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纔投靠

“軍事佈署必須要馬上進行調整。”公廳之中,李澤站在佔據了整個一面牆的地圖前,用手中的炭筆在地圖之上劃出了一條粗粗的黑線。“先請李兵部,說說具體的情況吧。”

李安民點了點頭,站了起來,道:“諸位,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假李恪抵達廣州之後,向訓立即以其爲招牌,召集了福建、江西,湖南,容管,桂管等地節度使觀察使於廣州舉行了大會。在這次會議之上,他們達成了初步的協議,其中最主要的一點,便是組織聯軍向我方發動進攻。”

走到地圖前,李安民指着地圖道:“其中,福建容宏向浙東,江西陳紹向宣州、淮南,湖南錢琛,江西高堯則分別向鄂州、荊南,而盤踞於益州的朱友珪亦會同時向襄陽等地發起攻起。可以說,我們現在是全線都遭受到了攻擊。”

室內諸人的臉色都嚴肅了起來。

大家心裡都很清楚,現在朝廷的主力軍隊,絕大部分都被牽制在關中一帶與僞樑進行最後的決戰。而其它主力部隊,萬福率領的右領軍衛現在遠在高麗,薛衝的左金吾衛在莫州,張嘉的右武衛在寧夏,李存忠的左武衛在甘肅,這四衛軍隊,可以說對當前的戰局,根本起不到任何的幫助。

“這是敵人的佈署,而我們呢?”李安民繼續道:“在襄陽方向,我們不用擔心,朱友珪的作戰意願並不是很強烈,其主力也並未出益州,估計到時候作戰主力是由盛仲懷率領的原朱友裕部下。而在鄂州方向雖然遭受的是兩個方向的敵軍主力,但李敢所部是百戰精銳,又有李浩的水師作爲奧援,雖然一時之間無力反擊,但卻也不至於遭到大的失敗,至少可以守成。而在浙東方向上,徐想一直在爲戰事作準備,李德的遊騎兵集團亦在浙江,這個方向上倒是可以大有作爲。而讓我們最爲擔心的,則是宣州,淮南方向。在這兩個地方,我們要做好吃虧的準備。”

李澤盯着地圖,沉聲問道:“李泌的右千牛衛能用多長時間抵達宣州,淮南方向?”

“至少要一個月。”李安民道:“考慮到天氣後勤補給等方面,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

“也就是說,我們很有可能丟掉淮南和宣州?”李澤道。

“是的!”李安民坦然道。“我們的主力重新佈署需要時間。不過只要浙江,荊南兩地能守住,鄂嶽的李敢李浩能堅持住,那麼這兩地丟掉,對於整個大勢並不會產生致命性的影響,只要我們迅速拿下長安,便能全線發動反擊。”

李澤在屋裡來回踱了幾步,轉過身來,道:“讓李泌,柳成林兩衛軍隊,一赴鄂嶽,一赴宣州淮南。打僞樑,已經用不着這麼多的部隊了。同時傳令石壯,屠立春,加強攻勢,傳令尤勇,田平,我要在半個月的時間之內,看到他們拿下潼關,與石壯,屠立春會師於長安。”

“是!”

“這一次,不必在乎傷亡。”李澤沉聲道。

“明白了。”

“這一戰,只消我們穩定住局勢,不讓對方佔到大的便宜,一旦我們拿下長安之後,便可以全力對付南方集團,到了那個時候,便是攻守之勢易轉了。”李澤冷冷地道:“所以,暫時的失利或者一定的損失是可以接受的。”

“要不要進行總動員?”曹信問道。

“沒有必要!”李澤搖頭道:“這點風浪,還值不得我們進行大規模的全體動員,現在兵力,足夠我們做任何事情了。對方只不過是打了一個時間差而已,在關中,我們要發動最爲猛烈的攻勢,而在其它地方,則暫時以守爲主。撐過這個冬天,我們再來一個個的收拾他們。別看南方集團似乎勢力強大,人數衆多,但他們可不是鐵板一塊,各自都有各自的訴求,各人都有各人的想法,等我們緩過手來,收拾他們並不是什麼難事。”

衆人都是點頭稱是。

相對於南方這種利益結合體,北方則已經完成了從上至下的完全統一,一聲令下,自朝廷到地方官府,從官員到百姓,能爲了一個目標而奮力相前,不管是效率還是能力,都不是南方所能比擬的。

而這,也是李澤最大的底氣。

當李恪(古川)與李澤護衛着太上皇李儼的靈柩,浩浩蕩蕩的一路向着長安方向前進的時候,李澤麾下的戰爭機器,立時便隆隆地開動了起來。

本來因爲最近連續發生的大事而暫時停滯下來的對僞樑的戰爭,驟然便激烈了起來。

漢中,盛仲懷正在款待着來自長安的孫桐林。

長安被朱友貞與徐福攻破,朱友裕被殺之後,盛仲懷帶着朱友裕所部殘軍,保護着代淑以及朱友裕的子女一路逃到了漢中,朱友珪接納了這支軍隊,便且將漢中作爲安置他們的地方,而盛仲懷也就成爲了漢中的最高長官,也是爲朱友珪看守門戶。

對於孫桐林的到訪,盛仲懷並沒有表現出敵意,反而是熱情地接待了他。

對於一個理性的謀士來說,他從來都不會因爲過去的恩怨來決定自己的行爲。能讓他們作出決定的,只能是當前的局勢,對自己最有利的那個局勢。

“陛下對於盛兄的才能,是極爲欣賞的,只要盛兄願意,大梁首輔的位置,便是盛兄的囊中之物。”孫桐林舉杯敬了盛仲懷一杯酒,道。

盛仲懷微微一笑道:“孫兄,大梁還能存在幾天?”

被盛仲懷這一反問,孫桐林頓時憋了一個大紅臉。

是啊,大梁還能存在幾天?洛陽已失,潼關危在旦夕,而大唐另外兩支軍隊,已經逼近了長安,等到潼關再丟,長安便被數麪包圍了。

“所以陛下希望盛兄能夠力挽狂瀾。”孫桐林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道。

“三殿下不是希望我去力挽狂瀾,而是像要拉攏我然後圖謀益州作爲自己的存身之所吧?”盛仲懷開門見山,一語便戳穿了朱友貞的最終圖謀:“其實三殿下也知道長安必不可守了!”

孫桐林知道瞞不過對方,開脆開門見山地道:“盛兄是明白人,我也不再藏着掖着,朱友珪可不是能夠扶助的人,三殿下就不同了,他可是胸懷大志,而且能夠容人。眼下如果我們失了長安,朱友裕在益州就能獨善其身?他能守得住益州?”

盛仲懷長嘆了一口氣。

論到才略,朱家三兄弟之中,倒真是以朱友貞爲首,朱友裕莽撞,做事不計後果,朱友珪則是小家子氣,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只想苟安於一時,毫無長謀遠慮,如今,更讓盛仲懷厭惡的是,此人居然想要霸佔兄長的妻子。

盛仲懷於朱友裕賓主一場,極受朱友裕禮遇,焉能眼看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爲他的強硬態度,代淑才勉強苟安於漢中,但也因爲這件事,朱友珪對於盛仲懷大爲不滿,兩人之間的嫌隙已經愈來愈大,如果不是盛仲懷手段高超,在治中雖然爲時不長卻已經牢牢地抓住了漢中的大權,朱友珪早就要對他們下手了。

可即便如此,現在盛仲懷的日子也不好過。

“朱友珪讓你進攻田國鳳,卻又不肯與你援軍,不肯支援糧草兵器,這就是借刀殺人。”孫桐林道:“盛兄,這一點想來你也很清楚。我來之時,陛下也說過了,只要你肯歸來,那麼陛下不但會酬你以首輔的位置,也仍然會事代淑爲嫂,大殿下的幾個子女,陛下也會視之爲己出。當年三殿下起兵討伐大殿下,說來也並不是三殿下的錯。”

盛仲懷哈哈一笑:“如果三殿下真有兼濟天下的雄心,當年就不該起兵討伐大殿下,否則何致於讓李澤佔了如此大的便宜?三殿下或者比大殿下二殿下要強,但也強得有限,那個位置,還是迷花了他的眼睛。”

“事到如今,說這些都於事無補了!”孫桐林嘆道。“盛兄,當前局勢,可以說已經壞到了無以復加,長安若失,漢中也不保,到時候你當真退到益州去嗎?到了哪裡,朱友珪可就能隨便拿捏你了。”

盛仲懷仰頭將杯子裡的酒喝得涓滴不剩,看着孫桐林道:“你說得錯,長安肯定是不保,大梁也必將亡國,所以三殿下想要我投奔他,爲他打開益州的門戶,唯有做了一件事,我才肯去。”

“盛兄儘管吩咐,不管是什麼難做的事情,我們都能做到!”孫桐林大喜道。

“是嗎?”盛仲懷拖長了聲音笑道:“我要三殿下去帝號,向廣州的李恪稱臣,如果三殿下能答應這一點,那麼,盛仲懷便願意爲三殿下謀奪益州。”

孫桐林大驚失色,看着盛仲懷半晌作聲不得。

“去帝號?和李恪稱臣?廣州那李恪是假的,是向訓的傀儡!”

“真的假的,哪有這麼重要!”盛仲懷淡淡地道:“實力決定一切。李澤實力最強,大梁現在實力最弱,要麼向李澤投降,要麼聯合向訓與李澤爭鬥,否則,即便三殿下得了益州,又能如何?”

第六百六十三章:灘塗上的生死鬥第一千一百五十章:簡單地戰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最大的奸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藏刀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跟屁蟲第二百八十五章:目的不同自然手段不同第七十二章:通風報信第二百四十六章:鬱悶第二百五十四章:加封第一百四十四章:毒辣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逆轉第七百二十五章:戰揚州(再下)第四百章:能出兵否?第七十七章:站直羅,別趴下第四百五十九章:妥協的藝術第五百一十二章:薛平的改變第二百三十四章:懷德堂第四百零三章:另類風景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調整(2)第一百六十章:德州一夜第四百七十九章:兩個女人第八百四十一章:激盪(4)第六百三十六章:我支持的就是他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夜空璀燦的煙火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猜測第五百七十二章:吐蕃人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忍得一時之辱,便叫日月換新天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最大的奸商第七百四十一章:落子第九百三十五章:我自海上來(1)第一百三十九章:大戰當前第一百七十章:倒黴的柳老爺第四十九章:樣子貨第四百一十二章:請君北狩第六百九十五章:想當便當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大將第四百七十二章:換俘第三百一十五章:薛平的目的第七百九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中)第三百三十章:脫胎換骨的耶律奇第五百一十五章:嫁女娶媳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隆冬之下的長安(下)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纔投靠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爲了這些人,不值得第七百二十二章:戰揚州(上)第三百九十六章:流動的火第五百八十五章:血流成河第五百七十一章:送死第六百八十六章:晴天霹靂第一百二十三章:絕命突圍第五百二十章:專業與業餘的差別第九百五十三章:對未來的考量(下續)第一千零三十章:活過來的長安第七百五十九章:加快步伐第五百零八章:收入與支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我要很多的錢第一百三十六章:破鼓萬人捶第六百五十四章:被迫交易第十七章:人各不同第二百一十九章:支持第九十七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五百九十一章:吐蕃大論第五百零八章:收入與支出第一百八十四:災害第八百九十五章:沉浸在骨子裡的東西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當街行兇第五百八十六章:夾帶無數私貨的合作協議第四百四十二章:如何平息李澤的怒火第一百九十二章:想繼續投資嗎?第四百一十章:安排第四百五十五章:承諾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登基第九百八十一章:繁盛武邑第二百零二章:閃電戰(最下)第一千零一十章:出乎意料第一千零五章:再見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心第八百六十二章:一篇大文章第七百九十五章:困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拼一把第七章:一番惶恐第七十二章:通風報信第六百零四章:河中平亂第八章:一場麻煩第九百一十五章:雲涌(2)第五百八十八章:屯兵而觀第二百一十四章:落花已有意第四百四十九章:第一課第六百三十二章:靈州邊事第二十章:賜姓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平曹煊第四百四十八章: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左右爲難第五百四十九章:雪原之戰(下)第五百九十一章:吐蕃大論第五百四十七章:雪原之戰(還是中)第五百九十一章:吐蕃大論第五百八十八章:屯兵而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殺你一個回馬槍第六百八十三章:釋放
第六百六十三章:灘塗上的生死鬥第一千一百五十章:簡單地戰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最大的奸商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藏刀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跟屁蟲第二百八十五章:目的不同自然手段不同第七十二章:通風報信第二百四十六章:鬱悶第二百五十四章:加封第一百四十四章:毒辣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逆轉第七百二十五章:戰揚州(再下)第四百章:能出兵否?第七十七章:站直羅,別趴下第四百五十九章:妥協的藝術第五百一十二章:薛平的改變第二百三十四章:懷德堂第四百零三章:另類風景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調整(2)第一百六十章:德州一夜第四百七十九章:兩個女人第八百四十一章:激盪(4)第六百三十六章:我支持的就是他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夜空璀燦的煙火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猜測第五百七十二章:吐蕃人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忍得一時之辱,便叫日月換新天第一千零七十三章:最大的奸商第七百四十一章:落子第九百三十五章:我自海上來(1)第一百三十九章:大戰當前第一百七十章:倒黴的柳老爺第四十九章:樣子貨第四百一十二章:請君北狩第六百九十五章:想當便當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大將第四百七十二章:換俘第三百一十五章:薛平的目的第七百九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中)第三百三十章:脫胎換骨的耶律奇第五百一十五章:嫁女娶媳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隆冬之下的長安(下)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纔投靠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爲了這些人,不值得第七百二十二章:戰揚州(上)第三百九十六章:流動的火第五百八十五章:血流成河第五百七十一章:送死第六百八十六章:晴天霹靂第一百二十三章:絕命突圍第五百二十章:專業與業餘的差別第九百五十三章:對未來的考量(下續)第一千零三十章:活過來的長安第七百五十九章:加快步伐第五百零八章:收入與支出第一千零七十四章:我要很多的錢第一百三十六章:破鼓萬人捶第六百五十四章:被迫交易第十七章:人各不同第二百一十九章:支持第九十七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五百九十一章:吐蕃大論第五百零八章:收入與支出第一百八十四:災害第八百九十五章:沉浸在骨子裡的東西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當街行兇第五百八十六章:夾帶無數私貨的合作協議第四百四十二章:如何平息李澤的怒火第一百九十二章:想繼續投資嗎?第四百一十章:安排第四百五十五章:承諾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登基第九百八十一章:繁盛武邑第二百零二章:閃電戰(最下)第一千零一十章:出乎意料第一千零五章:再見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心第八百六十二章:一篇大文章第七百九十五章:困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拼一把第七章:一番惶恐第七十二章:通風報信第六百零四章:河中平亂第八章:一場麻煩第九百一十五章:雲涌(2)第五百八十八章:屯兵而觀第二百一十四章:落花已有意第四百四十九章:第一課第六百三十二章:靈州邊事第二十章:賜姓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平曹煊第四百四十八章: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左右爲難第五百四十九章:雪原之戰(下)第五百九十一章:吐蕃大論第五百四十七章:雪原之戰(還是中)第五百九十一章:吐蕃大論第五百八十八章:屯兵而觀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殺你一個回馬槍第六百八十三章: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