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技術秀

周宇在大禮堂演講完畢,時間也來到上午9:45,引力學術研討會即將開始。

他在燕京大學校長張興陽的引領下,來到引力學術研討會舉辦的房間。

張興陽給周宇引薦參加引力學術研討會的主要科學家。

“這位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燕京物理研究所主任衛京南。”

周宇上前和衛京南院士握了握手寒暄幾句。

“這位是長江學者,燕京大學物理系主任齊光教授。”

“齊教授您好。”周宇上前同齊光握了握手。

“這位是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名譽院士,中科院大學物理系教授秦嶽園。”

“秦教授好,我是星火科技周宇。”周宇客氣的打招呼道。

周宇依次和參加引力學術研討會到科學家打招呼。

引力學術研討會正式開始,齊光站起身說道:“歡迎大家來參加燕京大學舉辦的引力學術研討會。

這次會議我們邀請了引力理論的提出者之一週宇先生參加。

我們這次會議互相交流,共同提升大家對引力的認知。”

秦嶽園院士首先開口向周宇詢問道:“周先生,我對於引力理論中的方程組不太理解。

它們到底通過何種變換得到,引力和電磁力怎麼聯繫在一起。

我以前就是研究電磁學,如果搞清楚這一點,我以後研究引力要輕鬆許多。”

秦嶽園向周宇提問,他是真的對方程組不太理解。

他又有些瞧不起周宇,這麼年輕就排在絕大多數論文的第一作者。

一定是用權力影響,讓論文真正的作者同意周宇署名。

秦嶽園在沒有成名之前,他也經常遇到這種情況,那時無法反抗,只能同流合污。

他對這種現象極爲厭惡,就想揭露周宇濫竽充數的真面目。

周宇聽到秦嶽園的提問,他不知道秦嶽園心中的想法。

星靈眼鏡投射出引力理論相關公式。

周宇深入淺出的給科學家們講解引力公式推導過程,量子力學領域下四大基本力的變換與統一。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在座都是物理學領域頂尖的科學家,他們能看出來一個人對公式是死記硬背還是靈活應用。

現在引力相關公式纔出來不久,連他們都無法靈活運用,能靈活運用這些公式的人,只能是參與推導這些公司的人。

秦嶽園聽完周宇的講解,他也對周瑜很佩服,這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樣。周宇不是草包,而是真有水平。

科學家們進入熱烈討論中,他們討論着引力技術的應用。

周宇發現這些科學家對引力技術認識的很淺顯,討論都流於表面。

衛京南觀察到周宇沒有參與到衆人的討論,周宇的表情有些不對,眼神中閃過一絲輕蔑的神色。

他向周宇提問道:“周先生對引力技術瞭解很深,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達者爲師。

請周先生給我們指導一下引力技術,讓我們開開眼界。”

齊光也附和道:“周宇先生,要說是對引力技術的瞭解,你們星火科技無出其右。

不用闡述具體的技術,只需要讓我們更深入認知引力的原理就好。”

周宇聽到這兩個科學家的提議,他面帶笑容點頭道:“既然大家想看我們星火科技對引力技術的理解,那我就用一個小玩具給大家演示一下。”

周宇從隨身保護他的智能機器人揹包內,拿出九個金屬圓球。

其中一個金屬圓球特別大,是其他金屬圓球的100倍。

“我們去廣場,在室內施展不開,正好把這個禮物送給母校。”

周宇說完之後就第1個走出房間,他同時詢問燕京大學校長張興陽,周圍哪個地方空閒。

他在一個碩大的草坪上放置這九個圓球。

雙手握住最大的圓球兩端,用力向兩邊擰,只聽見咔嚓一聲,整個裝置徹底啓動。

所有的圓球都漂浮在草叢上方,它們開始很混亂,無規則的飄動。

等過了一段時間,它們就按照各自的軌道環繞中心運轉。

齊光看着這九個圓球沒有任何支撐,周圍也沒有磁場風力等因素,它們竟然違反物理學常識,開始緩緩懸浮在空中。

他極爲震驚的說道:“這,這竟然是反重力技術,現在星火科技對引力技術的探索,已經到了這麼高深的程度嗎?”

衛京南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說道:“這怎麼可能,怎麼能達到這麼精確的程度。”

他看向衆人疑惑的眼神,立刻解釋道:“我對天體物理學有些研究,看到這八個小圓球圍繞一箇中心大圓球運動,你們大部分人都已經看出來,這是一個模擬太陽系運動的系統。”

衛京南看到衆人點點頭,他揭開謎底道:“模仿太陽系運動不難,反重力技術進展快速,那也在我們的預料之中。

這個系統最爲奇特的一點,就是它可以實時模擬,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八大行星和太陽的相對位置。

太空中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數據,竟然和這個運動系統模擬到的數據分毫不差。

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我都想不到究竟利用什麼技術,能讓這個系統把星球的運動,模擬的完美不差。”

在場的衆多科學家聽到衛京南說完,他們立刻通過星靈眼鏡,調出太陽系天體的實時相對位置。

結果這個數據與草坪上方的運動系統完美契合,這真是太令人不可置信了。

周宇看到科學家都很震驚,用震驚的眼神盯着自己,眼神中流露出求知慾。

他揭開謎底,給衆多科學家介紹道:“別看模仿太陽系運動的模型不起眼,它運用了兩項技術。

第1項大家都能猜出來,那就是反重力技術。

我們星火科技已經突破反重力技術,只不過現在它還在實驗室階段,離真正的實用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2項技術,也是這個系統能完美與天體運行軌跡同步的關鍵技術。

它就是引力子糾纏技術,通過引力子的糾纏,可以獲知雙方引力子的信息。

通過解析這個信息,可以讓這個運動系統實時模擬到天體運行的相對位置。

大質量星球是產生引力的重要源頭,引力技術也主要應用在星球相關領域。”

衛京南感慨的說道:“引力技術博大精深,沒想到星火科技對引力技術的探索,已經到了這麼精深的程度。”

這次引力學術研討會完全成爲星火科技的技術秀。

這個模擬太陽系時時運動的模型,它也成爲燕京大學的著名景觀。

第122章 自責的陳瑾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93章 附帶的效果第351章 太空旅遊第401章 人間百態第221章 地熱能源第320章 航天飛機第53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二)第76章 贏得輕鬆第238章 電池界的胖子第196章 突發事故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386章 星盜第160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91章 首座中微子通信基站第180章 吸波材料第264章 艱難行程第431章 榮耀的一生(大結局)第24章 爆款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220章 取暖問題第402章 老人不老第131章 喜慶的元宵節第418章 實驗第233章 量子儲存陣列第380章 渤海航天港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35章 邀請人才第46章 巨頭的反應第187章 永不傲慢第119章 量子密鑰(100訂加更)第394章 空間波動探測器第112章 輿論反轉第173章 招募試藥志願者第65章 妖魔化宣傳第125章 牆倒衆人推第77章 龐大的訂單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64章 航天科工的訂單第90章 汽車發佈會(一)第337章 可控核聚變第329章 研發過程第359章 植入納米神經機器人第102章 演講第204章 虛擬世界2.0版本第352章 科研成果第264章 艱難行程第340章 衛子平在太空站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響第109章 機器人警察第111章 輿論譁然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84章 影響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響第321章 星火科技改制第357章 公開與熱議第274章 打撈出海第284章 燕京大學演講第287章 高密度材料第299章 部署太空實驗室第69章 攻克難關第169章 虛擬大學第112章 輿論反轉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376章 時機成熟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421章 嫁接方案第78章 剎車失靈第248章 迎來曙光(爲舵主“書友161204170754779”加更)第144章 廢品處理第344章 公佈重大消息第416章 開啓太空城第279章 四大基本力統一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301章 太空實驗室成果第2章 腦中的科技樹第342章 建設核聚變發電站第150章 家用智能機器人第190章 常溫超導材料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21章 智能工廠第173章 招募試藥志願者第274章 打撈出海第165章 人工智能聖手第122章 自責的陳瑾第110章 戰友第292章 太空站計劃第411章 合縱連橫第71章 產能爆發第257章 仿生魚鰓第7章 第一桶金第256章 物流動脈第62章 氪金程序員第120章 利益分配(200訂加更)第376章 時機成熟第94章 媒體採訪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
第122章 自責的陳瑾第406章 發現新生命第288章 新材料新技術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93章 附帶的效果第351章 太空旅遊第401章 人間百態第221章 地熱能源第320章 航天飛機第53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二)第76章 贏得輕鬆第238章 電池界的胖子第196章 突發事故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386章 星盜第160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191章 首座中微子通信基站第180章 吸波材料第264章 艱難行程第431章 榮耀的一生(大結局)第24章 爆款第262章 招募市民第220章 取暖問題第402章 老人不老第131章 喜慶的元宵節第418章 實驗第233章 量子儲存陣列第380章 渤海航天港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35章 邀請人才第46章 巨頭的反應第187章 永不傲慢第119章 量子密鑰(100訂加更)第394章 空間波動探測器第112章 輿論反轉第173章 招募試藥志願者第65章 妖魔化宣傳第125章 牆倒衆人推第77章 龐大的訂單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64章 航天科工的訂單第90章 汽車發佈會(一)第337章 可控核聚變第329章 研發過程第359章 植入納米神經機器人第102章 演講第204章 虛擬世界2.0版本第352章 科研成果第264章 艱難行程第340章 衛子平在太空站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響第109章 機器人警察第111章 輿論譁然第152章 超級保姆第384章 影響第295章 天基武器影響第321章 星火科技改制第357章 公開與熱議第274章 打撈出海第284章 燕京大學演講第287章 高密度材料第299章 部署太空實驗室第69章 攻克難關第169章 虛擬大學第112章 輿論反轉第121章 公開手環標準第376章 時機成熟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421章 嫁接方案第78章 剎車失靈第248章 迎來曙光(爲舵主“書友161204170754779”加更)第144章 廢品處理第344章 公佈重大消息第416章 開啓太空城第279章 四大基本力統一第198章 通信牌照第301章 太空實驗室成果第2章 腦中的科技樹第342章 建設核聚變發電站第150章 家用智能機器人第190章 常溫超導材料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21章 智能工廠第173章 招募試藥志願者第274章 打撈出海第165章 人工智能聖手第122章 自責的陳瑾第110章 戰友第292章 太空站計劃第411章 合縱連橫第71章 產能爆發第257章 仿生魚鰓第7章 第一桶金第256章 物流動脈第62章 氪金程序員第120章 利益分配(200訂加更)第376章 時機成熟第94章 媒體採訪第161章 吃螃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