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把youtube公司給生吞活剝了之後,初音網絡科技的娛樂短板被迅速補足。整個五月裡,一個個細分的軟件、網站類產品模塊紛紛上線,小步快跑地完成了佈局。
不得不說,05年的中國國內,對互聯網視頻網站根本沒有絲毫重視,這也是導致顧莫傑在這個擴張中幾乎沒有對手的原因。這種情況,和當初顧莫傑做電腦管家、做下載軟件時那種需要經歷業內同行大佬拼殺肉搏的形態完全不同。
因爲在這個歷史關頭,哪怕在美國,做網絡視頻業務的,也就一家google-vedio做得有點聲色(當然同時也在持續虧錢),而其他就只有類似於youtube這種都不知道能不能活滿半年的小蝦米了。
中國互聯網巨頭的慣例,都是要等美國那邊有成規模的、已經可以活下一年半載、看到可行性方案的成功案例,纔會跟進山寨的。如果擬被山寨的潛在對象都還活得不咋滴,國內大佬一般是不動彈的。
同時,05年的時候,國內的民用網絡網速平均比美國慢數倍,也是一個重要的推手原因。當時國內adsl寬帶普遍只能包到2m左右,這還是在二線以上大城市,電信才能做到的數據。如果是網通,實際效果還會比電信弱不少。而同期美國人的網速已經普遍到了8~10m,所以理論上美國的網絡基礎設施環境是比中國更適合發展網絡視頻這種對網速高度依賴的產品的。
一言以蔽之,顧莫傑在互聯網視頻領域的這段擴張,沒有任何人狙擊,連這個念頭都沒動。哪怕是有心插手互聯網娛樂的大佬,也選擇了看顧莫傑笑話的姿態。隔岸觀火,冷眼等待顧莫傑自己被自己玩死。
……
5月19日,“初音視頻”正式上線。顧莫傑沒有和後世那些優酷土豆愛奇藝那般折騰個新名字、另起爐竈,而是直接用了“初音網”主頁下面的二級域名。
這一點。倒是做得和後來的“騰訊視頻”模式差不多。畢竟自己有強大的一級品牌可用,傻子纔會另起爐竈呢。
阿狸百度那些後世的巨頭,一個個只能用“愛奇藝”、“優酷土豆”之類的品牌。無非是因爲他們最開始的時候沒有自己的視頻版塊,是半路出家直接買視頻領域已經殺出名聲來的成熟企業所致。
基於同樣的考慮,留在美版繼續運營的那個視頻網站本體,也被撤掉了youtube的招牌,換成了“initial-sound”(初音)——反正2005年5月,youtube還沒闖出名聲呢。換個招牌,絲毫無損於品牌價值。
對於youtube創始三人組的利用,顧莫傑也基於同樣的考慮進行了區別對待。
赫利與卡林姆被留在了美國,領着一年一百萬美元的薪酬,負責海外版網站的內容運營和日常執行管理。而陳世軍則被顧莫傑慧眼識珠,留在國內當總公司視頻網站領域的技術總監,負責產品的後續全面優化。
美國那邊,沒必要放獨立的研發部門,只需要技術支持和內容運營。
反正在中國能放的視頻,在美國都能放。不存在和諧的問題。所以美國那邊需要做的工作,無非是接受一些美國網民和全球其他不和諧國家網民的投稿,然後篩選一些不違反和諧的內容。通過秘密渠道反哺到國內版網站上就成。
而被吸納進了公司技術研發中樞的陳世軍,也很快表現出了他的獨到價值。甚至,讓初音視頻的播放體驗又在短時間內拔高了兩個層次,遠超原本的youtube時代。
這一點是顧莫傑始料未及的。
論寫碼和頂層拓撲架構方面的天賦,陳世軍其實還略遜於鄒勝,更遜於盛偉。但是在琢磨用戶體驗優化方面,陳世軍的表現卻讓顧莫傑驚豔,甚至可以說是至今爲止初音公司內部的第一人。
顧莫傑在國內版網站正式上線之前,就把他從初音娘系統裡反編譯出來的一部分流媒體緩衝關鍵代碼包交給了陳世軍。讓陳世軍帶着一組程序員率先吃透並優化。
陳世軍初一上手,便對顧莫傑拿出來的那份代碼驚爲天人。然而驚訝歸驚訝。他的優化效率卻是着實不慢,只花了兩天時間。就吃透了其中大部分,並且對把緩衝和解碼效率又提升了很多。
顧莫傑驗收的時候,對這個結果震驚不已,追問:“怎麼做到的?”
陳世軍用一種很誇張的臺巴子式語氣感慨道:“jay,你知不知道,你寫出來的這套解碼緩衝架構,簡直比我在youtube原先用的那套先進十倍!可是你偏偏不知道針對客戶的使用習慣進行鍼對性優化,簡直相當於一個內功震古爍今的絕頂高手,卻在用‘太祖長拳’這種垃圾招數輸出!”
顧莫傑不知所謂地笑笑。陳世軍這說話的腔調語法,也是有夠奇葩了。不過僅此幾句,就能聽出陳世軍也是個偶爾玩魔獸的,還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
“用太祖長拳輸出”這個梗,不就是說的聚賢莊時空有絕世內力的喬峰,卻因爲束手束腳,不忍拿出降龍十八掌的天賦外功麼。
顧莫傑知道陳世軍是什麼意思,只是聽不懂細節。不過他並不打算讓對方知道他不懂,所以只是保持一種上位者的謙遜,淡淡地問:“什麼意思?說具體一點。”
“我在youtube的時候,用的解碼架構比如今這一套差好幾倍,但是在最終用戶那裡表現出來的實際效果,兩者卻差不多——這一點相信您不會懷疑吧?至少那天收購達成之前,您拿出來的網頁並不比youtube響應快多少。
之所以可以做到這一點,是因爲我們youtube對用戶上傳的資源進行了自動轉換格式的批處理,在服務器端和網站存儲端做了大量的預處理工作。這樣。我們在用戶網頁端的解碼架構就不需要支持那麼多類視頻文件格式了。”
顧莫傑略微消化了一下,又追問了幾個細節,很快就融會貫通了陳世軍的說法。
陳世軍着實算得上是一個極度站在用戶體驗角度上思考問題的人。或許在這一點上,國內只有馬花藤這個級別的頂級大牛。才能在這一點上超越他吧。而由此也可以看出,歷史上的youtube崛起,絕不僅僅是運氣,也有幾分技術優勢帶來的必然。
原來,在04、05年這個當口,在網頁上直接看視頻這種業務,都還處在剛剛興起的階段。所以這個領域的開發者,絕大多數都還停留在“把單機播放器移到網頁上”這個思路層面。之多隻是進一步優化自己的網站對adobe公司的flash解碼器的兼容適配而已。
在單機視頻時代。衡量一個播放器好壞的重要指標,是對解碼類型的兼容性。兼容性越強的播放器,用戶量越大、好評越高。
這個很好理解。
爲什麼幾乎沒人願意使用微軟系統自帶的播放器,非要裝一個暴風影音或者初音影音?就是因爲windows自帶那貨幾乎只能支持wmv等有限幾類微軟承認的文件格式。
網絡視頻剛剛興起的第一年,包括谷歌在內,各大同類公司依然在用這種單機時代的慣性思維,開發着網絡視頻。所有公司,依然以“兼容更多視頻格式”爲榮。包括拉里佩奇在內的大佬,都希望自己經營的視頻網站能夠允許up主們想用啥視頻格式上傳,就能用啥格式上傳。以擴大自己的用戶量。
陳世軍的想法,卻是截然不同。
他也允許up主們用任意格式上傳視頻,但是傳到youtube服務器端之後。服務器端會有半自動的人工審覈與批處理,將所有視頻文件轉換爲一種統一格式,然後再放到前端供網民觀看。
如此一來,就儘可能減少了需要通過網絡遠程處理的數據量,提升了網站的響應速度。
陳世軍這一套理論,核心思想就是一句話:儘可能把可以放在服務器端就處理過的數據,都放在服務器端處理完再放出去。只有經過反覆篩查,非在客戶端處理的數據,才丟給客戶端。
這個道理。其實不僅對視頻網站有用,對於很多網絡遊戲也有用。如魔獸世界那樣的牛逼存在。有時候網速卡頓了十幾秒,居然還能對遊戲做出響應。就是因爲暴雪的數據優化做得好,服務器端和客戶端各司其職,只有非通信解決不可的問題,纔用到通信,
而那些同期卡的要死的國產網遊,很多都是在這方面沒做優化,奢侈地佔用着不必要的網絡帶寬。所以一卡頓,三秒沒收到數據包,就不可逆地掉線了。
這番道理,多年之後可謂是人人皆知,然而放在05年,在所有視頻網站的技術總監裡面,只有陳世軍一個人想到。
顧莫傑從初音娘那裡弄來的作弊代碼,根本沒有這方面的考慮,因爲在未來,本來就不存在本地硬盤了,網速也成了一種毫無稀缺性的資源,未來的人懶得爲“減少網際數據通信量”而做任何優化。所以初音娘裡摳出來的那套代碼,完全是靠本身的強大實力,實現了顧莫傑在陳世軍面前的那一次作弊。
如今,這貨被陳世軍“君臣調和”地改良了一番,頓時如同喬峰的內力,又加上了一道“降龍十八掌”的外功招式。最終的效果,遠非1+1等於2可比。
初音視頻的響應效果,遠勝於歷史同期的youtube,最終居然在國內普遍才2m以下寬帶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下,硬生生跑出了相當於美國4m帶寬的流暢效果。
顧莫傑自己都不知道,網絡視頻在國內的普及速度,會比他預想的還要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