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落實

即墨,因爲一樁盜墓案,現在已經成了天下矚目的中心所在。

李澤的身世,亦讓天下人側目。

有人冷笑不語。

有人憤慨激昂。

有人滿不在乎。

而更多的人,卻是一副本該就如此的恍然大悟狀。

原來李相是當年天策上將秦王的後裔,難怪能呼風喚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不管世人作何想法,成德李氏一脈,作爲秦王后裔的這一點事實,也已經無法改變。先是李安民抵達即墨確認了這一點,然後,李澤夫婦二人,離開了剛剛攻佔的洛陽徑直趕往即墨,也向世人詔示了這一件事已成定局。

對於唐軍前線士卒來講,這自然是一件可以鼓舞士氣的事情。

前線總指揮,大將軍尤勇並沒有在洛陽停留多久,便揮師直撲潼關,而屠立春則從河東,出南陽,直逼長安。

小山的周圍,早已不復先前模樣了。一道簡易的柵欄,將小山附近數裡之地全都圈了進來,而被圈起來的地域當中,百姓已經全體搬離。

至於這些百姓搬遷所需要的費用,補償等一應所需,全都由李氏宗族私人拿出來。在這一點上,李安民做得極其到位。他甚至以兵部尚書之尊,親自上門去拜謝這些將要被遷走的百姓,一來是感謝這些年來這些人對於自家祖墳的照應,二來也是對這一次的搬遷對他們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上位者做到這一地步,老百姓們還能說什麼呢?別說是人家態度誠懇,補償遠遠地超過了自家所損失的,單是以人家的地位,一文不給一聲令下,你能不走?你敢不走?

現在已經遠遠地超出了他們的期望,除了讚賞一聲李氏宅心仁厚,竟是說不出其它的什麼來了。

李澤與柳如煙趕到這裡的時候,這裡已經成了一片繁忙的大工地。

李安民成了祖墳修建一事的總管,而即墨縣令吳秋北則成爲了副總管。這讓他又是惶恐又是興奮。

對於他而言,這當然是一次絕好的機會。就此能真正地抱上李安民甚至於李澤的大腿,此次之後,青雲直上並不是什麼不可想象的事情。李氏祖墳出現在他的治下,這簡直是上天對他的眷顧,平白地給了他更多的機會。

論才華,吳秋北並不認爲自己會輸給其它的同僚,論做事,他也認爲自己絕對是一把好手。但問題是,他很清楚在同爲武威書院畢業的那些同學們,沒有誰會比他差。大家的水平差不多,能力也相差不大,那誰能更早地往前踏一步,那就真是一步領先,步步領先了。

官場就是一個金字塔,越往上,位置便越少,機會也越少,競爭的人卻是更多了。這個時候,你不但需要能力,還需要機會。

能力幾乎人人都有,武威書院不培養廢物,但機會,就真的不是人人都能碰到的了。

現在,自己卻獲得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除開李澤李安民等李氏一族之外,大量的高官顯貴雲集於即墨,而自己這個副主管,每日周旋於這些人中間,不說別的,首先便混了一個臉熟,至少這些人都記得了吳秋北這個名字。只要這件事情做得漂亮了,升遷,便是可以預料之中的事情。

當然,前提是把事情做好了,萬萬不敢稍有疏忽。

事情總是有兩面性的,要是把事情搞砸了,那自己也就要被拍到地底了。

吳秋北這些天一直忙得腳不點地,一天睡不上兩個時辰。大量的工匠涌進即墨,大量的民夫被調集了過來,這些人需要住,需要吃,天氣逐漸轉寒,還需要取暖,每一樣,都需要他這位副主管親歷親爲,至於李安民這位主管,基本上是隻動口的。

這些天來,李安民大體之上只做了兩件事情。

每起一座墳墓,他都需要祭奠,哭訴一番。說起來李氏的這些個祖先,大部分都過得很艱苦,所以墓葬也顯得極是寒酸,這自然與現在他們的身份不符,而下葬的時候,起初還是有些規矩的,或者是後來一代一代的沒落,便愈來愈沒了講究,很多隻是草草地埋葬下去而已。現在,自然都要一一的規整過來。

每天都要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李安民這些日子也顯得很憔悴,心情便也顯得極是不好,弄得吳秋北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所以到李澤抵達即墨的時候,吳秋北只覺得神經一下子崩到了極點,坐在李澤的下首,藏在袍袖之中的手,都不由自主地在微微顫抖。

不過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見面之後,李澤並沒有問到關於墓葬的問題,而是仔細地問起了本地的民生經濟治安。

對於這些,吳秋北自然是爛熟於胸,山東歸於朝廷治下已經數年,不管是土地改革還是其它農商政策,早就踏上了正軌,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比起過往,不知好上了多少倍,吳秋北在本地,也是深得民望,關於這些,他自然是不怕問詢的。

詳盡地回答着李澤一個又一個有些刁鑽的問題,一個又一個的數據信手拈來,有理有據,吳秋北的心情反而平復了下來。

李相果真非常人也。即便是到了這裡,到了這個時候,心中所裝的仍然是民生民情,這纔是人君之相啊!

吳秋北在心中着實感慨了一番。

李澤當然不知道吳秋北對自己的崇敬之心又上了一個檔次,實際上,對於這件事,他完全是當成了一件不得不做的例行公事來對待了。

如果說他對李安國,王夫人是的的確確有感情的話,對於這些所謂的祖宗,就真的沒啥可說的了。畢竟他是知道的,他的這具身體,跟這些人是壓根兒沒有半分聯繫。

當然,作爲李澤這個外來者來說,給這些人嗑嗑頭也沒啥大不了的,不說雖的,單是人死爲大這一項,也不讓他覺得便吃了虧,更何況,這一次還真是他佔了人家的便宜。

倒是李安民,是真真正正地認爲自己就是秦王的後裔,即墨候的後代。

真正的知情者,不過廖廖幾人而已,自然也不會有人去跟他解釋這件事,讓他信以爲真反而是一件好事。

李澤親至,自然便又是一場大的祭祀,其規模和聲勢,都不是先前李安民所能比擬的。李澤帶領着自己的兩位妻子,一兒一女,在禮部尚書章回的指導之下,有條不紊地進行着一項一項的禮儀。每進行一項,便等於在這一件事情上又重重地敲上一枚釘子。

整整三天的大禮儀終於落下了帷幕,李氏認祖歸宗一事,便也正式地落下了最後一筆,大唐週報用整個版面向天下刊載了此事,將此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一應證據,詳細地告知天下百姓。有公孫長明與章回這樣的兩個人主導此事,基本上做到了滴水不漏,而心思縝密的兩人,更是在後面還設計了一系列的後續事件來爲這件事敲磚釘腳,將假的完全做成真的,這便是公孫長明與章回兩個人的總體思路。

公孫長明是那種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傢伙。

章回雖然是正統的讀書人,但卻不是迂腐的讀書人,同樣地他也認爲,如果這件事能夠幫助李澤更好地收攏人心,更快地一統天下,更好地讓天下百姓過上山晏河清的好日子,那他做做假,也算不得什麼。

爲了天下萬民,這算是做假嗎?

就在李澤呆在即墨完成了這些家務事之後,遼東的好消息也終於傳來了。

這讓雲集於即墨的高官顯貴們都是歡呼雀躍。

李澤對張仲武的重視遠甚至重視南方向訓等人,爲了消滅這個心腹大患,他甚至於在數年之前便開始佈局,數年籌謀,終獲成功。

佈局時的無比艱辛,到了收穫的時候卻顯得異常簡單了。短短的數月功夫,一代梟雄張仲武便被打得萬劫不復。

李澤收到的報捷文書之中,不僅僅有張仲武就擒,還有萬福已經攻克了遼王城,張仲文在城破之日自殺,張氏一族,男丁大都戰死,其它的盡皆被俘。

遼東,已經正式納入到了大唐的統治之下。

當然,報告之中也有不好的消息,那就是張氏潰散之日,整個遼東的統治土崩瓦解,而大唐的治理,明顯是跟不上軍隊前進的步伐,大量的張氏舊部潰散於山野,淪爲了流匪。更多的遼東大戶或因爲懼怕唐軍的報復清算,或擔心大唐朝廷的政策,有的據堡自守,有的佔山爲王,更多的則與流匪相勾連以圖自保。

總之,現在的遼東,是一片稀亂。

而這,顯然不是靠着軍隊便能解決的。

軍隊,永遠只是暴力鎮壓機器。而解決遼東問題,很顯然首先便要從地方治理之上開始。文福和韓琦的奏摺,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希望朝廷馬上派遣大量的官員進入遼東,以將管理體系儘快地恢復起來,然後才能談到其它。

第一百二十五章:真實任務第六百八十二章:總得有人付出代價第七百三十章:釣魚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掙扎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長期對峙對我們是最有利的第五百三十七章:來到河東的鮎魚第六百四十八章:人可以無恥到何種地步第八百六十七章:思考第四百一十四章:棄都第八十六章:小敗最好第七百九十八章:撤退第四百一十八章:激戰第一百九十一章:作繭自縛第四百八十五章:一路向北(下)第三十八章:踢上鐵板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小人物的日子(下)第四百六十四章:集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藏刀第五百四十六章:雪原之戰(繼續中)第一百七十五章:忍得一時之辱,便叫日月換新天第六百零七章:清醒的韓琦第三百八十九章:餿主意第一千零二十章:秋後算帳第七十六章:李澈的心思第一千零三十章:活過來的長安第八十七章:義興社第一千零二十章:秋後算帳第六百四十二章:思歸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做不做都一個樣第九百三十九章:我自海上來(5)第九百三十八章:我從海上來(4)第三百四十五章:金滿堂第九百零四章:風起(3)第七百二十五章:戰揚州(再下)第四百一十七章:破營第一百八十一章:同一棋盤,各自落子第六百三十四章:鬱悶的樊勝和開心的敬翔第一千一百三十章:工具人第三十九章:陪罪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渡河第四百零二章:四鎮之會第一百一十八章:潰敗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兩代督撫第六百六十一章:登陸作戰第五百零二章:碼頭第五百零二章:碼頭第九百二十六章:最後的平靜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辣的老傢伙們第四百六十二章:殺兄第八百六十二章:一篇大文章第九百一十六章:雲涌(3)第三百五十七章:彪悍如斯第七百三十七章:戰揚州(下續)第四百九十六章:怎一個慘字了得第四百三十章:襲殺第三百六十章:光明正大地坑你一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感覺很不好第三百九十一章:其樂融融第九百六十章:士氣第一千二百章:兩極第一千零八十章:封海(2)第五百二十六章:相見第四百七十六章:主婦迴歸第一千零七十章:僅以身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領鮮第九百三十六章:我自海上來(2)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絞殺第六百一十八章:復仇第六百零八章:釘子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你不恨嗎?第六百二十五章:騎兵突襲第六百五十六章:演武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封海(5)第五百五十章:雪原之戰(再下)第四百九十六章:怎一個慘字了得第七百一十五章:各有想法第四百三十六章:危局第十四章:秘營第九百八十七章:消息第一千一百章:生產建設兵團(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警告第六百二十八章:戰利品第四百一十七章:破營第七百六十五章:火併(上)第一百八十二章:武邑特別行政區第二百八十二章:祭奠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報復(下)第一百三十章:一人之死所導致的戰略失敗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心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單騎赴會第二百六十一章:養魚第五十六章:陰差陽錯的交手第七百八十二章:新大陸第一百五十章:這樣的事,我做不了第二百九十五章:逛西市第八百九十章:救星第四百五十五章:承諾第八百八十七章:遼地第二百九十八章:假大空第六百五十章:卿本佳人奈何作賊?
第一百二十五章:真實任務第六百八十二章:總得有人付出代價第七百三十章:釣魚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掙扎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長期對峙對我們是最有利的第五百三十七章:來到河東的鮎魚第六百四十八章:人可以無恥到何種地步第八百六十七章:思考第四百一十四章:棄都第八十六章:小敗最好第七百九十八章:撤退第四百一十八章:激戰第一百九十一章:作繭自縛第四百八十五章:一路向北(下)第三十八章:踢上鐵板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小人物的日子(下)第四百六十四章:集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藏刀第五百四十六章:雪原之戰(繼續中)第一百七十五章:忍得一時之辱,便叫日月換新天第六百零七章:清醒的韓琦第三百八十九章:餿主意第一千零二十章:秋後算帳第七十六章:李澈的心思第一千零三十章:活過來的長安第八十七章:義興社第一千零二十章:秋後算帳第六百四十二章:思歸第五百二十三章:你做不做都一個樣第九百三十九章:我自海上來(5)第九百三十八章:我從海上來(4)第三百四十五章:金滿堂第九百零四章:風起(3)第七百二十五章:戰揚州(再下)第四百一十七章:破營第一百八十一章:同一棋盤,各自落子第六百三十四章:鬱悶的樊勝和開心的敬翔第一千一百三十章:工具人第三十九章:陪罪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渡河第四百零二章:四鎮之會第一百一十八章:潰敗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兩代督撫第六百六十一章:登陸作戰第五百零二章:碼頭第五百零二章:碼頭第九百二十六章:最後的平靜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辣的老傢伙們第四百六十二章:殺兄第八百六十二章:一篇大文章第九百一十六章:雲涌(3)第三百五十七章:彪悍如斯第七百三十七章:戰揚州(下續)第四百九十六章:怎一個慘字了得第四百三十章:襲殺第三百六十章:光明正大地坑你一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感覺很不好第三百九十一章:其樂融融第九百六十章:士氣第一千二百章:兩極第一千零八十章:封海(2)第五百二十六章:相見第四百七十六章:主婦迴歸第一千零七十章:僅以身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領鮮第九百三十六章:我自海上來(2)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絞殺第六百一十八章:復仇第六百零八章:釘子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你不恨嗎?第六百二十五章:騎兵突襲第六百五十六章:演武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封海(5)第五百五十章:雪原之戰(再下)第四百九十六章:怎一個慘字了得第七百一十五章:各有想法第四百三十六章:危局第十四章:秘營第九百八十七章:消息第一千一百章:生產建設兵團(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警告第六百二十八章:戰利品第四百一十七章:破營第七百六十五章:火併(上)第一百八十二章:武邑特別行政區第二百八十二章:祭奠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報復(下)第一百三十章:一人之死所導致的戰略失敗第六百九十八章:人心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單騎赴會第二百六十一章:養魚第五十六章:陰差陽錯的交手第七百八十二章:新大陸第一百五十章:這樣的事,我做不了第二百九十五章:逛西市第八百九十章:救星第四百五十五章:承諾第八百八十七章:遼地第二百九十八章:假大空第六百五十章:卿本佳人奈何作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