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八孫家當家

朱斌路上才知道,這龍默寒的父親本是東林黨人,而且在“東林點將錄”裡榜上有名,是“天究星沒遮攔吏科給事中”,聽到這份模仿水滸一百單八將的“東林點將錄”,朱斌差點沒有失聲笑了出來……

在東林黨得勢的時候,把浙黨官員錢夢皋、鍾兆鬥等人罷免,但南京主持“京察大計”的卻依然是浙黨的人,東林黨人依舊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等浙黨官員當上了內閣首輔之後,在南京的東林黨人的末日也就到了。

而龍默寒的父親,很不幸的也成爲了這場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

其後崇禎登基,誅滅了魏忠賢勢力,並啓用戶部左侍郎,“地明星鐵笛仙”鄭三俊爲南京戶部尚書兼掌吏部事。鄭三俊到任後,很快陷入了與南京浙黨官員和魏忠賢餘黨的鬥爭當中,對同僚被滿門被害之事,卻也有心無力。

聽了這些,朱斌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東林黨人雖然一心衛護皇權,可做事的方法實在不冷靜。早和魏忠賢鬥爭的同時,還把齊楚浙黨官僚一起得罪了,弄得朝廷上下再無同盟,這也爲日後的禍事埋下了伏筆。

而且東林黨人自己也大有問題,以直諫耿直著稱的李三才,其實就是北京通州一帶商人的總頭目,其家產高達四百七十萬兩,相當於天啓年間朝廷一年的財政收。當朝廷準備增收礦稅的時候,嚴重觸動了這些人的利益,以李三才爲首的官員,於是便竭力反對……

如此閒聊,不知不覺間已到秦淮河邊,包了一艘花船,又叫了幾個歌妓,一邊吃酒閒談,一邊等待着選花魁這樣的盛世。

這時邊上駛來一條小船,船頭站着一個年輕人,對着朱斌的這條船大聲叫道:“陶兄,陶兄,我遠遠望見便是你,如何來南京也不邀我一起?”

陶海起身看去,面色稍稍一變,對朱斌低聲說道:“孫伯臺的小兒子孫啓樑。”隨即也對着那船笑道:“我說是誰,原來是孫兄,失禮,失禮了。”

孫啓樑揮揮手道:“陶兄身邊的想來就是最近赫赫有名的朱公子吧,家父早就聽聞朱公子大名,今日得見,存心相交,朱公子不如帶着同伴,來家父船上如何?”

朱斌清楚自己既然和陶海在一起,身份想來早被孫家知曉,當時笑道:“如此甚好,省下了本公子的銀子,走走,大家一起去孫老爺的船上……”

讓船家跟着孫啓樑,看到一艘氣派不凡的大船,結算清了銀兩,一衆人來到船上,迎面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帶着七八個人顯然等候已久,見到朱斌長長一揖:“寧波商人孫伯臺,見過朱公子。”

他身邊的那些朋友大是驚訝,這孫伯臺有權有勢,寧波知府見着他尚要讓着三分,今日居然對一個年輕人如此恭敬,不知爲何。更讓他們吃驚的是,那年輕人居然大大咧咧的受了這一揖,連一點客氣的意思也都沒有。

將朱斌的手下安頓在了偏席,孫伯臺將朱斌和陶海請到了主席,孫伯臺也不說破朱斌的身份,只說這位是從京城來的一位貴公子,他家乃是孫家世交,論輩分朱斌還是自己的長輩……

那些人一聽這少年是從京城來的,又見孫伯臺對他如此恭敬,想來大有來頭,一個個忙不迭的敬酒恭維。

朱斌心裡大罵老滑頭,狗屁世交,孫伯臺這一來,弄得和自己好像很熟悉一樣,又趁着這個機會和自己套了交情,讓自己將來想要對付他,也不得不顧念一點情面。

海鹽的陶家,寧波的孫家,這些商人果然一個比一個jian猾,一分也不比當官的差了,自己只要稍有不慎,只怕就會落到他們的陷阱之中……

“聽說世侄升任了海鹽守備,真正可惜可賀。”孫伯臺將頭轉向陶海說道:“這一來我那老哥哥可風光得緊了,哪像我的兒子,這一生也只能做個商人,沒甚出息,將來還要世侄念在孫陶兩家多年交情的份上,多多提攜了啊……”

陶海不動聲色,敬了一杯酒道:“小侄哪當得世伯讚譽,孫兄非等閒人也,將來必能飛黃騰達,以後誰提攜誰還不好說得很!”

這兩人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倒把個堂堂的巡撫大人冷落在一邊,外人看來,這真正是世交,哪裡像是仇人。朱斌看着有趣,笑吟吟的也不做聲。商人世家終是有些門道,這些東西大可用在官場之上。

喝了幾杯下去,孫伯臺好像是突然想起還有個朱斌在邊上,笑道:“哎呀,光顧着我這世侄了,朱公子,這次到南京來可有什麼事情,想朱公子雖然在自己的地方呼風喚雨,可南京終究沒有來過,人生地疏,不好辦事,好在南京孫某倒也認識幾個說得上話的官員,不知可否幫得上朱公子的忙,將來等孫某到了浙江,還免不了要勞動公子……”

他這是話裡有話,在那暗示你在浙江想怎樣就怎樣,可到了浙江還是我說了算,其中卻又有些拉攏的意思,只要你朱斌將來回到浙江,咱們見了面也就好說話了。

朱斌淡淡地道:“將來還少不得要kao你的幫忙,我這人那,年輕,什麼事也不懂,而且在家裡從小就養了個壞脾氣,順着我的心思,什麼都好說,可要是不順着我的心思,哎,我這人就愛個撒潑砸東西,把全家東西都砸破了也不管,將來要是有什麼得罪的地方,你可千萬要多擔待着點啊。”

孫伯臺怔在了那,過了會才尷尬地笑道:“少年英雄,果然是少年英雄,做事與他人大大不同,今日咱們喝酒看熱鬧,不說這些,朱公子請用酒!”

【……】@!!

()

四十七初見崇禎四百五十八殺傷性極強大的戰法三十五建昌之戰三百六十六橫行不法肆無忌憚三百三十滅國三十七意外收穫九十五經略地方五百四十二利益爭奪三百三十八殘忍的笑容四十八老實人二百二十八開炮五百五十八俄波戰爭四百八十八百姓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一百二十四熟人二零二赴死發兵一百六十六安排京城一百四十九吳橋兵變三百六十內亂漢陽城下三百十萬將士八十一常州府一百四十五意外之變二百二十六海戰五十五逛窯子三百四十九盛京二百零八德王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五十六八十八個兄弟二百十六破圍濟南一百八十八邪惡的鞭子四十九巡撫一朱斌二百七十六國難銀二百七十中原決戰四百四十一團聚八十九狗咬狗二百七十九南京之變中五百十三克倫威爾五百五十六奧斯曼二百四十一平西伯一百九十二疑心三百八十四談笑定亂兵二零二赴死發兵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三百二十二讀書人四百四十九出兵二百六十九矛盾交織二百五十八血旗招展二百三十九枕戈待旦四百八十七倭島之最後一戰九十二自作孽不可活二百三十四劍客之道一百九十六橫波夫人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三百二十三發放國債五百二十一妖女一百零四用人四百四十八兩個縣令一百四十五意外之變二百八十一定計太平府四十九巡撫二百八十一定計太平府三百十九擒賊一百零四用人七十五撫帥凱旋四百一十宣戰二百九十三攻擊寧遠二百二十七大勝二百零九斬殺嶽託四百十六前奏一百三十七走狗的下場五十三軍令狀三百五十四徹查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一百六十二入籍八十八峰迴路轉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二百七十八南京之變上四百二十四議和四百三十六滿清皇帝二十六激勵士氣五百四十四亡國三百八十五武英社五百零三皇宮三百九十四合作九十三青場嶺之伏三百四十七戰和之間四百七十一卡克勃爾大決戰上一百九十五立傳二百十七寧遠總兵吳三桂四百五十九堅壁清野三百四十二民間八十七處處陷阱二百十七寧遠總兵吳三桂二百六十二傾盆大雨洗疆場二百零五各懷鬼胎二百九十八鷹落峽二百四十八得子嶺五十四安排
四十七初見崇禎四百五十八殺傷性極強大的戰法三十五建昌之戰三百六十六橫行不法肆無忌憚三百三十滅國三十七意外收穫九十五經略地方五百四十二利益爭奪三百三十八殘忍的笑容四十八老實人二百二十八開炮五百五十八俄波戰爭四百八十八百姓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三百五十三出征大軍一百二十四熟人二零二赴死發兵一百六十六安排京城一百四十九吳橋兵變三百六十內亂漢陽城下三百十萬將士八十一常州府一百四十五意外之變二百二十六海戰五十五逛窯子三百四十九盛京二百零八德王三百二十八可怕的象兵五十六八十八個兄弟二百十六破圍濟南一百八十八邪惡的鞭子四十九巡撫一朱斌二百七十六國難銀二百七十中原決戰四百四十一團聚八十九狗咬狗二百七十九南京之變中五百十三克倫威爾五百五十六奧斯曼二百四十一平西伯一百九十二疑心三百八十四談笑定亂兵二零二赴死發兵二百四十六大明之魂三百二十二讀書人四百四十九出兵二百六十九矛盾交織二百五十八血旗招展二百三十九枕戈待旦四百八十七倭島之最後一戰九十二自作孽不可活二百三十四劍客之道一百九十六橫波夫人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三百二十三發放國債五百二十一妖女一百零四用人四百四十八兩個縣令一百四十五意外之變二百八十一定計太平府四十九巡撫二百八十一定計太平府三百十九擒賊一百零四用人七十五撫帥凱旋四百一十宣戰二百九十三攻擊寧遠二百二十七大勝二百零九斬殺嶽託四百十六前奏一百三十七走狗的下場五十三軍令狀三百五十四徹查五十二劉鴻訓和周延儒一百六十二入籍八十八峰迴路轉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二百七十八南京之變上四百二十四議和四百三十六滿清皇帝二十六激勵士氣五百四十四亡國三百八十五武英社五百零三皇宮三百九十四合作九十三青場嶺之伏三百四十七戰和之間四百七十一卡克勃爾大決戰上一百九十五立傳二百十七寧遠總兵吳三桂四百五十九堅壁清野三百四十二民間八十七處處陷阱二百十七寧遠總兵吳三桂二百六十二傾盆大雨洗疆場二百零五各懷鬼胎二百九十八鷹落峽二百四十八得子嶺五十四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