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禮炮

“皇上!皇上!皇上鄭和回來了!”

執事太監一邊跑一邊對在書房裡批閱奏疏的朱棣喊道。

剛到門口就和正在往外都的朱棣撞到了一起:

“小的萬死!小的萬死!”

嚇得執事太監立馬跪在地上砰砰的叩頭給朱棣賠不是。

“沒事沒事,你先起來快說說怎麼回事?”朱棣一面揉着被撞疼的胳膊一邊說道。

“回稟陛下,巡洋正使鄭大人今天早上的快船已經到了南京了,說是鄭大人已經在返程的路上,不日就要返回京城了。”說着太監把一份奏疏呈給了朱棣。

“好!好!好!”朱棣接過奏疏看完大聲誇讚道,“支會下去,到時候朕要親自到長江去迎接!”

天還沒亮,戶部尚書夏元吉就早早地起牀在老伴兒的幫助下穿戴好早朝的禮服連早飯都沒來得及吃就往紫禁城趕。

路上在轎子裡就喝了幾口出來的時候老伴兒給預備的稀粥,這個時候路兩邊賣早點的小商小販還剛剛開始生火起竈,根本就沒有準備好。所以也就苦了這些早朝的官員了只好是自己將就着先墊點東西填飽肚子,要知道早朝基本上是天還沒亮就開始差不多要到正午的時候纔會結束呢。皇上可以在那裡吃點東西你作爲一個大臣就根本不可能在朝堂上吃東西,只能是在那裡規規矩矩的站着乾等着。

一路上看到的不是騎馬的武將就是坐轎的官員大家都在急匆匆的往紫禁城趕,生怕是誤了早朝的時辰,那裡可是有監察院和錦衣衛的人在點卯的,要是誤了時辰輕則會在年終的吏部考評上被記錄,要是趕上皇上心情不好直接就在午門外給你脫褲子挨板子了。

急匆匆的過千步街到了承天門之前等待皇城的大門打開,這裡就是大臣們在等待早朝的地方。要知道皇城一般的時候在晚上都會上鎖的,不到時間是不會輕易打開的,要是有什麼特殊的事情的話都是要先遞牌子等候傳召纔會在宮牆上放下一個竹籃然後人坐在裡面有上面的禁軍把你提上去的。

大臣們在這裡都下轎的下轎,下馬的下馬三個一堆五個一夥在一起年兄長恩師短的閒聊。不過在這裡也可以看到不同派系的大臣之間的關係,只有那些是一拍的大臣纔會在一起閒聊,那些看着不對眼的大臣之間在這裡是不會湊到一起的。不過也有幾個例外,就像是這位戶部尚書夏元吉夏大人他就不會和那些烏七八糟的人在一起閒聊,他基本上就是站在牆角的地方閉上眼睛小憩一會,畢竟是上了年歲很多地方都是沒有辦法和年輕人相比的。再說從他自身來講也是不願意摻和到那些狗屁倒竈的事情裡去。

鐘樓的鐘聲響了,鼓聲也響了。紫禁城裡已經傳出了靜街鞭的聲響,現在就等着承天門大開然後大家依照順序進到皇城前往金殿面君了。

巨大的承天門吱呀呀的打開了,大家剛要往裡走就看到裡面有個執事太監手捧黃凌走了出來:

“宣皇上口諭——!”

大家趕忙紛紛跪倒身形: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執事太監拿腔作勢的開始向這些人傳達朱棣一早下的一道口諭:

“今天是巡洋艦隊歸航的日子,今天朕決定暫停早朝一日。朕已前往長江迎接艦隊歸航,各位愛卿

若沒有什麼大事可自便。”

“臣等遵旨!“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夏元吉不禁心裡一驚,這個皇上這是怎麼了,竟然是放着早朝不上跑到江邊去接什麼巡洋艦隊歸航?真是有點不務正業啊……

其他人的心裡也都是蠻有抱怨,說你個皇上要是出去接人就早說嘛,何必等到現在啊害咱們在這裡苦等了半天。

皇上說是各位愛卿可以自便,你敢嗎?皇上也可能這是在試探大夥呢。不管怎麼說領導都去了,你做下屬的不去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過去的。這也應該算是職場的規則吧。

於是南京城的大街上出現了少有的一幕。

王公大臣們都是在不停的催促着轎伕儀仗:

“快點!快點啊!”

“有沒有近點的路啊?趕快!”

早起的百姓有福了,在他們的印象裡往日都是看到一大羣的官員朝着紫禁城趕今天竟然是看到王公大臣們一個個焦急萬分的在往城外趕。一個個的樣子不說是很狼狽也確實是有失官員的體統了。

當大家氣喘吁吁的來到長江岸邊的時候,卻看到在這裡早就紮好了一個高臺。上面擺滿了桌椅板凳,原來皇上早就知道自己這些人要來啊。

叩拜過皇上大家這纔是鬆口氣各自知道到自己的位置站好,看皇上有什麼指示沒有,誰想到朱棣坐在那裡竟然是慢慢的吃起早飯來,還不停的吧唧嘴。

好容易等到了將近上午十點多有的樣子,有快馬來報說巡洋艦隊已經到達長江口了。很快就會到這裡了,並且說已經把皇上親自來迎接的消息傳遞給了艦隊。

又苦苦的等了多半個時辰纔看到江水一色之間一下子出現了雲霞,就好像是早晨的朝陽躍出海面一般。

“來了!來了!”

“艦隊回來了!”

“快看回來了!”

大家都是議論紛紛,雖然說當初艦隊出發的時候大家也都是曾經前來送行,但是那個時候艦隊是順江而下根本就不需要扯帆,現在艦隊是在逆流而上風帆都是鼓鼓的所以大家也是第一次看到了艦隊那紅雲一樣的風帆和小島一般的大船。

朱棣走下高臺,來到了船廠的碼頭上站在最前面迎接這支艦隊的歸來。等到快要駛進船廠的時候突然就看到所有的船隻都一下子停下了,一百多艘船一下子就好像是一條船一般在同一時刻按照同一個動作集體在水裡不動了。就在大家詫異的時候卻發現了不對!

船隻兩側的巨炮竟然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一門門的都把黑洞洞的炮口探出來了。

還不等到大家明白過怎麼回事就看到炮口有火光閃過緊接着就是震耳欲聾的轟響在人們耳邊炸開了。

“轟……轟……轟……轟……”

一門門巨炮一次爆發出了他們的巨大氣勢,整個天地爲之動容,每個人都感到大地都在顫抖,就連江水好像也不再奔流了。

“他們這是要幹什麼!?”朱棣強自鎮定回頭問身邊的人,看到的卻是叫他吃驚的一幕,幾乎所有的文官都趴在了地上撅着屁股抱着腦袋,而那些在戰場上勇敢卓越的武將們這個時候不是躲在椅子後面就是倚在柱子後面更有甚至直接就把旁邊的侍者拽過來擋在自己身前。

旁邊的一個太監這個時候趕忙來到朱棣身邊護在朱棣身前大聲說道:

“護駕!”

但是朱棣分明看到這個太監的雙腿在不停的發抖……

也不知道過了過久,每個人都感覺好像是過了千百年一樣的時間好像是那些巨炮不再轟鳴了,大家這纔是慢慢的擡起頭來或者是從剛纔藏身的地方站出來。

“他們這是要做什麼!!??”所有的人現在上前把那些巨劍上面的熱撕碎的心都有了。

朱棣彈彈身上的灰土,看看周圍那些義憤填膺的大臣們沒有說話,徑自朝前走去。

這個時候文朔。王景弘和陳瑄一行人的小艇已經在碼頭上靠岸了……

“這是怎麼回事?爲什麼要放炮?”朱棣看到文朔什麼也沒有說甚至把剛要跪倒行禮的文朔幾個人攔下問道。

“哦……回稟陛下”,文朔面色不改的說道,“現在艦隊已經到達了咱們大明的國土,爲了避免艦隊的巨炮在進到港口以後發生事故所以我叫大家把巨炮上的彈藥統統放掉,解除武裝也是表示對陛下的敬重。”

“那這還是好事情了?”夏元吉這個時候上前問道。

“當然了夏大人,難道你忘了嗎咱們還有號炮嗎?這就是爲了想大家說明咱們的船上已經沒有能夠進攻陸地的武力了。自然是表明對陛下的尊敬啊。也可以把這叫做禮炮,是一種禮儀。”

“禮炮?!好名字!好以後這要傳承下去,禮部尚書何在?趕緊把這記錄下來以後形成章程。”朱棣對這很感興趣,趕忙招呼人要交代下去。

文朔看到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朱棣的肯定心裡也頓時覺得這是一個號的開始,把後世的禮炮搬到這裡來竟然是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禮炮:

最早的禮炮儀式起源在中世紀的德國,當時的奧格斯堡城爲了隆重的迎接從前線凱旋的皇帝,決定鳴禮炮100響。但是負責鳴炮的軍官不知道是被炮響震壞了耳朵還是數學沒有學好到後來稀裡糊塗的鳴放了101響好吧既然開了一個這樣的頭那後面大家就跟着做吧,沒辦法所以後來的鳴禮炮101響也傳承下來了。

禮炮的起源在英國,在四五百年前那個時候的戰艦已經裝備了前膛炮,也就是那種在炮口裝填彈藥的大炮。這種大炮在每發射一次之後都要重新裝填甚至是還要清洗炮膛,耗費時間很長。

所以當戰艦駛進一國港口或者是和友邦戰艦在海上相遇的時候往往都是把戰艦大炮的彈藥放掉,向對方表示出友好和誠意才能進到港口或者是和對方艦船通過。時間長了這種做法就逐漸的發展成爲既是自己解除武裝的友好行爲又是向對方表示致敬。

由於當時的戰艦上最多就是裝有21門炮。所以21門炮全部放空就成爲了最高禮遇,其次一點的就是19門炮全部放空的19響禮炮。後來漸漸的被世界所接受成爲了世界性的禮儀。

在外交方面,貴賓到來鳴放禮炮表示敬意是國際上的外交禮節。按照慣例:鳴放21響是在歡迎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等,是最高禮遇。鳴放19響是歡迎部長將軍一級的人物。17響、15響則是歡迎更低一級的人。另外鳴放禮炮都是單數,因爲過去在航海的時候很是忌諱雙數。

(本章完)

第三九二章前後都是死第四九三章可造之材第二二八章 向官兵開火第一二四章 叛國罪第四一一章錦衣衛的人第四四〇章照實說第十一章 使節第六十一章 撤軍第二八二章恩裡克的特使第二六三章四面合圍第五六七章有毒第三六九章炫目的黃金珠寶第四六七章按攝政王大人的意思辦第*〇章破邪第一八四章 追擊第四九九章蟒蛇第一七五章 禮炮第二八九章科西嘉保衛戰第一六七章 百戶袁亨第五十三章 支援大同第四十四章 智取大寧第三三二章這是叛國第五九〇章爆炸的火藥關於天方國的一點想法第五十三章 支援大同第四三六章殖民軍第三十九章 風起雲涌第二五七章葡萄牙的先驅者第四十五章 包圍燕京第五九四章應龍的戰鬥第四五九章對大明的臣服第二十八章 太子朱標死了第三七七章十萬大軍第三八三章真的要背叛嗎第七十二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六一四章劉一行第二〇三章 古裡國第二十四章 叛亂(下)第三三八章去救奧雷爾第一三七章 一路向東瀛第二一三章 古裡立碑第六十章 詐降(二)第三四一章軍人的價值第二一五章 楊慶隊長第四〇八章單獨召見第九十章 大報恩寺第四六三章前因後果第五三四章短銃第十三章 保安鏢局第五七一章西征大軍第三五六章中土特使第二三二章 木骨都束第二章 交易(上)第一六八章 肅清海盜第四二四章遭遇戰第一五九章 新泉州——金蘭灣第四二九章偷襲變鏖戰第一八七章 林謙的戰爭第六三一章內心深處的恐懼第六十一章 撤軍第二四一章 獅口餘生第二十二章 西域衝關第四十七章 救駕第一九六章 悲催的亞烈苦柰兒第二八六章破軍第四十七章 救駕第二八三章歐羅巴的老大第九十一章 造船 造大船第三二三章高傲的公爵第五三一章殘垣斷壁第二〇九章 勃艮第公爵第五〇〇章幻象第四十三章 奇兵破敵第二五三章 切瓜砍菜第五八五章未知的危險第三三〇章劫持第四六三章前因後果第六〇一章陛下第二九五章基地裡的反抗者第一七零章 永樂大典第六三四章黑火油第二五九章紅色的雲彩第五二六章坑第三三二章這是叛國第四三三章天堂還是地獄第一二九章 琉球第一八四章 追擊第四七七章那一天第二零二章 繼續向西第三一九章上帝的榮耀第一百零六章 兵者詭道也第二二五章 該死的燈光第四三〇章死戰第三六六章南極第三二七章好毒辣的眼睛第四四四章大山第四一一章錦衣衛的人第三二八章未知的大陸第九十九章 剿倭
第三九二章前後都是死第四九三章可造之材第二二八章 向官兵開火第一二四章 叛國罪第四一一章錦衣衛的人第四四〇章照實說第十一章 使節第六十一章 撤軍第二八二章恩裡克的特使第二六三章四面合圍第五六七章有毒第三六九章炫目的黃金珠寶第四六七章按攝政王大人的意思辦第*〇章破邪第一八四章 追擊第四九九章蟒蛇第一七五章 禮炮第二八九章科西嘉保衛戰第一六七章 百戶袁亨第五十三章 支援大同第四十四章 智取大寧第三三二章這是叛國第五九〇章爆炸的火藥關於天方國的一點想法第五十三章 支援大同第四三六章殖民軍第三十九章 風起雲涌第二五七章葡萄牙的先驅者第四十五章 包圍燕京第五九四章應龍的戰鬥第四五九章對大明的臣服第二十八章 太子朱標死了第三七七章十萬大軍第三八三章真的要背叛嗎第七十二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六一四章劉一行第二〇三章 古裡國第二十四章 叛亂(下)第三三八章去救奧雷爾第一三七章 一路向東瀛第二一三章 古裡立碑第六十章 詐降(二)第三四一章軍人的價值第二一五章 楊慶隊長第四〇八章單獨召見第九十章 大報恩寺第四六三章前因後果第五三四章短銃第十三章 保安鏢局第五七一章西征大軍第三五六章中土特使第二三二章 木骨都束第二章 交易(上)第一六八章 肅清海盜第四二四章遭遇戰第一五九章 新泉州——金蘭灣第四二九章偷襲變鏖戰第一八七章 林謙的戰爭第六三一章內心深處的恐懼第六十一章 撤軍第二四一章 獅口餘生第二十二章 西域衝關第四十七章 救駕第一九六章 悲催的亞烈苦柰兒第二八六章破軍第四十七章 救駕第二八三章歐羅巴的老大第九十一章 造船 造大船第三二三章高傲的公爵第五三一章殘垣斷壁第二〇九章 勃艮第公爵第五〇〇章幻象第四十三章 奇兵破敵第二五三章 切瓜砍菜第五八五章未知的危險第三三〇章劫持第四六三章前因後果第六〇一章陛下第二九五章基地裡的反抗者第一七零章 永樂大典第六三四章黑火油第二五九章紅色的雲彩第五二六章坑第三三二章這是叛國第四三三章天堂還是地獄第一二九章 琉球第一八四章 追擊第四七七章那一天第二零二章 繼續向西第三一九章上帝的榮耀第一百零六章 兵者詭道也第二二五章 該死的燈光第四三〇章死戰第三六六章南極第三二七章好毒辣的眼睛第四四四章大山第四一一章錦衣衛的人第三二八章未知的大陸第九十九章 剿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