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雙溝山

第二天,我和胖子出去的時候向李旺財問了一下,就問他昨天哪個派來實地考察古墓的兩人回來了沒有?

李旺財搖頭對我們說:“還沒有,儂這一雙眼睛整天沒事可幹,就會盯着咱這招待所的人看,那兩人打從昨天回來出去之後就沒有看到他們了嘛!不過,他們可能是在雙溝山那邊扎個布營子休息吧!要換儂在那頭,就是打死也不呆在那種邪門的地方上睡覺,你說是吧?”

我給李旺財道了一聲謝之後便和胖子趕往雙溝山那裡去看熱鬧去了,昨天我就已經向李旺財問清楚了,這雙溝山爲什麼叫雙溝山,那就是因爲那山裡頭狹窄溝縫處特別的多,其中那兩山之間形成的溝縫就是一個天然的溝渠一般,兩山遠遠看起來又像那長在女人胸前的那玩意思兒一樣,所以就又叫做雙乳山,那古墓就是出在狹窄溝縫處之間的。

我們到了雙溝山的時候,我一瞧這山勢之間的形意,這便拉着胖子先爬到高點去對這雙溝山勘輿一番再說。

這勘輿是風水學中最爲重要的一環,其中諸多這裡面的學識也是以前我家裡的那老頭子親身對我授予的,這對於我以後的經歷更加是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堪輿,堪輿之說要追溯到東漢那個時候,東漢初,班固《漢書?藝文志第十》中,始見載堪輿術專著,有謂‘;《堪輿金匱》十四卷‘;,與言陰陽五行、時令日辰、災應諸書同列‘;五行家‘;類,爲當時‘;數術‘;六種之一。

班固評五行家之流:‘;其法亦起五德終始,推其極則無不至,而小數家因此以爲吉凶,而行於世,浸以相亂‘;。又在《數術略》末總說雲:‘;數術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職也‘;。窺其意,

《堪輿金匱》作爲其時堪輿家專著之一,奧旨不外與《史記》所述者同。

據《後漢書?王景傳》載,與班團同時代的水利專家王景,曾‘;以六經所載皆有卜筮,作事舉止質於蓍龜,而衆書雜糅,吉凶相反,乃參紀衆家數術文書,冢宅禁忌、堪輿日相之屬,適於事用者,集爲《大衍玄基》。‘;

由此可見,堪輿之術確如司馬遷和班固評述,乃由漢以前占卜之術傳承分化而來。

堪輿一詞的釋義,東漢許慎曾謂:‘;堪,天道;輿,地道‘;

測堪輿是謂天地之道。許慎此語,出自唐代初顏師古引注《漢書?藝文志》之‘;《堪輿金匱》十四卷‘;條下。

稍後,李善注《文選》中揚雄《甘泉賦》‘;堪輿‘;之句也引了許慎此語。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說‘;堪,地突也‘;,‘;輿,車輿也‘;,並沒有‘;堪輿‘;一詞的聯綿解釋。顏師古和李善所引許慎語,很可能是出自唐初尚傳世未佚的許慎注《淮南子》所涉‘;堪輿‘;句(參見《隋書?經籍志》)。而綜觀《淮南子》、《史記》、《甘泉賦》、《漢書?藝文志》所涉‘;堪輿‘;,解釋爲天地之道,是說得通的。

許慎之後,有鄭玄注《周禮》,提及堪輿,是術書之名。其解《春官宗伯第三》所云‘;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以觀天下之遷,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注謂:‘;星土,星所主封也;封,猶界也。大界則曰九州,州中諸國中之封域,於星亦有分焉,其書亡矣。《堪輿》雖有郡國所入度,非古數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紀,吳越也;玄枵,齊也;娜訾,衛也;降婁,魯也;大梁,趙也、實沈,晉也;鶉首,秦也;鶉火,周也;鶉尾,楚也;壽星,鄭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此分野之妖祥,主用客星、慧孛之氣爲象。‘;

按鄭玄說,漢以前即有《堪輿晰書》,後代所作《堪輿》以十二次論分野,尚存可言古者。鄭說後出《堪輿》,即或班固謂堪輿家之《堪輿金匱》。而其術尚宗古代占星之法,即將木星或謂歲星十二年運行一週天的軌道,等分爲十二,稱之十二次,又對應於地上之郡國,即所謂分野,視各天區星象變異而預兆對應地域世道吉凶。

從有關史實看,堪輿術在漢代甚爲流行,占卜日辰吉凶是其主要內容,多屬無稽迷信。對此,當時的有識之士,曾予非議或批判。如東漢王充《論衡?譏日篇》曾指出,其時流行於世的‘;《堪輿歷》,歷上諸神非一,聖人不言,諸子不傳,殆無其實。‘;

其後便說到風水一詞,因爲風水離不開勘輿,勘輿也離不開風水,我最初接觸到風水論是從齊家祖輩們傳下來的,後經過老頭子對風水學之熱衷於心,結合各家各戶所長,書籍更加是包攬全書,風水見於《葬書》:“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爲上,藏風次之……”。

關於《葬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舊本題晉郭璞撰……考璞本傳載,璞從河東郭公受青囊中書九卷,遂洞天文五行卜筮之術。璞門人趙載嘗竊青囊書,爲火所焚,不言其嘗著《葬書》。唐志有《葬書地脈經》一卷,《葬書五陰》,又不言爲璞所作。帷宋志載有璞《葬書》一卷,是其書至宋始出,其後方技之家,竟相粉飾,遂有二十篇之多……,是後世言地學者,皆以璞爲鼻祖,故書雖依託,終不得而廢矣。據宋志本名《葬書》,後來術家尊其說者,改名《葬經》。

在古籍中,風水術又名“青烏術”、“青鳥術”。《軒轅本紀》記:“黃帝始劃野分州,有青烏子善相地理,帝問之以制經”。《辭海》對青烏術的解釋是:“相傳漢代有青烏子,亦稱青烏公或青烏先生,精堪輿之術”。又因古漢語中“烏”與“鳥”可以互相通假,或認爲中國曾有過與太陽爲主神的崇拜和敬奉。太陽與鳥關係特殊,其傳說可分二系:一謂太陽本身是鳥;一謂日中有烏,所以風水術又名青鳥術。據《青烏先生葬經.序》載:“先生漢時人,精地理、陰陽之術,而史失其名”。

風水又名“堪輿”。關於“堪輿”的含義,自古以來,諸家用法和解釋不盡一致。許慎注《淮南子.天文訓》:“堪輿徐行雄以音知雌,故爲奇辰”,將“堪輿”釋作:“堪,天道也,輿,地道也”。此釋義被李善引用於註解《文選.楊雄〈甘泉賦〉》:“屬堪輿以壁壘兮”。而顏師吉在註解《漢書.楊雄傳》時,則更清楚地說“堪輿”是“天地總名也”。清人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中也認爲:“蓋堪爲高處,輿爲下處,天高地下之義也”。

在《漢書.藝文志》裡,有兩種有關風水理論的著作,一是《堪輿金匱》十四卷,被班固列在六術之一的五行類。另一種是《宮宅地形》,被班固歸於形法類。但《堪輿金匱》及《宮宅地形》皆已散失。《堪輿金匱》的廬山真面已無法窺識,《宮宅地形》的理論要點今時也無從領略。

風水術又名“青囊術”,因風水理論典籍《青囊奧語》“以玄空理氣,用五行之星體,而高山平地之作法,已概括於其中……”。

此外,風水還有“相地術”、“陰陽術”等稱謂。

風水有“陽宅”風水和“陰宅”風水之分。在歷史長河中,風水衍生了衆多派系,但主要是“形法”和“理氣”兩大派。

我國傳統上,凡住宅、宮室、寺觀、祠堂、牌坊、橋樑、碑、塔、陵墓、村落、城市等的選址布建,都得遵循風水理論進行。

風水的核心內容是人們對居住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使之和諧於當地宇宙氣場。風水是一種謀求使生者和死者之居所趨吉避凶的一種方術;是一種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學問;是一門綜合易學、地理學、氣象學、生態學、規劃學、建築學、心理學和美學藝術的學科。

漢末應動《風俗通》提到,其時‘;《堪輿》書雲:上朔會客必有鬥爭。‘;應助以事實批駁此說荒謬:‘;按,劉君陽爲南陽牧,嘗上朔盛撰,了無鬥者。‘;

後至三國時,魏人張晏曾有釋義雲:‘;堪輿,天地總名。‘;語出顏師古引注《漢書?揚雄傳》之《甘泉賦》,也出李善引注《文選》中揚雄《甘泉賦》‘;堪輿‘;句。此說與許慎釋堪輿爲天地之道稍有出入而已,

綜觀《淮南子》、《甘泉賦》、《日者傳》、《堪輿金匾》、《後漢書?王景傳》各所涉堪輿之語,及鄭玄、王充、應劭等提及的《堪輿》,以此解釋,也是說得通的。

堪輿一詞釋義與相度風水直接聯繫,就目前所知,最早出自三國時魏人孟康。曾謂:‘;堪輿,神名,造《圖宅書》者。‘;見於顏師古注《漢書?揚雄傳》中《甘泉賦》‘;堪輿‘;句所引述者。

顏師古比較了張晏與孟康之說,曾評述道:‘;張說是也‘;。孟康之說,引自何處未詳,但考證漢時風水術書,確有《圖宅術》或《圖宅書》之類,見王充《論衡?詰術篇》所引,參諸唐代呂才、賈公彥等考據詳下,則可見孟康之說,實出漢時堪輿家言,殊非孟康憑空杜撰。

《舊唐書?呂才傳》載,唐初,呂才欽遵唐大宗命,對世傳風水術書加以刊正,‘;削其淺俗,存其可用者‘;。

呂才並將各類風水術書‘;多以典故質正‘;,對其中訛僞、穿鑿及無稽拘忌者,每每痛加批判。其敘《宅經》雲:‘;至於近代巫師,更加五姓之說。言五姓者,宮、商、角、徵、羽等,天下萬物,悉配屬之,行事吉凶,依此爲法。‘;然而‘;驗於經籍,本無斯說;陰陽諸書,亦無此語;直是野俗口傳,竟無所出之處;唯按《堪輿經》黃帝對於天老,乃有五姓之說‘;,又引例論證,謂此五姓之說‘;事不稽古,義理乘僻‘;。

呂才所謂出自《堪輿經》的五姓之說,即五音姓利之說,東漢王充《論衡?詰術篇》,就對出自其時《圖宅術》的此說進行了猛烈批判。依王充引;‘;《圖宅術》曰:宅有八術,以六甲之名,數而第之。第定名立,宮商殊別。宅有五音,姓有五聲。宅不宜其姓,姓與宅相賊(按:賊,即克)測疾病、死亡、犯罪、遇禍‘;。又引:‘;《圖宅術》曰:商家門不宜南向,徵家門不宜北向。則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勝火,火賊金,五行之氣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門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貴吉昌;向失其宜,貧賤衰耗‘;云云。可見,唐傳《堪輿經》爲漢時《圖宅術》一脈傳承,十分明顯。

在呂才外,唐代賈公彥疏東漢鄭玄注《周禮》所謂漢代以前有《堪輿》佚書、後人又作《堪輿》書事,曾謂:‘;古黃帝時,堪輿亡,故其書亡矣‘;。又疏鄭玄注‘;天地之會,建、厭所處之日、辰者‘;,謂:‘;建,謂斗柄所建,謂之陽建,故左還於天;厭,謂日前一次,謂之陰建,故右還於天。故《堪輿》天老曰:假令正月,陽建於寅,陰建在戌。日辰者,日據(天)幹,辰據(地)支‘;。又疏引《問占夢注》:‘;按《堪輿》黃帝問天老事雲:四月陽建於已,破於亥;陰建於未,破於癸……今八會是其遺象也者。按《堪輿》,大會有八也,小會亦有人也‘;。由賈公彥疏引,可知堪輿之術,尚宗佔家所謂‘;建除十二辰‘;之說。十二辰,即將周天配位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分爲十二等份成吩方向則與十二次相反,有虛擬的‘;太歲‘;循行,同歲星依十二次運行相逆;又以北斗星斗柄旋指十二辰,序稱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附會以定日辰吉凶之說,即建除十二辰,簡稱建除。此外由賈公彥疏引可知,堪輿或如孟康之說,是謂神名,造《圖宅書》者,且其在黃帝時已亡,而黃帝之重臣天老尚知其術,故每有‘;黃帝問天老事‘;,後人宗此術,撰書輒以其名‘;堪輿‘;冠稱。而此說呂才稽不見經籍,故其爲堪輿家託古杜撰之神人,明顯可知。

堪輿家以干支相配而論日辰吉凶,事實上早見於王充《論衡?潔術篇》及《難歲篇》所引《圖宅術》之類。其以六甲,即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數而第之‘;以宅,主論其吉凶,又拘忌於建除之法,謂移徙、起宅、嫁娶等,皆不得抵太歲、負太歲,即迴避太歲所行至地支方位及日辰,否則兇,名曰‘;歲下‘;、‘;歲破‘;。對如是諸說,王充予以了無情批判,一如其批判堪輿家之五音姓利說。而由王充所引測知術家自謂其說皆‘;自天地神也,‘;且皆稽‘;於五行之象‘;,以‘;決吉凶而已‘;。

綜觀漢唐以來各說,堪輿家在當時所爲,也確有看風水之內容,即圖宅,有論宅之方位、起宅時辰吉凶諸說。而其作爲佔家,‘;法天地、象四時‘;,‘;起五德終始,推其極而無不至‘;,‘;然後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敗‘;,所以娶婦擇時,竟然也有堪輿家之流參予其事。這中間,如王充、呂才所尖銳批判的五音姓利諸說,事屬無稽拘忌,純系迷信。但另一方面,也可看到,堪輿家注重天、地、人諸多神秘契合關係的考究,也未嘗沒有合理成份。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說:‘;嘗窈觀陰陽之術大祥而衆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又說:‘;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爲天下綱紀。故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這對於堪輿家的一些拘忌,也是客觀評價。

在強調宇宙自然與人類存在應爲一合諧整體,人不應該違背客觀自然規律辦事這一觀念,以當代科學宇宙觀來看,也應說其中有合理之處。作爲堪輿家的偉大科學貢獻,還應指出,正是在他們探究宇宙萬物內在機理的長期職業活動中,由原始的用於占卜的堪輿拭盤、即司馬遷所謂‘;旋式正某‘;者,而直接經由後世堪輿家的探索、完善,引出了人類文明史上劃時代的發現和發明,即指南針的發明和磁偏角的發現。關於此詳述,不煩縷於茲。

在漢唐之際,堪輿術書內容相若,多屬日辰之書,拘忌陽陽五行生剋而言吉凶禍福。

同時,皆講究以五音姓利而相宅,分野、建除之說也傳承不輟。但在唐初,魏徵等奉敕撰《隋書?經籍志》,列南朝及隋代堪輿術書入五行者類,作‘;堪輿‘;爲‘;堪餘‘;,凡十三種二十七卷,如《二儀曆頭堪餘》、《四序堪餘》、《八會堪餘》、《地節堪餘》等等。孰謂‘;堪餘‘;?以呂才、賈公彥等人仍稱堪輿,以及堪餘諸書見載《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者,皆複稱堪輿,推論之,當爲一時音變,或如呂纔等引《堪輿經》,可能適爲漢時《堪輿金匱》,書同音近。

唐以後直至明清,堪輿之名再無改異,但其術內容卻有了變化,有存有廢。

堪輿家之五音姓利說,雖屢遭批判,但因世俗迷信,呂才之後,尚有僧一行撰《五音地理新書》三十卷,依南宋晁公武《讀書後志》雲,仍主五音姓利說。一行之說在宋仁宗命王誅編纂《地理新書》爲地理官書之前,極爲流行,北宋皇室一再據其說擇陵地。考爲晚唐之作的敦煌《相陰陽宅書》殘卷,宋初欽天監楊惟德撰進給宋仁宗的《塋原總錄》,以及見載《宋史?藝文志》的諸多風水書,如《五音地理詩》、《五音地理經決》、《五音三元宅經》、《五姓合諸家風水地理》,等等,皆涉及五音姓利說。

嗣後在風水衍爲‘;形勢宗‘;與‘;理氣宗‘;兩大宗的分野之中,理氣宗之術書,仍多言陰陽五行生剋及吉凶禍福之拘忌,五音姓利說亦在其中。理氣宗爲漢時堪輿家流的苗裔,也由此明顯反映出來。

想到這裡,且說我和胖子攀上了雙溝山的一溝高點,縱覽全局,這處地方上的雖然不會有什麼風水佳穴,但是卻也有可以埋人的穴位,埋福廕子孫後代就這種穴位來說,已經是夠了的。

所以說,這雙溝山發現的古墓可能只是一個以前有錢人家建造的墓穴,並不會是什麼將相王公的寶穴埋龍。

胖子問我:“怎麼樣?這裡會不會出皇帝的大墓呀?”

我搖了搖頭,說道:“不是大墓,不過,風水局也能改局的,以前道行高的人能把兇穴改成吉穴,我們且下去,到古墓那裡去瞧一瞧再說吧!”

雙溝山的古墓是出在另一溝上,那裡已經被民兵和工作人員圍起來了,我和胖子剛到那裡的時候就被一個民兵給攔了下來,他對我們說:“喲!你們這是到這裡來幹什麼的呀,這裡你們不能隨便亂走的。”

我假裝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對他說道:“同志,我們是從北京下來的遊客,你看這不是今天出來的時候看到這山裡面的景色好,就想着過來看看嘛!”

那民兵說:“不是我不讓你們過去,你看我們的隊長都已經給我們下了死命令,任何人也不能隨便竄到那裡面去呀!”

胖子給那民兵遞過去了一根菸,客氣的對他問道:“哥們!你們這裡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呀,值得你們這麼折騰的嗎?”

那民兵接過煙來一看竟然是雲煙,這早就往嘴上叼了上去,一聽胖子問起事情,這才說道:“喲!你們不知道吧!我們這裡出了一個古墓來着,上邊正派人到這裡來調查那!你們不知道,有個進去的人不知道怎麼回事就出來兩天就死了,這裡面就這麼邪,不讓你們過去也是好事,否則你們觸到了黴頭也不好,你說是不是呀?”

我說:“是是是,我們剛纔在溝的那頭見到你們大批人的不知道在幹些什麼,這不是想着來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嗎?”

正在我說話的這會兒,從別處來了一個人,那人一來就問那民兵:“小武呀!你在幹什麼哪?這兩人是幹什麼的呀?”

那民兵回答道:“隊長,他們是到這裡來看山的遊客,不知道怎麼的就竄到我們這邊來了。”接着他又對我和胖子指着剛纔那人說道:“這是我們的廖隊長,你們有事情就跟他說吧!”

胖子同樣給他遞過去了一根雲煙,對他說道:“廖隊長是吧!你看你這忙得緊,來來來,先抽一根雲煙再說。”

那廖隊長接過煙來,吃了胖子的好處,他當然也得客氣客氣的說話,他說:“兄弟呀!你們這是怎麼了呢,這裡上邊給派任務下來了,要我這當隊長的好好配合派下來的同志的工作,那古墓裡邪的緊,我勸你們哪就到別溝去看吧,啊!反正不就是看看山裡頭有什麼東西嘛!不都是一樣的嗎?”

我說:“哦,這死人的地方哪會不邪的呀!對了,你們那昨天就趕過來實地考察的兩大人物他們在哪裡呀!”

廖隊長一聽我問起就覺得奇怪,問我是不是認識那兩人,我說他們跟我們住的都是同一個招待所,算是認識吧!

廖隊長知道我和周教授攀上了關係,這臉帶笑容的對我說道:“喲!你們認識那周老同志呀!他和他的哪個學生從昨天到這裡來都沒有回去哪!你看他們現在就休息在那邊臨時搭起的的布營帳篷裡面。”

我饒過他的身子望了過去,那前面果然是圍起了兩布營子,我偷偷的給胖子使了一個眼色,胖子領會了我的意思就掏出整一包雲煙來遞給了姓廖的,這才笑咪咪的對那他說道:“哥們!你看能不能使個方便呀!其實也沒啥事情,不就是想着過去那邊跟那兩同志說說話嗎?你就先讓我們過去,反正都是認識的,也幹不了什麼事情,你看怎麼樣?”

那姓廖的面有難色,本來見着胖子的那包雲煙還是挺樂意的,不過這一聽起話來就不行了,趕緊把那包雲煙給胖子送了回去,胖子一看這情形,對他說道:“喲!哥們!你這是怎的了?怎回事嘛!你這是……”

廖隊長拍了一拍胖子的手背,說道:“真是對不住了,這事兒我還真的幫不了兄弟您,那上頭給下的是死命令,這不是昨天晚上又發生了一件事情麼!!!”

胖子還把那包雲煙給他塞了回去,說道:“出了什麼事情這麼嚴重呀!連看都不讓看了。”

廖隊長把那包雲煙拿在手中,拖着一個微笑,說道:“這事情觸黴頭的緊,我只怕你們聽了不樂意,這從上邊派下來的兩位同志也給交代了,說這種事情不宜隨便亂說話,還說什麼怕是會造成影響什麼的。”

我看這小子嘴吃緊的很,這就從身上掏出了十塊錢,對他說道:“廖隊長,你看呀!你們就這麼沒日沒夜的在這裡換班守着,這也夠辛苦的,來,這十塊錢你給拿去再買一包好煙抽抽,煙這東西呀,一天至少得抽一根,要不這人就沒精神做事了,你說是不是,來來來,你拿去吧!”

這姓廖的得到了這麼好處,雖然最後還是沒讓我和胖子過去看看,但是卻與我們說了一點事情,他說昨天早上,那姓周的老頭和他的學生還沒有趕來這裡,估計他們是先去和原來接受實地考察的工作人員作交接工作,問清楚當地情況之後,這纔回到招待所去遇上我們的,那時候他們沒來之前誰也沒有那個歪念頭,可當他們來了進去古墓之後,且說昨天晚上有一民兵心生好奇,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就一個人溜進了古墓去看,後來這還是叫另一個民兵給發現的事情,那進去的民兵出來了開始倒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不過一個小時之後,那位民兵就開始犯事情了,先是發燒,然後整個人迷迷途途,連他媽是誰都不知道了。昨晚也沒法子送去醫療站,不過幸好最後也沒有什麼事情了,那燒就自己退了,不過那神智還是不清楚,所以就讓那民兵先呆在了那邊的布帳篷裡面,等到周教授辦完事情在順路送去醫療站去看一看病……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10章 撒旦的面具第21章 蟠龍懼洩逼自吞(上)第65章 空間的轉移第34章 中日之戰第49章 神鬼寶藏(6)第71章 黃金靈棺第52章 史前巨物(下)第67章 大頭怪嬰(上)第21章 盜墓高手(上)第56章 戈壁腸子(上)第10章 向陝西進發第47章 神鬼寶藏(4)第54章 深谷吃人蟲第15章 陰陽交融局(下)第37章 劫後逢生(下)第70章 守護黃金的僕人-食金蟻第17章 局圖(上)第57章 戈壁腸子(中)第52章 史前巨物(下)第22章 蟠龍懼洩逼自吞(下)第63章 神鬼迷城(3)第15章 雙溝山第22章 蟠龍懼洩逼自吞(下)第7章 上海之行第66章 通道第66章 通道第32章 破關(上)第44章 神鬼寶藏(1)第39章 潘公秘錄(下)第70章 神鬼迷城(10)第6章 胎煞第32章 破關(上)第28章 陪葬(下)第29章 公主(上)第14章 古墓第8章 生意第70章 守護黃金的僕人-食金蟻第18章 神仙潑水局第52章 史前巨物(下)第42章 Shirley楊失蹤(上)第57章 神鬼寶藏(14)第11章 土包子村(上)第3章 夢神(中)第54章 神鬼寶藏(11)第69章 神鬼迷城(9)第25章 前進(上)第8章 地下拳賽第25章 破墓01第70章 守護黃金的僕人-食金蟻第23章 盜墓高手(下)第76章 回家(下)第62章 胡司令歸來(下)第33章 破關(下)第55章 懷念胡司令第62章 神鬼迷城(2)第61章 胡司令歸來(上)第31章 公主(下)第1章 整頓第3章 準備出發第55章 懷念胡司令第20章 始作終時終亦始(下)第9章 日月迴歸純黑之地第1章 整頓第8章 地下拳賽第70章 守護黃金的僕人-食金蟻第30章 公主(中)第73章 詛咒的來臨第12章 土包子村(下)第61章 胡司令歸來(上)第71章 摩坷迷境(上)第51章 史前巨物(上)第5章 子母棺第53章 神鬼寶藏(10)第44章 神鬼寶藏(13)第1章 交換的條件第24章 太祖手記第72章 變化第15章 雙溝山第29章 破墓05第22章 蟠龍懼洩逼自吞(下)第12章 北京潘家園第50章 神鬼寶藏(7)第64章 神鬼迷城(4)第10章 撒旦的面具第23章 墓蟲(上)第25章 破墓01第73章 詛咒的來臨第44章 神鬼寶藏(13)第2章 太陽日經第13章 潘家祖宅第11章 土包子村(上)第16章 變局第1章 交換的條件第33章 破關(下)第8章 生意第24章 墓蟲(下)第39章 潘公秘錄(下)第43章 Shirley楊失蹤(下)第16章 鬼剝皮
第10章 撒旦的面具第21章 蟠龍懼洩逼自吞(上)第65章 空間的轉移第34章 中日之戰第49章 神鬼寶藏(6)第71章 黃金靈棺第52章 史前巨物(下)第67章 大頭怪嬰(上)第21章 盜墓高手(上)第56章 戈壁腸子(上)第10章 向陝西進發第47章 神鬼寶藏(4)第54章 深谷吃人蟲第15章 陰陽交融局(下)第37章 劫後逢生(下)第70章 守護黃金的僕人-食金蟻第17章 局圖(上)第57章 戈壁腸子(中)第52章 史前巨物(下)第22章 蟠龍懼洩逼自吞(下)第63章 神鬼迷城(3)第15章 雙溝山第22章 蟠龍懼洩逼自吞(下)第7章 上海之行第66章 通道第66章 通道第32章 破關(上)第44章 神鬼寶藏(1)第39章 潘公秘錄(下)第70章 神鬼迷城(10)第6章 胎煞第32章 破關(上)第28章 陪葬(下)第29章 公主(上)第14章 古墓第8章 生意第70章 守護黃金的僕人-食金蟻第18章 神仙潑水局第52章 史前巨物(下)第42章 Shirley楊失蹤(上)第57章 神鬼寶藏(14)第11章 土包子村(上)第3章 夢神(中)第54章 神鬼寶藏(11)第69章 神鬼迷城(9)第25章 前進(上)第8章 地下拳賽第25章 破墓01第70章 守護黃金的僕人-食金蟻第23章 盜墓高手(下)第76章 回家(下)第62章 胡司令歸來(下)第33章 破關(下)第55章 懷念胡司令第62章 神鬼迷城(2)第61章 胡司令歸來(上)第31章 公主(下)第1章 整頓第3章 準備出發第55章 懷念胡司令第20章 始作終時終亦始(下)第9章 日月迴歸純黑之地第1章 整頓第8章 地下拳賽第70章 守護黃金的僕人-食金蟻第30章 公主(中)第73章 詛咒的來臨第12章 土包子村(下)第61章 胡司令歸來(上)第71章 摩坷迷境(上)第51章 史前巨物(上)第5章 子母棺第53章 神鬼寶藏(10)第44章 神鬼寶藏(13)第1章 交換的條件第24章 太祖手記第72章 變化第15章 雙溝山第29章 破墓05第22章 蟠龍懼洩逼自吞(下)第12章 北京潘家園第50章 神鬼寶藏(7)第64章 神鬼迷城(4)第10章 撒旦的面具第23章 墓蟲(上)第25章 破墓01第73章 詛咒的來臨第44章 神鬼寶藏(13)第2章 太陽日經第13章 潘家祖宅第11章 土包子村(上)第16章 變局第1章 交換的條件第33章 破關(下)第8章 生意第24章 墓蟲(下)第39章 潘公秘錄(下)第43章 Shirley楊失蹤(下)第16章 鬼剝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