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道子

第559章 道子

“鐘山古蹟之中,有太古仙人傳承出世。”

“攝於古仙之威,諸地各朝放開了禁制。”

“如今無論何人,都可進入琅琊仙府,參與古仙試煉。”

“琅琊仙府,不遜帝兵重器,古仙傳承,更勝帝經道典,誰人承襲道統便等同於走上了一條通天大道。”

“仙府之中,還有諸多機緣,乃至神異的太古奇珍存在,縱然不能通過試煉,也有望逆天改命……”

流言蜚語,晃動人心,天下風雲再聚,鐘山又成焦點。

各大勢力,果如其言,放開了門戶禁制,任由修士出入古蹟。

雖然這般做法,擺明是要以各方散修爲子,投石問路,一探試煉真假,仙府虛實,但經不住仙府傳承,誘惑無比,哪怕明知是險局,也有不少修士毅然而來,投身其中。

天下風雲,齊聚鐘山。

如此這般,數月之後。

“各方勢力,前仆後繼!”

“各路英豪,捨生忘死!”

“終是探明瞭那仙府傳承。”

“那琅琊仙主,學究天人,震鑠古今,縱在太古之時,也是通天徹地的大能,在仙府之中留下三道試煉,一道鍛體,一道煉神,還有一道問心。”

“鍛體化龍,煉神太虛,問心飄渺,三關如今已被人通過二關,只差最後那問心之關,便可得見仙人傳承。”

“化龍池,太虛鏡,皆是至寶,對體魄元神大有裨益,再加上仙府之中的奇珍異寶,試煉之人只要不死,必有機緣收穫。”

“各大勢力都不再觀望了,諸地各朝的道子天驕深入其中,展開大戰,爭奪最後的機緣……”

鐘山周邊,古蹟內外,仍如之前一般,盡是聖地古朝的行宮,但也建立了不少臨時的據點,供各路修士棲身。

如此,一間茶樓之中,市井簡陋之處,不少修士談天論地,縱說風雲。

“各大勢力,怕那仙府有害,因此放開限制讓我等散修投石問路,結果流失了不少奇珍,鬧到現在自己也親身下場。”

“還好他們要些麪皮,並未翻臉狠下殺手,不然就算得了珍寶,也難走出這鐘山古蹟!”

“哼,不過是利益不夠罷了,若真有散修取得仙人傳承,你看他們舍不捨得這張臉皮?”

“怕什麼,琅琊仙府位格非凡,不亞於帝兵重器,連東王都吃了大虧,被那仙府之靈擊退,若真有人奪得仙人傳承掌控琅琊仙府,那各大勢力恐怕也奈何不得。”

“那是你以爲,各大勢力正在合縱連橫,若是最後取得仙府傳承者,不是己方之人,你看會不會爆發真仙級別的大戰,幾大帝兵合力,破不得你這仙府?”

衆人議論紛紛,雖是市井小民,散人修士,但也指點江山,縱論風雲,對這局勢洞若觀火。

許陽身在其中,好似尋常酒客,不甚起眼,看着衆人談笑風生,也有大隱於市之感。

忽然……

“快走,有好戲看。”

“姜族道子自聖地返回了。”

“還下戰書要與東皇道子再較高低。”

“竟有此事,快走快走!”

一則傳聞流至,剎那風捲殘雲,叫這小小茶居人去樓空。

殘留之人,也是詫異,驚疑不定。

“這姜族道子……”

“不是敗過一場了嗎,怎麼還不甘心?”

“自不甘心,那東皇二王之一的東君,不知何時升爲了九階器道仙師,還以東皇鍾爲本煉製了一件仿品仙寶,也有東皇鍾幾分神威道韻。”

“那東君將此寶賜予東皇道子,令其獨步古蹟,挫敗了姜族道子在內的一衆聖地天驕,名聲大振,風頭無倆,已有同輩第一人之勢。”

“東皇宮爲太古皇族,負有金烏血脈,修行陰陽日月之法,與姜族的寰宇大日經同爲一道,兩族結怨已久,對立多年,姜族豈能容許東皇宮壓自己一頭?”

“據說姜族道子回返聖地,請了一件姜族先輩仿煉的聖兵回來,要與東皇道子再分高低,一決雌雄!”

“這些年東皇宮氣勢極盛,不僅有東王抗鼎力壓八方,東君還晉爲了九階煉器仙師,若再讓這東皇道子披荊斬棘,成就真仙,那神州之中除去三大教門,怕是再無人能與之爭鋒。”

“姜族不願見到這等強敵做大,自是極力打壓,阻其聲勢……”

殘餘之人,議論紛紛,隨後也起身向外而去。

離開茶樓,飛出坊市,來到古蹟之中,

此時鐘山內外,古蹟周邊,已經佈滿修士,要見證這場天驕之戰。

衆人擡頭,凝目望去,只見鐘山古蹟之中,兩輪大日當空而立,呈現“二日同輝”的壯麗景象。

衆人凝目,極力觀望,纔在九天下方,那輪大日之中,窺見一道絕世身影。

那輪大日,通體赤紅,猶若火爐丹鼎高掛蒼穹,周身熱浪滾滾,扭曲虛空,天地元靈都爲其所攝。

定睛望去,內中赫是一名男子,身穿白衣卻呈赤色,周身更有九道龍影盤繞,眉心之間還有一輪大日烙印,散發着無窮的熾力,似要焚天煮海,赤地萬里。

正是……

“姜族道子——姜凌雲!”

“先天道胎,大日仙體,胎中煉氣,落地築基,百日結丹,之後三歲凝嬰,十歲元神,不過千載便得大乘圓滿,半步入劫,有真仙之姿,大帝之望。”

“修者靈根,可分四品,天地玄黃,天品之上爲靈體,靈體之上爲仙體,乃是世間最頂尖的修行體質,是爲先天道胎,哪怕在太古都是世所罕見的存在。”

“姜凌雲擁有此等體質,修行就如吃飯喝水一般簡單,劫境之下根本沒有瓶頸可言,甚至連劫境都沒有瓶頸,那九重仙劫也無多少壓力,只要中途不隕,日後必成真仙。”

“若非如此,怎能稱爲仙體,必定成仙的體質,可惜生在了這個時代,不知何故,天驕輩出,各大仙體道胎並列於世,否則必能橫壓天下,無敵於世。”

“他周身盤繞的那九道龍影,莫非就是姜族仿煉的那件聖兵九龍大日鼎?”

“姜族帝兵,爲寰宇大日爐,這仿煉的九龍大日鼎,雖無帝兵之威,重器之能,但也有幾分道理神韻。”

“半年前,那東皇道子仗東皇鍾之力,獨步古蹟,如今姜族道子也請來了大日鼎,兩大九階聖兵爭鋒,不知誰人更勝一籌?”

衆人議論紛紛,道出此人身份。

“轟!!!”

就在此時,一聲轟響,萬丈金光照射十方,竟又是一輪大日冉冉而來,不見赤色,只得金芒,猶若太古金烏重現人世,君臨天下,直叫天地失色。

此等大日,君臨而來,對那紅日對立,又同九霄大日接連,呈現“三日同天”之壯景。

“這是……”

“東皇道子!?”

衆人凝目望去,欲窺真容,卻見金光熾盛,猶若大日真身,根本不可直視,一些修爲淺薄之人不知厲害,強行觀望,弄得雙眼淚流,目盲一片,發出陣陣哀聲。

只有部分強者,憑着高深修爲,催動法力施展靈眼之術,勉強得見一絲端倪。

只見大日之中,一人平步而來,白衣勝雪,絕代風華,眉宇之間,亦有一道印記,閃耀璀璨輝光。

輝光璀璨,熾而不烈,反有一股生機,恩澤世界萬物,好似極陽生陰,極剛化柔,陰陽之力,日月之華,歸於一體,似成混沌。

觀其面容,更是驚爲天人,幾近完美之態,鍾天地靈慧於一身,不似凡塵所有,唯上九天得見。

正是……

“東皇道子——東皇皓月!”

“果真……風華絕代,舉世無雙!”

“東皇一族,乃是太古族裔,身負金烏血脈,可謂得天獨厚,不下道體仙胎。“

“這東皇皓月,更是東皇一族的異數,血脈之力無與倫比,據說其母在懷胎孕育之時,都難以承受那熾烈的金烏之力,不得不用陰陽之法調和,才避免了金烏焚身的下場。”

“也是因此,這位東皇道子,男身女相有絕代之姿,還有好事者尊其爲中州第一美人,結果給東皇宮好一通追殺,也不知道死了沒有。”

“據說這位東皇道子,金烏陽剛之力太盛,已有盛極而衰,物極必反之勢,不得不取名皓月,補其陰陽,化其極端。”

“哼,孤陋寡聞,大放厥詞,東皇一族雖是太古金烏後裔,但至高法門卻非大日之法,而是陰陽合一,日月同輝的造化妙道,極陽生陰,極陰化陽纔是至理。”

“據說上古那位東皇,便是將陰陽交匯,從而返歸混元,以此成就了混元道果,大帝至尊,是神州乃至太古史上都極爲罕見的混元修士。”

“此子以皓月爲名,顯然也有此心意,欲修混元之道,成爲第二位東皇!”

“以此人血脈之能,還有混元修法之力,成就真仙之後,實力怕是還在如今的東王之上,難怪姜族無論如何,都要打壓,制其發展。”

“……”

看着大日之中,那道絕世身影,衆修議論紛紛,盡是言語讚歎。

“你終是來了!”

紅日之中,姜凌雲眼神凌冽,周身九龍盤繞,更有大日真炎透散而出。

“當初你仗聖兵之力勝我一籌,如今九龍大日爐在此,看你還有何能爲與我爭鋒?”

話語之中,戰意高漲,欲要一雪前恥。

東皇皓月卻是一派淡然:“那便要看你有幾分手段了。”

說罷,袖手一拂,金光流動,劃出一片戰場。

當即便有修士動作,盡是劫境之尊,六關大能,出手禁制虛空,封鎖戰場。

不過片刻,便見億萬星光升起,散入十方虛空之中,化作一重陣勢,封鎖空間界限。

“是東皇宮與姜族的劫境大能!”

“周天星辰陣,太古流傳的強大陣法。”

“兩家都有收錄,如今佈置應在七階?”

“大乘鬥法,竟要佈置七階大陣?”

“有這必要嗎?”

“如何沒有,這二人都是道子天驕,別看只有大乘修爲,實際都能越境而戰,悍鬥二三劫關的虛仙,若再加上手中的仿品東皇鍾與九龍大日爐兩件仙寶聖兵,那更是能力戰五六劫關的大能。”

“若不佈下七階大陣,避免戰火波及,那誰知道會造成多少死傷?”

“這可是鐘山古蹟,要是觸動那太古仙府,那可就不得了了。”

“這下可以放心大膽的看了,不像之前那東皇鐘響,好傢伙,差點給它震死!”

衆人議論紛紛,更是期待戰局發展。

再看戰場,陣勢已成,周天星辰隱沒虛空,穩住空間界限,可以任意發揮。

二人見此,也不多言,姜族道子率先動作,一步踏出,紅日大盛,周身盤繞的九條龍影似復甦了過來,將半邊天空都化成了紅色,列火燒雲,殘霞如血。

“轟!”

如此這般,步踏九步,終是蓄勢到極點,姜凌雲一手擡起,結印打出,紅日輝光大放,聯動九龍之勢,赫是一道神通大術,轟然擊向敵手。

大日仙體,不僅修行進境極快,修煉各種陽剛火屬的神通大術更是如有神助。

如此一擊,轟然而出,九龍匯同紅日,似要碎裂蒼穹,直叫虛空之中,陣法道紋顯露,星辰之力併發,避免神通破滅。

神通之威,大術之能,可見一般!

然而……

東皇皓月神色淡漠,處變不驚,無波無瀾,擡手一指點出,頓時虛空震盪,似有一口洪鐘搖動。

“當!!!”

鐘聲震響,虛空變化,一道虛影懸起,赫是一口玄黃古鐘,日月星辰環繞,五行四法並流。

東皇皓月一手指天,頂上玄黃古鐘隨之搖動,發出浩蕩波流,直叫日月變化,陰陽扭曲,化作一股混沌波流,掩向九龍紅日。

兩大聖兵,兩大神通,悍然交撞。

頓時……

“轟隆隆!”

天地震撼,陣勢動搖,似有轟鳴巨震,但落在衆人耳中卻無半點聲響,只有一片幻滅景象。

九龍聲嘯,紅日輝光,但落在那混沌波流之中卻層層潰流,一道神通大術,就此煙消雲散,不見絲毫功果。

第405章 再開第473章 經營第527章 懇求第602章 龍行89.第85章 收穫(總結篇)第568章 後手133.第132章 真君第410章 真氣第412章 直播(二)第415章 衝擊87.熬不住了,還有兩更,先欠着,起來再寫186.第184章 拍賣第608章 祭獻第621章 登頂73.第71章 修士(36)第354章 新增第534章 界外第411章 直播(一)第554章 大會第477章 任務153.第152章 如來46.第46章 大勢222.第219章 尸解第327章 下場第26章 乞丐106.第105章 玄光第573章 開局第540章 成真第656章 算計第594章 黑蓮第355章 海境第41章 風起85.第82章 成神170.第168章 金丹(二合一,懶得分了)158.第157章 傾巢255.第252章 血海(第一更)第465章 入世第375章 援手(第一更)第644章 原始第313章 四邊219.第216章 魔域第533章 大戰第690章 收服第321章 委託第340章 萬壽(第一更)181.第179章 天機第697章 誅魔第378章 實力第288章 易勢第531章 飛劍216.第213章 聚首第648章 雷起152.第151章 水陸218.第215章 驚變第541章 正反第717章 立教第630章 鏖戰第446章 威懾231.第228章 收徒47.第47章 上架感言第667章 暫歸第656章 算計第415章 衝擊186.第184章 拍賣第294章 誅心157.第156章 終戰第379章 雷威49.第49章 破關第480章 再開(23)第41章 風起第581章 俘虜第11章 驟轉第433章 再變第394章 祭拜第448章 劫滅第315章 破陣第416章 再更第26章 乞丐第550章 帝經第702章 秘辛104.第103章 勢力第673章 花燭152.第151章 水陸123.第122章 終了第531章 飛劍第434章 雷來199.第197章 終戰第568章 後手122.第121章 發作第332章 天使第410章 真氣112.第111章 煉器第401章 再鬥第3章 特性第594章 黑蓮第494章 七劫第350章 論道第373章 態度131.第130章 圖謀
第405章 再開第473章 經營第527章 懇求第602章 龍行89.第85章 收穫(總結篇)第568章 後手133.第132章 真君第410章 真氣第412章 直播(二)第415章 衝擊87.熬不住了,還有兩更,先欠着,起來再寫186.第184章 拍賣第608章 祭獻第621章 登頂73.第71章 修士(36)第354章 新增第534章 界外第411章 直播(一)第554章 大會第477章 任務153.第152章 如來46.第46章 大勢222.第219章 尸解第327章 下場第26章 乞丐106.第105章 玄光第573章 開局第540章 成真第656章 算計第594章 黑蓮第355章 海境第41章 風起85.第82章 成神170.第168章 金丹(二合一,懶得分了)158.第157章 傾巢255.第252章 血海(第一更)第465章 入世第375章 援手(第一更)第644章 原始第313章 四邊219.第216章 魔域第533章 大戰第690章 收服第321章 委託第340章 萬壽(第一更)181.第179章 天機第697章 誅魔第378章 實力第288章 易勢第531章 飛劍216.第213章 聚首第648章 雷起152.第151章 水陸218.第215章 驚變第541章 正反第717章 立教第630章 鏖戰第446章 威懾231.第228章 收徒47.第47章 上架感言第667章 暫歸第656章 算計第415章 衝擊186.第184章 拍賣第294章 誅心157.第156章 終戰第379章 雷威49.第49章 破關第480章 再開(23)第41章 風起第581章 俘虜第11章 驟轉第433章 再變第394章 祭拜第448章 劫滅第315章 破陣第416章 再更第26章 乞丐第550章 帝經第702章 秘辛104.第103章 勢力第673章 花燭152.第151章 水陸123.第122章 終了第531章 飛劍第434章 雷來199.第197章 終戰第568章 後手122.第121章 發作第332章 天使第410章 真氣112.第111章 煉器第401章 再鬥第3章 特性第594章 黑蓮第494章 七劫第350章 論道第373章 態度131.第130章 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