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利益爲鉺

9月1日,燕京國際會議中心,除了明確參與美國項目的國家,其他國家都派全權代表來參加華夏舉辦的國際太空城發展論壇。

各國代表都已經來到會議中心,除了主辦國華夏之外,其他國家都按照國力和與華夏的親疏遠近排座位。

俄羅斯和法蘭西的座位相鄰,兩個國家的代表又是熟人。

俄羅斯代表高米爾斯基和法蘭西代表卡密斯在小聲的交流。

“卡密斯先生,你認爲華夏舉辦這個論壇的目的是什麼?”

“現在還無法預料,憑藉華夏的實力,現在對各方完全是碾壓狀態。

他們完全可以不搭理我們,獨自開發宇宙的資源。

憑藉華夏的技術實力和他們所具有10多億的人口,完全可以不帶我們自己玩兒。

華夏這個國家做事讓人看不懂,現在具有霸主的實力,卻沒有行使霸主的權力。

有這麼佛系的國家,對於我們來說更輕鬆,可以慢慢的積累底蘊,而不是時刻承擔大國的威壓。”

負責迎接外國代表的華夏外交部工作人員,他走到這兩人的後面,無意中聽到他們的談話。

他嘴角露出一絲弧度,心中暗暗嘲笑。

這些人思考問題都是直線思維,他們根本不瞭解有5000年曆史底蘊的華夏,他們用什麼政治思維來思考。

華夏除了近代工業革命落後,其他時候可一直是世界霸主。

老祖宗留下來的政治思想現在依然有用,威權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只靠這個方法卻無法長久。

華夏外交部領導親自主持國際太空城發展論壇開幕式。

“歡迎國際的朋友們應邀來參加華夏舉辦的國際太空城發展論壇。

我們華夏對外合作,一直奉行着合作共贏方針。

宇宙的資源太豐富,不是我們一家可以獨佔,那爲什麼不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讓他們可以分享一些利益。”

世界各國代表熱烈的鼓起掌來,他們知道華夏說的都是官話套話。

但他們來國際太空城發展論壇,主要目的就是獲得利益。

只要華夏可以分享一些利益,他們就不虛此行。

華夏航天委主任馮海站在臺上,給其他國家代表講述具體的合作計劃。

馮海身後的半空中投影出國際太空城。它是環繞在地球近地軌道的城市羣。

“感謝各國代表來參加國際太空城發展論壇,我們華夏已經有充足的技術儲備。

從我們的太空實驗室到空間站,我們的太空設備沒有出現過一例重大安全事故。

我們的國際太空城將會由太空實驗室、太空工廠和生活區組成。

只要參加國際太空城的國家,他就可以派遣科學家進入太空實驗室,派遣工程師進駐太空工廠。

國際太空城合作更加深入,我們將會爲合作方提供一些基本的技術。

包括加工航天飛機最核心的技術太空引力工廠。”

馮海站在主席臺上侃侃而談,他只說合作方案最有利的一面。

這些國家派遣科學家去太空實驗室學習先進的理論和技術,派遣工程師學習先進的技術和工藝。

他們能學習到的知識,都是處在產業鏈末端的知識。

這是屬於華夏爲參與國家提供的長期利益,只有真心與華夏合作的國家,纔會獲得一些次核心技術。

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培養,完全可以由華夏控制,特別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對科學家和工程師造成的效果更好。

這些國家一旦按照學到的知識進行產業佈局,他們就會被動地綁上華夏的戰車。

參加國際太空城項目的國家,他們不只享受這個項目的福利,還要付出一些代價。

只不過華夏給予的好處真實可見,他們需要付出的代價卻深深的隱藏起來。

這些國家現在的實力,根本沒有辦法拒絕華夏給予的糖衣炮彈。

等到他們覺得自己有實力時,就會發現自己國家的整個產業鏈已經被華夏控制。

他們想要掙脫,只能廢棄相關的產業鏈,這樣整各產業也會同時被廢棄。

馮海把國際太空城相關的合同發給參與論壇的國家代表。

這個合同有數萬字組成,其中詳細規定了各方的權利與義務。

它沒有隱藏條款,有的只是霸王條約。

俄羅斯代表高米爾斯基看完國際太空城的詳細資料,他向馮海詢問道:“請問馮先生,我們參與國際太空城,具體會獲得什麼樣的利益。

你剛纔介紹的太籠統,我們需要更加具體的答案。”

馮海耐心地解答道:“簡單的說,參加國際太空城,就有資格共享我們國家的先進技術。

學習技術需要很長的時間,這是我們長期合作帶來的好處。

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國際太空城作爲一個自由交易城市,華夏許多禁止出口的產品會登陸國際太空城交易。

航天飛機等設備可以在國際太空城購買。

它也提供長壽光技術改造,增強我們同伴對太空的適應能力。

國際太空城還能爲參加的國家提供保護屏障,保護這些國家不被天基武器所侵擾。”

馮海拔短期的利益也說了出來,主要是爲這些國家提供華夏專屬的設備。

可以讓他們參與航天活動,還爲他們提供安全保障,解決許多小國的後顧之憂。

法國代表卡密斯聽完之後心裡有些激動,華夏給出的待遇遠超乎他的意料之外。

與華夏進行合作,開始就可以購買許多航天飛機,可以正式開展太空探索。

和華夏加深合作之後,還可以獲得較爲重要的航天技術。

這等於他們國家有機會掌握一定的命脈。

他們與美國進行合作,肯定無法掌握哪怕一丁點的核心技術。

更何況華夏的技術更加先進,同等條件下,都應該選擇華夏的技術。

法國代表卡密斯立刻向馮海尋問道:“參加國際太空城,我們需要付出什麼?”

馮海聽到法國代表這麼問,他就知道法國已經動心。

英法俄德這四家任何一家動心,都會產生連鎖反應。

馮海立刻迴應道:“我們華夏負責國際太空城的建造工作。

國際太空城會實行股份化,按照技術和資金入股的方式。股份越多的國家話語權越重。”

法國代表卡密斯瞭解具體情況之後,他很快簽訂合作備忘錄。

等待兩國政府批准之後,就正式達成合作。

法國的合作彷彿開啓了一個信號,俄英德等國家都與華夏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第107章 完美的動力系統第361章 戰鬥機甲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257章 仿生魚鰓第59章 黑客攻擊(上)第97章 排隊購買第187章 永不傲慢第47章 開發者大會第80章 真相第285章 技術秀第402章 老人不老第247章 醫生眼中的新技術第409章 人力資源危機第366章 維生膠囊第91章 汽車發佈會(二)第367章 月球探礦第330章 身體強化效果第76章 贏得輕鬆第37章 刻蝕機難關第46章 巨頭的反應第284章 燕京大學演講第404章 入籍第309章 啓動太空站計劃第334章 惡魔在人間第273章 聲東擊西第356章 月球前進基地第98章 陳瑾的理想第83章 機器人保鏢第16章 應對與蜂羣智能第332章 進化的感覺第304章 解決研發難題第328章 航天員海選第283章 進軍航天領域第223章 項目啓動第394章 空間波動探測器第53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二)第130章 殺手鐗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157章 VR智能眼鏡第409章 人力資源危機第424章 太空農業第116章 誰更有資格第232章 量子相干球第92章 汽車發佈會(三)第286章 核力工廠第103章 楊紫琳的產品第85章 電動汽車第169章 虛擬大學第335章 輿論反轉第134章 基礎科學研究院第127章 研發中心改制第280章 腦洞大開第290章 航天發射中心第414章 網友熱議第343章 月球採礦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380章 渤海航天港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200章 新車發佈會第234章 安裝操作系統第284章 燕京大學演講第326章 植物克隆人第138章 先拿倭韓,再下歐洲第194章 汽車產業第331章 人體臨牀實驗第381章 探險家的作用第297章 太空發展公約第157章 VR智能眼鏡第358章 量子手環第154章 讓新聞飛一會兒第162章 騰龍風投第16章 應對與蜂羣智能第135章 引導輿論第137章 吹響進攻的號角第116章 誰更有資格第326章 植物克隆人第134章 基礎科學研究院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404章 入籍第413章 利益爲鉺第4章 初建班底第348章 產業升級第15章 卑鄙手段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212章 紀錄片式廣告第309章 啓動太空站計劃第319章 兩個航天器方案第246章 給予你光明第115章 阻撓第105章 突發事件第341章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313章 不懷好意的合作第384章 影響第63章 山海大世界第146章 科研產業新引擎第32章 互利共贏第224章 岩層掘進第42章 無所不知的墨子第367章 月球探礦
第107章 完美的動力系統第361章 戰鬥機甲第250章 捨己爲人的英雄第257章 仿生魚鰓第59章 黑客攻擊(上)第97章 排隊購買第187章 永不傲慢第47章 開發者大會第80章 真相第285章 技術秀第402章 老人不老第247章 醫生眼中的新技術第409章 人力資源危機第366章 維生膠囊第91章 汽車發佈會(二)第367章 月球探礦第330章 身體強化效果第76章 贏得輕鬆第37章 刻蝕機難關第46章 巨頭的反應第284章 燕京大學演講第404章 入籍第309章 啓動太空站計劃第334章 惡魔在人間第273章 聲東擊西第356章 月球前進基地第98章 陳瑾的理想第83章 機器人保鏢第16章 應對與蜂羣智能第332章 進化的感覺第304章 解決研發難題第328章 航天員海選第283章 進軍航天領域第223章 項目啓動第394章 空間波動探測器第53章 星靈手環發佈會(二)第130章 殺手鐗第1章 500億光年外的信號第157章 VR智能眼鏡第409章 人力資源危機第424章 太空農業第116章 誰更有資格第232章 量子相干球第92章 汽車發佈會(三)第286章 核力工廠第103章 楊紫琳的產品第85章 電動汽車第169章 虛擬大學第335章 輿論反轉第134章 基礎科學研究院第127章 研發中心改制第280章 腦洞大開第290章 航天發射中心第414章 網友熱議第343章 月球採礦第317章 粒子電推發動機第380章 渤海航天港第38章 智能指令集第200章 新車發佈會第234章 安裝操作系統第284章 燕京大學演講第326章 植物克隆人第138章 先拿倭韓,再下歐洲第194章 汽車產業第331章 人體臨牀實驗第381章 探險家的作用第297章 太空發展公約第157章 VR智能眼鏡第358章 量子手環第154章 讓新聞飛一會兒第162章 騰龍風投第16章 應對與蜂羣智能第135章 引導輿論第137章 吹響進攻的號角第116章 誰更有資格第326章 植物克隆人第134章 基礎科學研究院第75章 精密加工你不行第404章 入籍第413章 利益爲鉺第4章 初建班底第348章 產業升級第15章 卑鄙手段第184章 腳踏實地發展第428章 融化的南極洲第212章 紀錄片式廣告第309章 啓動太空站計劃第319章 兩個航天器方案第246章 給予你光明第115章 阻撓第105章 突發事件第341章 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第313章 不懷好意的合作第384章 影響第63章 山海大世界第146章 科研產業新引擎第32章 互利共贏第224章 岩層掘進第42章 無所不知的墨子第367章 月球探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