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科研競賽

世界又一次陷入到經濟危機的浪潮裡。

底層人民活得很苦,但21世紀發達國家具有的底蘊,還能讓普通人維持最基本的溫飽。

其他欠發達國家,底層人民是無法感知到經濟危機,他們的生活根本沒有太大變化。

經濟危機的到來,也讓世界整個經濟格局發生變化,經過20世紀的科技積累,加上21世紀前22年的積累,科技即將迎來總爆發。

縱觀世界歷史,科技爆發的時間點基本都處在戰爭或是經濟危機期間。

20世紀科技爆發最劇烈的時候,就是美蘇冷戰對抗最激烈的時候。

蘇聯第1個把人類送上太空,研發出第1個人造衛星。

美國第1個登上月球,載人登月現在存疑,但無人登月有月球岩石證明,美國確實登陸了月球。

美國利用引力彈弓技術,向太陽系外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

經濟危機期間,資本家之間開始兼併,真正有實力的企業吃着其他企業屍體存活下來。

公司的股份結構也趨近於統一,命令從上至下都能貫徹下去。

經濟危機到來,白左政客的災難也出現,務實的政客開始佔據優勢。

這些沒有能力但破壞力驚人的政客,再也忽悠不了民衆。

口號喊的再好聽,肚子裡面空空蕩蕩,現在只需要實在的麪包。

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科技處在爆發階段時,都是相對集權狀態。

美國體制看似分權,在真正危機時候,他是一個極度中央集權的政府。

美國南北內戰之前,他才真正是一個分權的民主政府,南北內戰本質就是爲了加強中央集權。

美國總統一紙行政命令下達,美國國債凍結,不再償還利息。

美國總統高喊美國優先口號,認爲國債利息已經嚴重拖累美國經濟,現在優先發展美國經濟。

美國頂層資本家能讓美國總統推出這個行政命令,當然是他們手中的美國國債已經全部轉移出去。

接盤的就是日韓兩國,美國爸爸發生危機,當乾兒子的當然要奉獻自己,爲爸爸抵擋危機。

這已經是二戰以來的慣例,日韓兩國就是美國圈養的肥豬,餓了可以直接宰了吃肉,自己度過寒冬。

石油美元體系已經崩潰,但美國軍隊體系沒有崩潰。

因爲中微子通信的距離,華夏的智能機械部隊只能在近海防守,無法進行遠洋進攻。

遊戈在海洋中的中微子通信船,只能在和平狀態下爲核潛艇引導,起到戰略威懾作用。

美國依然是世界頂級的大國,大國之間不會直接發生戰爭,欺負小國卻沒有任何問題。

美國依託美洲經濟圈,美日韓經濟圈,把自己盟友當做經濟殖民地,從那裡吸血養活美國自己。

維持世界頂級大國,還是沒有任何壓力,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就好像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已經衰落到極致,依然沒有任何國家敢挑釁俄羅斯。

美國現在的體量,要強當時俄羅斯很多倍,只要大國之間不發生劇烈衝突,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敢挑釁美國。

大國之間不會發生劇烈衝突,因爲現在是核平時代,雙方具有的核彈,足夠讓地球重啓幾十次。

大國之間爭的是軍事威懾能力,爭的是國際話語權。

美國發布“智能工業2030”計劃,直接掀起了全球科技競賽。

美國聯合各大企業和大學,組成五大科研中心,集中全國科研力量,在科技領域誓要超過華夏。

IBM公司、英特爾公司、斯坦福大學,研發量子計算機。

甲骨文公司、微軟公司、普林斯頓大學,研發基於量子計算機的軟件操作系統。

谷歌公司、蘋果公司、哈佛大學,研發人工智能技術。

福特公司、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麻省理工大學,研發加工機械與智能機器人。

輝瑞公司、強生公司、默沙東公司、孟山都公司、加州理工大學、耶魯大學,研發基因與細胞技術。

美國組建五大科研中心,力求追趕並超越華夏的技術。

這些大學和公司底蘊非常深厚,他們一直領導着世界科研的進步。

明面上是這五大科研中心,暗中還有51區科研中心,研發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選擇性基因病毒、克隆人等項目。

美國集中全國的科研資源,供養這五大科研中心,想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資本家爲了自己能生存下去,他們會配合政府,研發出先進技術,保住自己的企業。

歐盟看到美國這麼做,他們也坐不住了。

但歐盟畢竟是一個鬆散的政治聯盟,不可能發佈統一的命令。

主要是德國和法國領頭研發,他們瞄準機器人項目。

這個項目可以爲他們帶來龐大的工作人口,這樣就不用引進難民成爲勞動人口。

擺脫因爲難民潮帶來的政府負擔和難民導致的安全問題頻發現狀。

俄羅斯看到科研領域的緊張氣氛,他們盤算着蘇聯留下的老底,聚集科學家開始討論科技競賽。

俄羅斯經濟不行,但蘇聯留下來的人才十分豐厚,特別是蘇聯數學家,在數學領域都非常知名。

俄羅斯也知道他們實力不濟,主要就是研發人工智能技術。

華夏看到美國集中全國資源進行科技競賽,他們也立刻開始跟上。

科技競賽與軍備競賽一樣,只要有一個大國挑起來,任何有能力的國家都不能無視。

科技競賽產生的科技進步,只要運用到軍事領域,一定會促進軍事的發展。

華夏近代的苦難已經向他們訴說,落後就要捱打這個叢林法則。

華夏政府牽頭,以中科院和星火科技爲主,正式開始科研攻關,參與科技競賽中。

華夏處在科技競賽的領先地位,讓中科院和星火科技分別走不同的科研路線。

誰也不知道哪一個路線最終能成功,兩條腿走路更穩妥一些。

只有大國他有實力加入科研競賽,小國只能等待着命運的抉擇,無法掌握自身命運。

本來華夏的鄰居島國東瀛也有實力加入一兩項科研競賽,但被美國不斷吸血之後,他們已經有心無力。

3月15日,周宇在星火科技科研中心召開科學技術委員會會議。

他像星火科技科學家介紹國家的安排。

國家對於星火科技的安排主要以政策支持爲主。

最關鍵就是對星火科技鬆綁,在相關部門的監管下,不再限制星火科技研發的項目。

比如具有放射性的項目、受到倫理限制的人類胚胎項目。

“新一輪科研競賽已經掀起,我們星火科技能被國家選爲應對科研競賽的核心單位。

這是國家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打贏科研競賽,爲國家和民族爭取生存空間。

這是一個不能輸,也輸不起的競賽,我們必須拿出十二分努力,全心全意投入項目研發,星火科技會給你們全力支持。”

周宇的演講讓科學家感動,特別是加大科研中心的資金與人才投入,更讓他們高興萬分。

星火科技以鬥志昂揚的姿態,代表華夏加入到科技競賽。

第180章 吸波材料第243章 人造生命第277章 重大發現第305章 飛行汽車第372章 空心泡第2章 腦中的科技樹第313章 不懷好意的合作第257章 仿生魚鰓第269章 開採萬億礦脈第17章 網絡沒有秘密第125章 牆倒衆人推第424章 太空農業第149章 軍方訂單第343章 月球採礦第303章 飛行汽車項目第197章 轟動第89章 輿論戰(下)第395章 暗能量第4章 初建班底第47章 開發者大會第324章 破解難題第193章 精密製造第144章 廢品處理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314章 太空站的生活(上)第221章 地熱能源第135章 引導輿論第172章 可控,不可治癒第411章 合縱連橫第234章 安裝操作系統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171章 艾滋病重大突破第276章 簡併態實驗室第313章 不懷好意的合作第301章 太空實驗室成果第60章 黑客攻擊(下)第59章 黑客攻擊(上)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00章 人造生命——大葉電蓮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357章 公開與熱議第419章 太空植物第235章 放個大衛星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4章 初建班底第186章 效果出衆第138章 先拿倭韓,再下歐洲第151章 個性化廣告推薦第276章 簡併態實驗室第111章 輿論譁然第12章 牽手第291章 啓動質量投射器第239章 粒子電池的影響第65章 妖魔化宣傳第141章 檢測新方法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370章 人類並不孤單第255章 準備工作第269章 開採萬億礦脈第363章 無線輸電網絡第73章 智能工業展第236章 量子模擬計算第166章 醫用機器人第71章 產能爆發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200章 新車發佈會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301章 太空實驗室成果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374章 宇宙飛船第323章 基因改造和細胞改造第89章 輿論戰(下)第363章 無線輸電網絡第20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25章 通過倫理審查第107章 完美的動力系統第67章 科研就是燒錢第156章 虛擬蜜月之旅第420章 出大事了第20章 全息手環第215章 產品上市第337章 可控核聚變第8章 污衊第363章 無線輸電網絡第207章 陰影中的特工第102章 演講第124章 真相爲何?(300訂加更)第202章 星靈眼鏡第32章 互利共贏第182章 廉價淡水資源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303章 飛行汽車項目第74章 嘲諷第346章 核聚變發電站啓動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310章 組建太空站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80章 真相第412章 隱藏目的
第180章 吸波材料第243章 人造生命第277章 重大發現第305章 飛行汽車第372章 空心泡第2章 腦中的科技樹第313章 不懷好意的合作第257章 仿生魚鰓第269章 開採萬億礦脈第17章 網絡沒有秘密第125章 牆倒衆人推第424章 太空農業第149章 軍方訂單第343章 月球採礦第303章 飛行汽車項目第197章 轟動第89章 輿論戰(下)第395章 暗能量第4章 初建班底第47章 開發者大會第324章 破解難題第193章 精密製造第144章 廢品處理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314章 太空站的生活(上)第221章 地熱能源第135章 引導輿論第172章 可控,不可治癒第411章 合縱連橫第234章 安裝操作系統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171章 艾滋病重大突破第276章 簡併態實驗室第313章 不懷好意的合作第301章 太空實驗室成果第60章 黑客攻擊(下)第59章 黑客攻擊(上)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00章 人造生命——大葉電蓮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357章 公開與熱議第419章 太空植物第235章 放個大衛星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第4章 初建班底第186章 效果出衆第138章 先拿倭韓,再下歐洲第151章 個性化廣告推薦第276章 簡併態實驗室第111章 輿論譁然第12章 牽手第291章 啓動質量投射器第239章 粒子電池的影響第65章 妖魔化宣傳第141章 檢測新方法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370章 人類並不孤單第255章 準備工作第269章 開採萬億礦脈第363章 無線輸電網絡第73章 智能工業展第236章 量子模擬計算第166章 醫用機器人第71章 產能爆發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200章 新車發佈會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301章 太空實驗室成果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374章 宇宙飛船第323章 基因改造和細胞改造第89章 輿論戰(下)第363章 無線輸電網絡第208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25章 通過倫理審查第107章 完美的動力系統第67章 科研就是燒錢第156章 虛擬蜜月之旅第420章 出大事了第20章 全息手環第215章 產品上市第337章 可控核聚變第8章 污衊第363章 無線輸電網絡第207章 陰影中的特工第102章 演講第124章 真相爲何?(300訂加更)第202章 星靈眼鏡第32章 互利共贏第182章 廉價淡水資源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303章 飛行汽車項目第74章 嘲諷第346章 核聚變發電站啓動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310章 組建太空站第123章 豁達的蕭美玲第80章 真相第412章 隱藏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