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得其所哉

當他向李澤稟報這件事情的時候,李澤笑咪咪地答應了。

雙方心照不宣。

李澤知道對方是要去河東解決李存忠部所面臨的問題,李存忠的個人能力,威望,還不足以壓服河東諸家,韓琦不得不親自出馬。

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李澤不會爲對方設置任何障礙。如果韓琦真能夠說服河東諸家拿錢拿糧解決李存忠所部的問題,反這一場仗打贏,對於鎮州朝廷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大目標是達到了。而小目標就更明顯了,河東諸家大量出血,於他們的實力而言也是極大的損耗。

本身因爲前段時間河東水利工程貪腐案,河東諸家與韓琦之間已經出現了裂痕,韓琦大開殺戒將這件事情掩蓋了下來,但死的可有不少是河東諸大家的人。

那就讓他們的裂痕再深一些吧。

矛盾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當累積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必然便會爆發出來。

其實即便是李存忠這一仗敗了,李澤也有相應的預案。河中的屠立春部已經接到了指令,做好了隨時馳援河東的準備,閔柔的左領軍衛已進入了全面備戰,一旦河東失敗,這兩支衛軍則會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河東,接應李存忠所部。

當然,如果真到了這一地步,像安綏這樣的邊鎮必然會損失慘重,但對於李澤來說,不是自己的崽兒,也不會哪麼心疼,了不起就是在一片廢墟之上重建罷了。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真在一張白紙上畫圖,興許還能畫得更好一些。

李澤並沒有全面與土蕃開戰的想法。

事實上現在的吐蕃,在軍事實力之上對大唐是形成了全面的壓制的,李澤也只能在安綏之地,與對方進行一場有限度的局部戰爭,讓對方意識到自己是一塊硬骨頭,是不好啃的,想要動自己,他們將要付出的代價是他們難以承受的。

吐蕃雖然在名義之上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但實際之上,卻是無數部族的聯合體,一旦在戰爭之中出現較大規模的損失,內部必然會出現紛爭,長期作戰的意願不會那麼強烈。

所以李澤必須在戰爭之中給予對方重創,只消打成一個僵持的局面,對方必然會退卻。

而與此同時,另一條戰線也會同時啓動。由公孫長明指導的暗線將會在吐蕃活動,儘量聯繫吐蕃國內反對掌權的大論吐火羅的勢力,只要吐火羅在戰場之上遭遇到失敗,這些反對他的勢力聲音必然高漲,而爲了平息國內的紛爭,吐火羅也不可能長期與李澤作戰。

第三條戰線,就是商業了。

吐蕃的國內經濟還是較爲畸形的,很多必須品都仰仗從外輸入,而由王明義領導的供銷合作社,則會從這個方面與吐蕃加強聯繫,用經濟的紐帶,使得雙方擁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從而抵消雙方對抗的意願。

而第四條戰線,則是現在由袁昌、厲海、唐吉三人的西域之行了。

現在的西域,絕大部分處於吐蕃的控制或者影響之下,一旦西域三人組在那邊打開了局面,也會極大地牽制住吐蕃。而袁昌他們當真能重建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立即便會對吐蕃形成事實上的威脅。

拋開這些遠景的規劃,現在韓琦離開中樞,前往河東解決問題,也是李澤所希望的,因爲鎮州朝廷的這一次恩科科舉已經正式結束了,所有的文武進士,同進士已經錄取完畢,按照李澤與薛平等人的約定,李澤要帶着這些新科進士前往鎮州參拜皇帝。

這個時候,韓琦離去而不能同去鎮州,薛平一人,可就勢單力孤了。至於田令孜,李澤還沒有將其放在眼中,他的影響力,在離開了長安,便已經損失殆盡,而現在的他,也已經充當認識到了這一點,小心翼翼地做人,兢兢業業地做事,不敢越雷池半步。

武狀元羅弘信,出自石壯統率的右威衛。

榜眼屈忠,卻是出身勳貴世家,其祖上是大名鼎鼎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屈突通,算是家學淵源,在校場對抗的那一天,正是因爲他,一般散沙的地方武舉才勉強聯成了一氣與軍隊舉子進行了一場比試,雖然輸得很慘,但能在一夜之間便讓衆人服氣便聯合起來,倒也顯示了其人的才能。更重要的是,此人是戰鬥到最後才被軍隊舉子們拿下的,個人武力也極是了得。

探花郎白求義,出自柳成林的驍衛,此人有一個鼎鼎大名的父親白明理,現在可是吏部侍郎。是李澤一手提拔起來,在吏部專門負責官吏考功,當真是們高權重,讓天下官員側目的人物。白氏一家,多年來都只是滄州吏員,但到了這一代,卻是祖墳之上冒了青煙,扶遙直上。

而文狀元在顧寒被直接扒到了一邊之後,最後摘取桂冠的自然便是武威書院的學生,章回的嫡傳弟子康瑀,其人的策論雖然比不得顧寒,但卻也是從最根本的度田,清丁等政策引申出的一篇大文章,取其爲狀元,也是彰顯了鎮州朝廷在根本國策之上的毫不動搖。

榜眼張文宣,出身江南,文如其名,策論寫得馬馬虎虎,雖然是滿篇的空話,套話,大話,但架不住文彩好,一篇文章做得花團錦簇,而在時務的考試之中,即興所作的三首詩歌,更是讓章回等人拍案叫絕。取此人爲榜眼,自是絕佳的妝點門面的好人物,以後放在禮部負責文宣,以此人的好筆頭,必然會將一些本來枯燥的東西,妝點的美若天仙。

探花徐聰,照樣出身武威書院。

事實上,三十名進士,除開張文宣之外,其餘二十九人,盡皆出自武威書院,江南,長安洛陽等地的考生,但是有十數人得中同進士。

就在韓琦離開武邑一天之後,李澤便帶領着文武百官以及六十名文武進士,二百名同進士,浩浩蕩蕩地向着鎮州方向出發去拜見皇帝李儼,然後以皇帝的明義詔告天下,宣佈這些人正式進入了大唐的官僚體系當中。

鎮州別宮之中,田令孜站在高處,看着正在妝點着別宮的從人。宰相率新進士及同進士參拜皇帝,這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喜事,身爲太常寺的卿正,他自然是不敢稍有大意,親自坐鎮指揮。

別宮之內,到處都洋溢着一派喜慶的氣氛。

看了片刻,田令孜滿意地點了點頭,一切,都按着計劃,逐步佈置到位,今天天黑之前,一切便可以安排妥當了。

“大將軍。”看着王思禮從皇帝的寢宮大步而出,田令孜趕緊迎了上去,拱手行禮。王思禮是左千牛衛大將軍,兼衛尉寺卿正,千牛衛大將軍使王思禮能夠統帶的三萬兵馬,而衛尉寺卿正又賦予了他保衛皇帝的安全的職責。

“田卿正,辛苦了。”王思禮停下了腳步,笑着拱手還禮。

“哪裡哪裡,哪有大將軍辛苦?”田令孜謙卑地道:“大將軍,李相要來鎮州,這外圍的安全保衛工作可都妥當了,這段時間,武邑,鎮州都不大太平啊?”

“你說是僞樑的那些刺客?”王思禮嘿嘿一笑:“小打小鬧,上不了場面,已經被抓得七七八八了,安全保衛方面,田卿正儘管放心。”

“怎麼不見李少卿?”田令孜有些奇怪,負責皇帝別宮安危的一向都是李泌,但今天居然不見李泌的影子。

“李少卿有些私事。”王思禮嘿嘿一笑,壓低了聲音道:“聽我夫人說,好像是有喜了。女人嘛,哈哈哈!”

田令孜倒也是喜出望外:“這麼說來,這一次曹尚書回來也必然是歡喜的,只怕我們也少不了要送一份禮了。”

“那是自然。”王思禮笑道:“田卿正,沒有別的事情,我就先走了,李少卿在這個關鍵時刻休息了,卻是把事情扔給了我,我還得去忙着。”

“大將軍請便。”田令孜笑着讓開了道路。

李泌有了孩子,這可真是一件好事,這衛尉寺少卿的位子,倒是可以想法子爭一爭,皇帝的安危,還是由自己人掌控更好一些。田令孜一邊向皇帝的寢宮走去,一邊在心裡盤算着,這件事要與薛平好好地商議一下,如果能拿下,那就是一次大勝利了。只不過以李澤的尿性,想要弄到這個位置,只怕又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參見陛下,陛下安好。”看着斜靠在牀榻之上看書的李儼以及端着藥碗在榻前侍奉的太子李恪,田令孜躬身行禮。

“精神比昨天還要好了一些。”看着田令孜,李儼笑着接過李恪手裡的藥碗,一飲而盡,“明天是大事,朕得榮光煥發地出現在那些進士面前。”

“人逢喜事精神爽。”田令孜道:“便是臣,也覺得渾身有用不完的勁兒呢,陛下,臣有些事情要與陛下陳說。”

“恪兒,可卿正搬個錦凳過來。”李儼揮手示意太子李恪。

“哪裡敢勞動殿下!”田令孜趕緊自己搬了一個凳子過來,坐到了李儼的牀前。

就在田令孜興奮地向李儼稟告這兩天的準備情況的時候,與這間寢宮一牆之隔的另一間房內,陶太醫坐在火爐之前,有些神思不屬地搖着小扇子扇着爐火,在他的面前,一罐湯藥正咕嘟咕嘟地在罐內翻騰着。

第七百七十一章:回家第二百四十二章:絕望的突圍第二百三十七章:目標,瀛州第一百一十一章:投資的價值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九十五章:真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慾望第五百零九章:科舉(上)第一百一十四章:試探第一百二十一章:大敗第一千零八十章:封海(2)第五百一十六章:萬事俱備第九百四十五章:行程不變第五百九十五章:拼死一戰第二百四十三章:留駐兵力其中的深意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一次全員大會第二百二十八章:決戰滄縣第三十九章:陪罪第九百七十五章:最後的瘋狂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生產建設兵團(上)第五百零八章:收入與支出第三百三十四章:重奪雁門關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合格的外交家第七百三十章:釣魚第四百三十章:襲殺第八百六十四章:玉石俱焚的計劃第七百五十八章:從一點一滴開始爭奪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單騎赴會第五十七章:繳械投降第四十四章:快錢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蓮花山大營(中)第六百七十一章:偷襲第二百九十八章:假大空第一千二百七十章:一場博弈第一百四十二章:會合第一千二百六十章:一擊而潰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纔投靠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當街行兇第四百六十九章:包藏禍心第四百七十章:裴矩投效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兄弟姐妹第六百八十九章:寡人有疾第四十九章:樣子貨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大會第六百六十一章:登陸作戰第七百五十八章:從一點一滴開始爭奪第一千零五十三章:業火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品大將第六百六十三章:灘塗上的生死鬥第三百七十九章:棣州叛亂第一百一十五章:一語驚心第四百九十二章:政改第七百零一章:懷疑人生的一次進攻第四百三十五章:狗急跳牆第四百一十六章:準備死裡求活的厲海第九十二章:鷹犬與夥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合圍第一百五十八章:後援第七百七十六章:抓人第三章:一次偷窺第七百七十一章:回家第九百二十四章:沒有第二條路可選第三百八十六章:謹慎第一百七十三章:煩心的家事第一百九十六章:柳成林的心聲第九百八十五章:我要去遼東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一場心照不宣的算計第四百零六章:兵雖無能,將卻優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談話(上)第一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七章:大勝第七百一十三章:真心話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逃跑狂潮第三十章:父親第二百五十六章:去長安開府建牙第五百一十九章:一次偏心的考試第七百零五章:雙管齊下第九百二十三章:拜將第一百八十一章:同一棋盤,各自落子第六百一十八章:復仇第一百九十四章:合流第五百七十九章:能幹的許子遠第三百六十一章:無可奈何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意外事件第六百二十九章:夏州後事第八百二十八章:登基第四百三十四章:襲擊即將開始第四百四十七章:獨攬大權第七百六十四章:岳陽第四百四十三章:如何選擇第二百八十四章:會面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悽慘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西域新都護第六十四章:僕從第三十八章:踢上鐵板第七百八十五章:一家人第五百八十五章:血流成河第六百八十三章:釋放第五百二十章:專業與業餘的差別第二十四章:見了鬼了
第七百七十一章:回家第二百四十二章:絕望的突圍第二百三十七章:目標,瀛州第一百一十一章:投資的價值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九十五章:真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慾望第五百零九章:科舉(上)第一百一十四章:試探第一百二十一章:大敗第一千零八十章:封海(2)第五百一十六章:萬事俱備第九百四十五章:行程不變第五百九十五章:拼死一戰第二百四十三章:留駐兵力其中的深意第四百八十九章:第一次全員大會第二百二十八章:決戰滄縣第三十九章:陪罪第九百七十五章:最後的瘋狂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生產建設兵團(上)第五百零八章:收入與支出第三百三十四章:重奪雁門關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合格的外交家第七百三十章:釣魚第四百三十章:襲殺第八百六十四章:玉石俱焚的計劃第七百五十八章:從一點一滴開始爭奪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單騎赴會第五十七章:繳械投降第四十四章:快錢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蓮花山大營(中)第六百七十一章:偷襲第二百九十八章:假大空第一千二百七十章:一場博弈第一百四十二章:會合第一千二百六十章:一擊而潰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纔投靠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當街行兇第四百六十九章:包藏禍心第四百七十章:裴矩投效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兄弟姐妹第六百八十九章:寡人有疾第四十九章:樣子貨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大會第六百六十一章:登陸作戰第七百五十八章:從一點一滴開始爭奪第一千零五十三章:業火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品大將第六百六十三章:灘塗上的生死鬥第三百七十九章:棣州叛亂第一百一十五章:一語驚心第四百九十二章:政改第七百零一章:懷疑人生的一次進攻第四百三十五章:狗急跳牆第四百一十六章:準備死裡求活的厲海第九十二章:鷹犬與夥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合圍第一百五十八章:後援第七百七十六章:抓人第三章:一次偷窺第七百七十一章:回家第九百二十四章:沒有第二條路可選第三百八十六章:謹慎第一百七十三章:煩心的家事第一百九十六章:柳成林的心聲第九百八十五章:我要去遼東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一場心照不宣的算計第四百零六章:兵雖無能,將卻優秀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談話(上)第一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七章:大勝第七百一十三章:真心話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逃跑狂潮第三十章:父親第二百五十六章:去長安開府建牙第五百一十九章:一次偏心的考試第七百零五章:雙管齊下第九百二十三章:拜將第一百八十一章:同一棋盤,各自落子第六百一十八章:復仇第一百九十四章:合流第五百七十九章:能幹的許子遠第三百六十一章:無可奈何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意外事件第六百二十九章:夏州後事第八百二十八章:登基第四百三十四章:襲擊即將開始第四百四十七章:獨攬大權第七百六十四章:岳陽第四百四十三章:如何選擇第二百八十四章:會面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悽慘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西域新都護第六十四章:僕從第三十八章:踢上鐵板第七百八十五章:一家人第五百八十五章:血流成河第六百八十三章:釋放第五百二十章:專業與業餘的差別第二十四章:見了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