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楊堅稱帝
在北周金碧輝煌的皇宮之中,一陣年輕張狂的大笑聲從那宮殿中傳出。
“哈哈哈哈~方神醫本事了得,朕服用方神醫的百草大還丹,果然精神大振,好上了許多啊~”
那坐在龍牀上,身穿黃袍,懷抱愛妃的周宣帝宇文贇看向下方的方誠,眼中滿是撿到寶的喜意。
從他繼位以來,夜夜笙歌,飲酒作樂,但他近些日子是越來越精力不足,力不從心了,並且渾身乏力疼痛,讓他心中莫名開始有些恐懼。
他尋遍了名醫,可惜那些庸醫都沒有辦法讓他病症緩解,唯有眼前這道君醫館的,當真是讓他驚喜非常。
他已經許久沒有今日這般精力充沛了。
“方神醫,朕看你也別回那醫館了,乾脆就在朕這皇宮中擔任朕的御醫如何?”
方誠聞言,擡頭看了眼眼前這十分年輕,現今不過二十一歲,即將二十二歲的周宣帝。
隨着周宣帝說出此話,這大殿中的數位護衛都手握刀柄,虎視眈眈的看着方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眼前這人不過是一地方郎中,叫他一聲神醫是給他一點薄面,皇帝說出此言,可沒有打算給此人回絕的餘地。
這就如同當時他們同樣是帶着數十人兵馬,去了道君醫館,將這位“請”了出來一般。
若是這位沒有使得周宣帝的病情有一點起色,用不了多久,他的命與道君醫館的一衆都會被周宣帝殺了泄憤。
而如今,道君醫館衆多醫師的性命,也同樣是周宣帝拿捏方誠的籌碼。
方誠面色不變,行禮道:
“方誠叩謝皇恩。”
眼見此人如此識相,周宣帝面上的笑容不由得濃郁了許多,讓方誠去太醫院那邊的藥庫看看,需要什麼可以隨意取用,又賜下不少金銀,再傳了一封信至道君醫館,言明方誠會在皇宮任職御醫,直至皇帝康復。
方誠卻清楚,眼前這位皇帝確實是沒幾個月好活了。
說起來他也挺佩服這宇文贇,小小年紀竟然能把自己身體透支那副模樣,並且就算他給這皇帝懸絲診脈的時候,竟然還要那懷中抱着的愛妃,給他喂果脯吃
這傢伙是真好色,毫不掩飾的那種。
他也看了前面那些醫師給宇文贇開的藥,確實是沒有半分問題,問題就出在這宇文贇身上,光吃藥卻不聽醫囑,仍舊每日夜夜笙歌,尋歡作樂,毫不節制,早早傷了根本,能有半點好轉纔是怪事。
至於他給宇文贇開的百草大還丹,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罷了,宇文贇的身子就像是底部漏了幾個洞的水桶,除非有仙藥,否則無論怎麼補都流失掉,逐漸喪失精氣神。
這麼繼續下去,這傢伙怕是真會如同道君所說,也不過只有數個月的壽命。
方誠行走在皇宮之中,可以見到的是,有衆多工匠正忙碌着修建皇帝的宮殿,同時,他的身邊還跟着四位護衛,這些護衛名義上是保護他,實則是監視他。
宇文贇此人疑心極重,這一點從他命人監視竊聽所有大臣,刺殺自己的皇叔便能看的出來,對他這醫師,同樣如此。
方誠卻無所謂,左右他不過只是給這傢伙當幾個月御醫,等這傢伙死去,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他乃是天上謫仙人,神醫道君的護法神將,若不是爲了確保這昏庸無道的昏君不對他那門人下手,且天條規定,神仙又不能主動去幹預凡塵俗世,不然他又豈會來此。
“方神醫,前方便是藥房了。”
шшш⊕ Tтkǎ n⊕ c o
方誠聽聞身邊那護衛的聲音,微微頷首,面上卻是突然露出了一抹詫異的神色。
只見那門戶外,正有一道身影帶着兩名護衛從門外走過,似是感知到方誠的視線,那身影轉過頭來,看了方誠兩眼,這才離開了此地。
方誠眼中再度劃過一抹驚訝之色,面上卻是一切如常的朝着藥房行去。
方纔那人身上纏繞着紫氣,隱隱有龍象顯現啊.
道君醫館,道君正給下方衆多的醫館學生講解《鍼灸》三冊。
方誠離開後,他便以方誠師兄,金靈子道長的名義留下來,統領大局,傳授醫術。
道君面前的桌案上,還留有二十兩銀子,這正是先前那皇宮中人送來的。
道君看着那二十兩銀子,心中也覺得有些好笑。
那周宣帝大喜之下,大手一揮,賞賜了道君醫館二百兩銀子,結果到他手裡,最後竟然只有二十兩銀子。
也就是說,這羣人在道君醫館不知情的情況下,活生生被剝削了一百八十兩銀子這一個極爲荒唐的數字。
而此事道君醫館本應該是唯一知情者的方誠,則在皇宮之中,若是沒有御令,這輩子是別想出來了。
果然,上面爛了,下面也跟着爛了。
當年那周武帝是生怕自己死後自家這兒子配不上皇位,才那般嚴苛到極致的教育這周宣帝,或許正因如此,才徹底起了反作用。
隨着道君講完《鍼灸》一書,卻見下方几十位學生無一人離席,均是看着他,面露擔憂之色。
最前方的一位學生起身,恭恭敬敬的朝着道君行了個禮,道:
“金靈子師傅,不知道方師幾時能歸?”
“可是在擔心他?”
“正是,不瞞金靈子師傅,我等也清楚如今聖上的脾氣,如今.”
“放心吧。”
那學生還未說完,道君便微微搖頭,打斷了他。
“你們方師本事了得,皇帝也同樣需要仰仗他的本領活命,沒見宮中送了賞銀過來。”
“你們啊,與其擔心你們的方師,還是好好專注於自己的學習纔是,做這些自己能做到的,否則等他回來,見到你們輕慢了醫書,纔會生氣。”
那站起的醫館學生聞言,面露糾結慚愧之色,最後還是點了點頭,坐了下來。
“這您說的是,是學生着相了。”
道君看着眼前這些道君醫館的門人,緩緩道:
“我知道你們擔心方誠,但你們要記得,你們現在能做的,要做的,只有研究醫術,不斷提升自己的本領。”
“至於方誠那邊,他的本領比你們大的多,也要安全的多。”
道君說完便緩緩起身,離開了這裡。 “恭送師傅。”
方誠入宮後,宇文贇的身體情況好了一段時間便開始再度惡化,只不過有方誠提供的丹丸,看起來沒有那麼虛弱而已。
此時的宇文贇,雖然已禪位於長子不過八歲的宇文闡,他則自稱天元皇帝,仍掌控朝權,隋國公楊堅爲輔政大臣,拜爲大丞相。
數月後,宇文贇的身體狀況一落千丈,明顯的回天乏術,躺在牀上,由美妾愛妃侍奉,但明顯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
此時的方誠,已經被宇文贇關進了大牢,與一衆“庸醫”一起,然而還未等他下令處置道君醫館以及天牢的衆人,這皇帝便突然病逝了,享年二十二歲。
此時,大牢中。
方誠盤坐在大牢裡,在宇文贇死去的那一刻,一聲悽慘的龍吼緩緩傳入了方誠耳中,讓他睜開了眼睛。
“北周的龍脈就要散了”
隨着宇文贇這位“天元皇帝”死去,年僅八歲的周靜帝宇文闡又如何能護得住北周這已經糜爛的江山。
果然,方誠在天牢中呆了數月的光景,到了宇文贇死去的第二年,也就是大定元年,宇文闡就被迫禪位給左大丞相楊堅,降封爲介國公,徹底失去了江山。
楊堅代周稱帝,國號隋,是爲隋王,建都大興城,改年號爲開皇,是爲開皇元年。
數月過去,此地的衆多太醫御醫似是早早被人遺忘,然而也正因如此躲過了一場場明裡暗裡的刀光劍影,明爭暗鬥。
衆位太醫御醫在大牢中蓬頭垢面,唯有方誠還是如當年進來時那般。
“噠~噠~”
聽聞一陣鎧甲碰撞的聲音與急促又平穩的腳步聲,方誠緩緩睜眼,看向來到了他面前的一衆護衛將領,還有那被保護在中央的楊堅。
“不知先生可還記得我否?”
方誠看着並不倨傲,甚至帶了一份尊敬的楊堅,點了點頭,道:
“自是認得的,你是隋王,楊堅。”
楊堅看着方誠那雙清明的目光,心中一陣讚歎,眼前這人雖然身穿囚服,卻仍一如當年那般,給他一種直面在世謫仙的感覺。
也就宇文贇那蠢貨,才這般的不識人,更不清楚那道君醫館對民間的重要。
“方先生非凡俗之類,理應不在這大牢中度過餘生,朕想要將方先生請回,做朕的御醫,不知方先生意下如何。”
“若是先生答應,日後太醫院便由先生掌管,那道君醫館,不日朕便下旨,在大興城興建一座最大的醫館,供先生門人居住,朕亦可親自題字。”
方誠微微有些驚訝的看着楊堅,沉吟片刻,緩緩點頭。
“陛下如此條件,方誠沒有不接受的道理,方誠叩謝皇恩。”
“哈哈哈哈,好好好~方先生快快請起!”
楊堅將方誠請出後,他也實現了自己的承諾,使得道君醫館進入了最快的發展時期,讓方誠不得不感嘆,還是自家道君深謀遠慮。
即便是他們神仙,也遠遠沒有這人間帝王在人間的權柄,楊堅一句話一道聖旨的功夫,道君醫館便在隋王朝全面開了起來,並且隨着數年後隋軍南下滅了南陳,完成一統,使得醫館,逐漸遍佈大半南贍部洲。
方誠無論對北周還是大隋都沒有什麼感情,他乃是西牛賀洲人士,又成神數百年,即便常年在道君山下教導醫書,但仍舊見識不少。
儘管南贍部洲這邊的朝代更替與此地人民的家國情懷讓他頗爲動容,但也就僅此而已。
方誠成了御醫後,儘管楊堅幾度試探他,但方誠卻只管自己太醫院分內之事,他的目的也只是爲了讓道君醫館順利在南贍部洲開下去,行醫救人,僅此而已。
至於人間的朝代更迭,一切都與他無關,他也不能,更沒有參與的想法。
南贍部洲那邊,隨着道君與方誠還有元澤一衆的經營,無論是醫館還是道君信仰都發展的如火如荼,金兜山則仍是一片歲月靜好。
“星君難得來此,還請嚐嚐我這山上釀了百年的百果酒,此酒經過我數次改換配方,味道已然極好。”
“好好好~道友請~”
金兜山山頂,牛毅與太白金星在桃樹下的石桌旁對坐,敖軒則在一旁服侍。
二人桌前,滿是山上靈果,美酒佳餚。
今日太白金星下界來訪,牛毅親自下廚做了滿滿一桌子的菜,又取出了珍藏多年的果酒與樹上靈果招待這位。
太白放下酒杯,拂着鬍鬚,輕笑道:
“呵呵~貧道這還是是第一次來道友這金兜山,道友這山上風景奇秀,氣息清靈,道韻自成,真是一座極好的世外仙山,洞天福地。”
“星君過譽了,日後星君若是有閒暇,可隨時來金兜山消遣一陣,廣毅自是極爲歡迎的。”
眼前這位在天上幫了他不知多少,若是能回報一二,他自然是十分願意的。
“哈哈哈,既如此,那便與道友說好了。”
“不過近些年,你我應當沒有這個功夫了,想來道友也知曉,那佛法東傳一事,即將開啓了。”
牛毅看着太白金星微微正色的面容,點了點頭。
若是與他前一世的記憶相差不大的話,唐三藏應當是在大唐貞觀十三年的時候西行,前往西天拜佛求經。
而如今南贍部洲那邊,隋朝剛剛消滅南陳,完成南北朝一統,這個時間,應該也只有五、六十年左右了。
“星君近些日子,可是對這佛法東傳一事,有了什麼打算?”
太白金星搖了搖頭,無奈道:
“此事到底還是要看看南海觀世音菩薩那邊如何安排,畢竟是由靈山主導,不過目前,我卻是覺得,道友你當年讓我探查的金蟬子轉世一事,這金蟬子的轉世,可能就是靈山那邊,選擇的取經人。”
“金蟬子如今,已經轉世七次,做了七次善人,如今正是轉世的第八次,說不得,等這金蟬子第九次轉世,預要九世善人,功行圓滿,最後還得落到這佛法東傳一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