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

海在熱風的輕輕吹動下抖動着,細密的皺紋耀眼地反射着太陽的光彩。☆→,在海與天的蔚藍空間,動盪着歡樂的波浪聲。

船隊由瓊崖出發,一路向東,在廣州稍作停留,便直駛目的地——南澳島。

沒錯,這就是陳文強的理由,這就是他調動廣東水師三艘主力艦船的藉口,剿滅南澳島盜匪。

南澳島位於廣東潮汕地區附近海域,面積一百多平方公里。因爲其孤懸於閩粵之交,島上地形險要,舟楫方便,歷來便是海盜、土匪盤踞的巢穴。

國家多故,動亂不斷,而南澳島偏居一隅,島上少有駐軍,官府亦鞭長莫及。於是海匪復起,膛漸形成了以吳品三、陳順、曾伯崇爲首的海盜團伙。這夥海盜搶劫擄掠,殺人越貨,令商旅、漁民毛骨悚然,切齒痛恨。

陳文強打着剿滅海匪,平靖廣東海疆的旗號,堂而皇之地能過張人駿調動了廣東水師這三艘軍艦,又有兩艘大型運輸輪船、數艘近海小之火輪和平底沙船隨行,從瓊崖兵備道借兵五百,開始了遠途奔襲的剿匪行動。

親自帶隊,一來是撇清嫌疑;二來是速戰速決,儘可能地徹底剷除海匪;最後一點心思則是要把南澳島掌握在手中,依他的官職,行事比較方便。

接近南澳島時,陳文強命令船隊停止前進,招來苦主蔡少顏,再次詢問匪情。

蔡家是雲澳的富商,因爲請求官府派兵剿匪而觸怒海盜。一天夜裡,匪首陳順率三十多名匪徒包圍了蔡家。蔡少顏之父蔡等元本有一支手槍,但考慮到勢單力薄,恐連累家人,便主動開門就擒。當天夜裡。蔡等元即被拖到沙坡殘殺。

“大人,潮音寺乃爲匪首常聚之所。”蔡少顏眼見報仇在即,不免激動,話也說得有些着急,“只要秘密包圍,定能將匪首一舉成擒。”

陳文強搖了搖頭。說道:“本官要最穩妥、最保險的辦法,登陸控制渡口,以及所有船隻。只要此舉成功,海盜便插翅難逃。”

蔡少顏眨着眼睛想了想,稍有些不甘地說道:“南澳島大小港灣極多,想要盡行控制,很是困難。”

“那你且說說停泊船隻較多的港灣渡口,或者是海匪常駐之地。”陳文強示意旁邊的手下拿來地圖,鋪開在桌面。

蔡少顏瞪大眼睛看了一會兒。纔有些看明白,伸手指點着開始介紹,“宴嶼,鳳嶼,霞飛礁,竹棲肚,草寮居。大人若要登陸,則可選西澳、三義女廟等處……”

陳文強看了一眼旁邊的兩個秘密徵召的南澳島的嚮導。兩人輕輕點頭,表示認可蔡少顏的說法。

等蔡少顏介紹完畢。陳文強心中已經有數。這與制定的計劃出入不大,只要臨時作出些調整便可以了。依着海匪的人數和規模,吳品三有一百多人,曾伯崇、陳順各轄數十人,陳文強將人馬分成五十人的小隊,分頭行動。基本控制渡口和船隻後,再在全島展開清剿。

海盜窮兇極惡,也有不少槍械,在商人和百姓眼中,自然是難以抗拒。但陳文強帶來的這五百人可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精兵強將。五十人的小隊便配備兩挺機槍,還隨身攜有手榴彈,可謂是武裝到牙齒。按照這樣的人員、裝備、作戰技能,陳文強認爲五十人的小隊足以擊敗數倍的海盜。

調整分派已畢,各部乘坐船隻靠近南澳島,在接近目標的海面隱蔽待命。陳文強則命令三艘軍艦在南澳島的前江海面巡弋,盤查、截擊漏網的海盜船隻。

日近黃昏,在晚霞金光中,各部隊始起渡。主力百餘名戰士乘船抵前江灣登陸隆澳,控制渡口、船隻,即向縱深發展。陳文強也在一個小隊的保護下,登上海灘。

漣波在細沙上呢喃着,在陳文強的腳邊緩慢爬行。此時他的心思卻並不在此,而是飛向千里之外。按照計劃,攻打防城的戰役早已打響,如果順利的話,此時應該已經第三次光復此城了吧?

到邊吹來一股涼氣,彷彿那即將被吞沒的太陽向天空舒出一口滿足後的嘆息。

差不多與陳文強同時踏足陸地的姚洪業,卻與陳文強有着迥異的心情。幾番轉折,他終於可以投身到真正的革命戰場,激動、振奮是難以言表的。

只不過,姚洪業還有點小小的失落,或許也是與他同來的百多名軍校畢業的軍官的共同感覺。

沒有熱烈歡迎、期盼若渴的場面,碼頭、渡口人來人往,喧囂熱鬧,卻全是在往來駁運、搬擡物資。他們這些穿着嶄新軍裝的只得在領隊的哨聲中跑下碼頭集合,被嚮導引領着向防城趕去。

“嘿嘿,這身軍裝啊,倒讓人家把他們當成是新手呢!”一個小軍官苦笑着抱怨道:“看剛纔經過的那支人馬的眼神,就是那個意思。”

“經歷過戰陣廝殺的,自然有些傲氣。”姚洪業咧了咧嘴,似是安慰,又似是解釋,“更別小看了那些士兵,說不定人家還得過勳章呢!”

“要不咱們的軍銜前要加個見習呢!”另一個軍官似有所悟,心態倒顯得很平和,“不打一仗兩仗,這見習是摘不掉的。別看是軍官,這實戰經驗還要虛心向人家老兵學習。咱們哪,不過是比人家多讀了點書,多認識些字罷了。”

“沒說不虛心哪!”第一個抱怨的軍官訕訕一笑,趕忙辯解,“只是,只是這個,沒有想象中那麼受重視。嘿嘿,有點小不舒服罷了。好啊,我是不怕這個的,日後用實打實的表現來證明。”

“等咱們成熟起來,對新人大概也是這樣的態度。”姚洪業收住了話,打着手勢。示意大家專心趕路,帶隊的軍官已經皺眉看了過來。

不說這些新人的想法和猜測,也不說物資的搶運,在防城縣衙內,軍事會議正在進行,商議討論得也正熱烈。

此番革命軍秘密調動了六千人馬。又在桂北以疑兵作了佯動,爲了接收這事關重大的物資輸送,可謂是使出了全力。正因爲是以猛獅搏兔之勢,光復防城方纔有了十足的把握。

而圍繞着下一步的戰略走向,連總參謀部也沒有確定,而是提出備選方案,由西南革命軍參謀部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第一,接收完物資,再次收縮回主根據地。休整、訓練到雨季結束後,着力在滇西和廣西發展;

第二,作堅守、保有防城的準備,看清軍如何動作;

第三,繼續進攻,鋒銳直指欽州,拓展海岸線,並攻入廣東。打破清軍的圍攻之勢。

可以看出,前兩個方案有些保守。相對也比較穩妥;而第三個方案雖顯積極,卻也有操切冒進之嫌。

當然,誰都希望通過幾場決定性的大戰而打開局面,或者是取得更有利的態勢。這樣的想法,連陳文強也不例外。能夠使西南革命軍長期擁有出海口,這自然是非常有利的結果。但同時也要看到革命軍缺乏海軍、無法掌握制海權的被動。

換句話說,革命軍拓展了海岸線,方便了人員、物資的輸送;可也會牽制佔用數量可觀的部隊,防備清軍通過海路進行的登陸襲擊。從另一方面看,也就必然會降低革命軍向滇、桂兩省內陸發展的力度。

而陳文強和吳祿貞之所以沒有明確制定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更主要的原因是革命軍此時的形勢是比較樂觀的。無論採取哪一個作戰方案,革命軍遭到重大挫折的可能性都很小。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他們兩個雖未確定,但還是有所傾向,也就是更希望革命根據地能保有對外的暢通。至於以後的什麼海上登陸,海上封鎖,到時候再說。

西南戰事持續到現在,雖然設在瓊州的總參謀部還是處於遙控指揮的地位,但所制定的計劃卻越來越粗疏,給予革命軍參謀部的指揮權是越來越寬鬆。畢竟在前線的將領更加了解敵我情況的變化,遠比總參謀部看着地圖指揮要靈活正確。

也正因爲總參謀部的逐步放權,以及給予革命軍參謀部以靈活執行的空間,參謀部內的爭論也就不可避免。

“南寧的清軍主力不過是二十個營的巡防軍,防守欽州地區的廣東新軍亦不過五營,即便全部集結,我軍若調動兵力,也有戰而勝之的可能。何況現在南寧的清軍尚未南下,我軍趁熱打鐵,擊破欽州可是大有把握的。”

“拓寬海岸線有利有弊,雖然說方便與外聯繫,方便人員和物資的補給。但此番大批物資輸送之後,在短時間內恐怕再難籌措,拓展的海岸線幾乎無用,卻要佔用兵力防範清軍從海上的襲擊,且有礙於我軍其他方向的發展,弊端不小。”

“擊破欽州可不只是拓展海岸線那麼簡單,從另一方面看,也就打破了清軍的包圍企圖。兩者,廣東富庶,於我軍因地就糧、自力更生,也是大有好處。”

“廣東雖富庶,也只是錢糧上有所幫助。若要招兵買馬、壯大軍隊,還是要以廣西爲主。廣東狼兵,自古有名。這麼時間的戰鬥,相信大家對廣西兵的悍勇也有了很深的認識。所以,我的意見是着力於在廣西發展,拓展海岸線可以放到以後再考慮。”

“着力於廣西發展,這一點我同意,但同時也不要忽略了滇省。滇西、滇南發展得好,可直接威脅昆明,能牽制大量的清軍,對於我軍在廣西的行動也是有力的策應。”

……

總司令趙聲和參謀長葛智初對視了一眼,又交頭結耳細語了一番,初步確定了下一步的行動。

從與會軍官的發言來看,聽起來好象都有道理,但仔細分析之下,卻也能捋清脈絡。很簡單,這應該是滇、桂兩個軍區在爭取兵力和資源,都唯恐此消彼長,影響到本軍區的發展,影響到本軍區的戰績。

但有主有次,或者說有先有後,這是必然的事情。革命軍的實力還不能做到多面出擊,只能是擇其重點,個個擊破。

葛智初敲了兩下桌子,衆人的討論聲漸漸停息下來,目光都投注過來。

“雄踞一省或兩省,發展壯大實力,再等時機一到,便北伐推翻滿清,這個總戰略是沒有變的。”趙聲緩緩開口說道:“滇、桂兩省便是我們的目標,這也是確定無疑的。但依我軍現在的兵力,在某個時期有主有次,有先有後,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暫時的次要,並不意味着忽略,這一點你們要清楚。雖然分爲兩個軍區,但都是革命軍,利益是一致的,不必要非爭一時之功。”

停頓了一下,趙聲笑了起來,繼續說道:“總參謀部並沒有把作戰計劃定死,但傾向性還是有的,那就是重視海路的暢通。既然給了我們靈活指揮的權力,那我們也就採取靈活的戰術。我和葛參謀長商議了一下,有了初步的設想,請葛參謀長講一講,然後大家再就此討論吧!”

葛智初向趙聲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此番部隊的秘密集結非常成功,且又接受了大量物資補給,彈藥充足,武器裝備也有極大加強。而清軍顯然還沒反應過來,如果不趁此狠狠打擊敵人,機會就白白喪失了。趙司令和我的初步設想是打欽州,爭取調動南寧的敵人來援,我軍在野外殲滅來援之敵,再視具體情況來確定是否光復欽州的問題……”

以相對集中對相對分散,這是革命軍所稟持的作戰原則。從清廷的佈置,以及參與圍攻西南根據地的清軍總兵力來看,是大大超出革命軍的。但清軍的弱點便是防線太寬廣,兵力顯得分散。

重要城市要守,堵截圍困要做,數萬清軍分佈在滇、桂、黔,實在是體現不出太大的兵力優勢。甚至在某些局部地區,一旦革命軍集力出擊,攻守之勢便會逆轉。(。)

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54章 一切順遂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94章 瓊州之基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34章 猶太人第22章 青幫會集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159章 無題第72章 準備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37章 無題第58章 安排託付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25章 綁架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207章 憲政會第102章 一槍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9章 迫走地痞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259章 戰端開第5章 刮目相看第20章 搭救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46章 味素問世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46章 味素問世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86章 無題第191章 無題第53章 一箭三雕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38章 爭論妥協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81章 半年之期
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196章 積聚的實力,總體良好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110章 奸細,後援第193章 這樣打似乎不對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04章 大浪淘沙,提督李準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54章 一切順遂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94章 瓊州之基第63章 問題和展望第34章 猶太人第22章 青幫會集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159章 無題第72章 準備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37章 無題第58章 安排託付第103章 震懾,談說同盟會第294章 大反攻之勝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25章 綁架第21章 現實,人脈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207章 憲政會第102章 一槍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50章 財動人心,合盤托出第29章 迫走地痞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116章 排水救人論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287章 海軍準備,德國代表團第292章 飛機、潛艇,初戰告捷第259章 戰端開第5章 刮目相看第20章 搭救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05章 你籌我謀,英使朱爾典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46章 味素問世第113章 兵匪,伏擊第69章 東京秘行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3章 把人當人看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46章 味素問世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86章 無題第191章 無題第53章 一箭三雕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38章 爭論妥協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81章 半年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