當了個什麼奇怪的王爺,反正是一輩子也別想回大明瞭。顯然,朱祁鈺發火了,而且是火冒三丈!

“陛下,讓我率艦隊去掃平陳家……”

朱祁鈺壓了壓手,打斷了袁晨皓的話,說道:“打掉一個華人家族是很簡單地事情,不過。產生的影響卻不小!”

“但是……”顧成林看了柴匯一眼,說道,“陛下,如果我們任由陳氏家族這麼猖狂的話,恐怕今後其他的華人家族都不會聽從帝國的指揮了!”

朱祁鈺慢慢的點了下頭,對柴匯問道:“柴大人。你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柴匯苦笑了一下,說道:“爪哇島還有三個其他華僑家族,另外還有兩個土著王國,如果能夠利用他們的力量,那自然最好了!當然,如果能夠用艦隊支持一下地面作戰行動,起到地效果會好上很多!”

朱祁鈺點了點頭,思考了一陣,說道:“好吧,袁晨皓。你的艦隊先趕往椰城。名義上是監督那邊的港口擴建進展情況。實際上,你的任務是封鎖周圍海域。禁止任何與陳家有關係的船隻通過,明白嗎?”

“放心吧,我會好好幹的!”

朱祁鈺地目光又落到了柴匯的身上。“柴大人,你負責聯繫其他三個家族,以及爪哇島的兩個土著王國,讓他們斷絕與陳家的往來,並且製造一點麻煩,找到發動戰爭的藉口。既然,陳家敢與朕做對,那麼,他們就不會有任何好下場!這次,我們殺雞給猴看,讓所有的華僑家族都明白一點,沒有帝國的支持,他們什麼都不是,甚至連生存下去的權力都沒有!”

顯然,這次朱祁鈺發的火是夠大的了。爲了保護華僑地利益,帝國出了這麼多地力,而竟然有人不領情,還要製造麻煩,朱祁鈺不生氣纔是怪事!

第二日,當二十三個家族的華僑族長來到朱祁鈺爲他們準備地會議現場時,所有人都得到了消息。原本停靠在獅城港口內的帝國北洋艦隊已經離開了海港,在頭天晚上就南下了。消息靈通一點的,還知道這支艦隊趕往了椰城。至於發生了什麼事,所有人都明白了。顯然,這些華僑族長都在感到慶幸,他們如果也提出反對意見,不來參加這次會議的話,結果不會比陳氏家族好多少!

朱祁鈺最後一個到場,他的精神很興奮,榮光滿面,不過,目光中卻帶着一絲殺機,這讓那些華僑家族的族長都感到一絲寒意。這個年輕皇帝的戰功絕不是吹出來的,他能夠以極端的手段對付日本人,能夠在大漠上戰勝強大的蒙古人,那麼任何敵人都不可能是他的對手,而成爲了他的敵人,只能說是最悲哀的事情!

“各位,請坐吧!”在金英拉開了椅子之後,朱祁鈺先坐了下來,“各位都是精英,是南洋華僑的領袖,朕能夠有幸與各位同坐一堂,商討南洋華僑今後的發展大事,朕感到非常的高興與興奮!”

朱祁鈺的謙和態度讓南洋華僑的族長都顯得有點意外,至少,這與他們之前的感覺不一樣。

“不過,有的人卻不太給朕面子。對於這些人,朕不想多說什麼。這次,朕到獅城來,一是準備西征,打敗紅夷,恢復我大明在西洋地地位。二是與個位商討南洋華僑的生存與發展問題!”朱祁鈺看了一下這二十三個家族的族長,“這次紅夷入寇。各位都應該深刻的感受到,在南洋這片混亂的地方。要想生存下來並不容易。當然,你們都是大明的子民,都是朕的臣子,大明向你們每一個人敞開了懷抱,並且提供安全地庇護所。不過,各位,你們能夠甘心的放棄在南洋地基業。將祖輩世世代代所保存下來的基業都交給土著王國,或者是其他任何人嗎?”

朱祁鈺這話說到了關鍵點上。南洋華僑爲什麼不肯回國,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些家族在南洋都有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根基了,要他們放棄這些基業,那是不可能的,畢竟這是幾代。甚至幾十代人在付出了汗水,鮮血,乃至生命的代價之後才建立起來的!即使,帝國可以給他們提供庇護所,他們也不會甘心的離開這邊已經紮下了根地家園,南洋纔是他們的家!

“那麼。各位,紅夷的入寇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朱祁鈺站了起來,繞着會場一邊走着,一邊說道,“南洋華僑的生命力是頑強的,而且事實也證明,華僑的戰鬥力是強悍的,能夠在強敵環視的世界裡生存下來,這就足以證明了。但是,爲什麼我們卻要遭到敵人地入侵。甚至沒有抵抗的力量呢?爲什麼?朕認爲。問題的關鍵是,華僑的力量沒有統一起來。而幾十個分散的力量,絕對沒有一支統一的力量強大!”

所有族長都點了點頭,各大家族雖然也會偶爾進行聯合,爲一個共同地敵人而戰鬥。不過,各個華僑大家族之間的關係是鬆散的,只是在有了共同的敵人之時,纔會有一些家族聯合起來。不說整個南洋地區,就在獅城,大大小小的幾個家族,並非都以李家爲首,在對抗紅夷的戰爭中,就有一個小家族背叛了華僑集團,做了紅夷的走狗。當然,這些家族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朱祁鈺沒有干預李天正清理叛徒的事情,雖然朱祁鈺不贊同李天正的一些手段,不過,對付叛徒,也講不了什麼手段問題吧!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依靠大明地保護?對,朕可以給你們足夠地保護,甚至可以派遣部隊支持你們。不過,這對你們有什麼幫助?”朱祁鈺的目光橫掃了整個會場,“如果在大明地保護之下,華僑才能生存下來,才能發展壯大的話,那麼,這就讓朕太失望了!在朕看來,真正的明帝國子民,是自強不息,且無所畏懼的。你們要依靠的,不是別人的保護,而是自己手中的利刃,是自己手裡的武器,以及,你們團結到一起來的力量。大明可以給你們提供幫助,提供軍火,武裝你們的軍隊,但是,真正能夠團結起來的,是你們自己,而不是大明的幫助!”

朱祁鈺走到了李天正的旁邊,拍了拍李天正的肩膀,說道:“這次,獅城的教訓是血淋淋的,朕將你們招集到獅城來,也正是爲了這件事情。對於華僑,大明可以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幫助,不過,你們更需要的是自身的努力!各位,對於朕提出來的,成立南洋華人共和國的意見,你們有沒有其他的意見?”

華僑各族的族長都沒有開口,意見是有的,不過,他們都不敢第一個提出來。

朱祁鈺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有什麼,都說什麼吧。要成立一個國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多力量大,羣策羣力嘛,大家一起努力,相信這個國家將會發展壯大起來!”

房間裡迅速的安靜了下來,過了一會,李天正纔開口說道:“陛下,那麼我們都還是大明的子民嗎?”

朱祁鈺一愣,笑着說道:“當然,你們永遠都是大明的子民。華人共和國雖然不設皇帝,以議會選舉出來的領袖爲國家元首。不過,在名義上,朕仍然是你們的皇帝,是華人共和國的君主。華人共和國是大明的一個特殊的番國,不同於朝鮮,日本以及勃泥這些番國,是由我大明子民建立起來的番國。所以,你們將得到大明的保護以及所有的支持!”

李天正這才放心的點了點頭。有人首先開口,那麼後面發言的人就更積極了。不多時,一些族長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或者是提出了新的疑問。朱祁鈺耐心的解釋了每一個問題,並且採納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意見,最後,關於成立華人共和國的事情確定了下來。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當然,以後世的目光來看,這也只算得上是一個僞民主的國家,不過,這卻是個開始。

在國家權力方面,由二十三個華僑大家族分別委派一人蔘加共和國上議院,另外,再從其他的華僑之中選出十八人,以及由宗主國大明皇帝委派的四名代表一同組成國家上議院。然後,由上議院選出共和國首相大臣,也就是總督。總督直接向帝國皇帝朱祁鈺負責,並且負責管理共和國的軍政事務。而在具體的政府組建方面,朱祁鈺提出了意見,不過最後他放棄了自己的主張,決定由二十三個家族的代表,以及另外的華僑代表來共同做出決定,將最大的權限交給了華僑,讓他們自己來設計,建設,管理這個國家!

這確實是一次試驗,是一次朱祁鈺在明帝國沒有搞起來的試驗。如果從效果上來看,這算不上是一次成功的試驗,不過,這卻是一次有着重大意義的試驗。如果朱祁鈺直接在明帝國搞這種民主統治的話,肯定失敗,不過,在幾十萬華僑中搞這樣的試驗,也許結果就不一樣了!

忙了十幾天,幾十個華僑代表也商量好了結果,他們仿照明帝國中央政府的模式成立了華僑共和國中央政府,並且設置了地方政府。當然,這只是成立新國家的提前準備而已。在此之前,他們還有許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建立自己的軍隊,擁有一支更龐大的海軍艦隊等等。這些,都需要朱祁鈺的幫助,需要大明的支持!

朱祁鈺也在這等着南面的消息,袁晨皓,以及爪哇島上三個華僑家族,以及兩個土著王國針對陳氏家族的戰爭行動!

第35節 柴國公第10節 果阿解圍第40節 天皇的野心第58節 國家壟斷第26節 保證金第14節 連恐帶嚇第45節 夜宴第38節 騎兵火力線第44節 主動迎敵第70節 皇帝的較量第56節 迷霧重重第15節 皇帝的婚禮第46節 衆人拾柴第56節 克里特島的迷茫第12節 騙取壹歧島第41節 神戶惡戰第34節 出使白羊王國第50節 飛來橫禍第12節 帝國科學院第7節 給也先的禮物第19節 大明水師第9節 削番第63節 美酒與棍棒第15節 西面殲敵戰第45節 帝國第五軍第30節 次大陸之亂第30節 幕府將軍第28節 帖木爾的寶藏第40節 南京第26節 北上第4節 夜襲江戶第39節 時間差第71節 攻佔亞歷山大港第35節 重商第2節 作戰計劃第9節 槍第15節 西面殲敵戰第21節 兵逼宣府第56節 摧枯拉朽第31節 海上殲滅戰第9節 琉球王第37節 點將第19節 東軍的態度第20節 戰略行動第22節 寡頭末日第2節 大明鐵騎(二)第1節 怒海狂濤第56節 偷襲青梅城第63節 美酒與棍棒第42節 粉碎的真主第39節 血染京城第16節 無障礙進攻第49節 馳援蒙巴薩第55節 皇后的選擇第52節 御駕親征第10節 戰時法第21節 陷阱第1節 帝國大動脈第62節 陰謀策劃第51節 南征第4節 文萊攻略第49節 國家意識第38節 騎兵火力線第16節 鯨灣捕鯨業第57節 整合浪潮第57節 影虎第61節 港口解圍第9節 平寇神將第8節 西征準備第7節 苗人叛亂第58節 圍攻名古屋第19節 權柄第34節 不值得的勝利第38節 騎兵火力線第36節 緊縮防線第46節 帝國長鞭第8節 聯合艦隊第8節 西征準備第16節 鯨灣捕鯨業第77節 消失的馬德里第60節 達達尼爾海戰第38節 大軍圍城第52節 步兵的攻擊力第1節 捷報連連第9節 遠征出發點第55節 果阿四日之戰第11節 神將第51節 白古親王第49節 最強的組合第22節 私生子第2節 混沌戰局第20節 人質危機第46節 帝國長鞭第27節 決戰第17節 中路突破第30節 一潰千里第36節 王子議事團第34節 公主第46節 帝國長鞭
第35節 柴國公第10節 果阿解圍第40節 天皇的野心第58節 國家壟斷第26節 保證金第14節 連恐帶嚇第45節 夜宴第38節 騎兵火力線第44節 主動迎敵第70節 皇帝的較量第56節 迷霧重重第15節 皇帝的婚禮第46節 衆人拾柴第56節 克里特島的迷茫第12節 騙取壹歧島第41節 神戶惡戰第34節 出使白羊王國第50節 飛來橫禍第12節 帝國科學院第7節 給也先的禮物第19節 大明水師第9節 削番第63節 美酒與棍棒第15節 西面殲敵戰第45節 帝國第五軍第30節 次大陸之亂第30節 幕府將軍第28節 帖木爾的寶藏第40節 南京第26節 北上第4節 夜襲江戶第39節 時間差第71節 攻佔亞歷山大港第35節 重商第2節 作戰計劃第9節 槍第15節 西面殲敵戰第21節 兵逼宣府第56節 摧枯拉朽第31節 海上殲滅戰第9節 琉球王第37節 點將第19節 東軍的態度第20節 戰略行動第22節 寡頭末日第2節 大明鐵騎(二)第1節 怒海狂濤第56節 偷襲青梅城第63節 美酒與棍棒第42節 粉碎的真主第39節 血染京城第16節 無障礙進攻第49節 馳援蒙巴薩第55節 皇后的選擇第52節 御駕親征第10節 戰時法第21節 陷阱第1節 帝國大動脈第62節 陰謀策劃第51節 南征第4節 文萊攻略第49節 國家意識第38節 騎兵火力線第16節 鯨灣捕鯨業第57節 整合浪潮第57節 影虎第61節 港口解圍第9節 平寇神將第8節 西征準備第7節 苗人叛亂第58節 圍攻名古屋第19節 權柄第34節 不值得的勝利第38節 騎兵火力線第36節 緊縮防線第46節 帝國長鞭第8節 聯合艦隊第8節 西征準備第16節 鯨灣捕鯨業第77節 消失的馬德里第60節 達達尼爾海戰第38節 大軍圍城第52節 步兵的攻擊力第1節 捷報連連第9節 遠征出發點第55節 果阿四日之戰第11節 神將第51節 白古親王第49節 最強的組合第22節 私生子第2節 混沌戰局第20節 人質危機第46節 帝國長鞭第27節 決戰第17節 中路突破第30節 一潰千里第36節 王子議事團第34節 公主第46節 帝國長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