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千年妄議無字碑

千年妄議無字碑

在封建社會裡,一般來說,帝王的陵墓前面,都會矗立着高大的墓碑,上面鐫刻着他的生平事蹟,唯有武則天的墓碑上空無一字。武則天的墓碑爲何無字呢?長期以來,人們對此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武則天在臨死之前,要求與丈夫李治合葬,兒子李顯便把她葬在了乾陵。乾陵,是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位於西安市乾縣的梁山上。乾陵採用“因山爲陵”的建造方式,因而十分隱秘堅固。千餘年來,有無數盜墓者企圖盜掘墓中寶藏,但均未成功。乾陵是唐朝皇帝陵墓中唯一沒有被盜過的一座。

乾陵的選址、設計和營建,都是武則天親自安排的。乾陵前面,並立着兩塊巨大的墓碑,西側的一塊,叫“述聖碑”,是爲李治歌功頌德而立的。碑文有五千多字,由武則天親自撰寫碑文,李顯書寫的。

在東側的一塊,便是武則天的無字碑了。無字碑是用一塊完整的巨石雕鑿而成,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碑首雕刻着八條螭龍,巧妙地纏繞在一起,鱗甲分明,靜中寓動,生氣勃勃。碑的兩側,各有一條騰空飛舞的巨龍,龍騰若翔,栩栩如生。

“述聖碑”和無字碑,都是在武則天執政時期製作的,因而無字碑比“述聖碑”略高一點。這表明,在武則天心裡,是認爲自己比丈夫的功績要大一些。事實也確實如此。

無字碑的正面,依稀看到刻了許多方格子,每個格子高四釐米、寬五釐米,排列整齊,目前能看清楚的約有三千三百多個。這表明,當初在立此碑的時候,是準備日後在上面鐫刻碑文的。可是,武則天死了以後,卻並沒有鐫刻碑文,變成了無字碑。

千百年來,人們對無字碑紛紛進行猜測評論,有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武則天立無字碑,是藉此誇耀擡高自己,表示功大德高,非文字所能表達;第二種說法正好相反,說武則天認爲自己罪孽深重,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爲好;第三種說法是,武則天頗有自知之明,功過是非讓後人評說,自己不留一字。

其實,這些都屬於猜測,既沒有根據,也不符合情理。神龍政變之後,武則天已經下臺,沒有半點權力了,而且重病在身,即將離世。所以,對於碑文之事,她已經說了不算了。更重要的是,武則天如果想立無字碑,藉此表達一些想法的話,她必然會留下遺囑,可是,遺囑中並沒有這一條。

《舊唐書》記載,武則天在臨終之前,立了遺囑,主要有兩條內容。一是取消帝號,改爲皇后,與李治合葬乾陵。這表明武則天願意恢復李家媳婦的身份,迴歸李唐太廟。二是赦免受她迫害的王皇后、蕭淑妃以及褚遂良等人的親屬。這表明,武則天對自己的殘暴罪行有所悔意。可是,任何史書都沒有提到武則天在遺囑中立無字碑的事情。

可見,立無字碑,既不是武則天的意願,也不是她能夠決定的。那麼,無字碑是怎麼形成的呢?

對此,目前學術界有三種看法。第一,復位稱帝的李顯,對武則天既敬又怕又恨,感情複雜。武則天廢黜了李顯的帝位,將他流放在外十幾年,還殺了他的兒子和女兒,李顯心裡肯定是有怨恨的。但武則天畢竟是他的親生母親,李顯既不想讚頌母親,也不想詆譭她,實在難以評價,因而留下了無字碑。第二,武則天死後,圍繞着如何撰寫碑文,如何對其進行評價,朝廷大臣各抒已見,分歧很大,始終形不成統一意見。碑文不能確定,墓碑只好空着。第三,李顯昏庸,當不了皇帝,他稱帝不久,宮廷鬥爭就十分激烈,局勢陷入混亂,沒有人再關心碑文之事,武則天的墓碑就永遠無字了。筆者認爲,這些說法是比較符合情理的。

武則天的無字碑,應該就是這樣自然形成的,其實很簡單,沒有哪麼多的含意,與武則天更是沒有關係。所以,人們大可不必勞心費神、牽強附會地去猜測評議了。

在武則天的陵墓前面,雖然是塊無字碑,但她的貢獻和劣跡,卻永載史冊,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武則天作爲一代女皇,其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

女皇武則天的時代結束了,她的兒子李顯第二次登上了皇位。李顯第一次當皇帝,只幹了五十五天,就因爲做事荒唐,被武則天廢黜了,那麼,他第二次當皇帝,又幹得怎麼樣呢?

40、神龍政變女皇下臺46、女中豪傑太平公主34、奸佞小人李義府8、瓦崗英雄歸大唐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58、楊貴妃命喪馬嵬29、王皇后引狼入室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46、女中豪傑太平公主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20、欲殉帝葬兩忠臣29、王皇后引狼入室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55、包藏禍心安祿山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39、武則天的男寵們精選2、歷史上首支“娘子軍”76、唐宣宗大智若愚35、中流砥柱狄仁傑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15、魏徵不想當忠臣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78、唐僖宗敗壞江山71、鐵血宰相武元衡42、李顯被妻女毒殺4、李淵起兵不反隋73、滑稽的染工暴動59、平叛天子唐肅宗37、忠貞之臣魏元忠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37、忠貞之臣魏元忠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51、口蜜腹劍的李林甫40、神龍政變女皇下臺39、武則天的男寵們63、夷族忠臣李光弼64、叛軍屢見兒殺爹35、中流砥柱狄仁傑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58、楊貴妃命喪馬嵬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62、忠武雙全郭子儀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11、兄弟喋血玄武門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35、中流砥柱狄仁傑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42、李顯被妻女毒殺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58、楊貴妃命喪馬嵬64、叛軍屢見兒殺爹73、滑稽的染工暴動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55、包藏禍心安祿山9、天下未定殺功臣72、宦官又殺一皇帝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17、李勣攻破高句麗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35、中流砥柱狄仁傑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精選10、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34、奸佞小人李義府15、魏徵不想當忠臣70、唐憲宗元和中興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62、忠武雙全郭子儀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17、李勣攻破高句麗66、亂世之中的杜甫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19、當槍手當成宰相14、房謀杜斷的啓示36、唾面自乾婁師德
40、神龍政變女皇下臺46、女中豪傑太平公主34、奸佞小人李義府8、瓦崗英雄歸大唐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58、楊貴妃命喪馬嵬29、王皇后引狼入室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3、李淵造反是兒子逼的嗎46、女中豪傑太平公主5、進軍關中幾乎夭折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20、欲殉帝葬兩忠臣29、王皇后引狼入室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55、包藏禍心安祿山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39、武則天的男寵們精選2、歷史上首支“娘子軍”76、唐宣宗大智若愚35、中流砥柱狄仁傑6、歷史上首支“娘子軍”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15、魏徵不想當忠臣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78、唐僖宗敗壞江山71、鐵血宰相武元衡42、李顯被妻女毒殺4、李淵起兵不反隋73、滑稽的染工暴動59、平叛天子唐肅宗37、忠貞之臣魏元忠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37、忠貞之臣魏元忠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47、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精選4、兄弟喋血玄武門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51、口蜜腹劍的李林甫40、神龍政變女皇下臺39、武則天的男寵們63、夷族忠臣李光弼64、叛軍屢見兒殺爹35、中流砥柱狄仁傑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58、楊貴妃命喪馬嵬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28、 武則天再嫁李世民兒子精選3、瓦崗英雄歸大唐13、貞觀之治探索治國之道26、中國第一女皇陳碩真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62、忠武雙全郭子儀52、唐玄宗亂國先亂家31、武則天是怎樣當上皇帝的11、兄弟喋血玄武門50、優雅才高的張九齡新視角讀唐史 序言和目錄53、唐玄宗霸佔兒媳婦35、中流砥柱狄仁傑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42、李顯被妻女毒殺33、武則天至少有四大功績56、安史之亂動搖天下58、楊貴妃命喪馬嵬64、叛軍屢見兒殺爹73、滑稽的染工暴動81、唐昭宗賢能卻無力迴天55、包藏禍心安祿山9、天下未定殺功臣72、宦官又殺一皇帝80、藩鎮割據天下大亂17、李勣攻破高句麗精選6、西藏布達拉宮是爲文成公主修建的35、中流砥柱狄仁傑2、隋末大亂各地興兵精選10、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34、奸佞小人李義府15、魏徵不想當忠臣70、唐憲宗元和中興21、文成公主遠嫁吐蕃49、先砍頭後奉詔的宋璟25、李治並非軟弱無能62、忠武雙全郭子儀精選5、當槍手當成宰相74、甘露之變宦官逞威30、皇帝皇后並稱二聖68、唐德宗削藩惹兵變17、李勣攻破高句麗66、亂世之中的杜甫67、唐代宗平亂遺後患19、當槍手當成宰相14、房謀杜斷的啓示36、唾面自乾婁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