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多謝陛下信任

李世民嘴角微抽了幾下後,對王易露出一副很無恥的笑:“怎麼,屋裡有個妾室了,還這麼急想娶妻?你都還未及冠!現在提這個要求是不是太早了?”

沒想到李世民會是如此回答的王易,一下子不知道如何迴應,在想了一會後,纔回答:“陛下,婚娶乃一個男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臣年齡也不小了,需要早做考慮,不然好女孩都被人娶走了,那就後悔莫及了!”

“你就那麼喜歡長孫無忌那寶貝女兒?非她莫娶?”

李世民這般問詢有點不正常,王易能料到面前這皇帝問的這麼婆媽肯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還是針對他婚事的,不過此時已經沒有時間去想更多了,只得硬着頭皮說道:“陛下,長孫姑娘模樣好看,才情也很不錯,而且與臣相識這麼長時間,彼此都有情意,臣知道陛下一定會答應臣這要求,爲臣指婚的!”

李世民似笑非笑,“你說說,朕爲何會同意,爲何一定會爲你指婚?”

“因爲陛下以前就答應過臣了,會促會臣的好事,此次也答應會滿足臣的一個條件,因此臣相信,陛下一定會遵守諾言,答應臣的這個要求的!”

李世民並沒馬上接話,而是揹着手,在王易面前踱了一會步,最後在離王易幾步遠的地方站定,斜對着他,歪着頭蹦出了一句話:“朕答應你,一會親自爲你指婚,但必須待你及冠以後,纔可以!”

王易大喜之下沒去琢磨李世民此話中有沒有另有所指,馬上作禮答謝:“多謝陛下恩典!”

李世民一臉嚴肅地受了禮,“朕既然答應你,待你及冠後爲你指婚,那這兩年,你就不要去想婚娶之事,一心一意爲朕出謀劃策,替朕分憂,朕希望你能提更多利國利民之策!”

“是!陛下,”王易挺直身子,作立正狀,大聲地應道:“臣一定竭盡所能,努力去想有利於國計民生之事,爲陛下分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看王易這副樣子,李世民有點忍俊不禁,嘴角抽了幾抽想笑,但還是忍住了,依然用很嚴肅的口氣說道:“那你回去,馬上給朕寫一個關於此戰善後如何處置的完整奏本上來,一定要詳細寫,把你所想到的都寫上去,朕要細細研讀,不得有誤!”

“是,陛下,那臣先告退!”李世民這樣說,王易理所當然想告退!

哪知道李世民卻並沒讓他走,“別急,朕還有事要和你說!”

“是,陛下!”王易只得收回了準備邁出的步子,依然規規矩矩站在李世民邊上,他鬧不明白今日李世民在玩什麼花樣。

李世民並沒馬上說話,而是走到案几邊,坐了下來,並招呼王易也跟着在邊上坐下。

李世民在王易跟着坐下後,這才問道:“你與朕說說馬周此人!你與他頗爲熟稔,相交挺深,朕想知道,你是如何評價此人的?”

王易有點愕然,一下子沒弄明白李世民如此問詢的用意,只得含糊的推託:“陛下,臣與馬周是在長安城外新豐縣境內的一個酒店裡結識的,與其相交也纔不到一年的時間,對其認識並不是很深,不敢在陛下面前評論此人!”

“馬周都將你引爲知己,在朕面前盛讚你的才情,爲何你就不敢評論他?”

王易瞅了瞅李世民的表情,不像是找馬周碴的,當下也橫了心:“陛下既然要求臣評價一下馬周,那臣也就說說對他的印象吧,若有說錯地方,還請陛下莫怪!”

李世民似乎挺不滿意王易這麼多廢話,皺起了眉頭:“朕只是讓你說說對他的印象,如何評價此人,無論你怎麼說,朕責怪你做什麼?”

王易想了想,小心地看着李世民:“陛下,臣覺得馬周是個奇才,其才學非一般人可及,是個行事光明磊落,一心想以其才報國、可堪大用的棟樑之才,臣非常敬佩其才情和性情,雖然馬周品性有點放蕩不羈,但這正是其胸襟坦蕩、不拘小節的表露!”

“哦!想不到馬周竟然能得你如此誇獎!”

“陛下,此只是臣與馬周相接觸這些日子,他留給臣的印象,臣喜歡與他這般秉性耿直,行事果斷,有傲氣、有氣節、不拘小節的人交往,因此與他雖然結識的時間不長,但相互引爲知己!”

“既然你覺得此人可堪大用,那你爲何不向朕舉薦此人呢?”

“陛下!”王易趕緊作一禮:“臣位卑言輕,再加上年紀,經歷的事少,閱歷淺,對一個人的認識與評判比較膚淺,不敢貿然在陛下面前舉薦人,舉薦那些江淮軍的舊將,都怕陛下責罰!”

“若不是他替常何寫那份奏摺,朕還發現不了此人,那樣不是一名可用之才就這麼流失了嗎?”。

“陛下,馬周呆在長安,肯定有機會得陛下賞識的,臣相信這般人才,陛下一定會發現的!”

“好了,以後你再遇到什麼讓你稱道的人,都不要忘了與朕舉薦,如今我大唐百廢待興,朕需要更多的人才,只要是有才之人,不論他以前是做什麼的,只要品行端正,朕都會給予重用!”李世民閃着精光的眼睛看着王易,嘴角露出一點淡淡的笑意:“若你身邊還有什麼江淮軍的舊將,覺得他們可堪大用,都可以舉薦給朕,以後有什麼江淮軍的舊部來長安投奔你,只要你覺得此人不錯,都可以推薦給朕,朕會量才使用的!”

“是,陛下,臣尊旨!”不論李世民說這是是真心,還是假意,王易都感於李世民對他的信任。

不知不覺間,來長安已經快一年了,王易面見李世民後也過去了很多日子,這個原本只是記載在歷史書中的人物,王易穿越前很是敬佩的君王,在他生活中成爲一個活生生的人物,而且他已經與這位開創了貞觀盛世的皇帝實實在在地接觸了這麼多日子,李世民的人格魅力深深讓他折服。

歷史記載的很多東西雖然是經過美化的,比如對面前這個君王的,但王易覺得,以他這段時間接觸下來後對李世民的評價,覺得在他的印象中,李世民的形象比歷史記載的更加豐滿,更加完美。

王易也承認,或許有這樣的感覺可能是與李世民對他格外寵信有關,這個左右了大唐帝國命運的皇帝,對他格外的看重,並給予重用,這般相待,不可能不對他不產生好感的。但王易也不得不承認,這他來長安後這段時間,與李世民接觸不少,拋開個人因素,站在另一個層面去看,以旁觀者的角度理解,李世民所做之事,所行之道,還是非常讓人稱道的,皇帝的威嚴,普通人的真性情,融合在這個年紀不過三十出頭的人身上,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後世時候活了這般年紀的王易,自覺無論哪方面也不能和李世民相比,即使只從一個普通男人的角度去比較,也是遠遠比不上的。

李世民並不知道王易心裡在想着這些,看到王易應了聲後,就一臉恭敬地沉默了,也沒在意,繼續說道:“朕看你對所遇之人評價甚是準確,就如馬周,你剛剛說的確實不錯,朕也覺得此人柄性耿直,行事果斷,不拘小節,也不畏權勢,是個可堪大用之才,只是還需要磨練…”這話說完,李世民停了下,一臉讚賞的表情,瞅了幾眼王易後,這才接着說:“你可知道當日朕知道此人後,派人去相請,竟然遇到閉門羹,朕派人去請了四次,才終於將此人請到宮中,呵呵,敢如此相待朕派人去請的人,朕還是第二次遇到!朕與之一敘後,對其大才甚感驚奇,就令他到門下省做事…”

“陛下,馬周還真的大…真的有傲氣,敢如此行事,只是臣不知,還有何人敢如此?”

“就是孫思邈那老道!”李世民說着有點感慨,“孫道長對長安的權貴相請其去診病,從來不假以顏色,沒人能請得動他,但普通百姓卻能得他診治,朕先後派了好些人,想請他到宮中來爲皇后診病,都沒請得動,最後朕親自到終南山去請,他這才應允,答應進宮爲皇后診病!”

“陛下,原來竟是如此…”

王易有點汗顏,這時代有骨氣的牛人還真多,與他結識的就有兩個,這兩個人面對皇帝的相請,竟然敢如此表現,若是換成他,怎麼都不敢如此。他是怕惹惱了李世民,吃不了兜着走。

放眼王易穿越前所處的時代,好像也沒有這般牛人,有的話,也早就被和諧掉了!

“好了,不多說這些了!”李世民笑了笑,“所幸朕如此遇到了你這樣一個對醫道頗爲精通的人,手上還有能治皇后病症的藥方,朕真替皇后高興,以後還要麻煩你,多多關注皇后和長樂的病情,朕自有重賞!”

“是,陛下,臣一定竭盡所能,想盡一切辦法治好皇后娘娘和公主的病!不負陛下所望!”

“以後孫道長不在長安時候,如果有需要,你可以單獨進宮,爲皇后和長樂診查身體!”

“多謝陛下信任!”王易趕緊作禮致謝。

李世民這樣,就不怕他在後宮做出什麼亂事來嗎?

第2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4章 龍門春色第101章 坐收漁翁之利第25章 天柱王被殺第11章 作戰計劃第81章 來日不可限量啊第138章 要下手了第65章 惶惶不安第39章 人熊大戰第75章 太讓人震驚了第48章 有人不高興了第94章 只有看戲的份第107章 多謝陛下信任第82章 很頭疼的問題第114章 是不是朕的兒子也要教訓?第16章 要有作爲第96章 向大唐皇帝請降第85章 精彩即將到來第4章 以示紀念第21章 婉言謝絕第12章 父愛,感傷第57章 又一位名家第35章 因爲三人奏言之故第57章 運作的很成功第115章 好像太殘酷了些第8章 怪人第46章 長安來使第143章 你是我的女人第15章 七個典故第51章 應對之策第50章 李世民的“內疚”第61章 李世民含蓄的警告第62章 兵制改革進行時第97章 飽受打擊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7章 潼關懷古第102章 不和諧的爭論第115章 好像太殘酷了些第7章 李世民的要求第12章 重逢日第17章 奇第18章 慕容順派來的使者第3章 五年的辛苦沒有白費第22章 繁華未至第21章 小善之舉第57章 人生一大悲劇第28章 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第94章 只有看戲的份第65章 驚震朝堂(上)第32章 意外的相請第42章 警告加誘惑第64章 若想戰,朕奉陪到底第39章 進行時第29章 面對面的交鋒第6章 苦口婆心第101章 輝煌的勝利第6章 杭州刺史算不了什麼第24章 吳山詩會第70章 女人真是奇怪的動物第43章 御前比試第53章 王復的決定第44章 小子,有兩手第38章 歷史翻開嶄新的一頁第110章 這讓人如何接受第121章 升官了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40章 長安來使第146章 爭搶女婿第8章 怪人第92章 爭論第31章 除夕感懷第9章 所料沒錯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52章 這是對你們的命令第124章 會不會是這個原因第94章 只有看戲的份第48章 英雄的禮遇第108章 王作抵長安第120章 大豐收之年第138章 要下手了第14章 安排周到第6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93章 朕一定要讓他做出儘快選擇第6章 這是爲何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45章 大軍班師第157章 堅決不同意第58章 就這麼偶然間第47章 我們一定遵從第48章 有人不高興了第104章 舌戰羣臣第2章 不打不相識第52章 這是對你們的命令第31章 不知怎麼決定第42章 我有辦法第5章 春種計劃第109章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第89章 對歷史的假設第56章 這是賠你的東西
第2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4章 龍門春色第101章 坐收漁翁之利第25章 天柱王被殺第11章 作戰計劃第81章 來日不可限量啊第138章 要下手了第65章 惶惶不安第39章 人熊大戰第75章 太讓人震驚了第48章 有人不高興了第94章 只有看戲的份第107章 多謝陛下信任第82章 很頭疼的問題第114章 是不是朕的兒子也要教訓?第16章 要有作爲第96章 向大唐皇帝請降第85章 精彩即將到來第4章 以示紀念第21章 婉言謝絕第12章 父愛,感傷第57章 又一位名家第35章 因爲三人奏言之故第57章 運作的很成功第115章 好像太殘酷了些第8章 怪人第46章 長安來使第143章 你是我的女人第15章 七個典故第51章 應對之策第50章 李世民的“內疚”第61章 李世民含蓄的警告第62章 兵制改革進行時第97章 飽受打擊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7章 潼關懷古第102章 不和諧的爭論第115章 好像太殘酷了些第7章 李世民的要求第12章 重逢日第17章 奇第18章 慕容順派來的使者第3章 五年的辛苦沒有白費第22章 繁華未至第21章 小善之舉第57章 人生一大悲劇第28章 事情並不那麼簡單第94章 只有看戲的份第65章 驚震朝堂(上)第32章 意外的相請第42章 警告加誘惑第64章 若想戰,朕奉陪到底第39章 進行時第29章 面對面的交鋒第6章 苦口婆心第101章 輝煌的勝利第6章 杭州刺史算不了什麼第24章 吳山詩會第70章 女人真是奇怪的動物第43章 御前比試第53章 王復的決定第44章 小子,有兩手第38章 歷史翻開嶄新的一頁第110章 這讓人如何接受第121章 升官了第36章 更加的意外第40章 長安來使第146章 爭搶女婿第8章 怪人第92章 爭論第31章 除夕感懷第9章 所料沒錯第130章 又要比武了第52章 這是對你們的命令第124章 會不會是這個原因第94章 只有看戲的份第48章 英雄的禮遇第108章 王作抵長安第120章 大豐收之年第138章 要下手了第14章 安排周到第61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第93章 朕一定要讓他做出儘快選擇第6章 這是爲何第105章 朕受益匪淺第14章 爲師會給你機會的第45章 大軍班師第157章 堅決不同意第58章 就這麼偶然間第47章 我們一定遵從第48章 有人不高興了第104章 舌戰羣臣第2章 不打不相識第52章 這是對你們的命令第31章 不知怎麼決定第42章 我有辦法第5章 春種計劃第109章 塞翁失馬,焉知禍福第89章 對歷史的假設第56章 這是賠你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