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夾帶無數私貨的合作協議

張仲武現在的日子的確過得很艱難。

正如李澤所說的那樣,營州、遼州,瀋州這些地方的確是地域廣闊,但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人丁稀少,特別是能讓張仲武放心的本族人太少。想要控制如此大的一個區域,對於現在的張仲武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如果說以前的張仲武在那些雜胡,野人等心目之中是不可戰勝的戰神,是殺神一般的屠夫,但在他一再敗於李澤之手,軍事實力大損之餘,這種恐懼已經大幅度地下降了。

原來張仲武也並不是不能戰勝的。

當這種情緒一旦滋生之後,便自然而然地漫延開去,那片土地上的人便不再甘於被張仲武盤剝,壓榨,反抗此起彼伏。

遼闊的區域給了反抗者騰挪空間,而張仲武的兵力卻是已經顯現出極大的不足了。強迫以坎巖爲首的那些人到平州邊境落戶,本身就是一種羈索之策,但最終又被李澤一掃而空。順帶着連鄧景山也倒了大黴。

現在張仲武的軍隊,已經只能扼守一些重要的戰略要地以及大城市了,其它區域只能聽之任之,而在同一時間,他們又必須在高句麗還保持着一支強大的軍隊,因爲高句麗現在是他們最穩定的軍費,糧餉的穩定來源了。

即便是這一處地方,也不那麼穩定了。

高句麗王與檀道濟並不是蠢貨,相反,他們亦都是一時人傑,這幾年下來,他們兩相打得死去活來,卻是白白地讓張仲武從其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他們是愈來愈窮了,而盤桓一下,最終從高句麗拿到最多好處的卻是張仲武。

這兩家,目前已經有了攜手言和的意思。

張仲武是不可能放棄高句麗的,他只能在這裡保持着強大的軍事壓力。

這裡駐紮了太多的他的軍隊,在其它地方,自然就不夠了。

沒奈何之下,張仲武只能改弦易轍。

在張仲文,宋煜等一衆人的建議之下,張仲武開始抄襲李澤的政策了。

首先第一步,就是大量的職業軍隊重新轉變爲了府兵。這些人在大城市以及一些重要的戰略據點附近落戶,平時耕種,戰時爲兵,只不過他們是不繳納稅賦的,當然,他們也需要自己準備兵器,盔甲,戰馬。

讓這些人去自己養活自己,而張仲武付出的只是一些無人耕種的土地。

但這些人不繳納稅賦,那些留下來的常備軍,官吏還是要人養活的,政府機構的運轉是需要銀錢的,那麼,歸化那些胡人,野人便是當務之急。

政策實施半年多來,效果還是很明顯的,但問題也是多多。

他們缺乏流動資金。

他們缺少合適的農具。

他們缺少絕大部分的日常用品。

而這些,現在只能從李澤這裡獲取。

李澤自然是不會介入具體的談判,與張仲文一夕長談,劃定了大致的框架之後,剩下的,便是具體的辦事人員來談了。

李澤與張仲文只談了兩點。

第一點就是張仲武所屬,要重新立起大唐的旗幟,張仲武需要鎮州朝廷上表稱臣,鎮州朝廷則會許以張仲武郡王身份鎮守東北之地。

第二點,雙方劃定建昌爲雙方通商口岸,雙方不得在建昌駐兵,建昌周邊五十里之內爲安全區,在建昌,雙方各自設立政府機構,協商管理雙方的通商事宜。

對此,張仲文並沒有多少牴觸心理。畢竟,這只是一個名份問題而已,李澤要的是張仲武名義之上的歸順,而張仲武得到的則是他現在急需要的資金,物資以及穩定。

只要張仲武重新歸於朝廷治下,那李澤就再也沒有理由對着張仲武大打出手,現在的張仲武,穩實是禁不住再一次的失敗了。對於張仲文來說,將來如果己方實力再一次強大起來,扯下那面旗幟也算不了什麼大事。當然,如果在將來,李澤的實力遠超己方,己方根本就沒有反抗的餘地,那麼,也就啥也不用說了。

總之是騎驢看唱本,走着瞧。

將來的事情,誰說得準呢!

對於李澤來說,他現在不想陷入到東北那個泥沼裡去,或者他現在不顧一切地向東北進軍,也能將張仲武打敗,但卻不大可能將對手徹底覆滅,背靠着高句麗的張仲武還有着廣闊的戰略空間,真陷入到這個泥沼之中,不知啥時候才能真正拿下對手。更重要的是,拿下了這一塊地方有什麼作用?

那塊地方對於現在的李澤來說,只能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想要徹底把這個地方拿下併成爲帝國的有益的一部分,無益需要龐大的人力和物力,而這些,是現在的李澤根本不具備的。

倒不如先讓張仲武去經營着。

不管怎麼說,張仲武這個軍事實體的主體,仍然是唐人,他們在這片土地之上實施的仍然是唐法。經營,同化這塊地方,放在整個唐人的利益之上來看,仍然是極其有利的。

張仲武偏居一隅,多方受制,威脅遠遠不如佔據了長安洛陽的朱溫。

只要自己擊敗了朱溫之後再順勢南下,一統天下之後,回過頭來,集天下之力,以泰山壓頂之勢威逼張仲武,說不定到時候還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蒼蠅叮不了無縫的蛋,但現在張仲武的這個軍事實體,已經被自己撬開了一條縫,那接下來的滲透就簡單的多了。

經濟滲透,金融滲透,軍事滲透,各種各樣的方法多了去了。以鎮州朝廷現在所佔據的優勢地位以及張仲武現在窘境,即便是他們想要扼制,也扼制不了。因爲他們不可能斬斷這種聯繫,因爲一旦斬斷,受到傷害最大的,反而是他們。

東北那地界兒,不但有着廣袤的大地,更有着豐富的礦藏,只消經營好了,可是能爲自己提供源源不絕的幫助。

夏荷滿意而歸。

她成功地讓張仲文同意了鎮州鑄錢司鑄造的銅錢在對方的控制區域得合法流通,張仲武現在壓根就沒有了鑄錢的能力,其統治區域內,現在快要淪落到以物易物的階段了,對於夏荷的這個要求並沒有多少牴觸的意思。而夏荷的另一個重大勝利,就是使得武威錢莊發行的交子,也獲得了張仲文的承認。

交子,是武威錢莊發行的一種紙質憑證,本來只在武威內部以及朝廷控制的一些商號之間使用,以替代大量的銀錢交易的不便,如今慢慢地在李澤控制區域內開始有了一定的使用規模,但距離推廣開來還有着遙遠的距離。如今的李澤,正在緩慢地開始將一般等價物從糧食往金銀等貴重物上轉移,最終李澤的目的是想以政府信用爲代價來重鑄一套交易體系。交子能夠在與東北的交易之中大規模的使用,會極大地推動這一過程。

夏荷所計劃的,自然便是金融滲透的一部分,而這些行動的深層次目的,除開戶部一些極爲核心的人物之外,也就只有武威書院裡專門研究這些學問的那些人明白了。張仲文之類的人,現在壓根兒還搞不清楚這裡頭巨大的威脅,不過等到他們明白過來,一切,也就都晚了。

王明仁代表供銷合作社與張仲文進行了長達數天的談判,簽定了一系列的條約,從日用百貨到相當規模的戰略物資,都在銷售的行列之中。當然,張仲文是拿不出來錢的,而這些東西,他唯一能用來償還的,只有東北的那些礦藏,藥材,以及在田地裡還沒有長出來的糧食。

武器的銷售也在談判之列。屠虎代表將作監與張仲文進行談判,在這個行當之中,張仲文壓根兒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即便屠虎獅子大開口,張仲文也只能咬牙應下。他需要這些這些武器裝備來替換盧龍軍那些破舊不堪的兵器,他需要這些犀利的武器,以便於他們能用更少的武裝人員控更廣袤的區域。

當然,作爲這些商業談判的附加條件,鎮州還規定了張仲武所統轄的區域之內,必須每個縣都有一所學堂,傳授唐文化,而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將由鎮州朝廷解決,換言之,鎮州將會向這些地方派出無數的教書先生。而所需的經費,自然也由鎮州提供,而教授的內容,張仲文他們是可以共同參與校定的。

在張仲文看來,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無非就是同化那些野人,雜胡以及其它少數民族而已,而這種事情,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有利的,反正是鎮州拿錢,他無所謂。

張仲文很忙,每天都會有不同的人來與他進行各種合作的談判,交涉,而他不知道的是,很多現在看起來並不起眼,但以後卻會發生巨大作用的一些陰險的小動作,便在這些談判之中不知不覺地被加入了進去。

張仲文很開心,因爲根據簽定的條約,在他回去的時候,他便可以帶着大批的商隊,攜帶着大量東北急需的物資返回了。

而此時,李澤的目光,卻已經投向了西北大地,那裡,一場大規模的戰事,已經爆發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承諾第七百九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中)第一百四十四章:毒辣第一百三十八章:誓死追隨第九百七十四章:拼死一搏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成人之美第五百二十九章:東北談,西北打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求見第七百零六章:行險第一百六十六章:勝利的消息第六百一十四章:險死還生第五百零五章:招攬第八百二十二章:重逢第八百九十五章:沉浸在骨子裡的東西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李澤的重點工作第六十七章:緊鑼密鼓第一千零六十一章:你個瘋婆娘第六百二十四章:步卒衝陣第九十三章:不支持,不反對247:萬事俱備第八百五十六章:述職第五百八十五章:血流成河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隆冬之下的長安(下)第七百四十一章:落子第七百章:突襲第四百三十六章:危局第八百一十七章:絕不能內訌第八百六十八章:我還是當這個皇帝吧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大將第九百八十二章:正中下懷第七百零五章:雙管齊下第八百九十二章:三方會談第七百六十章:您需要改變第五百八十四章:家有仙妻第十六章:請君入翁第九百四十七章:大唐夢第九百九十三章:叛亂第九百零九章:解釋第八百五十一章:激盪(14)第二百六十一章:養魚第七百八十一章:如何支援第五百七十章:賊匪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困守第二百六十九章:放緩步伐第七百五十三章:災情應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任重而道遠第六百零八章:釘子第二百八十六章:等待機會的到來第五百四十一章:此心同彼心第六百六十二章:擊破第七百三十八章:戰揚州(下續一)第三百四十六章:光鮮之下的危險第九百五十七章:確認第六百零七章:清醒的韓琦第九百四十九章:難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驅虎吞狼第六百一十三章:截斷第九百五十二章:對未來的考量(下)第五百二十六章:相見第一百八十四:災害第九百一十七章:雲涌(4)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判斷第一百九十三章:曹信來訪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隆冬之下的長安(下)第二百六十三章:安置第四百九十三章:協調第六百九十章:兇狠的讀書人第五百三十一章:進退兩難的韓琦第九百二十三章:拜將第一百六十七章:變聰明的楊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戰後安排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第一個海外總督第三百二十章:讀書從來不是一件快活的事情第二百五十一章:宴請第五百九十五章:拼死一戰第六十六章:陳長平的困惑第六百零一章:混亂河東第四百五十四章: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八百八十九章:兩難的部落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一千二百六十章:一擊而潰第七百二十章:嶺南事(中)第一千二百零八章:抵達嶺南第六百九十三章:揪住一個小尾巴第八百五十九章:計劃第九百六十五章:重返洛陽第八百二十六章:從哪裡開始第五十章:要殺便殺第八百六十二章:一篇大文章第三十二章:新情況第三百一十八章:我回來了第八百七十章:收復龜茲(中)第七百五十九章:加快步伐第九百五十三章:對未來的考量(下續)第二百五十四章:加封第九百零九章:解釋第七百六十章:您需要改變第二百七十七章:夜襲第五百四十一章:此心同彼心
第四百五十五章:承諾第七百九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中)第一百四十四章:毒辣第一百三十八章:誓死追隨第九百七十四章:拼死一搏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成人之美第五百二十九章:東北談,西北打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求見第七百零六章:行險第一百六十六章:勝利的消息第六百一十四章:險死還生第五百零五章:招攬第八百二十二章:重逢第八百九十五章:沉浸在骨子裡的東西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李澤的重點工作第六十七章:緊鑼密鼓第一千零六十一章:你個瘋婆娘第六百二十四章:步卒衝陣第九十三章:不支持,不反對247:萬事俱備第八百五十六章:述職第五百八十五章:血流成河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隆冬之下的長安(下)第七百四十一章:落子第七百章:突襲第四百三十六章:危局第八百一十七章:絕不能內訌第八百六十八章:我還是當這個皇帝吧第一千零四十九章:大將第九百八十二章:正中下懷第七百零五章:雙管齊下第八百九十二章:三方會談第七百六十章:您需要改變第五百八十四章:家有仙妻第十六章:請君入翁第九百四十七章:大唐夢第九百九十三章:叛亂第九百零九章:解釋第八百五十一章:激盪(14)第二百六十一章:養魚第七百八十一章:如何支援第五百七十章:賊匪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困守第二百六十九章:放緩步伐第七百五十三章:災情應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任重而道遠第六百零八章:釘子第二百八十六章:等待機會的到來第五百四十一章:此心同彼心第六百六十二章:擊破第七百三十八章:戰揚州(下續一)第三百四十六章:光鮮之下的危險第九百五十七章:確認第六百零七章:清醒的韓琦第九百四十九章:難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驅虎吞狼第六百一十三章:截斷第九百五十二章:對未來的考量(下)第五百二十六章:相見第一百八十四:災害第九百一十七章:雲涌(4)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判斷第一百九十三章:曹信來訪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隆冬之下的長安(下)第二百六十三章:安置第四百九十三章:協調第六百九十章:兇狠的讀書人第五百三十一章:進退兩難的韓琦第九百二十三章:拜將第一百六十七章:變聰明的楊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戰後安排第一千一百零二章:第一個海外總督第三百二十章:讀書從來不是一件快活的事情第二百五十一章:宴請第五百九十五章:拼死一戰第六十六章:陳長平的困惑第六百零一章:混亂河東第四百五十四章: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八百八十九章:兩難的部落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一千二百六十章:一擊而潰第七百二十章:嶺南事(中)第一千二百零八章:抵達嶺南第六百九十三章:揪住一個小尾巴第八百五十九章:計劃第九百六十五章:重返洛陽第八百二十六章:從哪裡開始第五十章:要殺便殺第八百六十二章:一篇大文章第三十二章:新情況第三百一十八章:我回來了第八百七十章:收復龜茲(中)第七百五十九章:加快步伐第九百五十三章:對未來的考量(下續)第二百五十四章:加封第九百零九章:解釋第七百六十章:您需要改變第二百七十七章:夜襲第五百四十一章:此心同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