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可控核聚變

航空航天事業羣總裁魯金銘,材料研究院負責人馮雲德,陸續走進周宇的辦公室。

還有兩個人也來到周宇的辦公室。

這兩個人是材料研究院高溫材料科學家許瑞,基礎科學研究院核物理理論科學家鍾海洋。

周宇看着許瑞,再次鄭重的詢問道:“許科學家,你確定要跟隨航天員去太空實驗室嗎?”

他接到許瑞申請去太空實驗室搞研究,才把這些人共同招集起來,一起討論這個事件,因爲許瑞的研究成果太過於重要。

這個研究成果的成敗,關乎着星火科技可控核聚變技術。

許瑞鄭重的說道:“我必須要親自到太空實驗室觀察材料成型的過程,真的是非去不可。

哪怕中微子通信以光速傳遞信息,地球和太空實驗室是有通信延時,實驗過程瞬息發生變化,我們根本來不及下達命令。”

馮雲德也介紹道:“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製作材料,極限材料製造過程中,受到環境和原材料內無法剔除的雜質影響,整個反應過程非常多變。

必須要根據材料實際情況,操作量子計算機程序,控制反應過程的變化。

這種材料無法在地面製造,只能通過核力工廠製造,必須要派人去太空實驗室。

普通人還無法操作,必須是這個項目的研發人員。

周總您提出這個材料的理論設計,參與這個項目研製過程,只有我和許科學家。”

周宇把目光看向鍾海洋,他的意見纔是決定許瑞是否上天的重要參考。

鍾海洋嘆了口氣道:“現在覈聚變項目已經停滯,所有理論工作已經演算完畢,只差正是製造核聚變反應堆。

製造核聚變反應堆,現在欠缺最關鍵的材料,它需要耐受5000萬攝氏度的高溫,還要承受核聚變反應時的巨大壓力。

才能讓我們所設計的核聚變反應循環往復進行下去。

這個條件極爲艱難,太陽中心的溫度才2000萬攝氏度左右。

這是因爲太陽中心內的物質密度非常高,壓力也十分龐大,進行熱核反應需要的溫度就要低很多。”

鍾海洋展示出簡要的核聚變反應原理,同時介紹道:“現在國際主流的核聚變是用託卡馬克裝置實現。

它本質就是一個巨大的電磁場,通過電磁場壓縮氘、氚元素組成的離子團。

當壓力、密度、溫度達到合適的條件,就開始進行核聚變反應。

這只是一個較爲成熟的理論,但想要組成這個電磁場太難,需要攻克很多難關,還要保證核聚變裝置的安全。

最關鍵是它的反應過程不好控制,這麼長時間都沒有研發出來可控的核聚變反應技術。

我們公司核聚變反應的思路,完全就是傳統思路,只要找到一個可以承受核聚變反應過程釋放的超高溫和超強壓力。

用這種極限材料組成核聚變反應堆,那就能實現核聚變反應。

這個核聚變技術實現方式非常簡單,它唯一的難點就是這種極限材料的製作。

這種材料強度非常高,如果能承受核聚變反應發生的環境。那這種材料完全可以放在太陽中心而不被融化。”

鍾海洋說話的時候,他還用3D動態圖畫展示着核聚變的過程。

這是由極限材料組成的反應堆,反應堆內部有很多由極限材料製造,中空的拇指粗細圓柱體長棒。

想要發生核反應,第一步需要將氦-3組成的混合氣體加熱到等離子態。

選取氦-3作爲熱核反應的原料,主要是因爲氦-3發生熱核反應過程不會釋放中子,不會造成輻射。

100噸氦-3便能提供全世界使用一年的能源總量。

溫度足夠高到使得電子能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讓原子核能自由運動。

這時纔可能使裸露的原子核發生直接接觸,這就需要達到大約10萬攝氏度的高溫。

第二步,由於所有原子核都帶正電,同種電荷會發生排斥,兩個原子核要聚到一起,必須克服強大的靜電斥力。

兩個原子核之間靠得越近,靜電產生的斥力就越大,只有當它們之間互相接近的距離達到大約萬億分之三毫米時,強相互作用力纔會起到明顯作用,把它們拉到一起,組成新的原子核,從而放出巨大的能量。

要實現這一步,必須要有足夠大的壓力,和原料組成的密度也要非常高。

熱核反應達成的條件,就是需要適合的壓力、材料密度和溫度。

爲了克服帶正電子原子核之間的斥力,原子核需要以極快的速度運行,要使原子核達到這種運行狀態,就需要繼續加溫。

在覈聚變反應堆的壓力和材料密度條件下,需要把核聚變材料加熱到5000萬攝氏度。

使得粒子布朗運動達到一個瘋狂的水平,溫度越高,原子核運動越快。以至於它們沒有時間相互躲避。

三個氦-3組成的原子核融合成一個碳原子核,在這個過程釋放強大的能量。

反應堆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內部反應體已經不需要外來能源的加熱,核聚變的溫度足夠使得原子核繼續發生聚變。

這個過程只要將碳原子核及時排除出反應堆,並及時將新氦-3離子氣體輸入到反應堆內,核聚變就能持續下去。

核聚變產生的能量一小部分留在反應體內,維持熱核反應,絕大部分能量都通過溫差發電機轉化爲電能。

周宇看着鍾海洋播放的資料,這就是星火科技準備研發的可控核聚變。

就像鍾海洋說的那樣,這種可控核聚變技術路徑,實現的原理不復雜。

以前沒有人採用這種方式,就是這種方式在以前簡直是天方夜譚。

一種材料要承受高達5000萬攝氏度的高溫,並承受核聚變反應釋放的龐大能量。

這種極限材料,在以前根本沒有可能成功。

只有星火科技的太空工廠,通過合理加工技術,按照複雜的原子間排列,加工出幾乎沒有縫隙的高密度材料。

這種極限材料才能作爲核聚變反應發生的場所。

“許科學家的提議讓人動心,氦-3熱核反應堆是未來必須要攻克的技術。”

周宇感慨了一句,他看向魯金銘詢問道:“許瑞科學家作爲一個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人,他是否可以乘坐航天飛機,安全到達太空實驗室。”

魯金銘自信滿滿的迴應道:“周總,只要控制航天飛機的飛行功率,完全可以搭載普通人。

我們對航天員進行身體強化改造,主要是爲了讓航天員適應在太空中的長期生活。

短時間往返太空,只要身體沒有缺陷,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周宇聽到魯金銘的保證,表情嚴肅的吩咐道:“許科學家辛苦了,正式啓動可控核聚變項目。”

第291章 啓動質量投射器第158章 虛擬世界第31章 芯片斷供第347章 電力調配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92章 汽車發佈會(三)第372章 空心泡第320章 航天飛機第345章 震驚世界第266章 旅遊勝地第216章 坐不住的藥企第284章 燕京大學演講第345章 震驚世界第53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二)第54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三)第32章 互利共贏第174章 人體實驗第26章 現金奶牛第51章 星靈手環第49章 軟件生態第117章 6G網絡會議第311章 太空站項目成功第220章 取暖問題第160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354章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小型化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421章 嫁接方案第353章 能量供應問題第319章 兩個航天器方案第388章 科研方向競爭第146章 科研產業新引擎第163章 手術完美成功第292章 太空站計劃第381章 探險家的作用第264章 艱難行程第375章 試飛第357章 公開與熱議第96章 性能強悍第62章 氪金程序員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24章 爆款第235章 放個大衛星第258章 水上城市第129章 兔死狐悲初試探第260章 水生作物第411章 合縱連橫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148章 戰略級產品第90章 汽車發佈會(一)第398章 長壽光發佈會(上)第415章 建設太空城第323章 基因改造和細胞改造第232章 量子相干球第61章 影響第403章 世界沸騰第310章 組建太空站第326章 植物克隆人第142章 腦電波接收器第92章 汽車發佈會(三)第339章 耐高溫極限材料第358章 量子手環第404章 入籍第387章 殺雞駭猴第378章 開啓航天大時代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427章 消失的沙漠第34章 公司改制第429章 國際科考站第19章 技術升級第52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一)第112章 輿論反轉第239章 粒子電池的影響第391章 壽數五百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12章 牽手第296章 應對方式第272章 千萬噸的石頭第81章 殺人不用刀第426章 閒聊第108章 黃部長的來意第412章 隱藏目的第399章 長壽光發佈會(中)第219章 分房子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209章 爲了安全第196章 突發事故第381章 探險家的作用第49章 軟件生態第74章 嘲諷第307章 安全性能第101章 曹校長的請求第35章 邀請人才第77章 龐大的訂單第230章 科研競賽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239章 粒子電池的影響第338章 航天飛機啓程第64章 航天科工的訂單第278章 發現引力子
第291章 啓動質量投射器第158章 虛擬世界第31章 芯片斷供第347章 電力調配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92章 汽車發佈會(三)第372章 空心泡第320章 航天飛機第345章 震驚世界第266章 旅遊勝地第216章 坐不住的藥企第284章 燕京大學演講第345章 震驚世界第53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二)第54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三)第32章 互利共贏第174章 人體實驗第26章 現金奶牛第51章 星靈手環第49章 軟件生態第117章 6G網絡會議第311章 太空站項目成功第220章 取暖問題第160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354章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小型化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421章 嫁接方案第353章 能量供應問題第319章 兩個航天器方案第388章 科研方向競爭第146章 科研產業新引擎第163章 手術完美成功第292章 太空站計劃第381章 探險家的作用第264章 艱難行程第375章 試飛第357章 公開與熱議第96章 性能強悍第62章 氪金程序員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24章 爆款第235章 放個大衛星第258章 水上城市第129章 兔死狐悲初試探第260章 水生作物第411章 合縱連橫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148章 戰略級產品第90章 汽車發佈會(一)第398章 長壽光發佈會(上)第415章 建設太空城第323章 基因改造和細胞改造第232章 量子相干球第61章 影響第403章 世界沸騰第310章 組建太空站第326章 植物克隆人第142章 腦電波接收器第92章 汽車發佈會(三)第339章 耐高溫極限材料第358章 量子手環第404章 入籍第387章 殺雞駭猴第378章 開啓航天大時代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427章 消失的沙漠第34章 公司改制第429章 國際科考站第19章 技術升級第52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一)第112章 輿論反轉第239章 粒子電池的影響第391章 壽數五百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12章 牽手第296章 應對方式第272章 千萬噸的石頭第81章 殺人不用刀第426章 閒聊第108章 黃部長的來意第412章 隱藏目的第399章 長壽光發佈會(中)第219章 分房子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209章 爲了安全第196章 突發事故第381章 探險家的作用第49章 軟件生態第74章 嘲諷第307章 安全性能第101章 曹校長的請求第35章 邀請人才第77章 龐大的訂單第230章 科研競賽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239章 粒子電池的影響第338章 航天飛機啓程第64章 航天科工的訂單第278章 發現引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