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嶺南來人

一鐮刀下去,手裡便多了一把沉甸甸的粟米杆子,隨着李澤高高的舉起手中的穗子,廣袤的原野之上響起了聲震雲宵的歡呼之聲,無數的人,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達官貴人,都歡快地揮起了手中的鐮刀,收割起來。

雲昭很滿足地看着這一切,收穫的季節,總是讓人快樂的。

在武邑,其實吃粟米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因爲小麥得到了大力的推廣,畝產量更高,口感也更好的小麥正在一步步地取代着粟在北方主糧的地位。但對於李澤轄下核心區域之外,粟米仍然是主糧。因爲他比麥面要更加的便宜一些。

李澤自小就錦衣玉食,農活當然是沒有幹過什麼的,今天來,也不過是表現一下與民同樂的意思,割了一刀,秀了一把之後,他便自然而然地扔了鐮刀,袖手旁觀起來了。倒是他三歲的兒子李澹興奮地邁着兩條小短腿,在田地裡跑來跑去,不時會撿起一些掉在地上的穗子,攢了一把,便樂呵呵地跑到李澤面前,獻寶似的舉起來。

“不錯不錯。”李澤蹲下身子,從李澹手中接過粟米,放在腳邊,“要是你還能撿一些過來,那晚上父親就讓人把你撿回來的這些做成一碗粟米飯,你一個人吃,如何?”

“父王,我要您親自做。”李澹奶聲奶氣地道。

李澤大笑:“當然可以。不過你得先背一首詩我聽,還記得我前幾天教你的那首憫農嗎?”

“當然記得!”李澹昂起了頭,“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背得不錯,去撿穗子吧,兒子,好好地去體會一下,什麼叫做粒粒皆辛苦!”李澤指了指前方的田地。

李澹邁着兩條小短腿,快活地重新跑進了田地之中。

“收完了這季粟,馬上就要趕着播冬小麥,這兩個月,可是有的忙了。”公孫長明只穿了一件短褂子,兩條幹柴一樣的胳膊就更顯眼了。他一手提着一把鐮刀,一手攥着一把粟,走到了李澤的跟前。

他和章回不同,完全是一個不喜勞作的傢伙。

此刻,章回正帶着武威書院的學子們,在田地裡揮汗如雨呢。

“希望老天爺給面子,給大家一個好天氣。”李澤看了看天空,笑着道。

“在平盧,老天爺可是很不給面子啊!”公孫長明笑道:“秦詔制定的收復平盧的計劃,因爲這一場大雨,被硬生生地拖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李澤擺了擺頭,“人算不如天算,哪能事事都能如人意?只不過是將時間拖長了一些,對於結局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麻煩還是很大的,至少在糧草的供應之上,便讓棣州,滄州等地着忙了,所有的庫存全都騰了出來,動員了數萬民夫往前線緊急運糧,而這又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眼下的秋收與馬上的冬小麥的播種。”公孫長明搖頭道:“牽一而發動全身啊!”

兩人走到了田埂之上,乾脆就直接坐到了田埂之上,“倒是便宜了朱友貞,因爲這一場大雨,讓他是實實在在的撈到了更多的好處。”公孫長明扁了扁嘴:“他從平盧撤走了近二萬戶百姓,近十萬人呢,而且這些人,大都都是青壯。他走了,將平盧搶了個光光,留下了一個亂攤子給我們。原本的計劃是他最多將青州搬空的,現在他可是賺大了。”

“讓他的實力強一些,也不見得就是壞事,他要是太水了,接下來去南方,怎麼混得下去?”李澤不以爲意地道。“我們還指望着他去南方,將哪裡攪得烏煙彰氣呢!”

“有一件事我一直沒有想通,那就是敬翔從哪裡來的把握?”公孫長明有些費解地道:“要不是我知道敬翔此人實在是一個謀定而後動的人,真是覺得他昏饋了。現在怎麼看,都是朱家老大機會更大。而且朱溫,身體也還挺好的啊!”

“對於我們不能掌握的事情,那便靜觀其變好了。”李澤道:“不管怎麼樣,如果朱氏幾兄弟之間起了紛爭,對於我們而言,都是極好的事情。”

公孫長明點了點頭,忽然想起一事,道:“王爺,有一件事,我得提醒您一下,這裡頭是有古怪的。”

“什麼事?”李澤道。

“秦詔的左驍衛。”公孫長明道。

李澤眉毛一挑:“左驍衛怎麼啦?難不成他還能造反不成?”

“那倒不是,而這一次左驍衛的傷亡,有些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大。”公孫長明搖頭道:“如果說在突破黃河防線之上有較大的傷亡我還能理解,可打臨淄等地,怎麼傷亡還這麼大呢?”

“有這樣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傷亡最多的,是金世元的部下。”公孫長明道:“李浩所部,程緒所部,在破了黃河防線之後,便都被秦詔調整成了二線部隊,主攻臨淄的便是金世元與秦詔的直屬部隊,到昨天爲止,其部傷亡已經突破五千,而臨淄還沒有打下來。更爲詭異的是,現在臨淄可不是劉信達在指揮了,有確鑿的消息,劉信達已經離開了臨淄。負責指揮的是劉三通,您覺得劉三通有這樣的本事?您覺得現在的臨淄還有這樣的戰鬥力?”

“你覺得這是秦詔在有意爲之?”李澤皺了皺眉頭:“這些傷亡的人中,大有水分?那麼被他們虛報的這些人又去了哪裡呢?”

公孫長明看着李澤,卻沒有作聲。

馬蹄聲聲,李敢從遠處飛奔而來,到了近前,翻身下馬,大步走了過來,躬身道:“王爺,高象升陪同嶺南節度使府都虞候向真,已經自月亮灣碼頭下船了,正在向內城方向進發。”

李澤一笑站了起來,道:“有點意思。還能想出這一招來?傳令給潘沫堂,近期加強對海上的巡邏與盤查,我倒想看一看,這些人能插上翅膀飛上天去不成?”

公孫長明道:“我想也應該是如此。”

“當真是異想天開!”李澤冷笑,“李敢,去請章先生回來,既然是嶺南向節度的人來了,我們便一起去見一見。”

向真,嶺南節度使府都虞候,也是節帥向訓的大兒子,更是薛平,韓琦所謀劃的,爲小皇帝李恪所選的皇后的親生父親。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說,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人物。

嶺南節度,毫無疑問是現在大唐最爲富裕的一個節度使府,一來是因爲嶺南節度偏居東南,受戰禍波及極少,二來,廣州等大型的對外港口,更是源源不斷地爲向氏創造着財富。相對於其它節度來說,嶺南節度的確是財大氣粗,兵強馬壯。其影響力,絕不僅僅限於嶺南節度一地,而是對於東南都有着龐大的影響力。

這樣一個有着強勁實力的節度使府,在當下的局勢之下,野心,自然而然地也就滋生了。不過與朱溫想取唐而代之的野心不同,向訓並沒有這個想法。相反,朱溫廢唐自立,他是極爲憤怒的。

憤怒的原因很簡單。

老子都不敢做的事情,你朱溫居然敢做。

那麼,把朱溫拉下馬,再狠狠地踏上一腳,便成爲了向訓的一點念想。

當然,在這個基礎之上,要是能權傾天下,那就更好了。

但爲難的是,向氏雖然財大氣粗,而且兵強馬壯,但偏居一隅的地理條件,卻極大地限制了他的想法,他想自南起兵北伐,另擋在他路上的另外一些節度使可不是這麼想的。

眼看着李澤在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混得風生水起,勢力越來越大,向訓的一顆心就更是活潑潑的跳了起來,不過一直苦不得其門而入也。

而這個時候,高象升的到訪,爲他打開了另外一扇門。

高象升爲小皇帝求娶他的孫女爲皇后。

如果此事能成,哪怕,他向氏便一躍而成爲大唐的皇帝貴戚,起兵勤王,於他而言就是名正而言順的事情,由皇帝下一道令旨,讓他起兵北伐,他再出兵,可就名正言順了。沿途之上,那些三心二意的諸候,就不得不好好想一想再阻攔自己的後果。

當然,這件事情,有一個最大的阻礙,就是李澤。

很顯然,高象升秘密到訪提起此事,而不是李澤派人來,就說明了這件事情,並不是出自李澤的授意。

這件事對於向訓有着莫大的好處,在與高象升密議之後,向訓便派出了自己的兒子向真前往武邑,由向氏自己向皇帝提親。

當然,向真帶來的,還有向氏臣服鎮州朝廷,爲朝廷馬前驅的政治上的聯合。

南北夾擊,共擊朱溫。

相信李澤無從拒絕,也不可能拒絕。

從政治層面上來看,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嶺南向訓,可以就此名正言順地整合東南方向的力量,形成合力,威脅朱溫。而對於李澤,則是在南方找到了一個力量強勁的盟友。

當然,還有另一個獲利的勢力,就是小皇帝李恪,從一個一無所有的虛頭皇帝,一下子有了一支可以響應他的強勁的外部力量。

李澤,會答應嗎?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政變(下)第三百一十三章:伸手第四百八十一章:戰俘第六百九十三章:揪住一個小尾巴第三十二章:新情況第一百八十五章:義興社員的壯舉第四百五十四章: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心第四百一十九章:破陣第五百四十八章:雪原之戰(接着中,會捱罵嗎)第七百九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中)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韓大頭第七百零一章:懷疑人生的一次進攻第一千零九十章:拜訪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一場心照不宣的算計第五百四十二章:雪原之戰(上)第六百零二章:戰亂河東第一百五十二章:能力與實力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包圍第七百一十三章:真心話第六百八十八章:影響第二百二十五章:能用的都可以拿來用一用第五百零三章:廉租房第一千零六十章:碾壓第四百一十五章:逃難第三百四十五章:金滿堂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亂戰第二百七十七章: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七章:塵埃落定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纔投靠第二百四十四章:俘虜第四百章:能出兵否?第六百一十三章:截斷第六百二十二章:友誼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終究沒有奇蹟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這也行?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我要做一件大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牽扯第八十六章:小敗最好第五百三十九章:認栽第八百七十五章:行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昔人不再第六百三十八章:歸來者第一百四十二章:會合第五百四十三章:雪原之戰(中)第三百零六章:定策第九百八十一章:繁盛武邑第九百五十九章:軍心第二章:一聲嘆息第三百五十四章:刺激第一百九十五章:兵權第三百三十九章:背道而馳第九百二十四章:沒有第二條路可選第二百二十一章:壞消息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綜錯第八百五十章:激盪(13)第一百七十三章:煩心的家事第四百五十二章:人心離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兄弟姐妹第一千二百七十章:一場博弈第七百零二章:輕而易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大亂第七百七十六章:抓人第三十六章:虎狼第六百八十八章:影響第二百二十九章:我是跨越千年的老狐狸第二百六十七章:李澤的困撓第一百五十章:這樣的事,我做不了第九百四十五章:行程不變第八百八十章:韓琦的最後掙扎(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政變(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落荒而走第八百八十八章:張氏兄弟第八百五十九章:計劃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個一盤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老教官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四章:莫州浩劫第四百四十六章:終入壺關第一千零七章:我們可以立功第六百零五章:火,大火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昌都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西域新都護第五百零四章:巧巧的媽媽生巧巧第二百七十三章:魏博第八百四十六章:激盪(9)第四百一十八章:激戰第五百零四章:巧巧的媽媽生巧巧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蓮花山大營(下)第六百四十六章:長遠之計第八百零八章:長安事(上)第六百零四章:河中平亂第三百八十五章:人心之變在於日積月累第五百七十一章:送死第九十二章:鷹犬與夥伴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殺戮第七百一十章:礁石第六百零三章:河中有事第四百七十四章:送別第七百八十章:日常第七百五十五章:爭取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政變(下)第三百一十三章:伸手第四百八十一章:戰俘第六百九十三章:揪住一個小尾巴第三十二章:新情況第一百八十五章:義興社員的壯舉第四百五十四章: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心第四百一十九章:破陣第五百四十八章:雪原之戰(接着中,會捱罵嗎)第七百九十一章:狹路相逢勇者勝(中)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韓大頭第七百零一章:懷疑人生的一次進攻第一千零九十章:拜訪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一場心照不宣的算計第五百四十二章:雪原之戰(上)第六百零二章:戰亂河東第一百五十二章:能力與實力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包圍第七百一十三章:真心話第六百八十八章:影響第二百二十五章:能用的都可以拿來用一用第五百零三章:廉租房第一千零六十章:碾壓第四百一十五章:逃難第三百四十五章:金滿堂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亂戰第二百七十七章:塵埃落定第二百七十七章:塵埃落定第一千章:只有如此,我方纔投靠第二百四十四章:俘虜第四百章:能出兵否?第六百一十三章:截斷第六百二十二章:友誼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終究沒有奇蹟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這也行?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我要做一件大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牽扯第八十六章:小敗最好第五百三十九章:認栽第八百七十五章:行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昔人不再第六百三十八章:歸來者第一百四十二章:會合第五百四十三章:雪原之戰(中)第三百零六章:定策第九百八十一章:繁盛武邑第九百五十九章:軍心第二章:一聲嘆息第三百五十四章:刺激第一百九十五章:兵權第三百三十九章:背道而馳第九百二十四章:沒有第二條路可選第二百二十一章:壞消息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綜錯第八百五十章:激盪(13)第一百七十三章:煩心的家事第四百五十二章:人心離散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兄弟姐妹第一千二百七十章:一場博弈第七百零二章:輕而易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大亂第七百七十六章:抓人第三十六章:虎狼第六百八十八章:影響第二百二十九章:我是跨越千年的老狐狸第二百六十七章:李澤的困撓第一百五十章:這樣的事,我做不了第九百四十五章:行程不變第八百八十章:韓琦的最後掙扎(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政變(下)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落荒而走第八百八十八章:張氏兄弟第八百五十九章:計劃第三百二十四章:三個一盤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老教官的決定第三百七十四章:莫州浩劫第四百四十六章:終入壺關第一千零七章:我們可以立功第六百零五章:火,大火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昌都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西域新都護第五百零四章:巧巧的媽媽生巧巧第二百七十三章:魏博第八百四十六章:激盪(9)第四百一十八章:激戰第五百零四章:巧巧的媽媽生巧巧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蓮花山大營(下)第六百四十六章:長遠之計第八百零八章:長安事(上)第六百零四章:河中平亂第三百八十五章:人心之變在於日積月累第五百七十一章:送死第九十二章:鷹犬與夥伴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殺戮第七百一十章:礁石第六百零三章:河中有事第四百七十四章:送別第七百八十章:日常第七百五十五章: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