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八章:張氏兄弟

遼地的春天,來得比中原要晚上許多,所以這裡的麥苗纔剛剛長到了人的膝蓋之處,但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的綠色,卻仍然讓人心情振奮。

這裡是安化城,是遼王張仲武的統治核心,王府所在地。安化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但張仲武選擇了這裡作爲自己的坐鎮之所之後,六年來,安化城的擴建便從來沒有停止過。眼下時節,更是建設的高峰期,無數的民夫和奴隸夜以繼日的在城牆之上勞作着。

最後的一個缺口,預計在今天秋收之前,便會完全合攏了。張仲武是將安化城當作了張氏的百年基業之所在修建,所以一直以來,都是不惜工本的。城牆高達三丈有餘,牆體厚約三尺,先以粘土築牆,再外包青磚,最外面,則是包上了一層條石,其堅固程度,比起中原的任何一座大城,都毫不遜色。

完全建成之後,這座城池,將能容納超過二十萬人居住,倉儲,兵營等,都建在城內。城內仿照長安城,以一個個的坊市來作爲城內的結構,商業區,居住區,匠戶區,而一個個的兵營便間夾其間。

城池包括的範圍之內,還有大片的農田可以耕作。通濟河擦着安化城經過,通過掘開河道引流,通濟河的河水,亦成了安化城的護城河。寬達數十丈的護城河,是攻擊者第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

當然,由於遼地的天氣,一到隆冬,河水便會結冰,護城河也便成爲了一片平坦之地。但在這樣的季節裡,大規模攻城的可能性,也幾乎不存在。

在遼地本地人看來,建成之後的安化城不折不扣便是一個固若金湯的所在,即便真得被敵人包圍了,城內也能在一定程度之上作到自給自足。

兩個身着青色布袍的人,並肩漫步在城外的田埂之上。如果不是二人身前身後數十步外,都有着全副武裝戒備着的衛士,任誰都會以爲這只不過是尋常的兩個老人正在視察着自己的莊稼,而實際上,這兩個人,卻正是整個遼地的實際上的統治者,處於金字塔尖上的,遼地最有權力的兩個人。

遼王張仲武以及他的兄長張仲文。

兄弟兩人,一個主武,一個主文,分工合作,共同管理着整個龐大的遼地。

比起當年,張仲武顯得老了許多,頭髮花白了大半,而比他要年長近十歲的張仲文,看起來還要顯得更年輕一些。

蹲在了田埂之上,伸手輕輕地撫摸着青青的麥苗,張仲武悠悠地道:“只要再給我十年時間,我就能把遼地變成我們張家永遠的基業。瞧瞧,莊稼長勢多好啊,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張仲文拈鬚微笑。

說到這個,他心裡只怕比張仲還要更自豪,張仲武更多的心事,放在了武事之上,而他,纔是整個遼地的真正的治理者,遼地有今日的成就,他的功勞應當算是更大。

“如果再有十年,遼地的人丁將會新增二十萬人,我說得是真正屬於我們的人。”張仲文所說的我們的人,自然是指那屬於第一等級的人,這些人,纔是張氏統治遼地的真正的根基。“到時候,我們能組建起一支不輸給李澤的精銳大軍,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纔算是真正地立下了足跟。”

“李澤養了數十萬大軍,十年之後,我們能像他那樣養活軍隊嗎?”張仲武卻是有些信心不足。

“當然能!”張仲文信心十足:“遼地廣闊,土地肥沃,資源也是極度豐富。就在今年,我們的匠人便又探查出了好幾個大礦藏。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擺脫現在在經濟之上受制於李澤的局面了。”

“太好了!是鐵礦嗎?”張仲武興奮地揮舞了一下拳頭。現在他最爲痛苦的就是鐵器的不足,士兵的兵器,盔甲,農民的農具,這些都需要鐵。

“不僅僅是鐵礦,還有銅礦,銀礦等。”張仲文笑吟吟地道:“這一段時間你一直在軍中,我還沒有來得及跟你說。時間,我們只需要時間,我有信心讓遼地真正地崛起。我已經安排了一部人去做一些前期的工作了,等你這一仗打完了,我們就可以安排大規模地開採了。”

說到這裡,張仲文頓了一下,道:“當然,前提是你這一仗一定要打贏。如果輸了,那一切休提。我們要做的,恐怕就是竭力抵禦李澤的入侵,到了那個時候,別說是人丁增加,開採礦藏這些事情了,只怕連生存都成了問題。”

“我們一定會打贏的。”張仲武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薛衝那個小兒,還沒有放在我的眼中,王溫舒也只不過是一個樣子貨,他衝鋒陷陣大概是不錯的,但想要統籌這樣大規模的戰事,他還差得遠。”

“你忘了韓琦。他被李澤派來了。恐怕就是衝着我們來的。”張仲文有些憂心:“這人與我們多有交手,不可小覷。”

張仲武大笑起來:“韓琦是被閒置了的,安撫使?什麼玩意兒?這樣一個四六不靠的官職,你說是鎮得住薛衝還是管得了王溫舒?此人一直跟李澤不對付,李澤想要當皇帝,他卻是一個堅定的保皇黨,李澤將他打發到這邊來,恐怕也是免得放在眼前噁心自己吧?此人,不用操太多的心。”

“這倒也是。”張仲文點頭道:“看李澤的佈置,此人打下長安之日,只怕就是他代唐自立之時了。不過這對於我們倒也是好事。李澤真如果走到了這一步,那他就還要繼續向南方進軍,與以向訓爲首的南方實力派再度交手,而蜀中的朱友珪也不是那麼好打的。朱友珪本人並不是太出色,但他佔據的蜀地,卻是一個好地方啊。”

聽到張仲文如是說,張仲武卻是有些惆悵。反唐大旗,是他張仲武第一個舉起來的啊!那時候的他,纔是真正的兵強馬壯。但世事弄人,他第一個舉起反旗,最終卻是他人作了嫁衣裳。他被羣起而攻之,最終被異軍突起的李澤連續擊敗,不得不拋棄了經營了半輩子盧龍,一路逃到了遼地。

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篡唐自立的,居然是朱溫。一想到那個大胖子,居然藉着這個機會過了一把皇帝癮,張仲武就覺得格外的膈應。

現在朱氏建立的大梁很快就要完蛋了,但第二個將要坐上皇位的仍然不是他,而是李澤。

而自己這個先舉起大旗的人,到現在,還沒有機會呢!

等到這一次打敗了李澤的軍隊,徹底奠定了張氏在東北的地位,自己也可以登基稱帝了。雖然只是佔有了遼地,但這片土地也足夠廣闊啊,只要經營得好,將來,不見得便沒有再次逐鹿中原的機會。

就算自己這一輩子碰到了李澤這個煞星,沒有機會了。但他的後代,還可以繼續與李澤的後代較量。

“向訓聯絡我出兵,恐怕也是看到了這一點吧!”張仲武笑道:“看向訓的佈置與安排,他只怕也是另有心思的。對於他的女婿,並沒有幾分忠誠之心呢!”

“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張仲文失笑道:“這本來是題中應有之意。仲武,高句麗那邊一向不太平,這一次我們大軍出擊,那裡可都安排好了?”

“李載道現在不太聽話了,竟然私下裡與檀道濟有了聯絡,準備和議,我已經派了人去告訴承佑,換一個聽話的皇帝。李載道不識時務,只好讓他暴病而亡了。”張仲武冷冷地道。

“如此也好。李載道一死的話,高句麗內部必然又會出現新一輪的爭權奪利,一時之間,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了,我們亦可以從中選擇一批新人上臺。”張仲文點頭道。“對了,這一次出擊之前,我準備對遼地的一些政策作出一些調整。”

“調整那一些?”張仲武問道。

“第一個,是要給奴錄們更多的向上的通道,讓他們能轉化成自由民。第二個,是準備降低自由民與本地豪強們的賦稅,初步計劃是先降一成。第三個嘛,是準備大力吸收一批豪強進入我們的隊伍。”張仲文道。

張仲武沉吟了片刻:“大哥是要在這一次大戰來臨之際,盡力維護遼地的穩定,這是不錯的。但如果降低賦稅的話,會不會影響到錢糧的徵集?”

“不會!”張仲文道:“從我們來到遼地的第一天,我就知道你一定會有今天這一戰,所以一直以來,我就在替你攢着錢糧,現在遼地的錢糧佇存,足夠你打上這一仗。只要這一戰獲得了勝利,那麼這一點賦稅也算不得什麼。”

“行,政事的事情,大哥你作主就好了。”張仲武道:“此時此記,我們的確也該更加地籠絡人心,讓更多的人看到跟着我們,是有好日子過的。反正遼地遼闊得很,現在無主之地也多得的是,無外乎便是再分一些土地給那些人罷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毒辣第二十一章:重組第一千零三十章:活過來的長安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外交官與商人第一百八十七章:誅林第五百四十章:高象升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四章:會面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召見第八百一十三章:長安事(還下)第九百九十六章:作繭自縛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封海(3)第五百零四章:巧巧的媽媽生巧巧第八十七章:義興社第三百零一章:送人頭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我要做一件大事第八百九十八章:鄂州水戰第八百五十五章:暫時的平靜第一千零一章:三殿下敢來嗎第六百二十九章:夏州後事第一百二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九百一十九章:雲涌(6)第八百七十三章:將來第一百七十九章:話不投機第五百零九章:科舉(上)第六百六十六章:招攬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談話(還下)第九百一十八章:雲涌(5)第六百二十一章:絕妙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三章:安置213:因果第四百零九章:形勢陡變第一百四十七章:哀兵出城第五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七百六十七章:三家合一第六十二章:辛苦公子了第六百九十五章:想當便當第九百九十五章:就縛第一百八十五章:義興社員的壯舉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八百二十六章:從哪裡開始第六百七十四章:刀子第兩百六十六章:我去偷偷地看一眼第七百一十七章:在海上第一百五十三章:入侵第四百七十三章:縱然明白,能奈我何第五百八十四章:家有仙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不要中了李澤的圈套第六百二十六章:亂殺第九百七十六章:陌刀之前,人馬俱碎第八百一十九章:敬翔之死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天下至公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隆冬中的長安(上)第七百二十九章:家國情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一場心照不宣的算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選舉第八百三十六章:真實一面第九百三十一章:戰鬥吧,兄弟們(4)第九百零三章:風起(2)第七百六十五章:火併(上)第七百九十五章:困境第一章:一聲長嘯第八百七十一章:收復龜茲(下)第二百四十八章:郊迎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斥候第九十七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百四十三章:尷尬第七百八十九章:人選第四百六十五章:收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任重而道遠第一百一十九章:攻城第一百五十一章:恍然大悟第八百一十七章:絕不能內訌第八百一十四章:長安事(腆着臉的下)第一百八十七章:誅林第一百八十五章:義興社員的壯舉第三百三十二章:於心有愧第九百六十七章:建昌之戰第三百六十九章:賞格第二百九十二章:悄悄地伸手第五百七十四章:死戰第八百七十三章:將來第九百零二章:風起(1)第九百四十八章:名份第六百八十二章:總得有人付出代價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擔心第三十七章:爲鷹或是爲雞第一百零七章:手可伸得真長第四百五十四章: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第四百七十三章:縱然明白,能奈我何第十六章:請君入翁第九百八十八章:下獄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包圍第九百二十四章:沒有第二條路可選第四百七十二章:換俘第一千零四十七章:最後的叮囑第三百二十三章:軍隊第四十四章:快錢第八十二章:求救第四百一十八章:激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背信
第一百四十四章:毒辣第二十一章:重組第一千零三十章:活過來的長安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外交官與商人第一百八十七章:誅林第五百四十章:高象升的想法第二百八十四章:會面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召見第八百一十三章:長安事(還下)第九百九十六章:作繭自縛第一千零八十一章:封海(3)第五百零四章:巧巧的媽媽生巧巧第八十七章:義興社第三百零一章:送人頭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我要做一件大事第八百九十八章:鄂州水戰第八百五十五章:暫時的平靜第一千零一章:三殿下敢來嗎第六百二十九章:夏州後事第一百二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九百一十九章:雲涌(6)第八百七十三章:將來第一百七十九章:話不投機第五百零九章:科舉(上)第六百六十六章:招攬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談話(還下)第九百一十八章:雲涌(5)第六百二十一章:絕妙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三章:安置213:因果第四百零九章:形勢陡變第一百四十七章:哀兵出城第五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七百六十七章:三家合一第六十二章:辛苦公子了第六百九十五章:想當便當第九百九十五章:就縛第一百八十五章:義興社員的壯舉第四百七十一章:問政第八百二十六章:從哪裡開始第六百七十四章:刀子第兩百六十六章:我去偷偷地看一眼第七百一十七章:在海上第一百五十三章:入侵第四百七十三章:縱然明白,能奈我何第五百八十四章:家有仙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不要中了李澤的圈套第六百二十六章:亂殺第九百七十六章:陌刀之前,人馬俱碎第八百一十九章:敬翔之死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天下至公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隆冬中的長安(上)第七百二十九章:家國情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一場心照不宣的算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選舉第八百三十六章:真實一面第九百三十一章:戰鬥吧,兄弟們(4)第九百零三章:風起(2)第七百六十五章:火併(上)第七百九十五章:困境第一章:一聲長嘯第八百七十一章:收復龜茲(下)第二百四十八章:郊迎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斥候第九十七章:絕知此事要躬行第一百四十三章:尷尬第七百八十九章:人選第四百六十五章:收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任重而道遠第一百一十九章:攻城第一百五十一章:恍然大悟第八百一十七章:絕不能內訌第八百一十四章:長安事(腆着臉的下)第一百八十七章:誅林第一百八十五章:義興社員的壯舉第三百三十二章:於心有愧第九百六十七章:建昌之戰第三百六十九章:賞格第二百九十二章:悄悄地伸手第五百七十四章:死戰第八百七十三章:將來第九百零二章:風起(1)第九百四十八章:名份第六百八十二章:總得有人付出代價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擔心第三十七章:爲鷹或是爲雞第一百零七章:手可伸得真長第四百五十四章:虛者實之,實者虛之第四百七十三章:縱然明白,能奈我何第十六章:請君入翁第九百八十八章:下獄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包圍第九百二十四章:沒有第二條路可選第四百七十二章:換俘第一千零四十七章:最後的叮囑第三百二十三章:軍隊第四十四章:快錢第八十二章:求救第四百一十八章:激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