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打包八億?

敗家的計劃已經提上了日程,但也僅限於計劃。

羅傑三人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抽出哪怕一天,去航空展或者遊艇展上親眼看一看。

排練新歌、籌備演出、錄音……

一直忙碌到一月底,EP的三首新歌終於全部錄完,足足花了一個月零三天的時間,平均到每一首歌上,用去的時間是十一天。

之所以會這麼慢,是因爲這三首歌都是完完全全的新歌,羅傑三人要從最基本的排練開始做起,練熟了之後,纔會轉入錄音室裡開始錄製。

西奧多的效率比羅傑預計的還要高一些,早在錄音完成之前的一個星期,就帶着一份海外發行合約回到了洛杉磯。

在過去,樂隊的幾乎所有專輯,海外發行都交給了華納唱片、環球唱片這兩家之一。

不過這張代號暫定爲《最後的倒計時》的EP,由於只有一份計劃書,沒有成品的緣故,雖然有着樂隊的名氣打底,但華納和環球在開價方面都顯得十分謹慎。

反而是一家北美的老牌唱片大廠,僅次於四大巨頭的北美廣播唱片公司(RCA),開出了800萬美元,外加80-20分成的價碼。

作爲在全球都處於第一梯隊的大型唱片公司,RCA比起四大巨頭來說,顯然是要遜色不少,但和四大之外的任何唱片公司相比,都絕對不會落後。

而且在八十年代末,RCA被貝斯塔曼唱片公司(BMG)收購之後,如今可以算是索尼-BMG唱片旗下的一家子廠牌,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家,理所當然地能夠享受到索尼-BMG唱片的全球發行體系的強大資源。

從個人感情上來講,羅傑不太喜歡索尼那幫島國人,但生意是生意,個人喜惡根本不能算作是決策依據。

RCA唱片在合約中承諾,會全力爭取母公司的渠道資源,爲這張EP的歐洲發行鋪路。

而它的母公司,索尼-BMG中的那個BMG,貝斯塔曼唱片,就是一家德國的企業,根基就在歐洲。

如果不考慮其它,單純以歐洲市場的運作能力來衡量,在四大之中,索尼-BMG的渠道優勢是毫無疑問的第一。

什麼?

你問百代EMI?

哦,差點忘了,四大里邊還有個英國公司……

百代的近況如何,全唱片業心裡都很有嗶數,雖然還頂着四大的名頭,但實際上,全球市場佔有率已經掉到了十名開外,早已名不副實。

很多業內人士都認爲,如今的唱片業,嚴格意義上來講,只剩下三大巨頭。

咳……扯遠了。

總之,根據西奧多與RCA唱片草簽的這份意向協議,RCA唱片將以八百萬美元的價格,獲得這張代號爲《最後的倒計時》的EP,爲期三十年的發行權。

其中,發行權僅包含實體唱片發行,範圍則是全球範圍內,除了北美、英國、澳洲這三個市場以外的全部地區。

至於北美、英國,以及澳洲的發行,以及數字唱片的發行權,則交給了MAD唱片。

畢竟是“親兒子”,該有的優待還是要有的。

除了基礎的授權費用之外,RCA唱片每賣出一張CD,都要向樂隊支付百分之二十的分成,並且包括宣傳費用在內的一切發行成本,均由RCA唱片承擔。

這個價格,羅傑和胖子基本表示滿意。

畢竟只是一張EP,指望它能像《無名專輯》這樣賺大錢,是幾乎不可能的。

能在海外市場上收穫上千萬美元的收益,已經是超出預期的數字了。

至於安妮……

這傢伙連合同都懶得看一眼,直接表示只要羅傑和胖子沒意見,她就會在協議上簽字。

在律師完成了對合同的審覈之後,羅傑三人在正式的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一份送到銀行保險櫃裡,還有一份你再跑一趟,帶給RCA的人。”

羅傑將簽好字的合同遞給西奧多,想起另一件事,又問道:“其它幾張專輯的海外發行權談判,進展怎麼樣了?”

樂隊手頭已經有好幾張專輯,在北美早已發行,但還沒有推向海外市場。

發行時間最早的一張,可以追溯到2004年的《郊區的耶穌》,再加上之後的《滾石》、《無名專輯》和《月之暗面》,一共有四張專輯。

樂隊原本的計劃,是在MAD唱片建立海外發行體系的時候,用這幾張專輯爲其鋪路。

但等了兩年,也沒有等到足夠優秀的收購目標,僅僅只是在英國、澳洲兩個市場插了幾個眼。

對於樂隊的專輯遲遲沒有進入海外市場,海外的粉絲顯然是頗有怨言的。

雖然可以在網絡上購買數字版本,而且還更加方便,但仍然有不少人更喜歡實體唱片的感覺。

拖到現在,樂隊已經不打算再拖下去,早在兩個月前,就要求MAD唱片和西奧多與各大發行方接觸。

不過有一個很顯著的問題,在現在這個年代,一張專輯最值錢的時候,無疑是剛發行的前幾個月。

若是某一張專輯,在北美髮行過後,足足遲了兩年才進入其他地區的市場,不提無孔不入的盜版,單單只是互聯網上的數字唱片,就已經將實體專輯的市場份額幾乎完全侵佔。

在這種情況下,這幾張專輯的海外收益,並不被業內所看好。

至少發行最早的《郊區的耶穌》、《滾石》這兩張專輯,都處於一個被看衰的行情。

簡而言之,就是沒有一家發行方願意給出高價。

若是賣得便宜了,樂隊又不甘心吃這個虧。

雖然這完全是自己坑自己,但若是能將損失甩給別人,做起這種事來,羅傑可絕對不會有絲毫的猶豫。

然而,無論是華納還是環球,亦或是其它具備全球發行能力的大廠牌,也沒有傻子,都不肯接這個盤。

“我們的開價太高了。”

西奧多露出了一個無奈的表情:“四張專輯打包八億美元,還要加入分成條款,這樣的價格,沒有人會接受。”

八億美元,這就是樂隊所開出的海外發行授權費用。

當然,所謂的開價,也不是說就一口咬死,沒有任何還價的空間了。

談生意,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無非就是那麼一套。

不過很顯然,如華納、環球等大廠牌,一致認爲,就算是漫天要價,這個價碼也太過離譜了點。

根本毫無誠意!

“《月之暗面》的北美銷量是多少?”

羅傑突然問出了一個看似不相干的問題。

“截止到上週的數據,2103萬張。”

西奧多對這些數據瞭如指掌,脫口而出:“其中實體銷量1017萬,是近五年來最出色的‘首發’成績。”

所謂的“首發”,是指一張專輯在發行之初,銷量最高的一個階段。

這個時間的長短,隨着唱片業的變革,也在不斷的變化。

在七十年代,一張專輯的“首發”期限可以長達三年,而到了現在,業內的普遍觀點是,只有發行的前六個月,纔可以算作是“首發”的範疇。

“數字唱片我們先不算,只算實體。這一千萬銷量裡,典藏版黑膠佔了二十萬,典藏版DVD五十萬張,剩下的平裝版有磁帶,CD,黑膠三種。磁帶和黑膠的銷量佔比很低,我們乾脆不去計算它,就當這九百多萬全是CD。”

羅傑隨手扯下一張白紙,寫下幾串數字,邊寫邊說道:“按照零售價格來算,典藏版黑膠每套1399美元,典藏版DVD每套699美元,平裝版CD每套26.99美元。”

說着,筆尖重重地在紙上劃過,寫下一串大號的字體,“《月之暗面》這張專輯,在實體唱片零售端的收入,是8億8500萬美元!扣除掉經銷商百分之三十的分成,剩下的收入是6億1950萬美元!這只是北美地區的收入!”

這是粗略計算出來的數字,而實際的收入還要更高一些。

畢竟,平裝版黑膠唱片賣出去的數字雖然不多,但價格卻很高。

再加上MAD唱片通過自有渠道賣出去的部分,比如說網購等等,也不需要和零售商進行分成,單單只是這一部分,就有額外的上億美元入賬。

當然,這只是收入,沒有扣除宣發、唱片刻錄、運輸、稅收等各方面的成本。

不過,僅僅只看這高達六億多美元的收入,就足以證明《月之暗面》這張專輯的吸金能力有多麼的恐怖。

通常而言,一張專輯的全球市場銷量,至少會達到北美的三倍左右,也就是說海外銷量有北美的兩倍左右。

哪怕海外發行的成本更高,但在鉅額的收入面前,盈利前景必然極爲可觀。

更不要說,還有一張盈利能力絲毫不遜色於《月之暗面》的《無名專輯》。

《郊區的耶穌》和《滾石》在商業上的表現,和這兩張專輯比起來,確實差了點,但也屬於大獲成功的典型。

哪怕距離北美髮行過去的時間有些久遠,也不是沒有再次推入海外市場的價值。

四張專輯打包,收取八億美元的海外發行費用,羅傑認爲,這個價碼,高是高了點,但絕非是毫無誠意。

“環球方面有一個提議。”

西奧多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坦然相告:“他們的代表希望將四張專輯分開來談判,並且除了《月之暗面》以外,其它三張專輯最好是以較低的一次性授權費用、較高的銷售分成的方式來合作。”

“降低基礎授權費,提高分成比例?”

羅傑有些意動,但卻顯得十分猶豫,思考片刻,擡起頭,看向西奧多,問道:“我們現在有能力確保發行方不會在銷售數據方面做手腳嗎?”

想了想,覺得這個要求不太現實,羅傑又補充道:“至少不要做太大的手腳,否則我們的利益根本無法得到保證。”

和各項監管十分嚴密的北美不同,海外地區,尤其是那些不發達地區,市場的混亂程度往往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如果自己不具備相應的監督能力,在這樣的合作中,就只能寄希望於合作方的道德水準。

至於這些大型發行公司的道德水準……

羅傑絕對不會對此報以任何期待。

若是資本家開始講良心,離破產也就不遠了。

坦白說,如果不是擔心發行方在銷量數據方面做手腳,瞞報銷售數據,羅傑反而更傾向於以銷量分成的方式進行合作。

沒有人比羅傑更清楚,這幾張專輯在全球市場能產生多麼驚人的威力。

過去,樂隊在唱片業內毫無根基的時候,自然是不敢選擇這一條路。

即便是到了現在,在那些業內真正的巨頭們面前,羅傑也不確定自己是否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恐怕很難……”

西奧多認真地考慮了片刻,才緩緩開口:“歐洲市場相對來說比較有保障,但是亞洲和南美洲,是我們涉及不到的地區,實際銷售數據很可能被瞞報百分之二十到三十,這是可以用‘地區差異性浮動’來解釋的誤差區間。”

亞洲和南美,對於搖滾樂來講,不算是特別大的市場。

前者對搖滾樂的接受度偏低,後者則是純粹的窮,而兩個地區共同的問題,則是盜版氾濫成災。

但畢竟是兩個大洲,加起來所佔的份額,也不能說少了。

以搖滾樂這個類型來看,大概能有全球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

三分之一的百分之三十,在數億美元,乃至於上十億美元的基數面前,這可不是什麼小數目。

“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嗎?”

羅傑依然有些猶豫:“如果增加監督方面的人手呢?”

“用處不大。”

西奧多搖了搖頭,道:“他們不可能對我們開放他們的發行體系,如果我們的人不能真正參與到整個體系當中去,只從外部監督,他們總能找到鑽空子的機會。”

“問問公司那邊,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實在不行就慢慢談着吧,不用着急。”

羅傑也有些無奈,這是整個行業的問題,這麼多年都沒人能解決,想在短時間內找到好的辦法,顯然是不現實的。

這個話題繼續下去也沒什麼意義,羅傑轉口道:“還有十來天就是超級碗了,你跟我們一起去嗎?”

第134章 無題第422章 下一階段的計劃第596章 環球的重視第193章 第二站:西雅圖(第五更)第184章 兩極分化的口碑第360章 大衛-鮑伊是誰?第327章 首周46萬和25%負面反饋第713章 等等,爲什麼我不知道?!第46章 攤牌 下第346章 他們不願意的話就換人第844章 “達成一致”第860章 三專連發第322章 簽下來第405章 【女裝出鏡】第257章 所謂的“內幕消息”第150章 來歷“奇怪”的貝斯riff第318章 貝斯手第37章 上東區的豪宅第86章 好脾氣的製作人(第五更)第72章 我們的樂隊第100章 打榜計劃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277章 好萊塢都不敢這麼拍第780章第265章 勞資矛盾第288章 數字唱片時代第233章 犯衆怒的安妮第778章 【量子娛樂傳媒集團】第311章 半張專輯的版權第133章 緊張的女孩第762章 夜長夢多第781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501章 令人驚悚的銷量第388章 吃不下第838章 單調?第120章 斯坦福的精神病院第515章 天敵第343章 原來他已經是大明星了第236章 貴圈真亂第10章 二十世紀娛樂公司第875章 給歌迷發福利第218章 27歲的艾米第501章 風波前兆第65章 緊張第784章 最致命的一環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358章 八項提名第684章 “順便幫個小忙”第559章 打賭第638章 兩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859章 美麗新世界第739章第83章 首發單曲:We.Will.Rock.You第490章 插個眼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354章 祝我們的敵人好運第232章 瑪麗蓮-夢露是誰?第621章 異境入侵者之歌第198章 五項提名第203章 索尼唱片的【那個傢伙】(6更,2萬+)第290章 白日夢第701章 異想天開第509章 決定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681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473章 人情的作用第877章 提議第181章 美國夢都是騙人的第681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236章 貴圈真亂第650章 各取所需第326章 先導EP:《深淵》(下)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842章 夜談第830章 泰勒的男友第330章 十億美元的十分之一第245章 “幾萬美元的小錢”第317章 這章的標題又雙叒叕被我吃了第226章 替換合約第717章 除非……第409章 重要的是氣勢第199章 樂評人的影響力第21章 音樂理念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717章 除非……第196章 跨世紀演出(8更)第276章 這不是世界末日第17章 野心第686章 側面迂迴第118章 搖滾明星不能沒有派對第531章 特殊的“獲獎感言”第852章 RIAA怎麼樣?第41章 與索尼唱片的會面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第763章 “年輕”的董事長第48章 羅傑和理查森的要求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580章 流血事件第53章 成功的關鍵
第134章 無題第422章 下一階段的計劃第596章 環球的重視第193章 第二站:西雅圖(第五更)第184章 兩極分化的口碑第360章 大衛-鮑伊是誰?第327章 首周46萬和25%負面反饋第713章 等等,爲什麼我不知道?!第46章 攤牌 下第346章 他們不願意的話就換人第844章 “達成一致”第860章 三專連發第322章 簽下來第405章 【女裝出鏡】第257章 所謂的“內幕消息”第150章 來歷“奇怪”的貝斯riff第318章 貝斯手第37章 上東區的豪宅第86章 好脾氣的製作人(第五更)第72章 我們的樂隊第100章 打榜計劃第848章 重回洛杉磯第277章 好萊塢都不敢這麼拍第780章第265章 勞資矛盾第288章 數字唱片時代第233章 犯衆怒的安妮第778章 【量子娛樂傳媒集團】第311章 半張專輯的版權第133章 緊張的女孩第762章 夜長夢多第781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501章 令人驚悚的銷量第388章 吃不下第838章 單調?第120章 斯坦福的精神病院第515章 天敵第343章 原來他已經是大明星了第236章 貴圈真亂第10章 二十世紀娛樂公司第875章 給歌迷發福利第218章 27歲的艾米第501章 風波前兆第65章 緊張第784章 最致命的一環第533章 這不是賺不賺錢的問題第358章 八項提名第684章 “順便幫個小忙”第559章 打賭第638章 兩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859章 美麗新世界第739章第83章 首發單曲:We.Will.Rock.You第490章 插個眼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354章 祝我們的敵人好運第232章 瑪麗蓮-夢露是誰?第621章 異境入侵者之歌第198章 五項提名第203章 索尼唱片的【那個傢伙】(6更,2萬+)第290章 白日夢第701章 異想天開第509章 決定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681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473章 人情的作用第877章 提議第181章 美國夢都是騙人的第681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236章 貴圈真亂第650章 各取所需第326章 先導EP:《深淵》(下)第623章 狂暴之路!第842章 夜談第830章 泰勒的男友第330章 十億美元的十分之一第245章 “幾萬美元的小錢”第317章 這章的標題又雙叒叕被我吃了第226章 替換合約第717章 除非……第409章 重要的是氣勢第199章 樂評人的影響力第21章 音樂理念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717章 除非……第196章 跨世紀演出(8更)第276章 這不是世界末日第17章 野心第686章 側面迂迴第118章 搖滾明星不能沒有派對第531章 特殊的“獲獎感言”第852章 RIAA怎麼樣?第41章 與索尼唱片的會面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第763章 “年輕”的董事長第48章 羅傑和理查森的要求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580章 流血事件第53章 成功的關鍵