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崇明(3)

除了設立甲長鄉正以外,任思齊同樣對府縣官職進行了改革,在以往,一個縣只有縣令縣丞主薄數個有品級的官員,其他辦事人員都爲吏員,官吏分離的制度導致吏員根本沒有上升的空間,幹得再好也沒有升官的可能,所以專依貪污撈錢爲能。而官員一任三年,任滿就會轉遷,往往還未等熟悉縣裡政務就被調走,這樣也造成了地方政務把持在吏員之手。

任思齊決定在崇明體制內改變這一切,首先就是把各曹司吏之類都提升爲有品級的官員,稱主事,品級從從九品一直到從七品。並且幹得好了可以繼續上升,升爲縣令知府都有可能。所有人都有上升的空間和可能,這種制度當然要比官吏分離好得多。

任命好各級官員之後,崇明島的一切纔算安定下來,以後移民的組織安置等一切事宜都有專人負責,不需要任思齊再多操心。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那些跟隨而來的揚州吏員們即使貪婪一些,就行政能力而言也比任思齊原來的手下強得多。

帶領百姓修建家園,圍着灘塗開荒,出海打漁,等等都有了專門的人去幹。島上的蘆葦無邊無際,只要收割下來編制,再以木棍爲樁,就可以搭建一個簡單的窩棚,不懼夏天的風雨。從揚州運來的大量生活物資以家庭爲單位分發了下去,很快島上處處炊煙,新出現了數百處村莊。

這一個月來,樑九帶人除了建造一座新城以外,還修築了兩條攔江堤壩,使得潮水再也不能直接衝擊到島內,造成沙島的坍塌。另外就是修建了幾處龐大的磚窯,專門用於燒製建房用的磚瓦。不過目前產量有限,暫時還滿足不了島上的需求。

新成立了崇明府後,樑九被任命爲崇明工曹主事,正七品官員,全面負責島上的工程營建工作。樑九正規劃着開掘數道人工河流,把長江水引入島嶼之內,如此一是方便用船隻運輸物質,再就是可以用來灌溉耕田。

在移民安置工作步入正規之後,任思齊開始重新進行編組軍隊。

揚州之戰中,岱山軍雖然取得了很大勝利,死在揚州城下的八旗兵綠營兵加起來也有三四萬,可是岱山軍本身損失很大。一萬步兵幾乎損失過半,活着回到崇明島的五千餘人,其中還有數百人受了重傷即使以後痊癒也不能再上戰場。這些不得不從軍隊退下的人,任思齊給他們都安排了出路,就是在各鄉中出任鄉尉,負責協助鄉正緝拿盜匪維護地方治安。

新兵的募集,任思齊決定採用義務兵制度,每一個十八到四十的成年男子都必須當兵。跟隨上島的百姓有近二十萬人,其中適齡男子也有三四萬人,任思齊當然不可能把所有男子都編入軍隊,而是規定每戶至少要有一人從軍。其他男子則編爲鄉兵,每月訓練數日,平日種地做工,當有外地入侵時則全部招入軍隊,保衛崇明。平日的訓練可由鄉尉負責,由官府每月撥出一定經費。

經過了數日的統計徵募之後,新招募了一萬五千新兵,和原有的五千老兵混合,重新編制出一支兩萬人的步兵。

軍隊編制還是按照原來的小旗、總旗、隊、營編制。全軍分爲四鎮,在晉玉飛任興凡一鎮二鎮的基礎上新增了兩鎮,鎮將分別有新加入的劉肇基馬應魁擔任。這二人當總兵副將多年,論領兵經驗來說遠勝其他人。二人原來的部下全部被打亂整編。

第一鎮爲近衛鎮,鎮將晉玉飛,四個營正分別爲熊二、李行久、湯尼、德意志人鄧肯。

第二鎮鎮將任興凡,手下四個營官分別是陳名揚、楊斌、李鼎、李禿子擔任。楊斌是岱山軍的槍術教頭,被提拔起來名正言順。李鼎是青州李士元的兒子,作戰非常勇敢。李禿子是原來佔據膠州的柯永勝部下,因手刃柯永勝立下功績當了總旗,一路提拔起來也成了營正。

第三鎮鎮將劉肇基,手下四個營官分別是沙千里、任秋裡、羅少新和鄧萬木。羅鄧二人都是劉肇基原來的部屬。

第四鎮鎮將馬應魁,手下四個營官分別是任保全、何彬、張弛、林光頭。任保全是任思齊堂兄,何彬是呂宋回來的漢人,張弛和林光頭則都是原來福春號上的老弟兄。

在軍隊中同樣設立監軍,隊設隊監,營設營監,鎮設鎮監。監軍不干預部隊的指揮訓練作戰,只是負責平時生活後勤獎懲事宜,和軍隊主官平級。是任思齊借鑑了後世的政委制,如此能保證軍隊完全忠於自己。

第一鎮的監軍由任麗坤擔任,第二鎮監軍任學堂,第三鎮監軍陳生,第四鎮監軍馬良。從這個任命來看有着濃重的任家軍色彩,除了馬良是招募自膠州的讀書人以外,陳生是來自呂宋的老兄弟,其他兩個都是任思齊的族親。至於營隊的監軍,則多數由徵募自膠東的讀書人擔任。當初剛入岱山時,爲了得到較高的薪酬,很多讀書人選擇了加入軍隊並且通過了訓練。岱山軍之所以戰鬥力形成的這麼快,這些人功不可沒。

重建四鎮步軍的同時,任思齊也對水軍進行了整編。

同樣建立了四鎮水軍,人數共三萬人,除了原有的一萬水軍以外,把自鎮江新募的船伕都整合了進來。

爲了和步軍以示區別,水軍鎮將成爲統領。

第一鎮水軍統領茅十八,掌控着“公主號”“飛魚號”三十多艘三桅海船以及二百多艘平底沙船,手下水兵一萬多人,駐地崇明,負責崇明島的守衛及與清軍水師的作戰。

第二鎮水軍統領司馬南,屬下三桅海船三十多艘,手下士兵兩千餘人,專門負責對外貿易。

第三鎮水軍統領奧利爾,駐地岱山,屬下三桅海船三十餘艘,二桅海船單桅海船一百多艘,屬下士兵五千,負責着岱山金塘島岑港等地的防禦。

第四鎮水軍統領薛雨來,駐地崇明,屬下江船千餘艘,士兵一萬三千餘人,他屬下的戰船都是用於內河作戰的江船,負責一是往來運送人員貨物,再就是協助茅十八進行作戰。人數船隻雖多,戰鬥力卻是最差的一鎮。

這樣算下來,整編了足有五萬軍隊,可惜若論戰鬥力的話,還是隻有其中的一萬餘老兵具備一定的戰鬥力。

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第三百零一章 遊擊將軍幕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厲害的疤臉武士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清洗第八章 小心財副錢倫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第五十七章 任家灣(2)第二百二十章 膠州灣第二百二十五章 施粥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立鄉兵第三十一章 遭遇荷蘭船第一百五十二章 厲害的疤臉武士第四百九十三章 仙霞關第一百七十五章 荷蘭俘虜第一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八十五章 錦衣衛百戶盧宗漢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國助(下)第三十二章 荒島第七十八章 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閻應元第一百四十四章 引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戰(1)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醉第三百六十三章 岱山軍救駕第四百零四章 依計行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來滿城驚第二百七十二章 叛國投敵者,斬!第四百零七章 陣破第一百五十五章 鄭家與荷蘭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四百六十九章 騎兵的突襲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岱山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兵南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炮臺第六十章 也許這就是真相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浙沿海是誰家的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船鬥(上)第二百五十章 張魁斃命第七章 福春號第四百九十六章 狼狽奔逃隆武帝第四百二十三章 抗清同盟第八十八章 胸懷大志張煌言第二百九十九章 慘勝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第三十章 起航第四十九章 波濤暗涌第四百三十七章 松江失陷(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 施粥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岱山第五十四章 內訌(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起航前的瑣事第一百四十章 極度熱情的日本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的更強烈些吧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京攻略第四百二十八章第九十二章 達成合作(下)第六十一章 麗春院裡大茶壺第三百一十六章 鎮江第四百二十八章第四十章 荷蘭人敗退沙灘第三百九十六章 弘光出逃第一百零七章 岱山海盜第二百六十章 黃鳳舞的條件第二百七十七章 青州之戰第七十五章 高立羣上門羞辱第一百五十五章 鄭家與荷蘭人第三百零七章 巨大的利潤!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三十一章 遭遇荷蘭船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兵的反應第九十八章 熊二的春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貪污者,殺!第四十七章 “鯊魚號上的荷蘭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二十三章 封口第二百四十八章 纏戰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七十五章 高立羣上門羞辱第一百九十八章 衝陣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一百五十章 松浦的承諾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爭的車輪(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浙沿海是誰家的天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思齊要自立第三百零三章 建制第三百六十五章 提督揚州第三百三十八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風起,歸航時第五百章 大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岱山軍救駕第一百三十六章 遭遇第二百四十一章 雙方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軍成立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戰(完)第四百九十一章 張煌言的見解
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第三百零一章 遊擊將軍幕府第一百五十二章 厲害的疤臉武士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清洗第八章 小心財副錢倫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第五十七章 任家灣(2)第二百二十章 膠州灣第二百二十五章 施粥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立鄉兵第三十一章 遭遇荷蘭船第一百五十二章 厲害的疤臉武士第四百九十三章 仙霞關第一百七十五章 荷蘭俘虜第一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八十五章 錦衣衛百戶盧宗漢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國助(下)第三十二章 荒島第七十八章 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 閻應元第一百四十四章 引薦第一百五十九章 海戰(1)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醉第三百六十三章 岱山軍救駕第四百零四章 依計行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來滿城驚第二百七十二章 叛國投敵者,斬!第四百零七章 陣破第一百五十五章 鄭家與荷蘭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四百六十九章 騎兵的突襲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岱山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兵南來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擊第二百四十九章 炮臺第六十章 也許這就是真相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浙沿海是誰家的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船鬥(上)第二百五十章 張魁斃命第七章 福春號第四百九十六章 狼狽奔逃隆武帝第四百二十三章 抗清同盟第八十八章 胸懷大志張煌言第二百九十九章 慘勝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第三十章 起航第四十九章 波濤暗涌第四百三十七章 松江失陷(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 施粥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岱山第五十四章 內訌(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起航前的瑣事第一百四十章 極度熱情的日本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的更強烈些吧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京攻略第四百二十八章第九十二章 達成合作(下)第六十一章 麗春院裡大茶壺第三百一十六章 鎮江第四百二十八章第四十章 荷蘭人敗退沙灘第三百九十六章 弘光出逃第一百零七章 岱山海盜第二百六十章 黃鳳舞的條件第二百七十七章 青州之戰第七十五章 高立羣上門羞辱第一百五十五章 鄭家與荷蘭人第三百零七章 巨大的利潤!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三十一章 遭遇荷蘭船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兵的反應第九十八章 熊二的春天第三百五十六章 貪污者,殺!第四十七章 “鯊魚號上的荷蘭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二十三章 封口第二百四十八章 纏戰第一百八十四章第七十五章 高立羣上門羞辱第一百九十八章 衝陣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一百五十章 松浦的承諾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爭的車輪(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浙沿海是誰家的天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任思齊要自立第三百零三章 建制第三百六十五章 提督揚州第三百三十八章 夜襲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風起,歸航時第五百章 大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岱山軍救駕第一百三十六章 遭遇第二百四十一章 雙方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軍成立第一百六十四章 海戰(完)第四百九十一章 張煌言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