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戰揚州(下續)

河水嘩啦啦地拍擊着船幫子,水手們的號子聲整齊劃一的響起,戰船在大運河中穩穩地向前行駛着,站在戰頭,可以看到大運河中浩浩蕩蕩的船隻前不見頭,後不見尾。而在運河兩岸,亦有密密麻麻的披甲士卒大步前行。

這是淮南出徵揚州的軍隊。

光是這一路,便有多達一萬五千士卒,外加近百艘大小戰船。

在龔昊一路人馬在寶應全軍覆滅之後,龔雲達父子終於開始正視揚州現在的戰力了。曾經的他們,以爲前期將揚州的主要兵力抽調一空之後,揚州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抵抗之力,可以輕而易舉地掌控在手中。但一夕之前,楊廣利龔昊兵敗身死,在揚州的那些忠於龔氏父子的力量被連根拔起,他們才發現揚州的局勢遠比他們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正因爲如此,在龔昊覆滅之後,他們反而冷靜了下來,籌劃了近兩個月的時間,這纔再一次地準備發動大軍,剿滅揚州梅玖。

顯而易見的是,北方李澤在揚州投入了一股不小的力量,這使得他們更加小心。

不過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正當龔雲達準備親自指揮大軍,以泰山壓頂之勢攻擊揚州的時候,朱友貞的軍令卻先達到了。要求他們出一部人馬協同攻擊鄂嶽。

龔雲達不敢怠慢,只能親率一萬兵馬向鄂嶽進發,同時命令長子龔彬率水陸兵馬一萬五千士卒自楚州出發進攻揚州,同時又命令潞州知州蔣喬安統率潞州、和州兩地兵馬一萬人,與龔彬一同夾擊揚州,務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揚州。

雖然投降了朱友貞,但龔雲達並不想讓朱友貞的嫡系勢力染指揚州。在朱友貞的信中,對方已經隱諱地表示瞭如果他不能解決內部問題的話,他很有興趣幫助龔雲達解決掉揚州。

天上自然是不會憑空掉餡餅的,請神容易送神難,真讓他們來了,想讓他們走,可就難了。這一次龔雲達盡出主力,不但要一舉拿下揚州,還想在攻擊鄂嶽節鎮的戰鬥之中,好好地展示一下淮安軍隊的戰鬥力,如此,方能讓朱友貞更加地重視自己。

至少在現在,龔雲達想讓朱友貞承認自己是他的夥伴,而不是單純的下屬。而想要達到這個目的,自然是需要實力來作保證的。

如今,揚州的虛實大至也打聽清楚了。在寶應,揚州方面駐紮了五千守軍,守將是任曉年,而在儀徵,亦駐紮了五千守軍,守將則是蘇葆。這幾乎已經是揚州方面所有的力量了。除了這兩支軍隊,揚州城內,反而只剩下了三千餘守軍,另外還有一支水師。

想到對方的水師,龔彬不由有些想象,區區五艘戰船,也能稱之爲水師?

這一次進攻,他要的就是直搗核心區域,而主力,則是他統率的水師,戰船百餘艘,水兵超過二千人,另外還載着陸師三千人。

水上敵人力量薄弱,正是自己仗勢欺人的好機會。不管寶應和儀徵能不能打下來,只要自己打下了揚州,一切便可以結束了。在水系發達的南方作戰,沒有一支強大的水師控制水道,必然會舉步維艱。再好的防禦體系,也會因爲缺乏水師而被對方切割成一個個獨立的不能互相支援的單個作戰體系。

這仗很難打嗎?

一點兒也不難打。

龔昊的失敗,只不過是因爲他們錯料了揚州的力量而已,現在他們已經打起精神來了,區區揚州,又算得了什麼?

船艙門被打開,心腹徐揚走了進來,躬身道:“少帥,鄭國強將軍送來消息,前鋒斥候已經與寶應方面的敵軍有了接觸。據斥候探知,寶應敵軍完全放棄了外圍所有的抵抗,將全部兵力集中到了寶應。”

“傳消息給鄭國強將軍,讓他步步爲營,小心爲上,寶應的這支敵軍能夠一戰覆滅龔昊所部,戰鬥力不弱,他只需要拖住敵人,不讓對手有回援揚州的機會就可以了,至於能不能打下寶應,並不重要,等我拿下揚州,寶應自然無法堅守。”

“是。”

“兩岸有沒有發現敵人的蹤跡?”

“沒有!”徐揚道:“就是前方哨船發現了敵人,只不過對方一見到我方哨船,便轉舵逃跑了。”

“揚州港口雖然船隻多,但他們沒有足夠的水手,水上作戰的物資也奇缺,沒什麼好擔心的,讓所有船隻加快速度,直插楊州。”

“是!”徐揚領命,轉身出了船艙。

片刻之後,整個船隊,開始提速前進。

寶應城外。

劉元打馬狂奔而回,十數騎斥候緊跟其後,眼見着寶應城頭已經在望,他卻是猛勒馬頭,停了下來,與此同時,身後的寶應城門亦是大開,數百騎兵從中一涌而出,緩緩向前逼去,與劉元匯合在一起,爲首的,正是葛彩。

追來的數十名淮南軍斥候勒住了馬匹,遠遠的觀望着,在他們身後,更多的淮南騎兵正陸續涌來。

“你怎麼親自來了?”劉元笑顧葛彩道。

“任大狗親自坐鎮,有什麼可擔心的。他打仗的經驗可比我們豐富多了。”葛彩手裡握着斬馬刀,眯着眼睛看着對面的淮南騎兵。

李澤麾下,特別是密營出身的人,大都喜歡用斬馬刀,這自然是受了屠立春的影響,屠立春出身成德狼騎,主要武器就是斬馬刀,而這些密營中人,後來見到了成德狼騎的威風,更是對斬馬刀情有獨衷。

“殺殺他們的銳氣!”劉元道。

“正有此意。”葛彩道:“任大狗也是這個意思,不然就不會放我出城來了。”

淮南的騎卒大部隊迫近到了千步之外,劉元突然單騎而出,衝着對方勾了勾手指,挑釁的意味再也明顯不過了。

淮安騎卒一陣騷動,片刻之後,號角之聲響起,千餘人的騎兵一聲喊,向着唐軍猛衝而來,幾乎在他們發起衝鋒的同時,唐軍亦是兩腿一夾戰馬,唿哨聲中猛衝而向前。

雙方的兵馬並不多,淮南騎兵大概有千餘人,而葛彩,劉元帶領的騎兵更是隻有四百不到五百騎,唯一不同是雙方的裝備。唐軍統一着黑色的半身鐵甲,而淮南騎卒都是穿着土黃色的皮甲,唐軍騎兵大都使斬馬刀,而淮南騎兵則更多的使長矛。

這其實就是雙方在經濟實力之上的對比,話說打製一柄斬馬刀所需要用的鋼鐵,足足可以打製好幾柄長矛的矛頭了。

騎兵的對決,總是迅猛快捷無比,雙方的勝負,往往在一個對衝之後,便已經明瞭。眼下也正是如此,葛彩和劉元如同兩隻人間兇獸,直直地撞入到對方的陣容之中,兇厲地從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淮南騎卒何曾見過如此兇悍的戰卒,他們已經多年未曾上過戰場了,雙方對戰鬥的理解,對戰鬥技巧的把握,對戰場之上極其細微的變化,完全都是天上地下的區別。

在城頭之上任曉年的目光之中,葛彩和劉元帶領的黑色騎兵,幾乎在雙方接觸的霎那之間,便破開了對方的陣容,如同一柄燒紅的鐵釺插入到了冰雪之中,哧哧作響之間迅速地融化着周圍的敵人。

如果這塊冰夠大夠厚,總是能將鐵釺之上的銳利消耗完畢然後再進入纏鬥階段的,可惜,對手只有千把人,在第一次被重創之後,居然將隊伍拉得更散了。

這就是找死了。任曉年嘿嘿的笑了起來。

對方集結整隊的力量仍然不能抵擋人數更少的唐軍攻擊,他們將隊伍拉得如此之散,可就給了葛彩和劉元更多的各個擊破的機會了。以這兩人的戰場嗅覺,不會放過這樣大好的機會的。

果不其實,下面的黑甲戰士在一聲聲的口哨聲中,迅速地集結成了數個小隊,每隊五十騎到百餘騎不等,分進合擊,時聚時散,完美地展示着騎兵兇狠的突擊力,快捷的機動力,以及唐軍那近乎完美的戰術執行能力。

不到一柱香功夫,近千淮南騎卒便盡數崩潰,死傷枕藉之下,餘下之人狼狽逃竄,在城頭上看下去,漫山遍野的都是潰逃的敵軍以及沒有了主人的戰馬。

“鳴金,收兵!”任曉年大笑着道。

鳴金的鑼聲響起,正在追擊的唐軍沒有絲毫的猶豫,齊齊撥轉馬頭,向着城下奔來,數百騎瞬息之間便在城下重新整頓隊列,再次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軍陣。

第二百八十八章:文治武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長期對峙對我們是最有利的第九百三十四章:戰鬥吧,兄弟們(7)第一千零一十九章:人手第三百一十六章:該放慢一下腳步了第八百五十五章:暫時的平靜第九百四十二章:領地(3)第五百二十七章:意見相左第七百零八章:攻陷第九百八十五章:我要去遼東第四百零六章:兵雖無能,將卻優秀第三百七十章:以爲後計第四百零二章:四鎮之會第九十六章:紙上學來終覺淺第三百四十章:長謀第八百五十一章:激盪(14)第二百八十三章:恩典第四百三十六章:危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終究沒有奇蹟第八百八十三章:新的任命第四十五章:告辭第三百一十九章:錢,從來都是煩惱第八百一十五章:長安事(不要臉的下)第四百四十章:惶恐第三百九十八章:按兵不動第五百三十八章:處處碰壁第三百五十三章:大戰將起第五百八十一章:右武衛率先行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困守第六百四十三章:新帝登基第九百四十五章:行程不變第三百九十八章:按兵不動第五百四十五章:雪原之戰(又中)第三百七十二章:武裝遊行所得的紅利第七百八十四章:影響第二百八十四章:會面第三百一十一章:盧龍節鎮第八百四十五章:激盪(8)第三章:一次偷窺第八百五十三章:激盪(16)第十四章:秘營第五百二十四章:一篇文章第五百九十二章:權臣的下場第一百九十三章:曹信來訪第二十七章:人面桃花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難以消化第六百六十三章:灘塗上的生死鬥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找一把大傘罩着他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培訓第三百五十章:明白人第七百零二章:輕而易舉第三百三十一章:變化中的博興第三百二十五章:柳成林的困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炮擊鄂州第三百九十八章:按兵不動第八章:一場麻煩第六十七章:緊鑼密鼓第七百八十章:日常第一百六十一章:就是搬個家而已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難題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自斃第四十九章:樣子貨第一千零七十二章:重壓之下的妥協第七百四十七章:當然是我們自己付第一千二百零七章:他肯定在那裡第七百九十七章:轉道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驅虎吞狼第九百九十八章:善後第三百三十八章:用人之道第一千二百一十章:連山第八百二十三章:敲打第四百三十二章:到處流竄的秦詔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這是啥東西第七百八十三章:好東西第三百六十章:光明正大地坑你一把第六百四十九章:狗仗人勢的進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撤退第三百八十三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五百二十八章:戰與和第五百四十八章:雪原之戰(接着中,會捱罵嗎)第一百七十二章:左右爲難第二百二十六章: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九百零二章:風起(1)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血祭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調整(2)第一百零二章:成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皇后第八百四十八章:激盪(11)第二百六十一章:養魚第三百零四章:警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驚慌失措第二百六十九章:放緩步伐第八十一章:左右逢源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斥候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外交官與商人第一百四十三章:尷尬第六百二十一章:絕妙的想法第三百六十七章:大勝第二百六十九章:放緩步伐第六百二十五章:騎兵突襲
第二百八十八章:文治武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長期對峙對我們是最有利的第九百三十四章:戰鬥吧,兄弟們(7)第一千零一十九章:人手第三百一十六章:該放慢一下腳步了第八百五十五章:暫時的平靜第九百四十二章:領地(3)第五百二十七章:意見相左第七百零八章:攻陷第九百八十五章:我要去遼東第四百零六章:兵雖無能,將卻優秀第三百七十章:以爲後計第四百零二章:四鎮之會第九十六章:紙上學來終覺淺第三百四十章:長謀第八百五十一章:激盪(14)第二百八十三章:恩典第四百三十六章:危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終究沒有奇蹟第八百八十三章:新的任命第四十五章:告辭第三百一十九章:錢,從來都是煩惱第八百一十五章:長安事(不要臉的下)第四百四十章:惶恐第三百九十八章:按兵不動第五百三十八章:處處碰壁第三百五十三章:大戰將起第五百八十一章:右武衛率先行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困守第六百四十三章:新帝登基第九百四十五章:行程不變第三百九十八章:按兵不動第五百四十五章:雪原之戰(又中)第三百七十二章:武裝遊行所得的紅利第七百八十四章:影響第二百八十四章:會面第三百一十一章:盧龍節鎮第八百四十五章:激盪(8)第三章:一次偷窺第八百五十三章:激盪(16)第十四章:秘營第五百二十四章:一篇文章第五百九十二章:權臣的下場第一百九十三章:曹信來訪第二十七章:人面桃花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難以消化第六百六十三章:灘塗上的生死鬥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找一把大傘罩着他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培訓第三百五十章:明白人第七百零二章:輕而易舉第三百三十一章:變化中的博興第三百二十五章:柳成林的困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炮擊鄂州第三百九十八章:按兵不動第八章:一場麻煩第六十七章:緊鑼密鼓第七百八十章:日常第一百六十一章:就是搬個家而已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難題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自斃第四十九章:樣子貨第一千零七十二章:重壓之下的妥協第七百四十七章:當然是我們自己付第一千二百零七章:他肯定在那裡第七百九十七章:轉道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驅虎吞狼第九百九十八章:善後第三百三十八章:用人之道第一千二百一十章:連山第八百二十三章:敲打第四百三十二章:到處流竄的秦詔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這是啥東西第七百八十三章:好東西第三百六十章:光明正大地坑你一把第六百四十九章:狗仗人勢的進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撤退第三百八十三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五百二十八章:戰與和第五百四十八章:雪原之戰(接着中,會捱罵嗎)第一百七十二章:左右爲難第二百二十六章:一記響亮的耳光第九百零二章:風起(1)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血祭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調整(2)第一百零二章:成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皇后第八百四十八章:激盪(11)第二百六十一章:養魚第三百零四章:警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驚慌失措第二百六十九章:放緩步伐第八十一章:左右逢源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斥候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外交官與商人第一百四十三章:尷尬第六百二十一章:絕妙的想法第三百六十七章:大勝第二百六十九章:放緩步伐第六百二十五章:騎兵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